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五 现在的凉州只有一位棋手
作者:御炎 更新:2024-08-25 03:08
()事实上的盐铁专卖带来的收入大大充实了凉州州府的财政收入,利用这笔收入,刘备开始进一步规划凉州的生产和建设。
他打算进一步在凉州推动集体农庄的建设,将官府户籍上的人口大批量的转化为集体农庄内的生产单位。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凉州官府的动员效率都有极大的意义。
之前是没太多闲钱,不好搞调配,而现在有钱了,是狗大户了,可以甩开膀子用力干了。
而且该说不说,这个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也确实被证明很有搞头,在民政官员那边的反响很不错。
因为直接接受县府的管理,县府有什么事情就直接派人去集体农庄,找集体农庄的负责人谈话,传达县府精神,少了很多中间环节,之前损耗极大的传达成本大大降低了。
在集体农庄模式下,无论官府需要农民干什么,需要农民搞什么事情,用工也好,征发徭役,招募临时民夫也好,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送到集体农庄,然后靠着集体农庄内部的机制,实现快速动员。
并且在这个模式下,集体农庄内部的农业生产也能得到兼顾。
抽调的人手是有明确规定的,不能超过某个数量,对农户个人的影响是最小的。
比如之前刘备动兵讨伐鲜卑人,就初次试验了这一模式。
事实证明,抽调同样的人数作为民夫帮忙运输粮食,对集体农庄的影响和对正常村庄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有制度保障的就是比没有制度保障的更好一点。
面对这个情况,刘备找到了他的头号粉丝、文学从事阮瑀,要阮瑀深入凉州民间采风,近距离接触凉州普通农民,了解他们的语言习俗,再编出用于宣传集体农庄的宣传歌谣。
“不需要华丽辞藻的堆砌,你面对的对象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人,你要编出他们都能听的懂的歌谣,广而告之,让他们知道集体农庄好,集体农庄比他们现在的生活模式要好得多,让他们对集体农庄感到心动,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刘备的需求,阮瑀从来是有求必应。
偶像有要求,粉丝当然要竭尽全力满足,宣传口卯足了劲儿准备大干特干。
阮瑀按照刘备的指示,亲自跑到汉阳郡的农庄中,在田间地头尝试和农人做交流,了解一些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文化”。
阮瑀努力的行动着,用行动贯彻自己对刘备的崇拜与忠诚。
事实上,整个凉州范围内,别说一般人,就算是官吏,对刘备产生仰慕、崇拜情绪的人也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刘备简直就是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崇拜他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盐铁大户们和他们背后的那些势力面对刘备明晃晃的抢饭碗的行为,也并不敢和刘备龇牙咧嘴,只能自怨自艾,觉得自己命不好,命不如人,直接陷入抑郁的也不在少数。
倒不是没有人想过出动刺客之类的人物给刘备来一套物理打击,但是在策划阶段就被自己人给否掉了。
没办法,实在是怕,刘备太猛了,太能打了,太能操作了,直接把凉州的局势改变了。
可以说,他改变了凉州。
于是,以盖勋为首的相当一部分凉州中央派和地方势力在刘备的强大能力操持之下达成了平衡,事实上摒弃了之前的摇摆路线,把他们的利益诉求统一投向了刘备。
他们将对刘备马首是瞻,贯彻他的一切命令,事实上向他效忠,维护他的利益。
如果能按照正常方式获得利益,他们也不想和汉帝国的中枢彻底闹掰。
他们也认同汉人这个身份,向往着雒阳的繁华与昌盛,并不想失去这一切,并不想失去汉籍和人籍。
他们一起投入了刘备的怀抱,帮助刘备在事实上把凉州之前的利益格局给颠覆重组了。
跟随刘备的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分润和刘备的政治承诺,没有跟随刘备的血亏,在这一轮不对称博弈中大败亏输,直接失去了棋手的身份。
现在的凉州只有一位棋手,那就是刘备。
说难听点,刘备眼下想在这里封邦建国都可以了。
原先凉州的既得利益者们不是顺势而为投入刘备的怀抱,就是在刘备的操作下成为失败者,失去一切,失去在凉州呼风唤雨的能力。
当然,凉州范围内,也不是就没有敢和刘备搞不合作的家族存在。
生活在安定郡的皇甫家族就是凉州范围内极为少见的非暴力不合作者。
他们不和刘备正面对抗,但是也不与刘备合作,家族掌握的盐铁利益不出售给刘备,也不响应刘备的任何政策,他们宁可停产,啥都不要,也不和刘备谈判。
他们貌似并不担心刘备的铁拳出击。
说到底,他们和其他家族不一样。
其他家族没有凉州以外的利益和势力,面对刘备,只能臣服,而皇甫家族却有所依仗。
比如在讨伐战争中立下功劳的皇甫嵩,以及皇甫嵩背后呲牙裂嘴的今文学派。
皇甫家族据此对刘备表现出了并不畏惧的态度,面对刘备多次试图与他们交涉的情况,他们全部拒绝,拒不合作。
不得不说,在用兵这方面,皇甫嵩是有点能耐的,这一点,刘备也承认。
中平四年四月底,皇甫嵩率领军队越过黄河向太原郡方向进军,提前送消息给南匈奴单于羌渠,让羌渠与他合兵一处,共同讨伐南匈奴叛军。
羌渠终于盼来了朝廷援军,大喜。
当时,因为叛军势大,羌渠的第一波讨伐行动已经失败,不得已带着一群南匈奴权贵和他一起向南转移到了平周县一带。
皇甫嵩于五月初率军抵达河东郡北部的永安县,联系上了羌渠,羌渠更高兴,立刻带着残兵败将向南进一步转移,与皇甫嵩合兵一处,再次打起了南匈奴单于的大旗。
有了皇甫嵩和五万汉军撑腰,羌渠便得意的向那些摇摆者们宣称自己得到了汉军的庇护,一定可以平定叛乱。
到时候跟随叛军作乱不听号令的都要受到惩处,现在及时改正错误听从命令,还能得到原谅。
可以说汉军的威势还是在的。
羌渠拉大旗作虎皮,对南匈奴内部的一些摇摆势力造成了震慑,他们遂进入了两不相帮坐观成败的状态之中,坐等汉军和南匈奴叛军之间的胜负成败。
谁赢他们帮谁。
南匈奴叛军面对汉军进击,颇感棘手,但是他们已经杀了很多人,羌渠绝对不会原谅他们,他们没有退路,只能负隅顽抗。
当时,南匈奴叛军的可战之兵不过两三万,余者大部分是妇孺,与汉军先头部队交战数次之后战况不利,情况处在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之中。
皇甫嵩和羌渠都觉得消灭这支叛军不是难事,他们即将取得胜利。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眼中的“并州山匪”出手了。
黑山军统帅、并州山匪话事人张燕得知南匈奴叛乱的消息,并且通过河东地区作战的渠道得知汉军皇甫嵩所部五万人正准备北上讨伐他们。
正因为汉军要征发南匈奴军队帮助他们讨伐并州,而南匈奴内部有人不愿意给雒阳朝廷卖命,所以才引发了南匈奴内乱。
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张燕很快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他认为南匈奴叛军是己方的朋友。
朋友有难,他如果不帮忙,不保全朋友,那么下一步,倒霉的就是他。
()
他打算进一步在凉州推动集体农庄的建设,将官府户籍上的人口大批量的转化为集体农庄内的生产单位。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凉州官府的动员效率都有极大的意义。
之前是没太多闲钱,不好搞调配,而现在有钱了,是狗大户了,可以甩开膀子用力干了。
而且该说不说,这个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也确实被证明很有搞头,在民政官员那边的反响很不错。
因为直接接受县府的管理,县府有什么事情就直接派人去集体农庄,找集体农庄的负责人谈话,传达县府精神,少了很多中间环节,之前损耗极大的传达成本大大降低了。
在集体农庄模式下,无论官府需要农民干什么,需要农民搞什么事情,用工也好,征发徭役,招募临时民夫也好,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送到集体农庄,然后靠着集体农庄内部的机制,实现快速动员。
并且在这个模式下,集体农庄内部的农业生产也能得到兼顾。
抽调的人手是有明确规定的,不能超过某个数量,对农户个人的影响是最小的。
比如之前刘备动兵讨伐鲜卑人,就初次试验了这一模式。
事实证明,抽调同样的人数作为民夫帮忙运输粮食,对集体农庄的影响和对正常村庄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有制度保障的就是比没有制度保障的更好一点。
面对这个情况,刘备找到了他的头号粉丝、文学从事阮瑀,要阮瑀深入凉州民间采风,近距离接触凉州普通农民,了解他们的语言习俗,再编出用于宣传集体农庄的宣传歌谣。
“不需要华丽辞藻的堆砌,你面对的对象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人,你要编出他们都能听的懂的歌谣,广而告之,让他们知道集体农庄好,集体农庄比他们现在的生活模式要好得多,让他们对集体农庄感到心动,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刘备的需求,阮瑀从来是有求必应。
偶像有要求,粉丝当然要竭尽全力满足,宣传口卯足了劲儿准备大干特干。
阮瑀按照刘备的指示,亲自跑到汉阳郡的农庄中,在田间地头尝试和农人做交流,了解一些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文化”。
阮瑀努力的行动着,用行动贯彻自己对刘备的崇拜与忠诚。
事实上,整个凉州范围内,别说一般人,就算是官吏,对刘备产生仰慕、崇拜情绪的人也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刘备简直就是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崇拜他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盐铁大户们和他们背后的那些势力面对刘备明晃晃的抢饭碗的行为,也并不敢和刘备龇牙咧嘴,只能自怨自艾,觉得自己命不好,命不如人,直接陷入抑郁的也不在少数。
倒不是没有人想过出动刺客之类的人物给刘备来一套物理打击,但是在策划阶段就被自己人给否掉了。
没办法,实在是怕,刘备太猛了,太能打了,太能操作了,直接把凉州的局势改变了。
可以说,他改变了凉州。
于是,以盖勋为首的相当一部分凉州中央派和地方势力在刘备的强大能力操持之下达成了平衡,事实上摒弃了之前的摇摆路线,把他们的利益诉求统一投向了刘备。
他们将对刘备马首是瞻,贯彻他的一切命令,事实上向他效忠,维护他的利益。
如果能按照正常方式获得利益,他们也不想和汉帝国的中枢彻底闹掰。
他们也认同汉人这个身份,向往着雒阳的繁华与昌盛,并不想失去这一切,并不想失去汉籍和人籍。
他们一起投入了刘备的怀抱,帮助刘备在事实上把凉州之前的利益格局给颠覆重组了。
跟随刘备的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分润和刘备的政治承诺,没有跟随刘备的血亏,在这一轮不对称博弈中大败亏输,直接失去了棋手的身份。
现在的凉州只有一位棋手,那就是刘备。
说难听点,刘备眼下想在这里封邦建国都可以了。
原先凉州的既得利益者们不是顺势而为投入刘备的怀抱,就是在刘备的操作下成为失败者,失去一切,失去在凉州呼风唤雨的能力。
当然,凉州范围内,也不是就没有敢和刘备搞不合作的家族存在。
生活在安定郡的皇甫家族就是凉州范围内极为少见的非暴力不合作者。
他们不和刘备正面对抗,但是也不与刘备合作,家族掌握的盐铁利益不出售给刘备,也不响应刘备的任何政策,他们宁可停产,啥都不要,也不和刘备谈判。
他们貌似并不担心刘备的铁拳出击。
说到底,他们和其他家族不一样。
其他家族没有凉州以外的利益和势力,面对刘备,只能臣服,而皇甫家族却有所依仗。
比如在讨伐战争中立下功劳的皇甫嵩,以及皇甫嵩背后呲牙裂嘴的今文学派。
皇甫家族据此对刘备表现出了并不畏惧的态度,面对刘备多次试图与他们交涉的情况,他们全部拒绝,拒不合作。
不得不说,在用兵这方面,皇甫嵩是有点能耐的,这一点,刘备也承认。
中平四年四月底,皇甫嵩率领军队越过黄河向太原郡方向进军,提前送消息给南匈奴单于羌渠,让羌渠与他合兵一处,共同讨伐南匈奴叛军。
羌渠终于盼来了朝廷援军,大喜。
当时,因为叛军势大,羌渠的第一波讨伐行动已经失败,不得已带着一群南匈奴权贵和他一起向南转移到了平周县一带。
皇甫嵩于五月初率军抵达河东郡北部的永安县,联系上了羌渠,羌渠更高兴,立刻带着残兵败将向南进一步转移,与皇甫嵩合兵一处,再次打起了南匈奴单于的大旗。
有了皇甫嵩和五万汉军撑腰,羌渠便得意的向那些摇摆者们宣称自己得到了汉军的庇护,一定可以平定叛乱。
到时候跟随叛军作乱不听号令的都要受到惩处,现在及时改正错误听从命令,还能得到原谅。
可以说汉军的威势还是在的。
羌渠拉大旗作虎皮,对南匈奴内部的一些摇摆势力造成了震慑,他们遂进入了两不相帮坐观成败的状态之中,坐等汉军和南匈奴叛军之间的胜负成败。
谁赢他们帮谁。
南匈奴叛军面对汉军进击,颇感棘手,但是他们已经杀了很多人,羌渠绝对不会原谅他们,他们没有退路,只能负隅顽抗。
当时,南匈奴叛军的可战之兵不过两三万,余者大部分是妇孺,与汉军先头部队交战数次之后战况不利,情况处在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之中。
皇甫嵩和羌渠都觉得消灭这支叛军不是难事,他们即将取得胜利。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眼中的“并州山匪”出手了。
黑山军统帅、并州山匪话事人张燕得知南匈奴叛乱的消息,并且通过河东地区作战的渠道得知汉军皇甫嵩所部五万人正准备北上讨伐他们。
正因为汉军要征发南匈奴军队帮助他们讨伐并州,而南匈奴内部有人不愿意给雒阳朝廷卖命,所以才引发了南匈奴内乱。
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张燕很快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他认为南匈奴叛军是己方的朋友。
朋友有难,他如果不帮忙,不保全朋友,那么下一步,倒霉的就是他。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