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4-11-09 01:44
  ()陆云萝的心微微一沉。
  来时她就曾打听过这边的情况。
  虽然这几年没有开战,可这边关常年驻守着十万大军。
  这边小小的一个城如何能供养的起这样一支队伍?
  除了朝廷运送来的粮食之外,这边本地的粮食也基本都用作军粮了。
  粮价在这边一直居高不下。
  各类生活物资用品的价格就更不用提了。
  再加上三不五时的部落流寇,以及北苍国军队三不五时的摩擦骚扰。
  这边百姓的日子可以说过的苦不堪言。
  她忽然觉得,她应该要做点什么。
  而不是一味的只是挣银子。
  “寻风,长容,晚上我需要你们帮我做件事。”陆云萝放下马车的帘子,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门主夫人有事尽管吩咐。”寻风自己得知陆姑娘就是皇后娘娘后,很自觉地就把称呼改过来了。
  陆云萝一开始自然是十分拒绝。
  可奈何寂无绝听着喜欢。
  这门主夫人的称呼也就被寻风叫到了现在。
  马车进了天青城之后。
  因为这边有龙门的据点。
  住处早早就安排妥当了。
  安顿好之后。
  便打听了一下这边粮食的价格。
  这边的粮铺大部分卖的都是菽类,也就是豆类。
  有黄豆,黑豆,红豆等等。
  一斗大概需要六十文。
  对比京城的价格,大概翻了十倍左右。
  陆云萝估摸着那个村落大概二三十户人家,直接买了八石的粮食。
  让长容和寻风每两斗分一份。
  装到布袋里。
  等深夜的时候,将这些粮食分发到各家的门口。
  虽然她空间也有很多的粮食,可来源真的很难解释。
  只好花些银子先解决他们暂时的困难。
  陆云萝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
  想要让这里的百姓都不用饿肚子。
  恐怕还得从根源解决。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提高这边的粮食产量。
  其次,必须提高朝廷往这边运送粮食的效率。
  要知道。
  在古代给边关运输粮食成本消耗是非常大的。
  可能出发的时候运送的是十万石的粮食,千里迢迢耗费数月来到目的地之后只剩下五万石的粮食了。
  其余的五万石的粮食都由护送粮草的运输人员在路上给消耗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非常不便利。
  加上运输粮草的人员数量庞大。
  因此,粮食大部分都被消耗在运粮的途中。
  若是能解决交通方面的问题。
  缩短运输的时间,减少途中的损耗。
  对于边关来说,也能大大的缓解这边的粮食压力。
  交通问题解决以后,其他各地的粮商也方便来这边售卖粮食。
  陆云萝再次动起了修水泥路的想法。
  进了空间,直接将水泥的配料以及工艺流程抄了下来。
  想到这个朝代目前氧气助燃用的还是皮囊鼓风,她又将风箱的设计图纸誊抄了下来。
  不过,寂无绝似乎很忙。
  她好几天没见到人了。
  倒是让寻风给她传了一句话。
  说是可以拿着他们初次见面时的那块玉佩去邻城找神兵营的统领。
  可以为所欲为。
  寻风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
  陆云萝正在喝茶。
  差点一口水喷了出来。
  她也不知道这话是寂无绝的原话还是寻风自己添加的。
  不过有了寂无绝这句话,陆云萝心里多少有点底了。
  神兵营是东澜国的七大神军之一。
  分布东澜国的各地。
  只有当今圣上才能调动。
  其麾下的铁器锻造坊也遍布全国各地,专门给朝廷的军队锻造各种神兵利器。
  神兵营的统领陈琰在前两个月就接到通知,早早就来到了边关据点待命。
  这一日。
  他在神兵营例行检查之后,侍卫过来通报,有人要见他,还带了一块玉佩。
  他看了一眼玉佩之后,连忙亲自带着人出去迎接。
  远远的,就看到了一位气质出尘的女子。
  绝世的容貌格外的引人注目。
  陈琰走上前一脸的恭敬,“神兵营统领陈琰参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
  陆云萝知道,应该是寂无绝提前打过招呼了。
  “皇后娘娘,您需要的建房构造的老师傅还有烧制石灰的师傅都已经到齐了。”陈琰说道。
  陆云萝有些意外,她没想到寂无绝居然早早就准备好了。
  她正好还省事了。
  “那把他们都叫过来吧。”
  ……
  神兵营的某座营房内。
  一堆老头围着两张纸在那研究。
  他们刚才听到那位姑娘说了,这样东西做出来以后是可以代替糯米石灰浆的。
  可无论这配料表里面的矿渣还是黏土,这都让他们无法想象出来这是一种什么东西。
  于是他们又开始研究另外一张风箱的图纸。
  这一看,顿时一个个一脸惊呆。
  这居然是比皮囊鼓风还要厉害的一种送风器具。
  通过抽拉的模式,而提供连续的风流,来提高鼓风的效率。
  这实在是令人惊叹!
  一帮老头看完图纸后面面相觑。
  他们虽然不知道给他们图纸的这位女子是何身份。
  可能画出这种鼓风器具的女子绝对不是一般人。
  他们看了一眼坐在上方淡然喝茶的女子,顿时更加的心生敬佩。
  同时,对于这位女子所说的用水泥替代糯米石灰浆更加的有信心了。
  最后,他们决定先试着做出来看一看。
  不过,这上面的燃料需要用到煤炭。
  这煤矿因为开采较少,数量稀有。
  不过要弄到也不是多麻烦的事。
  加上做风箱也得一段时间。
  最后,终于在凑齐所有的原料之后,选择在一家烧石灰石的立窑内进行煅烧。
  在经过多次的失败之后。
  终于成功的烧出了一窑可以凝固的水泥来。
  看着眼前这一一小段已经凝固成型的水泥路时,这些老师傅们一脸的激动。
  他们太明白这水泥对于东澜国的意义!
  这绝对是东澜国建造史上里程碑的一天!
  当石灰窑这边的人还在为水泥感到惊叹和激动的时候,神兵营炼铁坊的老师傅则正在向陈琰请求风箱的图纸。
  他们可是听说了,这样东西可比那皮囊鼓风有效率多了。
  只是石灰窑那边的那几个老师傅把那风箱的图纸藏的跟宝贝似的,连一眼都不让看。
  他们没办法这才求到了陈琰这边。
  陈琰看了看坐在营房里一个和长容还有寻风打了十几天牌的皇后娘娘,决定还是要为自己的下属争取一下这风箱的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