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内廷十六监
作者:凤凰北斗 更新:2024-11-06 08:17
()“外廷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都察院。”
“如今内廷的司礼监相当于礼部和内阁、翰林院、国子监。御马监相当于兵部。都知监相当于都察院。”
“御用监和内官监的原本职责相当于工部,增设的内官司相当于吏部。”
“刑部在内廷不需要,三法司事务都交给都知监就行了,执行和审判让锦衣卫监负责。”
“最后还缺少的,就是内廷户部。”
仿照外廷整理内廷官职,朱由检下令道:
“内府供用库等库,合在一起设立内府监。”
“内府监设府库司、财务司。府库司掌管府库,财务司负责收支。”
“内廷收支用度,以后归内府监。”
想着王朝用去张家口后,能把王承恩换回来,朱由检任命道:
“内府监暂时由王文政掌管,审查各府库人员。”
“待王承恩回京后,让他担任掌印。”
“顺天银行、宝和六店等机构,也暂由内府监兼管。”
这样内廷的机构就完整了,没有明显缺陷。
但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再加上御药房、三经厂等衙门,实在有些太多,朱由检感觉自己不可能直接管理那么多衙门主官。
再加上内廷的原有关系要打乱,人员也要精简,这让朱由检下决心把它们打乱重组,明确权责归属:
“惜薪司、混堂司、宝钞司、银作局、兵仗局、盔甲厂、王恭厂,归内府监兼管。”
“钟鼓司、更鼓房、刻漏房、弹子房,归御用监兼管。”
“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织染所、篦头房,归尚衣监兼管。”
“酒醋面局、司苑局、甜食房,归尚膳监兼管。”
“灵台、道经厂、汉经厂改称佛经厂、番经厂改称西经厂,归司礼监兼管。”
把四司八局和其它衙门划归各监兼管,朱由检担心又遗漏,询问刘若愚道:
“还有什么衙门,没有确定归属?”
刘若愚一边记着,一边盘算了一遍,说道:
“还有御药房、御茶房、御酒房、安乐堂、内安乐堂、净乐堂、西山陵坟、猫儿房、牲口房、花房等衙门。”
朱由检微微点头,说道:
“御药房、御茶房、御酒房,由乾清宫管事司房,兼任御用监提督太监。”
“安乐堂、内安乐堂是给宫人治病,归御药房兼管。”
“净乐堂、西山陵坟负责宫人丧葬,归内官监兼管。”
“御药房、御茶房、御酒房相互监督,还有监督御用监、尚膳监、尚衣监职责,凡是送到御前的,都要仔细查验。”
特意留下这三房,直接让身边人掌管。朱由检对自己的安全,可谓慎之又慎。
其它衙门,朱由检让刘若愚调整时具体处理。像猫儿房那样的玩物就归入御用监,牲口房归入御马监,洗帛厂归入尚衣监,园果厂和花房归入尚膳监。不能有一处遗漏,都要确定负责人。
然后就是外差,派遣到宫外的镇守太监、宫门的掌门官等,仍是司礼监负责——
内廷其它衙门管不到的事情,都由司礼监管。
至于宫内的女官,六局的职权早已被交给宦官,只存尚宝四司,朱由检没有改变。
只是以魏忠贤和客氏谋逆的事情,强调宫正司要和都知监一起纠正宫中陋习,像是对食、菜户这样的事情,以后在宫中决不允许。
宫女没有品级的,到了一定年龄就放出宫,另外选人替代。不能让太监和宫女合谋,在宫中盘根错节。
这样一来,内廷衙门就大致理顺了。有司礼监、御马监、都知监、内官监、御用监五监被朱由检重用,尚膳监、尚衣监两监相对重用。
还有司设监、尚宝监、印绶监、神宫监、直殿监五监,仍是原本模样。
增设的内府监朱由检不打算全用宦官,和上林苑监、锦衣卫监、钦天监一样,兼用宫外人员。
内府监负责工业商业财务,上林苑监负责农业土地屯田,锦衣卫监负责情报侍卫,钦天监负责天文历法。
这些监合在一起,并称内廷十六监。细分为宫内十二监、宫外四监。
四司八局虽然仍旧存在,却沦为附属衙门。十二监四司八局并称二十四衙门的旧事,自然不复存在。
确定这些衙门之后,朱由检又正式设置官职,下令道:
“各监设掌印太监一员,负责总掌事务。”
“提督太监一到数员,辅佐和监督掌印太监。”
“各监附属的司局房等衙门,设提督太监或协理、佥书管理,掌管印信独立办公,受所附属的监兼管。”
“太监须有从五品侍直大夫以上散官,协理、佥书只需有郎官散官即可担任。”
说着,他开始任命各监掌印: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仍旧掌管司礼监,兼任东厂提督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御马监掌印太监高时明,仍旧掌管御马监,监督户共二部收支。”
“司礼监秉笔太监、都知监掌印太监王文政,负责宫内监察,审查内廷人员。”
“司礼监随堂太监、内官监提督太监、掌管内官司刘若愚,负责整理内廷职官,重新任命内官。”
“内官监掌印太监是谁担任?是否能够配合?”
刘若愚赶紧回道:
“内官监掌印李永贞,是逆贤心腹。”
“已列入首逆同谋,被查抄家产。”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说道:
“那你就暂掌内官监印信,把内官监的事情担起来。”
“如果能做得好,以后正式升任掌印太监。”
然后继续任命:
“御用监掌印是王体乾兼任,他身上还兼着东厂,御用监就交给别人。”
“司礼监秉笔太监宋晋,兼任御用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邹义,兼任尚膳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沈荫,兼任尚衣监掌印太监。”
“其余太监审查,过关之后任命。”
这个任命,让刘若愚心中暗暗叫好,感觉皇帝厉害。
邹义、沈荫、宋晋三人,是魏忠贤之前的东厂提督太监。他们和魏忠贤的关系,不可能会有多好。
其中宋晋执掌东厂最初是魏忠贤、王体乾推荐的,皇帝用他取代王体乾兼任的御用监掌印,王体乾不好说什么。
沈荫是被魏忠贤、王体乾赶走的,把他起复回宫,担任尚衣监这个重要而又不太重要的衙门掌印,是为了督促让王体乾用心办事,却又不过于刺激他,让人以为皇帝要动王体乾——
已经除去魏忠贤,王体乾是绝对不能在这时候动的,否则某些阉党可能会怕得狗急跳墙,发生不测之祸。
而且王文政这个皇帝的心腹,也是王体乾推荐的。皇帝要大用王文政,更不可能动王体乾。
至于尚膳监邹义,他是跟随泰昌皇帝在潜邸最久的,本来应该大用。但是泰昌皇帝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宾天了,他这个泰昌皇帝的旧人,在当年冬天就辞任闲住。
皇帝应该是觉得邹义可靠,把他召回来掌管尚膳监。
在徐应元突然被处死,涂文辅、王国泰、王永祚等人也不能用的情况下,皇帝用这三个人,可谓最佳选择。
朱由检其实也是无奈,若非徐应元的事情太突然,他不会拖到现在,才开始清理内廷。
这三个前任东厂提督太监他其实都不熟悉,只是看名单划拉出来的,用他们可谓不得已。
朱由检能确定这三人没有附逆,能不能担起责任要看以后表现。
任用这七个主要太监后,清理内廷的事情,开始全面展开。
朱由检需要一个完全受自己掌控的内廷,而且要更加高效,缩减内廷人员。
《明史》:十二监、四司、八局,所谓二十四衙门也。
《酌中志》:
按内府十二监:曰司礼,曰御用,曰内官,曰御马,曰司设,曰尚宝,曰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绶,曰直殿,曰都知。
又四司:曰惜薪,曰宝钞,曰钟鼓,曰混堂。
又八局:日兵仗,曰巾帽,曰针工,曰内织染,曰酒醋面,曰司苑,曰浣衣,曰银作,
以上总谓之曰“二十四衙门”也。
(本章完)
()
“如今内廷的司礼监相当于礼部和内阁、翰林院、国子监。御马监相当于兵部。都知监相当于都察院。”
“御用监和内官监的原本职责相当于工部,增设的内官司相当于吏部。”
“刑部在内廷不需要,三法司事务都交给都知监就行了,执行和审判让锦衣卫监负责。”
“最后还缺少的,就是内廷户部。”
仿照外廷整理内廷官职,朱由检下令道:
“内府供用库等库,合在一起设立内府监。”
“内府监设府库司、财务司。府库司掌管府库,财务司负责收支。”
“内廷收支用度,以后归内府监。”
想着王朝用去张家口后,能把王承恩换回来,朱由检任命道:
“内府监暂时由王文政掌管,审查各府库人员。”
“待王承恩回京后,让他担任掌印。”
“顺天银行、宝和六店等机构,也暂由内府监兼管。”
这样内廷的机构就完整了,没有明显缺陷。
但是十二监四司八局,再加上御药房、三经厂等衙门,实在有些太多,朱由检感觉自己不可能直接管理那么多衙门主官。
再加上内廷的原有关系要打乱,人员也要精简,这让朱由检下决心把它们打乱重组,明确权责归属:
“惜薪司、混堂司、宝钞司、银作局、兵仗局、盔甲厂、王恭厂,归内府监兼管。”
“钟鼓司、更鼓房、刻漏房、弹子房,归御用监兼管。”
“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织染所、篦头房,归尚衣监兼管。”
“酒醋面局、司苑局、甜食房,归尚膳监兼管。”
“灵台、道经厂、汉经厂改称佛经厂、番经厂改称西经厂,归司礼监兼管。”
把四司八局和其它衙门划归各监兼管,朱由检担心又遗漏,询问刘若愚道:
“还有什么衙门,没有确定归属?”
刘若愚一边记着,一边盘算了一遍,说道:
“还有御药房、御茶房、御酒房、安乐堂、内安乐堂、净乐堂、西山陵坟、猫儿房、牲口房、花房等衙门。”
朱由检微微点头,说道:
“御药房、御茶房、御酒房,由乾清宫管事司房,兼任御用监提督太监。”
“安乐堂、内安乐堂是给宫人治病,归御药房兼管。”
“净乐堂、西山陵坟负责宫人丧葬,归内官监兼管。”
“御药房、御茶房、御酒房相互监督,还有监督御用监、尚膳监、尚衣监职责,凡是送到御前的,都要仔细查验。”
特意留下这三房,直接让身边人掌管。朱由检对自己的安全,可谓慎之又慎。
其它衙门,朱由检让刘若愚调整时具体处理。像猫儿房那样的玩物就归入御用监,牲口房归入御马监,洗帛厂归入尚衣监,园果厂和花房归入尚膳监。不能有一处遗漏,都要确定负责人。
然后就是外差,派遣到宫外的镇守太监、宫门的掌门官等,仍是司礼监负责——
内廷其它衙门管不到的事情,都由司礼监管。
至于宫内的女官,六局的职权早已被交给宦官,只存尚宝四司,朱由检没有改变。
只是以魏忠贤和客氏谋逆的事情,强调宫正司要和都知监一起纠正宫中陋习,像是对食、菜户这样的事情,以后在宫中决不允许。
宫女没有品级的,到了一定年龄就放出宫,另外选人替代。不能让太监和宫女合谋,在宫中盘根错节。
这样一来,内廷衙门就大致理顺了。有司礼监、御马监、都知监、内官监、御用监五监被朱由检重用,尚膳监、尚衣监两监相对重用。
还有司设监、尚宝监、印绶监、神宫监、直殿监五监,仍是原本模样。
增设的内府监朱由检不打算全用宦官,和上林苑监、锦衣卫监、钦天监一样,兼用宫外人员。
内府监负责工业商业财务,上林苑监负责农业土地屯田,锦衣卫监负责情报侍卫,钦天监负责天文历法。
这些监合在一起,并称内廷十六监。细分为宫内十二监、宫外四监。
四司八局虽然仍旧存在,却沦为附属衙门。十二监四司八局并称二十四衙门的旧事,自然不复存在。
确定这些衙门之后,朱由检又正式设置官职,下令道:
“各监设掌印太监一员,负责总掌事务。”
“提督太监一到数员,辅佐和监督掌印太监。”
“各监附属的司局房等衙门,设提督太监或协理、佥书管理,掌管印信独立办公,受所附属的监兼管。”
“太监须有从五品侍直大夫以上散官,协理、佥书只需有郎官散官即可担任。”
说着,他开始任命各监掌印: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仍旧掌管司礼监,兼任东厂提督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御马监掌印太监高时明,仍旧掌管御马监,监督户共二部收支。”
“司礼监秉笔太监、都知监掌印太监王文政,负责宫内监察,审查内廷人员。”
“司礼监随堂太监、内官监提督太监、掌管内官司刘若愚,负责整理内廷职官,重新任命内官。”
“内官监掌印太监是谁担任?是否能够配合?”
刘若愚赶紧回道:
“内官监掌印李永贞,是逆贤心腹。”
“已列入首逆同谋,被查抄家产。”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说道:
“那你就暂掌内官监印信,把内官监的事情担起来。”
“如果能做得好,以后正式升任掌印太监。”
然后继续任命:
“御用监掌印是王体乾兼任,他身上还兼着东厂,御用监就交给别人。”
“司礼监秉笔太监宋晋,兼任御用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邹义,兼任尚膳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沈荫,兼任尚衣监掌印太监。”
“其余太监审查,过关之后任命。”
这个任命,让刘若愚心中暗暗叫好,感觉皇帝厉害。
邹义、沈荫、宋晋三人,是魏忠贤之前的东厂提督太监。他们和魏忠贤的关系,不可能会有多好。
其中宋晋执掌东厂最初是魏忠贤、王体乾推荐的,皇帝用他取代王体乾兼任的御用监掌印,王体乾不好说什么。
沈荫是被魏忠贤、王体乾赶走的,把他起复回宫,担任尚衣监这个重要而又不太重要的衙门掌印,是为了督促让王体乾用心办事,却又不过于刺激他,让人以为皇帝要动王体乾——
已经除去魏忠贤,王体乾是绝对不能在这时候动的,否则某些阉党可能会怕得狗急跳墙,发生不测之祸。
而且王文政这个皇帝的心腹,也是王体乾推荐的。皇帝要大用王文政,更不可能动王体乾。
至于尚膳监邹义,他是跟随泰昌皇帝在潜邸最久的,本来应该大用。但是泰昌皇帝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宾天了,他这个泰昌皇帝的旧人,在当年冬天就辞任闲住。
皇帝应该是觉得邹义可靠,把他召回来掌管尚膳监。
在徐应元突然被处死,涂文辅、王国泰、王永祚等人也不能用的情况下,皇帝用这三个人,可谓最佳选择。
朱由检其实也是无奈,若非徐应元的事情太突然,他不会拖到现在,才开始清理内廷。
这三个前任东厂提督太监他其实都不熟悉,只是看名单划拉出来的,用他们可谓不得已。
朱由检能确定这三人没有附逆,能不能担起责任要看以后表现。
任用这七个主要太监后,清理内廷的事情,开始全面展开。
朱由检需要一个完全受自己掌控的内廷,而且要更加高效,缩减内廷人员。
《明史》:十二监、四司、八局,所谓二十四衙门也。
《酌中志》:
按内府十二监:曰司礼,曰御用,曰内官,曰御马,曰司设,曰尚宝,曰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绶,曰直殿,曰都知。
又四司:曰惜薪,曰宝钞,曰钟鼓,曰混堂。
又八局:日兵仗,曰巾帽,曰针工,曰内织染,曰酒醋面,曰司苑,曰浣衣,曰银作,
以上总谓之曰“二十四衙门”也。
(本章完)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