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围而不攻,令京城自乱
作者:酒白    更新:2024-11-07 19:01
  ()第746章 围而不攻,令京城自乱
  此刻,南方朝廷的大军已经包围了京城。
  决战之意,充斥天地。
  京城果然比寻常城池都要大,城楼也更高,更为坚固,远比一路走来见过的城池可比的。
  京城城楼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兵士。
  此刻天已黑。
  许元胜先行安排人安营扎寨,略作休整,就在城外开始生火做饭,搭起了帐篷,总不能饿着肚子开战。
  反观京城内却是人人自危。
  此刻皇宫深处。
  那个荣登皇位的二皇子,他叫盛勇,大概三十多岁,正值壮年。
  此刻他的脸上没有一点轻松,刚刚坐稳皇位一年左右,只是守住半个国土。
  他本想打下南方,完成大胜的统一,开创属于他的大胜中兴时代。
  这场美梦还没有开始的。
  就已经偃旗息鼓,还被人包围了。
  “平北和镇北两路大军,何时赶来。”来自皇位上的盛勇,声音透着低沉,更带着愤怒。
  “禀告皇上。”
  “已经派人传信了。”
  “不过路途过远,即便赶来的话,怕是也要十日之后了。”
  下方一个老者回答道,他是北地朝廷的兵部尚书段正仪,此老当初是没有跑掉,就被堵在了京城,倒也没有要死要活的,干脆直接归顺了北地伪朝廷。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要说兵部尚书执掌兵权,可不管是蛮兵,还是边军重镇,谁听他的?
  就连京军当年都被打散了。
  他这个兵部尚书,只是传旨意罢了。
  “户部怎么说。”
  “城内若是坚守,能够扛多少日?”
  盛勇沉声道。
  “禀告皇上。”
  “户部余粮倒是能坚持十日左右,足够等到平北和镇北两路大军赶来。”
  一个中年男子走出一步,恭敬道。
  他是户部尚书陆泽仁,算是伪朝建立之后,新晋提拔上来的。“十日。”
  “若是十日不到,朕难道要饿死不成?朕的臣民,也要饿死吗?”
  “今年粮食丰收,为何京城只有十日余粮,是你们户部贪墨了?”
  盛勇脸色一沉。
  “自然是不会饿着皇上。”
  “各类吃食会优先供应皇宫,只是普通民众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至于为何只有十日。”
  “三家边军重镇辖制三座行省,粮食全部归属军方。”
  “余下两座行省才是属于户部掌管,但那两座行省,不是产粮大省,一部分粮食分散在各府,一部分才送入了京城,在京城的这一批粮食,原本供应一两个月是没问题的,但不少递条子的到了户部,把粮食弄出去不少,至于去向,还请皇上过目。”
  陆泽仁说话间,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本账目,拱过头顶。
  “不看了。”
  “若是缺粮,你户部打算怎么应对?”
  “京城有人口达百万,真若是没有吃的,后果你明白。”
  盛勇脸一沉,他心底明白,朝廷上,宫廷内不少递条子的,拿走了粮食,私下卖了出去。
  这个事寻常时候不算什么大事,毕竟粮食一直放着,也不是办法。
  原本各地是可以调度粮食进京。
  但现在大军包围了京城。
  该死的南方叛逆。
  “商户那里肯定有不少粮食。”
  “若真遇到了无粮可吃的时候,只需要皇上下旨便是。”
  陆泽仁沉声道。
  盛勇脸色难看,小商户自然是没有问题,但真正的大商户,要么是边军重镇的背景,要么是京城内各大家族的。
  这些可都是支持他登上皇位的人。
  若真下了此等旨意。
  怕是后方不稳。
  还好京城内粮食能撑十日,只要平北和镇北两路大军赶来,解了此被围的危机,应该不至于酿成京城缺粮之事。
  接下来盛勇也无心再问。
  兵部和户部都是一团糟,其它的也懒得再问。
  草草散了。
  一众被大晚上喊到宫内的诸位大人,纷纷的叩首离开。
  等到了宫外。
  “段大人,这平北和镇北两路大军,打得过南方的兵马吗?”
  “我可是听说此刻城外兵马达六十万,还有那威力很厉害的火炮。”
  陆泽仁低声道。
  “陆大人竟然知道了南方的火炮?”
  “消息果然灵通啊。”
  段正仪平静道。
  “我的段老,你就别拿我打趣了。”
  “您老当年和唐相以及万大人共事过,就凭借这层关系,他们二人真的进了京,也不会难为你。”
  “我可就麻烦大了,我父亲若是还活着,倒是和那两位相熟,可现在人走了,这点香火情也就淡了。”
  “若是不知道准确消息,今晚是肯定睡不着了。”
  陆泽仁苦笑道。
  “入了北地朝廷。”
  “沾了一身麻烦。”
  “当年的那些交情,没有还好,真有的话,怎么有脸见面。”
  ……
  “平北和镇北这两路大军,承平已久。”
  “哪里是一路大战不断打过来的青州府,西川重镇和滇南重镇的对手,更不用说城外今夜是六十万。”
  “明日说不定两江重镇的数十万大军就赶来了。”
  “更不用说虎跳峡一战,青州府许元胜依十多万人,近乎拼掉了靖北重镇,更是连近十万蛮国骑兵都死伤惨重,其战力惊人。”
  “至于那火炮。”
  “有或没有,真的影响大局吗?”
  “就看南方大军,会不会拼着这座数百年的京城,化为战争之地血流成河,战火缭绕,而进行强攻了。”
  段正仪沉吟道。
  “多谢段大人。”陆泽仁拱了拱手,此事知道反而心底更是苦涩了,果然打不过啊。
  “陆大人。”
  “家里多准备一些粮食吧。”
  段正仪突然道。
  “晓得。”
  “今夜我会派人送一些粮食去段府。”
  陆泽仁神色一缓,看来对方是认为南方不会强攻,大概率是想不战而胜,那只有封锁京城。
  让京城自己乱起来。
  段正仪颔首捻了捻须,一手背在身后,就先离开了。
  陆泽仁深深看了一眼段正仪的背影,这老毕登投靠一次北地朝廷了,说不定又要投靠南方朝廷。
  他那兵部尚书一职,就是虚职一个,没有沾上半点南方的血,没有半点负担啊。
  还好自己就管管钱粮,也没有压榨百姓一事,还算干净。
  想至此,陆泽仁哼着小曲,开心的离去。
  此刻城外。
  一座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许元胜等人在喝着茶,聊着明日之事,旁边放着一摞子卷牍。“京城之乱,比我们想的更严重许多。”
  “二皇子此人有勇而无谋,又是瞻前顾后。”
  “当初先王给他起名一个勇字。”
  “真是印证了今日之局势。”
  “若是平北和镇北两路大军不来的话,怕是围堵京城半个月,必然能令其先乱了。”
  万树森沉吟道。
  “其实朝廷内一些官员,可以争取一下。”
  “除了一些趋炎附势之辈之外。”
  “真正识大局的人,也有不少。”
  “若是有他们接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京城之完整。”
  唐晏廷说道。
  “只是靠粮荒。”“还远远不够。”
  “必须让京城内先乱起来,百万人口的京城,一旦乱起来,只凭借仅有十几万兵士的守军,根本压不住京城之势。”
  许元胜说道。
  他太清楚,京城内肯定有屯粮大户,真到了粮荒的时候,那位坐在皇位上的二皇子,纵使瞻前顾后,也会派兵接管的。
  再续命个把月,不难。
  而南方近百万大军在北地。
  自己还要去蛮国一趟。
  补给可就难了。
  “不如直接打一场。”
  “轰开了城门,杀进去便是。”
  熊鲲沉声道。
  “附议。”向天雷点了点头。“你们就知道打打杀杀。”
  “这里是京城,能不血流成河拿下来,才能令万民臣服。”
  “我们接管的不是一座城,而是大胜最高权柄的地方。”
  万树森呵呵一笑。
  “不错。”
  “若能令盛勇亲自走出来,才是最好。”
  唐晏廷也是点了点头。
  熊鲲和向天雷皆是一脸无语,这又不是过家家,盛勇又不傻,凭借城墙之高,你不打,他怎么会出来。
  多待在这里一日,每日都是大量的粮食消耗。
  海无涯没有开口,水军不擅陆战。
  他只是负责运输粮草和军械。至于候光耀不在帐篷里,据说已经顺利灭了北地伪朝廷新组建的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
  “京城内还有黑冰台的人。”
  “若是京城内一些官员配合,可以提前引爆粮荒危机。”
  “到那个时候,再拿出一些官粮和商户之家的粮食,分给普通民众,必然会让官方和民众形成对立面。”
  “提前引爆城内的动荡。”
  “只要城内乱了,凭借十几万的守军,我们就有机会顺利进城接管京城。”
  许元胜突然说道。
  如此的话,就能缩短拿下京城的时间。
  “元胜,你是想火烧了那些粮食?”向天雷一怔。
  “藏匿即可。”“若是烧了,就太浪费了。”
  许元胜摇了摇头。
  “烧,或许更容易一些。”
  “藏匿,可是不易。”
  熊鲲蹙眉道。
  “那就要看是否有人愿意配合了。”
  “京城地方这么大,若是有内应,一切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烧了也行。”
  “反正早晚都要吃完。”
  “若能早点结束战斗,接管了京城,我们也可以调粮过来。”
  许元胜说道。
  “若是如此,倒是可行。”“依一些粮食,若能减少一些死伤,倒是划得来。”
  熊鲲点了点头。
  “我修书一封。”万树森点了点头,明显认可了此事。
  许元胜点头一笑,不管是老师还是唐相,对于京城之内的官员体系,影响是很大的。
  至于京城内的黑冰台。
  赵凯发展的不错。
  让他来京城,比预想的收获大得多。
  第二日天亮。
  候光耀也赶来了,没多久宋天德带领的两江重镇兵马也赶了过来。
  随即在城外开始练兵。
  一大早,各路大军开始按照各自的练兵方式,进行操练大军。这让城楼上的守军,吓得够呛。
  特别是青州府方面,那火炮轰的,离城楼不远,都轰的坑坑洼洼的,像是犁地一般。
  其实许元胜不是没有想过,直接轰破了城门。
  不大规模破坏城楼的前提下,轰中城门,还是问题不大的。
  只是这玩意城门,他派人看过了。
  不知道是不是靖北重镇那边的前车之鉴,这城门竟是用的厚重的精铁,只靠炮弹,怕是从早上轰到晚上才有机会轰开。
  真这样干的话,估计整个京城城楼的地基,都要被破坏。
  更何况炮弹,虽多,却也不是为了一个城门而准备的。
  接连两日练兵。可把京城的守军搞的精神快崩溃了。
  越发感觉,根本打不过对方。
  傍晚时。
  在许元胜的中军帐篷里。
  “城内回信了。”
  “兵部尚书段正仪愿意配合我们,并帮我们联系户部尚书陆泽仁。”
  万树森沉吟道。
  “对方提什么条件?”
  “兵部和户部,这可是妥妥的六部高官。”
  “那盛勇怎么连这等级别的官员,都不能为其效忠。”
  许元胜眉头一挑。
  “这两个人,我还是知道的。”
  “看上去都是有才能之辈,也是名门之后。”
  “段正仪此人,非大忠也非大奸,本事是有的,就是比较自私一些,当初我在相位时,他一直坐在冷板凳,给他的职务都是虚职。”
  “倒是没有想到,他也有当兵部尚书的时候。”
  “至于陆泽仁,他老子是有本事的,可惜这小子没有学到多少真本事,据说比较圆滑。”
  “那位二皇子,看来没有人为他出谋划策,连人都看不清楚。”
  唐晏廷开口一笑道。
  “伪朝廷有这样的人,反而是帮了我们。”
  “他们提出的条件。”
  “对外是为我南方朝廷蛰伏北地伪朝廷,是为了大胜一统,卧薪尝胆之辈。”
  “另外大胜一统后,给予不低于三品的官职。”
  万树森笑着道。
  “三品?”
  “胃口还挺不小。”
  候光耀眉头一挑。
  “他们是聪明人,不会要实权官职,只是图个名罢了。”万树森呵呵一笑。
  众人这才点了点头,有名无实的官位,倒是问题不大。
  权当花些银子养着他们了。
  却能为大胜一统,缩短进程,值得。
  “看来这边的事,已经问题不大。”
  “今日夜间,我就带人去边境,出关进入蛮国境内了。”
  这个时候,许元胜开口道。一旁的熊鲲和向天雷,皆是眼前骤然一亮。
  包围京城,围而不攻,忒没意思。
  打蛮国,那才是酣畅淋漓,也能真正的扬名天下。
  这样的战事,几百年来也很难摊上一次。
  这才够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