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观音奴怀孕了
作者:阳阳的回忆    更新:2024-11-08 05:09
  ()观音奴把二皇子的恶奴家丁们狠狠的修理了一顿。
  打的他们鬼哭狼嚎。
  然后又贴心的为他们上好了药。
  而且一个人也没有落下。
  上完药后,她害怕自己和护卫们被传染,立即命令护卫们乱棒把他们打出去。
  赶得远远的。
  然后立即跑回来插上了门。
  她借着门缝向外看去。
  这些家奴们踉踉跄跄的互相搀扶着向秦王府走去。
  连八抬大轿都扔在了门外也不要了。
  观音奴顿时疑惑一场。
  他们怎么还不犯病?
  太平公主给的毒药怎么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难道太平公主把药弄错了吗?
  还是药效失效了。
  过期了?
  简直是大失所望。
  不是说毒王出品必属精品吗?
  精品就这个德行吗?
  观音奴趴在门后,借着门缝观察了很久。
  一直到这些家奴的身影都看不见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猛然间一阵清风拂过。
  大门外的那些血迹的腥味被风吹进了院子。
  钻进了观音奴的鼻子里。
  观音奴顿时感觉到一阵的恶心头晕。
  不由自主扶着门,强烈的呕吐了起来。
  吐的一个昏天黑地。
  身边的护卫们也不明所以。
  不知道观音奴发生了什么事情。
  急忙跑过来,想要帮忙。
  观音奴却摆摆手。
  好半天观音奴才回过气来。
  伸手从怀中掏出了手帕。
  用手帕擦了擦嘴。
  此时她的心中骇人。
  感觉到事情有些大条了。
  不会是怀孕了吧?
  他和杨鸣只有两次。
  别的夫妻十几年,都没怀孕。
  为什么他们这么快就中标了?
  观音奴捂着肚子,不会肚子里已经有了小杨鸣了。
  这件事情千万不能让太平公主知道。
  要是太平公主知道了,非把自己掐死不可。
  也不能让皇帝陛下知道。
  毕竟已经皇帝赐婚。
  结果是她和秦王朱樉还没办婚礼,两个人基本上还没有见面,她就先怀孕了。
  简直是打了皇帝的脸。
  把皇帝陛下和马皇后的脸向哪里搁?
  观音奴心中焦躁。
  她需要尽快给孩子找一个爹。
  最好找一个老实人去接盘。
  希望二皇子是个老实人,不知道事情的一切。
  只要两个人举办婚礼就喜当爹。
  很快观音奴就否决了自己心中疯狂想法。
  明显的这件事糊弄鬼都糊弄不过去。
  只要二皇子但凡有一点智商。
  他便知道事情不对头,就会感觉到脑袋上绿油油的。
  那只有一个办法,把孩子生下来,直接塞到杨鸣的手里,然后奉子成婚。
  观音奴脑海中翻江倒海,各种情形都想了一个遍。
  简直是大脑飞速运转。
  她已经把太平公主进宫这件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她已经顾不得了。
  ……
  朱元璋散朝之后。
  便径直来到了坤宁宫。
  他想的比胡惟庸等人考虑的还要周全。
  他提的建议也是比较靠谱的。
  把杨鸣招为驸马,确实一个好办法。
  杨鸣去了山东以后,立的功劳确实太大。
  他不但在沂州城扭转了战局,火烧了沂州的粮草辎重。
  而且还亲自拿下了沂州城,俘虏招降王宣父子和下属人。
  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功劳。
  而且朱元璋刚刚下了圣旨,谁一旦攻陷了沂州州城,便要封侯拜将。
  自己说出去的话,不能不算数。
  关键是杨鸣的岁数太小了,刚刚十六岁。
  如果真要是封侯拜相。
  让那些跟随自己开国将帅们,和征战半生的人怎么看这件事情?
  封侯拜相是不合适的,但是又不得不赏。
  胡惟庸的提议,深得朱元璋的心。
  把他招为驸马,封一个驸马都尉什么的就可以了。
  明朝律法规定驸马是不可以入朝做官的。
  这样就完美规避了杨鸣封侯拜相的尴尬局面。
  至于杨鸣的真实想法。
  在皇帝朱元璋这里根本就是不予考虑的。
  我给你赐婚。
  那简直是对杨鸣的恩赐。
  就像观音奴许给自己的二儿子秦王朱樉一样。
  嫁与不嫁只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
  他要和马皇后去商议一下。
  这件事情要取得马皇后的同意。
  马皇后才是后宫之主。
  女儿是她生的。
  马皇后一共生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儿子老大就是太子朱标,那是根正苗红的嫡长子。
  太子之位谁也没有异议。
  如果太子朱标不死,可以肯定的是皇帝位置根本没有四皇子燕王朱棣什么事情。
  老二就是秦王朱樉,洪武三年被封为秦王。
  老三就是晋王朱棡。
  女儿则是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
  其中安庆公主年龄比较小,现在还不适合婚配。
  而宁国公主和杨鸣的年龄相仿。
  只是宁国公主被马皇后视作掌上明珠。
  不知道她同意不同意这门婚事。
  太子朱标紧紧的跟随在朱元璋的身后。
  最近一段时间。
  他一直帮助父亲处理政务。
  很了解老爹朱元璋的心理。
  右丞相胡惟庸的这个提议。
  老爹是真的心动了。
  只是碍于马皇后的面子,不敢当庭做出决定。
  回家还要和母后商议一下。
  太子朱标对于杨鸣也是又恨又爱。
  当年在应天府。
  太子朱标和四皇子两个人为了争夺杨鸣。
  差点没有闹翻。
  最后还是四皇子技高一筹。
  把杨鸣收为了麾下。
  太子朱标也是忿忿不平了好久。
  后来在杨鸣的推荐下,他又获得了两位老师,第一位就是施耐庵,然后就是罗贯中。
  稍稍弥补了一下太子的遗憾。
  杨鸣的能力有目共睹,但是惹祸的能力也是天下一流。
  杨鸣刚刚到山东便屡建奇功。将敌人弄得焦头烂额。
  如果用一个公主能够把他招为驸马。
  在严加管教一番,说不定还能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才。
  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两个人一前一后进了坤宁宫。
  此时两个人满面春风,一脸的笑意。
  无论是谁获得了功劳,都是北伐前线打了一个大胜仗。
  马皇后见到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前来。
  尤其是父子两个满面春风,她也知道有喜事。
  马皇后早就获得了消息,前线打了一个大胜仗。
  朱元璋进门就大声的喊道:“咱家妹子,把我珍藏的那几坛好酒拿出来,今天不醉不休。”
  马皇后嗔怪了一声说道:“看你们两个得意忘形的,前线只是打了一个小小的胜仗,你们就忘乎所以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