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二十八章
作者:织岁    更新:2024-08-28 17:59
  www.yuxuange.com
  【对了,这里有个小插曲,说朱棣在遣散俘虏时,听说有个俘虏居然来自孝陵卫。他很伤心的对那个士卒说,天下兵马那么多,何必调你们来呢?就亲自拿了钱粮,送他回去守皇陵了。
  up对于这处记载,持相信的态度,因为朱允炆确实也没兵了,而孝陵卫战斗力是很强的,据考证,它可能是由羽林右卫改名而来,原本担任禁卫军,与金吾,虎贲同属朱元璋的侍卫部队,嫡系中的嫡系,所有卫军里地位最尊。】
  听到这里,满脸复杂的朱允炆不复杂了。
  他脸色慢慢红起来,最终,羞愧地低下脑袋。
  甚至不敢去看朱元璋。
  前面那些离谱毒杀皇爷爷拆毁宫殿的事情,不用想,定是假的。但这件事呢?人一步步走到那时候,恐怕已经张皇失措了吧,一念之差,将孝陵卫调出来,也是可能的。
  可是,说到底,皇爷爷将大明交到他手上的时候,是多么强大!皇爷爷留给他的将军们,也不乏武勇与忠心。
  还是自己,才浅德薄,不能守下祖宗基业,甚至连皇爷爷身后的护卫,都不能保全。
  朱元璋叹了口气,安慰朱允炆两句:“事急从权,这不是错。”
  其余皇子们却听出了老头未尽的话音。
  这不是错,那什么是错?
  想必是连孝陵卫都调出来,却还弹压不下朱棣这件事,大错特错了吧!
  【其实从守陵卫也能窥得一些明朝军事能力的下滑,孝陵卫一直是南京亲军卫,而朱棣的长陵卫,虽也是由羽林右卫所改(注:羽林右卫改孝陵卫后,复设羽林右卫),却在景泰年间的《寰宇通志》里,不再列为亲军卫。
  给剩下皇帝守陵的,干脆本身就从普通卫里抽调。】
  朱元璋和朱棣听到这里,眉头大皱。
  朱元璋到底是人,不能免俗,刚才听守着自己陵寝的侍卫被调走,已经邪火四冒,如今正好,憋着的火全泄在这里:“这班孙子们,咱北京那地离关外那么近,旦夕间就是国都颠覆,还不修武德,你长了腿跑的及,你祖宗坟可没处挪。”
  朱棣:“改朝换代倒也不一定都掘墓……”
  朱元璋:“放屁!从曹操开始,这么干的人少吗?”
  【老朱的守陵人战力不错,自己运气也很好。几次战乱,只毁坏了地表建筑,地宫保存完好,既没被盗墓贼光顾,也没遭到其他暴力损害。】
  光幕刚说完了孝陵卫长陵卫,语调一转,竟说起了陵墓来。
  不过大家此时已经习惯了这后辈没事就会扯扯东,扯扯西的风格,看,连名字都改成《明初那点事儿》,也不算跑题了。
  朱元璋听说“自己运气好”,心先是一松,再听“保存完好”的盖棺定论出来,一颗心总算是徐徐放回肚子里,暗忖:
  果然,老天看着咱老朱,知道咱爱民如子,是个好皇帝,这不,到底还是赐下了些福德余荫给咱的!
  不过咱和夫人的孝陵保全了,也不知道其他龟儿鳖孙的陵墓怎么样……长陵如何,葬在各地的藩王墓如何,凤阳祖坟又如何?
  他心中一时复杂,既盼望着光幕多说点关于陵墓的事情,又担心光幕说出了什么他害怕听到的东西。
  而朱棣更是紧张,南京的孝陵地表被毁算运气好,那我北京的长陵呢?!
  【国力衰弱,守陵肯定力不从心。《广阳杂记》记载,到了槐宗那会儿……】
  槐宗?
  大家可是牢牢记住他。
  这个叫大明亡了国的逆孙!
  【因为有人指出,孝陵里头树木太多了,恐怕会发生火灾,于是槐宗就下旨,让把孝陵里头的朽木都砍去。但是大家知道的,旨意和实际一般是有点出入,太监们呢,就拿着这个圣旨,在孝陵里头乱砍乱伐,许多百年树木都gg了,又沿街叫卖,贱价出售……据说砍了只剩分之一。】
  大家惊呆了。
  和这槐宗一比,朱允炆竟也真是大家的好侄儿/好孙子了。没看刚刚只说朱允炆调动孝陵卫,这家伙就恨不得面壁年以赎罪过吗?
  犯了陵墓ptsd的朱允炆第一个跳起来:“大明律规定!盗木者杖一百,徒年!砍树者,斩!”
  罪犯除了包庇罪犯之外,还有可能和罪犯互相攻讦,毕竟,谁也不想真做那万人嫌的最后一名,对吧?
  朱柏难得开口:“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啊。”
  朱棣也是大怒:“不肖子孙,安敢如此欺你祖宗?!”
  朱橚弱弱说:“这槐宗,不会是因砍了老爹陵墓里的树而得名的吧?”
  朱樉一如既往的刻薄,笑道:“他想得名槐宗,砍老爹的树做甚,砍他自己的槐树不就好了?”
  朱棡则不免升起许多担忧来:这到底是哪一支呢?莫不是我这一支的不肖子孙吧?光幕需得多说一些,我也可防范于未然。
  老朱雷霆震怒:“孽畜,你若伐了咱的树木,去抵挡那些叫你亡国的异族便罢了,咱还说你有几分气性!结果你被那些文人太监欺了,沿街贱卖,卖的钱恐怕还没落入自己口袋吧!”
  【李自成造反那会儿,倒是没去南京逛。】
  大家又是一惊。
  “中分天下的那个李自成!”朱橚叫道。就是他第一次提出李自成乃是“明朝安禄山”的观点的,现在来看,他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啊!
  “南京城墙坚固,又有王师重兵囤积于此,这反贼也不敢造次。”耿炳文自信的说,但凡那时守南京城的将军,有他分本事,南京绝对破不了!
  【他去了凤阳,掘了那边的祖坟。】
  大家:“……”
  朱元璋哪听得了这个?立刻就要心脏麻痹,热血上头。
  周围的内侍们赶紧冲上前来,顺后背揉胸口,呼天唤地:“皇爷保重啊!不值当为这逆贼生气啊!”
  将军们亦是义愤填膺,纷纷怒喝。
  朱棣更怒发冲冠:“好贼子!竟会用些下滥的招数,你要争夺天下就争夺天下,与我大明祖坟何干!这小肚鸡肠的贼子岂有德行坐拥天下!”
  【这是《绥寇纪略》里的,说他和张献忠都在,不过《国榷》《明史纪事本末》《平寇志》的记载,是扫地王张一川和太平王烧的朱家祖坟。整个明朝,从明初到明末都充斥着真真假假的记载,史学大家顾诚先生采信的是后一种,这张一川最后也被张献忠杀了。】
  虽然光幕稍微替李自成解释了一下,但大家沉重的心,并未获得丝毫的放松。
  无论是哪路人马,他们的祖坟不都被扬了吗!
  再以最坏的可能性去猜测,焉知不会是那李自成张献忠来了一次,什么扫地王太平王再来第一次?
  至于什么张献忠杀张一川,不过是贼寇内斗罢了,莫非还能是为他们报扬祖坟之仇吗?哼!
  【槐宗呢,听后大为伤心,哭告太庙,下罪己诏。】
  朱元璋骂道:“算你这鳖孙,还有些人性!知道连累了祖宗是件羞愧的事情!”
  【七年后,李自成势不可挡,槐宗有个机灵鬼手下上奏了个“挖坟泄王气”的小妙招,不久后,李自成祖坟被掘。啧,这明末啊,可真是优秀的匹配机制。】
  皇子们:“……”
  将军们:“……”
  老朱:“……”
  现场狂烈气氛为之一冷。
  此刻,大家很难不在内心腹诽:你打不过人的办法是去掘坟,亏你想得出来!
  【等到大顺灭了都没能打进南京,这通战乱也就和孝陵无关。
  后来清军南下,南边反攻,都拿孝陵当驻军旅馆,幸运的是除了砍点树木,和殿柱,没啥大损坏。】
  字少事大!
  “明朝后面是顺,大顺后面叫清?!”
  “驻军旅馆,气煞我也!”
  “这李自成南京都没打下来,说明压根没有统一全国,不过是地方割据尔。”
  “我觉得不是,他大概是打了北方,建了北顺,咱们退守南方,变成南明。然后又来个清灭了顺,再灭了明。”
  “如此,这清岂不是如元一般,是异族了?”
  大家焦急的往下听。
  【改朝换代后,清麻祖下江南,为了笼络汉人,他五次拜谒孝陵,跪九叩,写了个治隆唐宋的匾额,给它重新上了一层保护罩。】
  “为了笼络汉人——好啊!这清果然和元廷一样,是个异族!”
  “汉人莫非又要变成四等人?!”
  朱允炆弱弱的小声插了一句:“那最后不还是宋吗。”视频里说我当皇帝就如宋一般,结果四叔不也殊途同归?
  针对这句话本来有很多皇子想发表意见的。
  但,有人欲言又止了:“为什么会有皇帝叫麻祖?”
  群情激奋的灵堂,霎时一静。
  朱元璋先和傅友德面面相觑,再和朱棣面面相觑。
  活着皇帝叫祖的,一般就一位,朱棣这特殊的成祖也是靠造反和带孝子嘉靖一起整出来的。虽也有点文盲,好歹也用了不太离谱的“成”字。
  这清麻祖活着,又不叫太/祖或者高祖这种开国皇帝专属称呼,难道这清朝也和他们大明一样没几代人就内部造反换人了?
  若……若是这样,他得碰上一个比嘉靖还孝顺多少倍的贤孙才被封了个“麻”字啊。
  也许……也可能那鞑子皇帝是文盲,不通汉字,底下的官员藏着反清复明的小心思给他上眼药,他都不知道呢。
  嗯,必是如此!
  我大明煌煌五百年,养士抚民,恩义非常,必有仁人志士,念我大明恩德,哪怕毁家纡难,披肝沥胆,也在所不惜。
  哎!这些文人呀!怎么回事?
  现在一个个的,天天都和我老朱作对,结果等我老朱走了,等大明亡了,他们倒又一个个惦念起大明的好来,甚至不惜冒着身家性命的风险,暗藏反清复明之志向?
  难道还数驴子的,打着不走,牵着倒退?
  朱元璋暗暗腹诽道,但无论如何,知道这“麻祖”之所以出现,有可能是文人弄权的结果,他还是很高兴的。
  如此冷静思考以后,朱元璋倒是接收到了光幕这话里的其他关键信息。
  “这麻……麻祖,对我的陵墓跪九叩,说我治隆汉唐,嗯,”朱元璋,“倒是有些眼力。”
  老朱也是需要夸赞和认可的嘛。
  若是这夸赞和认可,还是来自下一个朝代的祖宗,那自然是大好特好。
  不过,若是再想想,这清廷也如元廷一般,是个异族,那原本的十分高兴,也就只剩下分了。
  小民的日子本来就惨。待得异族人统治中原,莫非小民日子会变好?只会更加凄惨!
  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到底,汉人对他们异族而言,不过是个四等牛羊罢了!
  真不知后世子孙是怎样的废材!如此基业都能败坏!若天可怜见,叫咱老朱回到那明末,咱老朱就再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开局一个碗,打了全天下”,到时任是什么顺,什么清,一概跳梁小丑而已,区区山河再造,咱向天再要五百年!
  不得不说是父子。
  因为朱棣此时也在想:
  五百年了,那比马还快的战车总该造出来了吧!有了那玩意儿,就算丢了河山,给我八百战车,绕着北京袭扰之,敌退我进,敌驻我扰,岂不快哉?或者去漠北遛着他们打也行!
  【到了太平天国,孝陵糟了点罪,钟山兵家必争之地,双方在坟头打架,战火殃及,残存的殿宇都焚毁了。】
  这下,众人又惊了。
  “先顺,后清,马上又变成太平天国了?”
  “听着感觉清也和元一样,是个短命王朝啊!”
  “胡虏无百年之运,倒也正常。”朱元璋点评一句,这句话,在对元廷的时候,他就说过了。
  【打完架的洪秀全跑去孝陵,自称不肖子孙,希望老朱在天之灵保佑他驱除鞑虏,还我神州。
  不过我们都知道,他失败了。】
  众人麻了。
  “这太平天国!甚至失败了,那就还是清喽?”
  “不过这“天国”,听上去也不怎么样,仿佛就和那大明王、小明王一样。只知最初的造反名号,不懂得正经治国。”
  朱元璋也很赞同:“确实不像是正朔的样子,手下必没有如宋夫子那般才学的文人。”
  他心中暗暗想道:连驱除鞑虏都没有做到,就来拜我?也太过猴急了吧!
  【再到后来,要引退的孙先生来到孝陵,向老朱禀告自己功成身退,也是非常有意思了。祭文里,他感谢朱元璋再造河山,日月重明之功,而自己,终于使民国一统,算是无罪于老朱了。】
  无论如何,光幕讲这短短几句话的功夫里,大家实在接收到了太过量的讯息。
  连老朱都糊涂了。
  “怎的,怎的进展怎么快,又到了这个姓孙的先生?”
  “孙先生……孙先生……”朱棣皱眉,“明明有帝皇之实,却无帝皇之名,这是为何?”
  “清之后,太平天国,然后叫民国吗?”也有人嘀咕这点,“民国是后辈现在的朝代吗?”
  “若是后辈的朝代,那肯定比清强吧!”
  “顺、清、太平、民若百年,我等五百年,那后辈之朝代岂不是刚刚建立?这个孙先生是退下的开国太上皇?”
  “开国皇帝就退位……他又有了一个李世民儿子吗?”
  “怎么感觉从咱们开始,后面的朝代都很动荡呢。”
  【可惜啊,战火还是未能停止,孙先生没能看到真正和平到来的一天,就已经去世了。】
  “怎的统一了还要打仗?”
  “想那清定和北元余孽一样,在边关作乱不休。”
  “这孙先生要是有个李世民儿子,武德应该也很强吧,还惧怕什么清廷余孽不成?”
  “不用李世民,有老四这种程度的也可以吧。”
  朱棣:“……”
  怀疑你们在内涵我而我也有证据。
  【他在世时曾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抷土”,死后便依愿葬在了钟山。】
  听到这里,朱元璋点点头。
  这孙先生,虽没有真正扑灭战火,但既然统一了国土,倒也算是一个好汉。而这句“向国民乞此一抷土”,倒有些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味道,和他的胃口。
  “不错,和咱做个好邻居吧。”来自老朱的肯定。
  【直到我们建国后,孝陵被列为首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才算是彻底安定下来。
  如今,孝陵已经恢复了美丽的模样,地表建筑也被精心修复,南京市政府现在有钱了,保护措施biubiu的往上叠。】
  “啊……”大家也是失去了语言的能力。大明之后,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乱哄哄好一台大戏啊!
  原来这民国,还不是后辈的朝代啊?
  “顺、清、太平、民,及至这后辈。”朱橚算了算,口吃说,“五个朝代分一百年的时光吗?是不是太乱了点?”
  何止乱了点。
  差点都能追上五代十国了!
  “我说,”朱樉又发现了bug,他很疑惑,“为什么是后面五个朝代分一百年?到底谁说我们大明有五百年了?万一只有一百年呢?”
  然后他就发现。这段话说完,整个灵堂里的所有人,霎时都用阴恻恻的眼光看着他。
  那目光仿佛在说……
  崽种,你再说一个字试试!
  朱樉虽然时时作死,也没想马上就死,哪敢犯这众怒?当即老老实实闭上嘴巴。
  朱棣有理有据的反驳朱樉:“嘉靖那不肖子孙都要搞宗庙了,太庙里怎么也有九个皇帝,九个皇帝,哪怕一个20年,都有180年,何况我与爹远远不止一人20年。再者嘉靖之后,显见也有不少皇帝。”
  “不错。”向来冷静理智的朱棡也点头,“若只有区区百年,中间那个‘摄宗’又做何解?”
  他此时已经把这摄宗的出现,当成自家这支重整大明山河的重要标签了。他的后代之中,可是有如光武一样的存在啊!光武若只创了个五十年的朝代,焉能名垂千古,后世流芳?
  总而言之,除了朱樉,在座的众人都认为:
  大明肯定有五百年,没有五百年,也有四百九十九年。当然,如果是五百多年,比如五百一十年,那就更加大好特好了——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五代十国,整个时代,不也就才七十七年吗?
  于是,他们集体冷落忽略朱樉,把有限的注意力,无限地放在光幕透露的讯息上。
  “后辈这朝代,居然修护保护咱的墓了吗?这朝代,倒是个知礼的朝廷。”朱元璋率先做出定论。
  武将们也吁上一口气。
  终于找到安全话题的郭英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陛下任贤革新,勤政爱民,创五百年之基业,除周天子外再无他人,真乃千万古一帝也!”
  这称号自在朝堂上喊出来之后,就被郭英暗暗记在心底。
  这是有价值的,现在,他就如此顺畅地说出这句马屁:
  “不怪后世再如何动荡,多少真龙天子纷纷出世,也得来陛下陵前拜谒一番,告知陛下他们的功绩,依臣愚见,古时有泰山封禅,未来有孝陵拜谒!”
  这越是英雄的人呐,越抗拒不了历史对他的肯定的。
  哪怕早创立了不世功绩的八八,听得这话,也不由绽开了个灿烂的笑容。
  他暗暗想:
  这后辈啊这后辈。每当咱想怪你的时候,你就突然开始夸夸咱,给咱点甜头是不是?
  哼,以为咱是那种,你打个棒子,再给颗枣,就会认可你的人吗!
  ……不过,倒正是这样,可以信信她的话。不用担心她为了讨咱喜欢,胡吹一气。
  想到这里,朱元璋已经做好了接下去又要听到些打击他的话的准备了,并且大度地决定,姑且先原谅后辈,听听她到底要说些什么,再做议定。
  反正听来听去,这后辈嘛,大体还是肯定他的功绩的,对他最不满的,还是觉得他束缚了女性。
  虽然老朱深感自己冤枉,但这事儿,他觉得还是不和这女后辈太过计较,可以详细听听其“生产力”的内容,若是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生产”、“产出”,有更多的粮食,让更多的人吃饱。
  他当然也会慎重考虑这件事情的。
  没想到这段夸夸居然还没完,更有惊喜在后边:
  【在南京市政府的积极牵头和强势宣传下,先后有两万市民游客签名支持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历经年,孝陵终于申遗成功,成为南京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明珠,也是咱们全国老百姓的骄傲。
  它附近的明代功臣墓葬群,也幸运的包含在内,被一起列了进去。像徐达啊,常遇春啊什么的,死后也是紧紧团结在老朱周围,被老朱保护带飞,还是蛮有趣的。】
  老朱一愣:“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这个字……还有两万市民……”
  “世界一词,出自唐朝《楞严经》。”说话的是朱柏,他既然是个道士,对佛学当然要研究研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世指时间,界指空间,乃至宇宙之意。这句话,想来是说,父皇的孝陵,被全世界所有国家一起保护着。”
  “那么市民游客,”朱棣亦点头,“想来就是生活在南京的百姓,以及外地的游历之人。”
  这样一解释,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
  600年后,哪怕历经五个朝代,百姓也没有忘记600年前,创立了大明朝的一个小乞儿!一个小和尚!
  时至那日,朱元璋依旧活在他们的心中。
  便如古代的百姓,送清官、好官一顶万民伞那样,未来的百姓,也为了保护朱元璋的墓,而不懈奔走与努力。
  那时朱元璋还能给与他们什么呢?只剩他们给与朱元璋了。
  先时所有皇帝来拜,对朱元璋而言,都不过自豪和骄傲,他朱元璋比谁差?只有别人比不上他!但现在,这些普通百姓的所作所为,却令他红了眼眶。
  “好,好!”他说,“咱记着百姓没错,百姓也记着咱!咱只给百姓滴水之恩,百姓却对咱涌泉相报!不止现在记着,六百年后还记着!咱这辈子,真没白干,没白活!”
  说到这里,他们发现光幕上动了起来,先是仿佛飞鸟在天翱翔下瞰的画面,无数苍翠的树木,如绿云笼罩大地,这苍翠群木之间,有一条灰白色的异常平整的大道,大道连接着宫殿。
  那金碧辉煌的穹顶,艳红灿烂的宫墙,无疑不在耀眼的天光下熠熠生辉,仿若是绿云中那颗无法忽视的金红宝珠!
  正是孝陵!
  将军们也终于听明白了。
  他们听明白的,不止是朱元璋的陵墓,被全世界所有国家一同保护,他们更听明白了,中山王、开平王等人,生时被陛下看重,备受荣誉不提,死后,更蒙受被陛下庇护,再被全世界的国家一同保护!
  他們看著光幕中的孝陵,当场,眼睛红了。
  真真是荫如华盖,庇佑苍生。
  哪料到到了死后,陛下还有这等更胜生时之威望荣耀?!
  他们不由看向朱元璋,此时的朱元璋,简直容光焕发,一刹回春。
  盖因这个消息,便如一针强心剂那般,狠狠注入了朱元璋的心中。
  他老了,觉浅了,精力不济了,饭也没有年轻时候吃得多了。
  他开始担心,在这个他越来越虚弱的时间里,会不会有人想造他的反?会不会有人想掘他的江山?更担心,他的儿孙们,辖不辖制得住这些骄兵悍将?
  于是开始杀。
  杀杀杀。
  杀个血流成河,杀个干干净净!
  但是现在,他知道了,有一个儿子很成才,再如何的骄兵悍将,对他也构不成威胁。
  他还知道了,他老了,但也没有老,他可以不用对虚弱和死亡那么恐惧了,因为哪怕在死后,他也依然是永不令人忘怀的洪武大帝,依然庇护得住那些忠心跟他的人!
  他们不负咱,咱,到底也不负他们了!
  光幕还在絮絮叨叨,狗尾续貂:
  【葬的远一点的沐英就有点可怜了,只是当地的县保护单位……】
  平西侯真的好可怜!
  【而像郭英这样葬回老家的就是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郭英悄悄吁了一口气:我老郭还是有点排面的……
  但再想想那“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又纷纷苦涩上心头,不是滋味起来。
  【还有就是类似傅友德这种,墓没找到的,就没有保护了,不过据说傅家寨还搞纪念傅友德大将军的春节文化活动。】
  傅友德终于明白了。
  自己的眼光还应该更长远。
  一世主人,生生世世,天长地久,都是主人。
  主人的墓旁边,怎能没有他傅友德的位置?
  进了太庙怎么算完?无论如何,也要在孝陵那整块墓!:,,
  www.yuxu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