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章 高考恢复了
作者:罗夫子 更新:2024-12-31 11:35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七月份就到了。
吴尚荣用灵药培植的灵芝和人参长得很快,他拔了一个长了三个月的人参请县上一个老中医辨认生长年限,老中医说,生长了15年多了。
这位老中医还耐心告诉他辨认灵芝、人参、首乌等药材生长年龄的方法。
为了感谢老中医,他送了一个用冰糖为主要原料制作烫伤、烧伤膏药的秘方。
十年后老中医的子女申请了专利,很是赚了一笔钱。当然这是后话,详情暂且不表。
吴尚荣回家后仔细算了一下,三个月相当于长了十五年。即是说,药材在灵药的作用下,一个月的生长速度,相当于正常状态下的六十倍。
即是说,一年零八个月,就可以培植出真正的百年老参。
一棵野生百年老参价值一百元左右,种一亩地,两年最少要收入十万元。
他现在在下面家具厂大院内用土在养鸡场侧面铺了两亩实验田,准备今后用来专门栽培人参。
再生玉米长势良好。苗架长起来后,中途再施一道混有灵药的农家肥,再生玉米苗很快就赶上了生产队地里的玉米苗。
可以预计,二季的再生玉米,都可以和生产队地里的玉米同时成熟。
赵重阳决定,再生玉米收了后,不再继续催苗,而是把土翻出来种油菜籽……
七月三号,江永红高中毕业了,吴尚荣骑自行车去接她回牛池镇。
才到学校门口,就听到一些学生在议论。仔细一听,好像跟高考有关。
吴尚荣正想找一个学生来仔细询问,恰好江永红背着背包,提着书包和装衣服的箱子,从校门口走了出来。
江永红老远就看见了吴尚荣,还在大门内,便大声喊道:“尚荣,我在这里。”
吴尚荣到校门之前就将自行车收进了空间,见江永红来了,忙跑过去把箱子和书包接过来,走了几步,趁人不注意边收进了空间,又让二姐把背上背着的被子拿给他。
不一会儿背包也被他放进了空间。处理完了行李,吴尚荣正要问那些学生议论的高考是怎么回事,江永红已经开始主动谈起了这件事。
江永红告诉他,今天学校已经接到紧急电话通知,今年要恢复高考,要毕业班的学生回去后自己找资料好好复习,争取考上好的学校。具体文件两天后下达。
吴尚荣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有点意外。在这一个时空,由于他的重生,造成了高考提前,历史的走向出现了一些偏差……
回到牛池镇后,吴尚荣当天下午就去找了文校长等人。
他去学校的时候,文校长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见他专程来说这件事情,文校长就问他有什么想法。
他就对文校长说,想办一个补习班,为愿意来听课的考生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复习。
现在大家可以先把相关的授课人员确定下来。
把广告打出去,让大家尽快的了解这一好消息。
吴尚荣说,他可以上理化,袁老师可上数学,就看其他科目哪些老师能够胜任。
文校长说,卫老师可以复习语文,丁老师可以复习史地,他自己上政治课。
文校长说,学校今天、明天都要考试,我让各人把试卷拿回去连夜改出来,后天早上发通知书,下午我们几个再商议这个补习班具体如何办。
赵重阳说了声好,就向文校长告辞了。
因为还没有接到上级的正式通知,许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反响不大。
谁知,第二天广插台电就把这个消息传遍了全国各地。
报名时间7月5日至15日。城市人员有单位的,在单位报名。居民,在街道办事处报名,乡村考生包括各地知青在各乡镇办公室报名。有事在外地出差一时回不来的,可以异地报名,就近参加考试。
第三天,县上就把正式文件打印出来张贴在县上及各乡镇驻地,并让乡镇派出工作人员到各村大力宣传。
周凤燕知道恢复高考及吴尚荣他们要办补习班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她二哥,让他开车去把小妹周凤迪接到牛池镇来,参加吴尚荣的补习班。
恢复高考的消息令吴尚荣的三叔、小叔处于两难中。考上大学,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两个人毕生的追求,但现在二人在酒厂是领导和骨干,同时走了对酒的产量和质量肯定都有影响。
还有,就是几年大学出来,一个月不外乎挣四十多元,不如他们在酒厂工资的一半。
吴尚荣的三婶见两兄弟迟疑不决,就对两人说道:“依我说,就不用去考了。你们想,读大学的目的不外乎就是想有一个固定的工作,端上铁饭碗。”
“可是,我们自家的酒厂现在欣欣向荣的,侄儿给我们每个人开100元的工资,年终一个家庭还要发几百元的奖金,生产队年终决算每家还要分两三百元。你们说,我们现在是不是相当于端的是金饭碗。”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帮侄儿把酒厂办好,把这个金饭碗做得更大一些。”
小叔说道:“三嫂说得有理,我们已经有金饭碗了,还去争什么铁饭碗?不考也罢。”
于是,两位叔叔决定不考了。
兰子姐是肯定要考的,就是吴尚荣自己考不考他一时没有想清楚。
他没有决定,戈玉婷就没有表态。
最终,吴尚荣决定报考外语专业。因为,他觉得,这一世是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倭国和欧美各国的。
他说自己干脆报考川省的本科外语专业。
他报考外语专业,兰子自然也报考外语专业,戈玉婷也作了同样选择。
江永红说:“你们都学外语去了,我一个人去学其他专业也不好玩,我也跟你们同步。”
5号下午,吴尚荣把袁老师请到了学校,和文校长、卫老师、丁老师等人碰了面,大家对办补习班的事情一致赞成。
并把注意事项,是否住校,伙食开支都作了初步的讨论。
事情一定,卫老师义不容辞,立即把招生广告拟了出来,在座的人每个人抄了两份,由文校长交给校工,马上去镇上和几大路口、街口张贴……
高考时间是八月份的最后三天,他们的补习班就从七月十一号开始,到下个月的二十六号,共四十六天。
截止七月十号,加上江远红、江沁兰、周凤迪和吴尚荣自己,一共有64名考生参加补习班。
牛池镇三个知青点,共18名考生,有17人报名参加补习班,文校长正要问其他知青,为啥这个女生不来参加补习时,那个叫石燕华的女生正好来了,只见她一路哭着跑来找文校长帮忙。
原来,这女生的父母是老干部,还没有落实政策,所以现在还住在牛棚。
她去镇上报名参加高考时,镇上的一把手代主任说她的父母历史不清白,政治立场不稳。开始是不许她报考,后来又说要想报考就去他的办公室汇报思想,通过了就行。
代主任说到“通过”二字时,故意拖得很长,又让石燕华想到去年那姓代的叫她去办公室汇报思想,说通过了推荐她上共大,也是把这两个字拖得长长的。
谁知她一进去,姓代的就对她动手动脚的,吓得她转身打开大门就逃。
她已经上了一次当,再也不敢单独一个人去姓代的办公室。
只是高考的吸引力实在太大,她又不愿轻易放弃。
她在本地举目无亲,只好来找德高望重的文校长,请她去帮忙说一下情。
文校长让她在学校等着,他先去问一下。
文校长到镇办公室问文书,为什么不给石燕华报名?
文书说,这个人是代主任打了招呼的,必须去他办公室进行思想汇报,思想汇报合格了才能报名。
文校长信以为真,回来对石燕华道:“代主任让你去汇报思想,你就去他办公室说几句政治口号,他就没有理由不同意了。”
石燕华呜地一声又哭了起来:“算了,我不考了。”
吴尚荣当时也在场,见此情此景,料到必有隐情。便对文校长道:“文叔叔,石姐姐不愿意去,一定有难言的苦衷。你是长辈,何不悄悄地问清楚缘由再想对策。”
于是文校长开口道:“闺女呀,你别着急,你悄悄地告诉我,为什么宁愿不参加高考,也不愿意去他的办公室?”
石燕华对着文校长一阵耳语,文校长听后拍案而起:“畜生,在今天这样的形势下,还不知检点,如此作恶,我看他是真的不想善终了。”
欲知文校长为什么动怒,且听下文分解。
吴尚荣用灵药培植的灵芝和人参长得很快,他拔了一个长了三个月的人参请县上一个老中医辨认生长年限,老中医说,生长了15年多了。
这位老中医还耐心告诉他辨认灵芝、人参、首乌等药材生长年龄的方法。
为了感谢老中医,他送了一个用冰糖为主要原料制作烫伤、烧伤膏药的秘方。
十年后老中医的子女申请了专利,很是赚了一笔钱。当然这是后话,详情暂且不表。
吴尚荣回家后仔细算了一下,三个月相当于长了十五年。即是说,药材在灵药的作用下,一个月的生长速度,相当于正常状态下的六十倍。
即是说,一年零八个月,就可以培植出真正的百年老参。
一棵野生百年老参价值一百元左右,种一亩地,两年最少要收入十万元。
他现在在下面家具厂大院内用土在养鸡场侧面铺了两亩实验田,准备今后用来专门栽培人参。
再生玉米长势良好。苗架长起来后,中途再施一道混有灵药的农家肥,再生玉米苗很快就赶上了生产队地里的玉米苗。
可以预计,二季的再生玉米,都可以和生产队地里的玉米同时成熟。
赵重阳决定,再生玉米收了后,不再继续催苗,而是把土翻出来种油菜籽……
七月三号,江永红高中毕业了,吴尚荣骑自行车去接她回牛池镇。
才到学校门口,就听到一些学生在议论。仔细一听,好像跟高考有关。
吴尚荣正想找一个学生来仔细询问,恰好江永红背着背包,提着书包和装衣服的箱子,从校门口走了出来。
江永红老远就看见了吴尚荣,还在大门内,便大声喊道:“尚荣,我在这里。”
吴尚荣到校门之前就将自行车收进了空间,见江永红来了,忙跑过去把箱子和书包接过来,走了几步,趁人不注意边收进了空间,又让二姐把背上背着的被子拿给他。
不一会儿背包也被他放进了空间。处理完了行李,吴尚荣正要问那些学生议论的高考是怎么回事,江永红已经开始主动谈起了这件事。
江永红告诉他,今天学校已经接到紧急电话通知,今年要恢复高考,要毕业班的学生回去后自己找资料好好复习,争取考上好的学校。具体文件两天后下达。
吴尚荣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有点意外。在这一个时空,由于他的重生,造成了高考提前,历史的走向出现了一些偏差……
回到牛池镇后,吴尚荣当天下午就去找了文校长等人。
他去学校的时候,文校长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见他专程来说这件事情,文校长就问他有什么想法。
他就对文校长说,想办一个补习班,为愿意来听课的考生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复习。
现在大家可以先把相关的授课人员确定下来。
把广告打出去,让大家尽快的了解这一好消息。
吴尚荣说,他可以上理化,袁老师可上数学,就看其他科目哪些老师能够胜任。
文校长说,卫老师可以复习语文,丁老师可以复习史地,他自己上政治课。
文校长说,学校今天、明天都要考试,我让各人把试卷拿回去连夜改出来,后天早上发通知书,下午我们几个再商议这个补习班具体如何办。
赵重阳说了声好,就向文校长告辞了。
因为还没有接到上级的正式通知,许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反响不大。
谁知,第二天广插台电就把这个消息传遍了全国各地。
报名时间7月5日至15日。城市人员有单位的,在单位报名。居民,在街道办事处报名,乡村考生包括各地知青在各乡镇办公室报名。有事在外地出差一时回不来的,可以异地报名,就近参加考试。
第三天,县上就把正式文件打印出来张贴在县上及各乡镇驻地,并让乡镇派出工作人员到各村大力宣传。
周凤燕知道恢复高考及吴尚荣他们要办补习班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她二哥,让他开车去把小妹周凤迪接到牛池镇来,参加吴尚荣的补习班。
恢复高考的消息令吴尚荣的三叔、小叔处于两难中。考上大学,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两个人毕生的追求,但现在二人在酒厂是领导和骨干,同时走了对酒的产量和质量肯定都有影响。
还有,就是几年大学出来,一个月不外乎挣四十多元,不如他们在酒厂工资的一半。
吴尚荣的三婶见两兄弟迟疑不决,就对两人说道:“依我说,就不用去考了。你们想,读大学的目的不外乎就是想有一个固定的工作,端上铁饭碗。”
“可是,我们自家的酒厂现在欣欣向荣的,侄儿给我们每个人开100元的工资,年终一个家庭还要发几百元的奖金,生产队年终决算每家还要分两三百元。你们说,我们现在是不是相当于端的是金饭碗。”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帮侄儿把酒厂办好,把这个金饭碗做得更大一些。”
小叔说道:“三嫂说得有理,我们已经有金饭碗了,还去争什么铁饭碗?不考也罢。”
于是,两位叔叔决定不考了。
兰子姐是肯定要考的,就是吴尚荣自己考不考他一时没有想清楚。
他没有决定,戈玉婷就没有表态。
最终,吴尚荣决定报考外语专业。因为,他觉得,这一世是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倭国和欧美各国的。
他说自己干脆报考川省的本科外语专业。
他报考外语专业,兰子自然也报考外语专业,戈玉婷也作了同样选择。
江永红说:“你们都学外语去了,我一个人去学其他专业也不好玩,我也跟你们同步。”
5号下午,吴尚荣把袁老师请到了学校,和文校长、卫老师、丁老师等人碰了面,大家对办补习班的事情一致赞成。
并把注意事项,是否住校,伙食开支都作了初步的讨论。
事情一定,卫老师义不容辞,立即把招生广告拟了出来,在座的人每个人抄了两份,由文校长交给校工,马上去镇上和几大路口、街口张贴……
高考时间是八月份的最后三天,他们的补习班就从七月十一号开始,到下个月的二十六号,共四十六天。
截止七月十号,加上江远红、江沁兰、周凤迪和吴尚荣自己,一共有64名考生参加补习班。
牛池镇三个知青点,共18名考生,有17人报名参加补习班,文校长正要问其他知青,为啥这个女生不来参加补习时,那个叫石燕华的女生正好来了,只见她一路哭着跑来找文校长帮忙。
原来,这女生的父母是老干部,还没有落实政策,所以现在还住在牛棚。
她去镇上报名参加高考时,镇上的一把手代主任说她的父母历史不清白,政治立场不稳。开始是不许她报考,后来又说要想报考就去他的办公室汇报思想,通过了就行。
代主任说到“通过”二字时,故意拖得很长,又让石燕华想到去年那姓代的叫她去办公室汇报思想,说通过了推荐她上共大,也是把这两个字拖得长长的。
谁知她一进去,姓代的就对她动手动脚的,吓得她转身打开大门就逃。
她已经上了一次当,再也不敢单独一个人去姓代的办公室。
只是高考的吸引力实在太大,她又不愿轻易放弃。
她在本地举目无亲,只好来找德高望重的文校长,请她去帮忙说一下情。
文校长让她在学校等着,他先去问一下。
文校长到镇办公室问文书,为什么不给石燕华报名?
文书说,这个人是代主任打了招呼的,必须去他办公室进行思想汇报,思想汇报合格了才能报名。
文校长信以为真,回来对石燕华道:“代主任让你去汇报思想,你就去他办公室说几句政治口号,他就没有理由不同意了。”
石燕华呜地一声又哭了起来:“算了,我不考了。”
吴尚荣当时也在场,见此情此景,料到必有隐情。便对文校长道:“文叔叔,石姐姐不愿意去,一定有难言的苦衷。你是长辈,何不悄悄地问清楚缘由再想对策。”
于是文校长开口道:“闺女呀,你别着急,你悄悄地告诉我,为什么宁愿不参加高考,也不愿意去他的办公室?”
石燕华对着文校长一阵耳语,文校长听后拍案而起:“畜生,在今天这样的形势下,还不知检点,如此作恶,我看他是真的不想善终了。”
欲知文校长为什么动怒,且听下文分解。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