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六 历史就此发生了剧变
作者:御炎 更新:2024-08-25 03:10
()审配的绝望只是刚开始,而邺城守军的绝望已经持续很久了。
他们大多数都是邺县本地人,被审配以坚壁清野的理由全部拉入城内成为壮丁参战,一开始只是搬运后勤物资,但很快就开始直接到一线参战了。
然而他们没受过什么训练,伤亡率很高,对审配的怨恨很深,尤其在邺城内外交通断绝之后,城内物资渐渐紧缺,粮食还好,药品严重不足,于是军官尚且可以得到治疗,他们这些人受伤生病就是等死。
而当他们得知援军不可能出现之后,情绪也是最早崩溃的,也是最早无法继续忍受现状的。
还没等城外汉军杀进来,城内的袁军就开始自相残杀了,越来越多的大头兵要求开城投降,要求出城获取自由和药品,审配一开始还能死拦着不让,但是这种阻拦很快就成为了对攻的导火索。
上午知道消息,中午开始混乱,到下午的时候,城内已经开始乱战了。
最开始,审配还能调动一些兵马扑灭反叛,但是很快,反叛就如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邺城内外的防御开始崩坏,还听从审配指挥的军队越来越少,造反的叛军越来越多。
审配一退再退,最后甚至连自己家都放弃了,任由叛乱军队冲入自己家中,而他本人则带着最后的军队退入了邺城内袁绍的家里,调动最后的兵马保护这座府邸,保护府中袁绍的家人。
尽管他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但还是抵抗不住叛军如潮水般的攻势,府邸被攻破了。
审配带着最后的亲卫且战且退,战斗到了最后一刻,面对杀红了眼的叛军,他绝望的横刀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审配死后,袁绍的府邸也被占据,理智的军官没有让部下杀害袁绍刚刚纳入没多久的家眷们,而是看管好她们,接着开城投降,迎接汉军。
建安元年三月十八日,邺城被汉军占据,邺城守军全部投降,守将审配在内乱中死亡,袁绍的家人被全部俘获,并州牧董卓、青州牧刘虞和兖州刺史桥瑁一起入城,一起取得了这场胜利。
取得邺城之战的胜利之后,最后一支成建制的袁绍所部军队的抵抗也终结了,那么冀州之乱也就告一段落了。
以讨伐袁绍为核心目标的此番作战,以中央汉军的胜利而告终。
而以袁绍、袁术兄弟为核心发动的叛乱也就此彻底终结,这场由雒阳政变而引发的余波于一年之后被雒阳朝廷的信任掌控着者刘备正式平定。
这场叛乱的最终平定也进一步昭示了在后刘宏时代的以刘备为绝对核心的四辅臣体制的最终确立,并且意味着四辅臣体制开始在全天下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权威性。
一个新生的、短暂的但是强有力的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汉帝国原本将要混乱起来的秩序也在新的体制下重新被建立起来。
历史就此发生了剧变。
一个时代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董卓等人在邺城写了奏表,把消息往雒阳送,又写信给刘备,让远在幽州的刘备知道这件事情。
这场战争结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徐徐拉开序幕,而作为这个全新时代的掌舵者,刘备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三月二十五日。
当时,大将军府主导的幽州行政运转的比较顺畅,且刘备睡醒之后恢复了精力,主导工作,用军队和大将军府的吏员们处理事务,很快就把幽州的局势平定了下来。
这一次缴获的战俘和牲畜数量太大,所以刘备采取了很多措施,多管齐下,意图尽快将这些缴获给消化掉,让失血严重的幽州回回血。
对俘虏和缴获的牲畜,刘备除了发卖之外,还动用大将军府的行政力量和上谷郡、代郡两个郡尚且完整的郡府力量加急建设幽州北部草原的朝廷直属牧场。
这些牲畜全部卖掉或者吃掉太浪费了,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凉州一样,建设牧场加以管理,这样就能为朝廷提供大量所需要的牲畜,意义很大。
建立牧场需要启动资金,但更需要人。
启动资金他们不缺,这一波缴获很多财物可以用上,然后就能配置很多人了。
刘备从大将军府的吏员之中选派此前在凉州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出任牧场管理,接着从俘虏当中找寻愿意服从管理的鲜卑、匈奴、乌桓牧民,用他们来快速建立牧场。
对于这些人,给他们的待遇和一般的俘虏不同,一般的俘虏一天只能吃一顿简单的,保证他们饿不死,而对于这些为官府工作的人,则是一天有两顿可以吃,保证他们不会感到严重的饥饿。
同时,刘备还和他们约定,虽然他们目前的身份是奴隶,但是只要给大汉工作满三年,没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就可以编入幽州户籍。
从此成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幽州汉人,就此摆脱种种限制,不再是奴隶,拥有了自由。
当然,这三年间他们只有一日两餐饭食可以获取,其他的没有任何报酬。
刘备以大将军的身份发誓遵守约定,然后给每个愿意合作的牧民发一块木牌子,刻上他们开始工作的日期和三年之后期满的日期,只要这个日期到了,他们就能找幽州的民政部门兑换幽州户籍,成为汉人。
然后他们就算是朝廷直属部门的雇员,可以享受相对应的朝廷工作人员的福利,有月俸,有逢年过节的福利,有各种赏赐。
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做三年活儿,奉献三年,不犯法,不做错事,听从命令,那么留给你们的就是未来的美好生活。
怎么样?
不错吧?
通过这种怀柔手段,一批一批的草原优质牧民选择和刘备合作,进入牧场为汉帝国工作,做他们擅长的事情,为汉帝国放牧,看管牲畜,培育牲畜。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刘备成功规划了四个规模较大的牧场,从俘虏中抽调了两万多经验富丰富的优质牧民和帝国合作,他们领了木牌,拖家带口踏上路途,开始他们的三年苦熬。
一大批牲畜也就此有了去处,可持续发展算是勉强搞起来了。
而短时间内没有去处又没有买家的,就只能发动大家伙儿给吃掉了。
顿顿牛羊马肉的日子刘备过了一阵子,各种花样翻过来倒过去,反正搞得挺好,肚子吃饱了,力气增加了,也成功给刘备吃上火了,喝了几副药才给压下去。
然后对于其他的俘虏,就按照凉州的老做法,把生育适龄的女子挑选出来编入户籍之中,用来补充幽州失血严重的人口数量。
其余人则进行挑选,掌握特殊技能的挑出来另作他用,剩下的用作壮劳力,给建设损毁严重的幽州进行修复和翻新。
草原上的这些人也是掌握了一些对汉帝国有意义的特殊技能的。
比如他们制作食品的技能,尤其是奶制品,对于刘备未来北伐的计划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刘备需要他们提供奶制品的制作技术来帮助汉军更新食谱。
另外草原也是有技术工匠的,人不多,但是会打造铁器、铜器、金银器和陶器的人也是存在的,会制作弓箭的人也是存在的。
以及那些掌握纺织技能的人,掌握制造皮具、骨制品等等技能的手艺人,这些都是对汉帝国有所帮助的,所以全部挑选出来,编入户籍,纳入使用。
(本章完)
()
他们大多数都是邺县本地人,被审配以坚壁清野的理由全部拉入城内成为壮丁参战,一开始只是搬运后勤物资,但很快就开始直接到一线参战了。
然而他们没受过什么训练,伤亡率很高,对审配的怨恨很深,尤其在邺城内外交通断绝之后,城内物资渐渐紧缺,粮食还好,药品严重不足,于是军官尚且可以得到治疗,他们这些人受伤生病就是等死。
而当他们得知援军不可能出现之后,情绪也是最早崩溃的,也是最早无法继续忍受现状的。
还没等城外汉军杀进来,城内的袁军就开始自相残杀了,越来越多的大头兵要求开城投降,要求出城获取自由和药品,审配一开始还能死拦着不让,但是这种阻拦很快就成为了对攻的导火索。
上午知道消息,中午开始混乱,到下午的时候,城内已经开始乱战了。
最开始,审配还能调动一些兵马扑灭反叛,但是很快,反叛就如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邺城内外的防御开始崩坏,还听从审配指挥的军队越来越少,造反的叛军越来越多。
审配一退再退,最后甚至连自己家都放弃了,任由叛乱军队冲入自己家中,而他本人则带着最后的军队退入了邺城内袁绍的家里,调动最后的兵马保护这座府邸,保护府中袁绍的家人。
尽管他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但还是抵抗不住叛军如潮水般的攻势,府邸被攻破了。
审配带着最后的亲卫且战且退,战斗到了最后一刻,面对杀红了眼的叛军,他绝望的横刀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审配死后,袁绍的府邸也被占据,理智的军官没有让部下杀害袁绍刚刚纳入没多久的家眷们,而是看管好她们,接着开城投降,迎接汉军。
建安元年三月十八日,邺城被汉军占据,邺城守军全部投降,守将审配在内乱中死亡,袁绍的家人被全部俘获,并州牧董卓、青州牧刘虞和兖州刺史桥瑁一起入城,一起取得了这场胜利。
取得邺城之战的胜利之后,最后一支成建制的袁绍所部军队的抵抗也终结了,那么冀州之乱也就告一段落了。
以讨伐袁绍为核心目标的此番作战,以中央汉军的胜利而告终。
而以袁绍、袁术兄弟为核心发动的叛乱也就此彻底终结,这场由雒阳政变而引发的余波于一年之后被雒阳朝廷的信任掌控着者刘备正式平定。
这场叛乱的最终平定也进一步昭示了在后刘宏时代的以刘备为绝对核心的四辅臣体制的最终确立,并且意味着四辅臣体制开始在全天下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权威性。
一个新生的、短暂的但是强有力的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汉帝国原本将要混乱起来的秩序也在新的体制下重新被建立起来。
历史就此发生了剧变。
一个时代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董卓等人在邺城写了奏表,把消息往雒阳送,又写信给刘备,让远在幽州的刘备知道这件事情。
这场战争结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徐徐拉开序幕,而作为这个全新时代的掌舵者,刘备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三月二十五日。
当时,大将军府主导的幽州行政运转的比较顺畅,且刘备睡醒之后恢复了精力,主导工作,用军队和大将军府的吏员们处理事务,很快就把幽州的局势平定了下来。
这一次缴获的战俘和牲畜数量太大,所以刘备采取了很多措施,多管齐下,意图尽快将这些缴获给消化掉,让失血严重的幽州回回血。
对俘虏和缴获的牲畜,刘备除了发卖之外,还动用大将军府的行政力量和上谷郡、代郡两个郡尚且完整的郡府力量加急建设幽州北部草原的朝廷直属牧场。
这些牲畜全部卖掉或者吃掉太浪费了,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凉州一样,建设牧场加以管理,这样就能为朝廷提供大量所需要的牲畜,意义很大。
建立牧场需要启动资金,但更需要人。
启动资金他们不缺,这一波缴获很多财物可以用上,然后就能配置很多人了。
刘备从大将军府的吏员之中选派此前在凉州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出任牧场管理,接着从俘虏当中找寻愿意服从管理的鲜卑、匈奴、乌桓牧民,用他们来快速建立牧场。
对于这些人,给他们的待遇和一般的俘虏不同,一般的俘虏一天只能吃一顿简单的,保证他们饿不死,而对于这些为官府工作的人,则是一天有两顿可以吃,保证他们不会感到严重的饥饿。
同时,刘备还和他们约定,虽然他们目前的身份是奴隶,但是只要给大汉工作满三年,没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就可以编入幽州户籍。
从此成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幽州汉人,就此摆脱种种限制,不再是奴隶,拥有了自由。
当然,这三年间他们只有一日两餐饭食可以获取,其他的没有任何报酬。
刘备以大将军的身份发誓遵守约定,然后给每个愿意合作的牧民发一块木牌子,刻上他们开始工作的日期和三年之后期满的日期,只要这个日期到了,他们就能找幽州的民政部门兑换幽州户籍,成为汉人。
然后他们就算是朝廷直属部门的雇员,可以享受相对应的朝廷工作人员的福利,有月俸,有逢年过节的福利,有各种赏赐。
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做三年活儿,奉献三年,不犯法,不做错事,听从命令,那么留给你们的就是未来的美好生活。
怎么样?
不错吧?
通过这种怀柔手段,一批一批的草原优质牧民选择和刘备合作,进入牧场为汉帝国工作,做他们擅长的事情,为汉帝国放牧,看管牲畜,培育牲畜。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刘备成功规划了四个规模较大的牧场,从俘虏中抽调了两万多经验富丰富的优质牧民和帝国合作,他们领了木牌,拖家带口踏上路途,开始他们的三年苦熬。
一大批牲畜也就此有了去处,可持续发展算是勉强搞起来了。
而短时间内没有去处又没有买家的,就只能发动大家伙儿给吃掉了。
顿顿牛羊马肉的日子刘备过了一阵子,各种花样翻过来倒过去,反正搞得挺好,肚子吃饱了,力气增加了,也成功给刘备吃上火了,喝了几副药才给压下去。
然后对于其他的俘虏,就按照凉州的老做法,把生育适龄的女子挑选出来编入户籍之中,用来补充幽州失血严重的人口数量。
其余人则进行挑选,掌握特殊技能的挑出来另作他用,剩下的用作壮劳力,给建设损毁严重的幽州进行修复和翻新。
草原上的这些人也是掌握了一些对汉帝国有意义的特殊技能的。
比如他们制作食品的技能,尤其是奶制品,对于刘备未来北伐的计划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刘备需要他们提供奶制品的制作技术来帮助汉军更新食谱。
另外草原也是有技术工匠的,人不多,但是会打造铁器、铜器、金银器和陶器的人也是存在的,会制作弓箭的人也是存在的。
以及那些掌握纺织技能的人,掌握制造皮具、骨制品等等技能的手艺人,这些都是对汉帝国有所帮助的,所以全部挑选出来,编入户籍,纳入使用。
(本章完)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