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八 “边内榜”
作者:御炎    更新:2024-08-25 03:11
  ()贞观五年年底,学部尚书郑玄受天子刘备之令,公示天下,正式推动第一届科举考试,并下明文告知各州予以准备。
  其后,与天子刘备和诸多专业学者齐聚一堂,商讨出了第一份全国适用的考卷,用于州考。
  贞观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州考正式展开,全国每一所州学的学子和太学学子只要愿意参考,并且成功报名,就能参加州考,不需要为此支付任何费用,也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
  家庭出身,祖辈功绩、官职什么的,一概不问,只看成绩,只看考试的分数。
  最终,全国已经建设完毕并且正式投入教学工作的十三所州学与太学一共有三十一万人报名参加了这一次的科举考试。
  州考历时三天,所考内容多系基础内容和基础内容的延伸,但是题目难度较大,内容繁杂,需要进行作答的题目极多,包罗万象。
  儒家经典有之九章算术有之,天文地理有之农业工业有之,甚至连物理化学都有。
  这种包罗万象的考卷以及一连三天的考试时间对于学子的运算能力和抗压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考试之后,各地学子鬼哭狼嚎者数不胜数,很多人都表示他们没有完成全部的题目,一些题目甚至需要用一整张纸来进行作答,内容极多,尤其是数学题,更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运算。
  虽然考试整整有三天时间,但是很多人都说他们在数学题方面有相当多的内容来不及运算,或者说在数学方面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其他的题目没有时间作答。
  州考结束之后,学子们之间开始流传起了对于数学题的恐惧。
  谁都有可能欺骗你,但是数学不会,因为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州考的阅卷时间是七天,七天之后,就会对外公布这场考试的最终结果。
  考试的选拔方式在刘备这边主要是根据各州州学参考人数的不同划定录取人数,然后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分高入选分低落选的原则,选拔出最优秀的一批进入第二轮选考的环节。
  因为这一次参考学子人数较多,三十一万人的规模也是惊到了不少朝廷官员,后来大家一合计,觉得这应该是那么多年来学部大力推动学子们入学的成果积累而来的成果,所以人数才特别多。
  尤其是凉州、雍州、益州和司隶地区,因为学府办学入门早,体系较为成熟,入学的学子较多,积累到现在,才有那么多人希望参与考试。
  因为参与者太多,所以选拔自然更加残酷,对于选考的规模,刘备限制在了一万人以内,然后根据各州参考学子数量的不同做了名额分配,尽量兼顾各州的人数平均,顾及到最基础的公平。
  有些地方人口较多,那竞争就激烈一些,有些地方人口较少,那竞争就相对没那么激烈,刘备确立了这样的一个原则。
  但是如此一来,便有些官员觉得这对人口较多地区的学子们不太公平,那些学子可能具备更加强大的学力,但是却因为这种分配模式而不能进入选考阶段,这未免有些不合适。
  然而刘备认为,这就是雒阳朝廷推动宏观操控的一个手段。
  农业时代,一个地区人口多,本身就意味着土地肥沃、生产力高,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定居,所以有钱人的规模也会更大,培养出来的学子也会更多。
  如果按照完全公平竞争的模式,那么这一地区的学子的竞争力一定特别强,录取人数会特别多,在朝廷选拔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会占据太多的名额,迟早会把其他地区都远远地甩在身后。
  由此而来的就是同一地区出身的官员数量太多,互相抱团、政治资源经济资源过度倾斜,由此引发权力格局的失衡,将会促成更大规模的地域矛盾和权力争端。
  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和政府是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的,对于刘备来说就更是如此。
  他不能让一个地方又有钱又有权,而其他地方连口汤都喝不到,他是整个汉帝国的君主,万王之王,而不是一个州的君主、一个割据军阀。
  这种天然助推小团体发展壮大的行为,这种让弱势地区对中央离心离德的事情,他只要脑子没坏掉,就不会去做。
  所以刘备在科举考试的阶段就直接选择了限制地区名额的选拔方式,给每个州都留下一定的名额,就算是人口稀少、经济发展也不怎么好的州,也能有足够的入选名额。
  而且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口的自然迁徙,让一部分人从中原地区迁徙到边远地区定居,从而避开激烈的社会竞争,选择相对简单的模式。
  古代大部分政府都会主动限制人口流动,希望将人口绑死在土地上,以此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但是刘备没有做这样的强制要求。
  在法律规定层面,第三帝国的户口政策是允许流动的,并不注意把一个人的户口钉死在一个地区,只有一个迁徙到地方定居之后必须要纳税满五年才能自由迁徙的规定。
  对于之前迁徙到边远州郡地区的人,他们有好几年的免税期,那么就要从开始缴税之后过五年,然后才能进一步自由迁徙。
  雒阳朝廷之前以税收手段宏观调控人口迁徙,通过政策的颁布,将中原地区限制的比较多,而边远地区的限制则比较少,所以发展的机会更多。
  如此一来,一些有志于发展的人就自然而然跟着朝廷的政策迁徙到了边远地区。
  之后,刘备打算再加上教育考试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将一定的教育资源倾斜到边远地区,以此在较为漫长的时间内引导一批人迁徙到边远地区定居,充实边远地区人口,减少核心地区的人口过于富集。
  农业时代,一个地区的人口太多,未必是好事,一个地区的人口太少,就更不是好事了。
  所以对于那些出身优渥地区的官员的疑惑与不满,刘备并未接受,而是强行通过了自己的决议,给了边远州郡地区相对而言更多的资源倾斜,而加重了人口富裕地区的学力竞争。
  州考阶段是这样的规则。
  到了选考阶段,规矩就稍微有些改变了。
  根据州考阶段得到的各州学子们的考试成绩汇总情况,刘备和一众学部官员、各学科专业人员得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结论。
  即公平竞争的情况下,中原地区的学子的学力普遍要超过边远地区学子的学力,他们的分数更高,成绩更优秀,边远地区除了凉州异军突起,成绩优秀者特别多之外,其他几个边远州都显得比较拉跨。
  尤其是交州,就算得到了特殊照顾,也只有一百多个学子勉强通过州考得以进入选考阶段。
  凉州算是因为得到了刘备的特殊照顾和最早起步,所以才能在学力方面追上中原地区,而其他地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优势。
  虽然自从刘备进行教学改革以来,大家采用的教材已经不是儒家经典为主了,可是设置各州设置州学进行招生办学的过程中,中原地区还是比边远地区更快一些,而且生源质量也会更好一些。
  中原地区那些经过多次政治风暴依然存续下来的家族子弟们在学习基础上还是超越了边地学子的,且经济状况也更好更能脱产读书,在贞观年间的学习历程也会更加轻松,更加集中注意力。
  边地缺少经济能力,在建设州学、招募学子的过程中就更加困难,真正教学的起步时间和持续时间都不如中原地区,由此带来的双方学子的学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大家在教材方面的确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是一方的跑道更加平整,一方的跑道则显得坑坑洼洼,结果就是中原地区是简单的赛跑,边远地区则搞成了障碍赛跑。
  就拿条件最差、起步最晚的交州来说,要是让这些基础不牢固的交州学子和豫州、兖州、徐州等地的学子展开同台竞技,他们会被秒的连渣都不剩。
  所以在这一阶段,刘备算是充分理解了当年朱元璋为什么要搞南北榜。
  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受教育程度的不均衡以及教育底蕴不均衡的情况是一个长远问题,是朝廷需要投入大力气去改善的问题。
  而在这个问题真正得到改善之前,朝廷也并不能眼睁睁看着边远地区的学子们就始终无法出头,不能眼睁睁看着雒阳朝廷连一个交州、并州、幽州出身的官员都没有。
  那这些边远州迟早要造反,要脱离,要独立。
  所以,刘备决定参考南北榜的模式,暂时设置了一个“边内榜”,即边地学子和内地学子分榜录取,根据各自的参考人数和最终的录取人数进行名额分配,然后各自列榜,选择各自的优秀者。
  刘备解释这个政策的时候就说得很明白。
  “同场竞技,边远学子绝少有人可以竞争得过内地学子,这是不争的事实,真要同榜取士,则录取者绝大部分都是内地学子,边地学子只能取极少数,甚至于全部都是内地学子,而没有边地学子。
  这样的情况诸位觉得可以吗?是,我知道有人认为我搞边内榜对内地学子不怎么公平,但是这是科举考试,选拔的是官,涉及到的是权力,需要顾忌的方方面面太多,这绝不是一场单纯的考试。
  昔年,我在凉州做凉州牧,耳闻目睹了凉州人对关东人的愤恨与不满,亲眼所见同一个大汉国中因为出身地区不同而在造成的惊人的互不承认与争斗,这种情况虽然经过我的努力,却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边内榜的出现就是这种情况的延续,尽管我很努力,但因为曾经的朝廷对内地太过于优厚,对边地太过于无情,以至于这短短数年的改变根本无法扭转边地相对内地的严重不足。
  当年,凉州人曾问过我,凉州人到底还是不是汉人,当时我便觉得毛骨悚然,雒阳朝廷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凉州人后悔成为汉人了吗?当时我便知道,这种情况决不能再出现了。
  我知道诸位心中有很多想法,但是我想说的是,边内榜的出现,正是朝廷施政失败的结果,而吾辈施政的目标,就当以彻底罢黜边内榜作为目标,有朝一日,当边内榜可以废除的时候,便是吾辈功成之时!”
  刘备的话说得非常明确,所以持反对意见的人也无话可说了,思虑再三,他们认同了刘备的边内榜分榜取士的概念。
  所以轮到选考的时候,便定下了这个规矩,考卷还是同样的考卷,但是根据考生籍贯的不同,将考生分成边地榜和内地榜两拨,分榜录取,录取之后待遇等同。
  确定了这个原则之后,大家便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选考的进行。
  选考是通过州考的各地学子集中在雒阳地区同台竞技的一场全国性质的大考,考试地点在雒阳太学附近的雒阳考试院,这座刚落成不久的全新建筑占地面积极广,可容纳一万多人在其中学习考试,所以又被称作万人考试院。
  所有通过州考的学子都会在本州州学的组织下,以公费车马的方式一路前往雒阳,自身不需要承担任何行程当中的费用。
  行程之中,州学护送方全程安排食宿,各位考生与护送人员同吃同住,大家只需要一边赶路一边准备考试就可以。
  通过这样的统一调度,不仅可以更快更安全的让学子们抵达雒阳参加考试,也能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皇恩浩荡”是个什么样的具体存在。
  虽然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想法,反正徐州琅琊郡人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是充分感受到了这种政策安排的优越之处,并心怀感激。
  别的不说,这个安排让他们那位天天都在担心他们人身安全的兄长诸葛瑾也无话可说了,只这一点,诸葛亮和诸葛均就觉得非常不错。
  诸葛瑾的确对他的两个弟弟十分爱护,但是诸葛亮和诸葛均都觉得,这种爱护有点太过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