第321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4-11-09 20:54
  ()不仅仅是刘禅疑惑岳飞为什么要反对,大殿里的那些将军们也同样疑惑。
  想不通,他为什么要放弃到手的权利。
  但岳飞此时却是异常的冷静。
  有宋以来,大宋就讲究以文制武。
  这个国策对吗?
  在他看来,当然是不对的。
  以大宋这么强的经济实力,如果不是武将们全都被捆住了手脚,靖康国变这样的耻辱,是绝对不可能会发生了。
  可现实是,这样的惨剧就是发生了。
  这就说明,以文制武这个国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宋的安全。
  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岳飞的心里,又何尝没有过改变这种现状的欲望?
  但是,他并不认为武将开府,是一条很好的路子。
  因为,这条路太原始了。
  允许武将开府,就相当于武将拥有了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小朝廷。
  一个掌握着绝对的武力,还拥有了足够智力支持的武将,在朝廷衰弱的时候能干出来什么?
  这是一个压根儿不用想象的问题,因为历史已经给出了太多答案了。
  纵然他岳飞是绝对忠心的,但其他人呢?
  甚至,他的继任者呢?
  所以,他不能允许这种开历史倒车的情况在大宋出现。
  哪怕,这次开历史倒车,受益最大的是他自己。
  利他一人而遗害于大宋?
  他岳飞绝对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拱手说道:
  “官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他刚说了一句,刘禅就激动的一拍大腿。
  “爱卿说的太对了,正是因为这两事太过于重要,所以咱俩才要分一下工嘛。
  朕负责祀,你负责戎,这不正好?
  而且,这不是咱俩上次就已经说好的吗?”
  刘禅下意识的说完了之后,大臣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你俩啥时候说好了,我们怎么不知道?
  太祖那会儿不就已经说好了嘛,与士大夫共天下。
  你现在这是要干什么,与岳飞共天下?
  想到这里,大臣们再也忍不了了。
  本来还想听听岳飞为什么要反对,现在......哼,岳飞已经不重要了。
  “官家不可!”
  一见是万俟卨出列,大汉将军下意识动了一下。
  意识到没得到命令之后,才各自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因为大汉将军的动作突然双腿一紧的万俟卨,突然有点儿后悔自己出头了,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拱手继续说道:
  “官家,太祖有训,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
  官家却以国之大事尽咨于岳飞,而非问于士大夫,岂非违反祖宗之法?”
  万俟卨说完了之后,刘禅的脸上满满的全都是委屈。
  然后,他就看向了大臣们。
  “殿中非科举入仕的大臣,站出来让朕看一下。”
  这一句话把大臣们搞得一头雾水。
  然后,便站出来了一堆人。
  其中也包括岳飞!
  看了一圈站出来的人之后,刘禅说道:
  “好了,回去吧!”
  等众人又站回去了之后,他又接着问道:
  “还有没有没参加科举入仕的大臣了?”
  见再没人站出来了之后,他才看向了万俟卨。
  “爱卿何故当众诽谤于朕?”
  听到这句话,万俟卨大张着嘴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
  我特么怎么就诽谤于你了,你不要以为你是官家就能随便诽谤我啊。
  大张着嘴愣了半天,他才憋出来一句:
  “臣何时诽谤官家您了?”
  “你刚才说朕违背祖宗之法,可是朕刚才问了,除了一部分武将以军功入仕之外,其他人全部以科举入仕。
  朕怎么就不与士大夫共天下了?
  你这不是在诽谤朕又是什么?”
  对于刘禅的偷换概念,万俟卨已经麻木了。
  想都没想,他就怒声说道:
  “官家,与士大夫共天下,说的是国之大事要与士大夫共同商议。
  可是官家您现在凡事必问计于岳飞,把满朝的士大夫束之高阁,大臣们空有一腔报国之心却无计可施,每日只能蹉跎度日,这算什么与士大夫共天下?”
  万俟卨说完了之后,刘禅大惊之下直接跑到了大臣中间,随便拉了一个人问道:
  “爱卿,你昨天一天都干了什么?”
  被他问到的人,是大理寺卿周三畏。
  见自己被提问,他从容不迫的回道:
  “回官家,臣昨天卯时上朝,辰时散朝回大理寺处理公务,未时在大理寺休息了大概一个时辰,一天一共审理了两个案件,拟了六份文书,回到家中之时已是戌时。”
  拍了拍周三畏的肩膀之后,他又往后走了几步,随便拉了个人。
  “爱卿昨天一天都干了什么呀?”
  “回官家,臣跟周大人一样卯时上朝,辰时散朝回衙门处理公务,昨日一天登记离京官员十七人,入京官员三十二人,酉时离开衙门回到家中。”
  同样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之后,刘禅又随便找了几个人。
  这会儿,大家已经差不多理解了官家为什么要问这个。
  于是,那些兢兢业业办公的人,恨不得按分按秒把自己一天的工作讲一遍。
  而那些摸鱼的人,恨不得弄死万俟卨。
  你他娘的说什么不好,你说大家蹉跎度日,蹉跎你妹啊。
  现在怎么办?
  这他娘的可是在大殿上,我该公开说我昨天摸了一天鱼,还是该冒着欺君的风险,编出来一堆活?
  算了,摸鱼事小,欺君事大,还是跪了吧。
  于是,呼啦啦跪了七个。
  “臣等懈怠政事,请官家责罚。”
  他们这么一跪,他们的主官头大了。
  “臣等御下不严,请官家责罚。”
  对于站出来的三个尚书,刘禅理都没理,而是看向了那七个摸鱼的人。
  “你们懈怠政事,是因为怨恨朕不愿意与你们共天下吗?”
  这一句话,差点儿没把人给吓死。
  官家,不至于,真的不至于啊。
  我们就是偷个懒,摸个鱼而已,又不是犯了天条。
  你该打屁股打屁股,该扣工资扣工资,千万别扣这么大个帽子。
  我们脑袋太小,戴不起啊。
  几个人一番指天划地的发誓,并且表示愿意自罚一年俸禄之后,刘禅终于满意了。
  然后,他又找上了万俟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