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4-11-09 17:22
  ()浪费国家的钱!
  直到亲眼看到技术资料,他才发现以前研究的……
  是垃圾!
  后来,高性能重型运载火箭,终于正式研发完成了,他才得知技术资料来源。
  陈皓。
  华夏空天装备总设计师!
  在听说这个名字后,他特地登门拜见钱老——华夏运载火箭之父。
  钱老对陈皓推崇备至。
  甚至……
  称其为华夏航天的未来!
  一直到今天,孙竟梁才如愿以偿,在远在海南的文昌,见到这位年轻总师。
  “孙老。”
  陈皓上前握手:“麻烦您介绍一下,新型运载火箭性能,给在场诸位交个底。”
  “好!”
  一说到这个,孙竟梁特激动:“国产重型运载火箭,箭长75米,最大直径12.6米,起飞质量1735吨,采用十二台捆绑式发动机,总推力350万千克……”
  现场,一片死寂。
  其中一些火箭专家,听到数据直接惊呆。
  起飞重量1735吨的火箭,总推力达到350万千克……
  先不说推力。
  单单这种重型运载火箭,已经是他们不敢想象的。
  以华夏目前技术,哪怕不谈性能强弱,也造不出来啊!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07吨!”孙老嗓音提高。
  “多少?!”
  不少人直接失声惊呼。
  重型运载火箭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诚然,按说孙老之前给出的数据,并非全球最大运载火箭。
  比如。
  北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研发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数据比这更加惊人。
  箭长110米。
  最大起飞重量3000吨。
  推力也更高。
  可……
  火箭有个核心数据,是技术的直观呈现——荷载系数。
  土星5号起飞重量超3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9吨。
  国产重型运载火箭呢?
  起飞重量1735吨,仅土星5号的一半稍多,再对比近地运载能力……
  却相差无几!
  第一次!
  在运载火箭技术上,华夏正式超越北美!
  听完孙老介绍,所有航天人激动万分,有些眼眶已经红了。
  北美。
  建国超200年,早早进入工业革命。
  而华夏……
  从清朝腐败、亡国,到军阀割据、东洋入侵,50多年前才建立新中国,又面临波诡云谲的局势,在重重制裁中求发展——跟北美差距可谓天渊。
  这一代科学家,拼了老命全力攻关,力求解决各种难题。
  但他们清楚!
  短期内,只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要想追上北美的技术……
  还很遥远。
  二十年?
  甚至五十年?
  可他们没想到,华夏在航天领域,竟已超越北美!
  “最后一点。”
  孙老被情绪感染,眼眶红了起来:“国产重型运载火箭,可以回收重复使用,二次使用成本——9000万!”
  什么?!
  这下子,所有人彻底惊呆。
  像这种重型运载火箭,即便在物价较低的华夏,单枚造价也超过十亿。
  还是建立在零部件,全部国产的前提下。
  可回收技术?
  成本降低十倍以上?
  关键,这一点不只是性能优势,而是北美也没有的技术。
  全球首例!
  “一次能发射多少枚高分卫星?”陈皓问道。
  “以高分卫星体积、质量,单次可发射90枚以上!”孙老激动地回答。
  “今夜。”
  陈皓目光扫过,现场近百人:“西昌、酒泉、太原、文昌,四大发射中心同时启动,我们会把至少两千枚卫星,送上不同高度轨道!”
  “包括高分卫星,北斗辅助通讯卫星,武装卫星!”
  上次北斗组网不够完善,只是达到初步使用程度。
  这次会补全。
  还有……
  武装卫星!
  跟北斗加装脉冲炮不同。
  武装卫星纯粹为太空战而准备。
  快速飞行。
  灵活机动。
  不仅有脉冲炮,还有其他攻击手段,专打敌国卫星。
  近百人早已呆若木鸡。
  一夜之间。
  发射两千枚不同型号卫星。
  这是什么概念?
  多年来,北美的卫星加起来,还不到两千枚啊!
  “陈总!”
  孙老上前一步,朝陈皓鞠躬:“感谢您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
  “没有您,就没有国产重型运载火箭!”
  “就没有这些科技含量,远远超过西方的卫星!”
  “别这样!”
  陈皓一把搀住他:“这里每一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让祖国强大!”
  什么?!
  听到孙老这番话,不知情的人全傻了。
  莫非……
  “孙老,火箭和卫星技术,难道也是……”有人惊呼道。
  “当然是陈总!”
  孙老激动含泪:“我们国家的技术,诸位又不是不清楚?只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跟欧美相比差距巨大——是陈总,让我们走到这一步!”
  近百人瞠目结舌。
  北斗组网是他!
  脉冲炮是他!
  如今。
  高性能重型运载火箭和高分卫星也是他!
  敢情……
  最顶尖的航天技术都源自他一人?
  这还是人类吗?
  堪比神明!
  “所有人,动起来!”
  陈皓一声令下:“做发射前准备!”
  上一次,用性能落后的长征3号,连续把35颗北斗送上天。
  今天!
  国产重型运载火箭开动,且是四大发射中心齐射,要把两千多颗卫星送上天。
  这,必将创造历史!
  ……
  三小时后。
  运载火箭耸立在发射台上。
  以前的发射台不能用,这是为国产重型运载火箭,量身打造的发射台。
  时间太有限,只搭建了一座。
  其他三大发射中心也都只建有一座。
  但!
  运力是长征3号的二十多倍!
  ‘倒计时10秒,10……’
  ‘9……’
  指挥中心声音激荡。
  陈皓没在。
  他站在外面的空地上,目不转睛盯着火箭。
  跟长征3号相比大了很多。
  呼……
  突然!
  火箭明显开始震动,尾部喷出雪亮光焰。
  在塞进多达95枚卫星之后,重量超1800吨的火箭升空!
  陈皓昂着头。
  随着火箭不断上升,头颅昂的越来越高。
  如同今日的华夏。
  我们,有底气昂首挺胸!
  ‘阵地102跟踪正常!’
  ‘雷达跟踪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助推器关机!助推器分离!’
  ‘抛整流罩!’
  指挥中心。
  不断响起各种声音,嗓音明显有些颤抖。
  属于华夏的重型运载火箭!
  领先于全球的技术!
  一箭95星!
  注意!
  这不是微型卫星,而是真正的大卫星,单枚平均重量超1吨!
  ‘一级关机!’
  ‘一二级分离!二级点火!’
  ‘二级关机!’
  ‘器箭分离!’
  时间一点点流逝。
  每个汇报结果传来,意味着一个环节完成,离成功更进一步。
  不是一枚卫星要器箭分离。
  火箭仿佛母鸡下蛋,把多达95枚各式卫星,散布在不同位置。
  所有人,精神绷紧。
  “所有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终于!
  听到这句话,整个指挥中心沸腾,只剩震耳欲聋的欢呼。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张海远两眼通红。
  他是发射中心负责人。
  这成功。
  是华夏航天事业,首次站在了全球巅峰,最璀璨夺目的时刻!
  “谁说成功了?”
  陈皓带着林顺走进来:“火箭回收准备!”
  大家来不及庆祝,收起激动心情。
  火箭回收!
  能让发射成本大幅降低,且开创历史先河的技术!
  “一级坠落,二十分钟后进入大气层!”
  “准备一级重新开机!”
  “姿态稳定!”
  指挥中心忙碌起来。
  同样的情况,在华夏四大发射中心上演,每个人神经都紧绷起来。
  大洋彼岸。
  白宫。
  一大早,总统走进办公室,刚端起滚烫的咖啡,NASA局长飞奔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