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作者:直上孤峰顶    更新:2024-11-02 17:15
  ()第315章: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孟德公,”
  “许久未见,”
  “孤想死你了……”
  刘武的话音还在飘荡,
  城头上一众文臣武将都已经乱做了一团……
  “主公!”
  “魏王!”
  “主公你怎么样?”
  “赶紧盾牌手……”
  “主公往后退,不能再上前了!”
  “孤无恙……”曹孟德头发散乱,他紧咬牙关吼了一句:“都让开!”
  然后,
  昂首挺胸,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去,直到城头最前,他看得到刘武,刘武也看的到他。
  下一刻,
  曹孟德把头伸了出去,用手指着自己的头颅:“来!”
  “刘武有胆子再来一箭,孤绝不躲闪!”
  “孤没了,天子的安危,那可就不好说了……”
  “你那叔父简雍简宪和注定要被乱兵杀死!”
  “还有你在卧龙岗上跪了三天三夜请出来的诸葛孔明……”
  城头下,
  刘武没有搭弓再射,而后道:“魏王,孤的能耐你是清楚的。”
  “若是方才孤有意要置你于死地,这会你已经是死人了。”
  “哼……”曹孟德冷笑:“朝廷在孤的手中,你终究是在意你那个皇兄的,你终究是在意你那个叔父的,还有孔明,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纵然杀败了匈奴,来到了城下,你又能怎样?!”
  “尽可能来攻城!”
  “尽可能来试一试,这许都的城门,你那方天画戟可能破的开?!”
  刘武只道:“此次西征,西域小城倒是破开了几座,不过这许都城,是无论如何都破不开的。”
  “孤定关中,平凉州,收西域,征战数年未休,而今终于归朝,孟德又何必为难孤呢?”
  “孟德,孟德,你也配称孤为孟德?!”曹孟德很生气:“没大没小的东西!!”
  “如今天下只你我对弈罢了,其余皆不足一提,汝领万骑而来,除了耀武扬威,究竟要做些什么?”
  天子在许都城内,就算后续援兵到了,刘武也无法进行攻城,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刘武这次带来的都是骑兵,
  骑兵,是没办法攻城的。
  这说明,从一开始,刘武就没有攻城的心思。
  如果要进许都面见天子,唯一的可能就是和他上一次进许昌一样,提前与曹操勾兑好,立下约定。
  然而那个时候,刘武还远没有今天这般强大……
  那时候还是一超多强的格局,那时候的刘武,还只是众诸侯当中的一个。
  那时候江东还在,巴蜀刘章,汉中张鲁,马腾韩遂也都在。
  现在张鲁,马腾韩遂都在刘武麾下了,江东也已经死心跟着刘武混了。
  巴蜀被刘备占领,有了上次的事情,曹操心里明白刘备实际上很难再与刘武进行大规模的交战了。
  原因很简单,
  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徐庶,还有简雍,糜竺,甚至都还有黄忠……
  这些人往这一站,
  刘备还怎么打?
  还能怎么打?!
  如今的割据,
  是两强对决……
  且,刘武后来者居上,势头很猛。
  曹孟德极有可能压不住……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朝廷,是曹孟德手中极为珍贵的一张可以克制刘武的牌,他无论如何都不会丢掉,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刘武进许都城。
  除非,他自己一个人进来送死……
  “孤此番前来,是为了见你一面。”
  城下,
  刘武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就是为了见曹操一面?
  曹孟德顿了顿,他知道,要开始步入正题了:“孤就在此,你已经见到了,有什么话就说吧。”
  “孟德公,不若你就投了孤吧。”刘武的声音不小,许多人都听得到。
  刘武让曹操投靠他?
  这……
  实在荒诞,
  在开什么玩笑?!
  对此,曹孟德的回答是:“信口雌黄!”
  “孤是认真的。”刘武抬眸,看着城头上的魏王曹操:“昔年,董卓乱政,孟德刺董不成,逃出洛阳,为县令陈宫所捕……”
  “魏王还记得,孟德当时是如何对陈宫说的么?”
  城头上的曹操怔住,心道不好……
  “昔年陈宫行刑前,汝不忍观看,我趁机问了陈宫,问他,曹操当年究竟对你说了什么,以至于你当年竟就舍了县令也要与曹孟德一起逃亡?”
  “陈宫都与我说了……”
  曹操怔住,他想让刘武赶紧闭嘴!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我曹操祖上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我曹孟德之所以去臣董卓门下,只是想寻机刺杀老贼,谁知谋事不成,前功尽弃,也是天意。”
  “而今将归故里,发矫诏,号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讨董卓!”
  “共讨董卓,匡扶汉室!!”
  “曹孟德,方才孤所说,可有一字一句为假?!”
  “你!你……”曹操哑然失声。
  刘武驱动挽马,在城外徘徊:“孟德公,你还记得月旦评么?”
  曹操眉头蹙起:“月旦评……”
  月旦评、月旦品,又名汝南月旦评、汝南月旦品,由汝南郡人许劭所主持。
  东汉末年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故称“月旦品”、月旦评。
  月旦评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选官制度以及稍后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均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孔尚任的《桃花扇·修札》就有言:“舌唇才动,也成月旦春秋。”
  曹操怔住良久,才道:“月旦雅评,所称如龙之升,所贬如坠于渊,清论风行,高唱草偃,为众所服……”
  刘武随后道:“是啊,不仅寻常士人官吏对许氏兄弟敬若神明,就当年那个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和那个任侠放荡以豪杰著称的曹操曹孟德,也对月旦评也是深为折服。”
  “袁本初是公族豪侠,播名海内,平日间盛气凌人,飞扬跋扈,连董卓、何进等权贵大臣都不放在眼里,却惧许劭之评,当年袁绍车徒甚盛,将入郡界,却唯恐奢靡的场景为许劭所不齿,只得装模作样,轻车简从地回到家乡,只求给许劭留下一个好印象。”
  “孟德祖父曹腾,为中常侍,门第不高,时人讥讽为赘阉遗丑,孟德为不使人看轻,遂千方百计恳求许劭为己一评。”
  “为此,孟德甚至不惜采用胁迫等无赖手段,许劭不得已,才评之: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得此评语,孟德才大悦而去!”
  “这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由来了……”
  “乱世会在孤的手中终结,将要迎来治世,孟德只愿做奸雄,就不愿做能臣了?”
  “呵……”曹操咧嘴大笑:“呵呵,哈,哈哈哈哈哈……”
  初心,他从未忘过。
  只是世道如此,
  只是世道如此,人不狠,站不稳,世道如此,要生存下去也就只能如此!
  “曹孟德!”
  刘武突而顿住马蹄,他放声道:“上一次孤进许都时,皇兄告诉过孤……”
  “当年衣带诏事后,你曾对皇兄说:若国家无孤一人,真不知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能为民降福祉,才能成为天下之王!”
  “你说你伴皇兄多年,迎皇兄至许都时,皇兄才十五岁,若皇兄能成为本朝高祖那样的人,安邦定国之主,你也就做张良那样的治世贤臣了……”
  “曹孟德,孤再问你,孤所言,可有一字一句作伪?”
  曹操喉咙蠕动:“一字一句,皆是真。”
  “现在就告诉你,当年在许昌,衣带诏事发之前,于金顶之上,孤曾问皇兄,若有一日,我提兵北上,扫清国贼,还汉室一片天朗气清,陛下何以报我?”
  “皇兄说若孤真有如此本事,就把孤过继到大汉嫡脉,立孤为皇太弟,为大汉储君!”
  轰!~
  此话一出,
  许都城内城外,无数人都如遭雷击……
  刘武还在继续道:“你说过,若皇兄能成为本朝高祖那样的人,安邦定国之主,你也就做张良那样的治世贤臣了。”
  “孤只问孟德公一句,孤比高祖,光武如何?!”
  曹孟德整个人呆若木鸡……
  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
  他脸色铁青,神情恍惚……
  “曹孟德,你好自为之吧。”
  刘武调转马头,扬鞭远去。
  凉州骑,陷阵骑,开始回师,紧随其后……
  城头上,曹操眼皮动了一下。
  而后,就双目合上,
  在城头晚风中静默,花白的发丝,随风飘动。
  他隐隐听到远处刘武的声音传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神龟虽兽,尤有竟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