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 章 招嫉妒
作者:清优 更新:2024-11-04 19:33
()看到真的有人过来打探价格,赵云生连忙拿起其中一盒胭脂介绍起来。
躲在暗处的田小雅不禁点了点头,这才放心的牵起儿子的手回了村。
原来一直以来,赵云生都很讨厌与不熟识的女子打交道甚至说话,所以对于第一次摆摊的他,田小雅有些不放心,就悄悄的跟来了集市。
起初看到男人像个木头一样,杵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张嘴吆喝叫卖,把田小雅急得够呛,不由动摇了让他做买卖的心。
心里想着或许相公真的不适合做生意,既然这样那就算了,以后大不了她去绣房多接着活,然后存些银子买几亩田来让他侍弄好了。
没想到就在她准备放弃的时候,赵云生终于竟然开口了,而且效果还不错,没一会摊前就站了几个询价的人。
开始面对女子时赵云生有些结巴,但随着他的介绍被认可,便说得越来越顺,还真有两个姑娘买了胭脂。
送走一波客人后,赵云生摸了下钱袋子,他没想到第一天出摊,竟然就有了收获,内心不禁乐开了花。琇書網
回到家就把赚来的铜板,哗啦啦的倒在了桌子上,待两人把铜板数完后不禁愣住了,竟然足足有五十文,他们谁都没想到第一天做买卖,就赚了这么多钱。
五十文在富裕人家看来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已经很多了。
毕竟在镇上做一天工,也才只有二十几文的工钱,没想到这大半日就赚来了两日的工钱,难怪堂妹家越过越好,这做买卖可比种田强多了。
没想的这次的成功,让赵云生对做买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学会了见啥人说啥话,还有了一双慧眼,竟然懂得了什么样的肤色,擦何种颜色的胭脂更适合。
这也让他摊子上的生意越来越好,每次都有很多女子围在摊前,向赵云生打探自己更适合哪种胭脂。
他的生意好了,别人的生意自然就差了,毕竟芙蓉镇集市不止他一人卖胭脂水粉。
这也让很多人对赵云生嫉妒得不行,最后竟有人寻到他进胭脂水粉的作坊,进同样的货品来卖,而且价钱比他摊子上还要低两文。
这么做确实让赵云生的生意受到了影响,但如果按照别人那个卖价,自己就相当于赔本赚吆喝,根本就赚不到钱。
夫妻俩又不傻,当然知道其它小贩为何这般做,无非是嫉妒他们的生意好。
最后两人决定去县里进货,不仅种类齐全,还都是时下最流行的胭脂水粉,只要你的货品好,哪怕是价格高点也是有人接受的。
果然如他们猜测的那般,各式各样的胭脂水粉看得两人眼花缭乱,经过打听得知来县里进货的客商或是小贩,都是去一个叫胭脂巷的地方。
原来这条街都是做各式胭脂的小作坊,胭脂巷也因此得名。
田小雅夫妻俩在街上转了一圈,最后决定去那家名为马二姐胭脂的作坊进货。
只因她家伙计待人热情且礼貌,而且同样的胭脂也要比别家便宜一文钱。
这次他们决定赌上一把,把全部家当七两银子,都用来进了胭脂水粉,难得来一次县城如果进货太少,还不如不来。
最让人意外的是县里的胭脂不但种类齐全,而且价格也挺便宜,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贵。
这里最好胭脂的进货价,都没有镇上铺子里最便宜的那种卖价高。
可见铺子里从中赚了多少差价,这也让夫妻二人更加相信,这批货肯定稳赚不赔。
最后也确实如他们所料的那般,从县里进来的胭脂水粉很受欢迎,无论是大姑娘小妇人,得知这是县里有钱人家小姐都用的胭脂,更加坚定了想拥有一盒的决心。
纷纷掏银子购买,一时间摊子前被围得水泄不通,夫妻俩虽然忙碌了些却异常高兴。
同时也在观察哪种胭脂水粉卖的最好,下次去镇上好多进些货,虽然他们每盒只赚了十文的差价,却也要比铺子里还便宜,没一会就卖出去十几盒。
之前那两个宁愿赔本赚吆喝,也要搞垮赵云生买卖的摊主顿时傻眼了。
原本以为从此以后少一个竞争对手,没想到赵云生竟卷土重来,而且还带来了新鲜货,这才没一会摊前就围了不少买主。
另外两个同行心里那个气啊!但却也毫无办法,毕竟做生意是各凭本事,最后也只能望天叹了口长气。
他们当然也知道去县里进货好,但是本钱也高,而且他们也没有赵云生的本事,可以根据买主的肤色介绍胭脂。
光是这一点就让人望尘莫及,就算他们同样进来新奇货,别人也未必会认可,也许还会因价格高而卖不出去。
想起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还是不要冒风险的好,不然就有可能全家跟着挨饿。
从此以后集市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幅场面,一个胭脂摊前总会围着群姑娘问东问西,如果仔细听就会得知,她们问的正是自己更适合擦哪种胭脂。
就算是对方不买胭脂,赵云生也会一一作答,这也使得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几年以后便在镇上开了家凝香阁,专做女子的生意。
今天赵云生又去县里进货了,家中只有田小雅母子二人。
元宝在屋里待不住,便拿起爹爹给他买的弹弓出来打麻雀。
“娘,我不冷的,您看我穿得可厚实了。”元宝听到娘亲的话,为了让她相信真的不冷,还拍了拍自己的新棉袄。
“那也不行,你爹风里来雨里去赚银子不容易,这万一染了风寒,岂不是又要花掉不少银两。”
还没有搬回莲花村前,有很多同龄孩子与儿子玩耍,但搬回来以后因为谁也不认识,元宝只能一个人玩。
夫妻俩打算开春后就把儿子送去学堂读书,不求他将来能考个一官半职,只求他能多识些大字就好。
去县里进货回来的赵云生,在院外听到田小雅的话很是欣慰,心里想着他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才娶了这样体贴入微的妻子。
村中有多少婆娘不体谅在外劳累的汉子,每日只知与其她妇人攀比吃喝穿戴。
而自己的妻子却从不要求这些,只愿他每次都能平安归家就好,寒冬时节大家都聚在一起打叶子牌,但她却从不去,不是每日守在家中照看儿子,就是去镇上接绣活赚钱。
()
躲在暗处的田小雅不禁点了点头,这才放心的牵起儿子的手回了村。
原来一直以来,赵云生都很讨厌与不熟识的女子打交道甚至说话,所以对于第一次摆摊的他,田小雅有些不放心,就悄悄的跟来了集市。
起初看到男人像个木头一样,杵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张嘴吆喝叫卖,把田小雅急得够呛,不由动摇了让他做买卖的心。
心里想着或许相公真的不适合做生意,既然这样那就算了,以后大不了她去绣房多接着活,然后存些银子买几亩田来让他侍弄好了。
没想到就在她准备放弃的时候,赵云生终于竟然开口了,而且效果还不错,没一会摊前就站了几个询价的人。
开始面对女子时赵云生有些结巴,但随着他的介绍被认可,便说得越来越顺,还真有两个姑娘买了胭脂。
送走一波客人后,赵云生摸了下钱袋子,他没想到第一天出摊,竟然就有了收获,内心不禁乐开了花。琇書網
回到家就把赚来的铜板,哗啦啦的倒在了桌子上,待两人把铜板数完后不禁愣住了,竟然足足有五十文,他们谁都没想到第一天做买卖,就赚了这么多钱。
五十文在富裕人家看来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已经很多了。
毕竟在镇上做一天工,也才只有二十几文的工钱,没想到这大半日就赚来了两日的工钱,难怪堂妹家越过越好,这做买卖可比种田强多了。
没想的这次的成功,让赵云生对做买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学会了见啥人说啥话,还有了一双慧眼,竟然懂得了什么样的肤色,擦何种颜色的胭脂更适合。
这也让他摊子上的生意越来越好,每次都有很多女子围在摊前,向赵云生打探自己更适合哪种胭脂。
他的生意好了,别人的生意自然就差了,毕竟芙蓉镇集市不止他一人卖胭脂水粉。
这也让很多人对赵云生嫉妒得不行,最后竟有人寻到他进胭脂水粉的作坊,进同样的货品来卖,而且价钱比他摊子上还要低两文。
这么做确实让赵云生的生意受到了影响,但如果按照别人那个卖价,自己就相当于赔本赚吆喝,根本就赚不到钱。
夫妻俩又不傻,当然知道其它小贩为何这般做,无非是嫉妒他们的生意好。
最后两人决定去县里进货,不仅种类齐全,还都是时下最流行的胭脂水粉,只要你的货品好,哪怕是价格高点也是有人接受的。
果然如他们猜测的那般,各式各样的胭脂水粉看得两人眼花缭乱,经过打听得知来县里进货的客商或是小贩,都是去一个叫胭脂巷的地方。
原来这条街都是做各式胭脂的小作坊,胭脂巷也因此得名。
田小雅夫妻俩在街上转了一圈,最后决定去那家名为马二姐胭脂的作坊进货。
只因她家伙计待人热情且礼貌,而且同样的胭脂也要比别家便宜一文钱。
这次他们决定赌上一把,把全部家当七两银子,都用来进了胭脂水粉,难得来一次县城如果进货太少,还不如不来。
最让人意外的是县里的胭脂不但种类齐全,而且价格也挺便宜,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贵。
这里最好胭脂的进货价,都没有镇上铺子里最便宜的那种卖价高。
可见铺子里从中赚了多少差价,这也让夫妻二人更加相信,这批货肯定稳赚不赔。
最后也确实如他们所料的那般,从县里进来的胭脂水粉很受欢迎,无论是大姑娘小妇人,得知这是县里有钱人家小姐都用的胭脂,更加坚定了想拥有一盒的决心。
纷纷掏银子购买,一时间摊子前被围得水泄不通,夫妻俩虽然忙碌了些却异常高兴。
同时也在观察哪种胭脂水粉卖的最好,下次去镇上好多进些货,虽然他们每盒只赚了十文的差价,却也要比铺子里还便宜,没一会就卖出去十几盒。
之前那两个宁愿赔本赚吆喝,也要搞垮赵云生买卖的摊主顿时傻眼了。
原本以为从此以后少一个竞争对手,没想到赵云生竟卷土重来,而且还带来了新鲜货,这才没一会摊前就围了不少买主。
另外两个同行心里那个气啊!但却也毫无办法,毕竟做生意是各凭本事,最后也只能望天叹了口长气。
他们当然也知道去县里进货好,但是本钱也高,而且他们也没有赵云生的本事,可以根据买主的肤色介绍胭脂。
光是这一点就让人望尘莫及,就算他们同样进来新奇货,别人也未必会认可,也许还会因价格高而卖不出去。
想起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还是不要冒风险的好,不然就有可能全家跟着挨饿。
从此以后集市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幅场面,一个胭脂摊前总会围着群姑娘问东问西,如果仔细听就会得知,她们问的正是自己更适合擦哪种胭脂。
就算是对方不买胭脂,赵云生也会一一作答,这也使得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几年以后便在镇上开了家凝香阁,专做女子的生意。
今天赵云生又去县里进货了,家中只有田小雅母子二人。
元宝在屋里待不住,便拿起爹爹给他买的弹弓出来打麻雀。
“娘,我不冷的,您看我穿得可厚实了。”元宝听到娘亲的话,为了让她相信真的不冷,还拍了拍自己的新棉袄。
“那也不行,你爹风里来雨里去赚银子不容易,这万一染了风寒,岂不是又要花掉不少银两。”
还没有搬回莲花村前,有很多同龄孩子与儿子玩耍,但搬回来以后因为谁也不认识,元宝只能一个人玩。
夫妻俩打算开春后就把儿子送去学堂读书,不求他将来能考个一官半职,只求他能多识些大字就好。
去县里进货回来的赵云生,在院外听到田小雅的话很是欣慰,心里想着他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才娶了这样体贴入微的妻子。
村中有多少婆娘不体谅在外劳累的汉子,每日只知与其她妇人攀比吃喝穿戴。
而自己的妻子却从不要求这些,只愿他每次都能平安归家就好,寒冬时节大家都聚在一起打叶子牌,但她却从不去,不是每日守在家中照看儿子,就是去镇上接绣活赚钱。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