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二 朱儁已经做出了选择
作者:御炎    更新:2024-08-25 03:07
  ()有了孙坚的引荐,刘备面见朱儁的事情没什么波折,很轻松就达成了。
  对于刘备的来访,朱儁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和欢喜。
  他亲自出门迎接刘备,并且拉着他的手进入了他家的客堂,还亲自给刘备斟酒。
  “哈哈哈哈哈哈,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玄德,为文台谋取个一官半职,这份恩情,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偿还啊。”
  朱儁举起酒杯敬刘备。
  孙坚双手举起酒杯敬刘备。
  “君侯恩遇,坚感激不尽!”
  刘备哈哈一笑。
  “我与文台兄一见如故,谋取个一官半职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若能帮到文台,自然最好,文台勇武英豪,就算没有我,也一定可以出人头地,我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刘备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朱儁和孙坚也一饮而尽。
  喝完酒,孙坚放下手中酒杯,摇头感慨。
  “君侯所为,分明是雪中送炭啊,我在雒阳也有些时日了,除了君侯愿意亲近我,其余人等并无此想法,终究以我江东寒门子,还是入不了他们的眼,数次想要拜见大将军,也不得门路。”
  这倒是实话。
  孙坚抵达雒阳之后,也多次想要自己谋取门路,便备下礼品前往拜见大将军何进,但是大将军何进自黄巾之乱以后身价陡增,很多没有门路的人都想拜见他、巴结他。
  说难听点,就是当狗都有一大群人排着队等着做他的狗,家庭出身比孙坚更好的人一抓一大把,不差孙坚这一只。
  何进现阶段也的确有些春风得意的架势。
  黄巾之战打赢之后,作为在后勤方面主要负责的人,他也算是立下大功,这个大将军的位置算是暂时坐稳了,于是就开始有人上门巴结他,想要依靠他青云直上了。
  这种情况下,孙坚这个江东寒门出身的军人在他面前实在是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要不是刘备出手帮忙,孙坚还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谋取个一官半职,从而在雒阳站稳脚跟。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话却不能这样说。
  刘备于是缓缓摇头。
  “文台何必妄自菲薄?英雄不问出处,我从来不认为出身就能决定一切,十年前,我也不过是织席贩履之徒啊,同是寒门,那时的我,又如何能想到今日呢?”
  谈起这一点,朱儁和孙坚都要为刘备鼓掌。
  朱儁对刘备挺有好感,一方面来源于同为寒门出身的同病相怜,一方面则来自于刘备喝酒的豪爽,而在刘备帮孙坚谋取职位之后,这种好感便加深了不少。
  “文台,玄德说得对,英雄不问出处,高祖皇帝开创大汉基业的时候,天下没有谁觉得高祖皇帝可以战胜项羽最终获胜,但是最后的胜利者同样是高祖皇帝,吾辈何须妄自菲薄?”
  朱儁安抚了孙坚。
  孙坚笑了笑。
  “您说的是,蒙君侯相助,坚终于可以在雒阳站稳脚跟,接下来便要恪尽职守,不负您和君侯的期待了。”
  “哈哈哈哈,文台客气了。”
  刘备笑了一阵,便把目光转向了朱儁:“朱公可曾听闻近来雒阳民间所传唱的民谣?”
  朱儁心道刘备说了那么多,可算是说到了正题上,便呵呵一笑,放下了手里的酒杯,笑道:“那是自然,这民谣在整个雒阳都传唱的开来,想来也是非常符合人心的。”
  “寻常庶人大字不识一个,哪来的能耐编造民谣并且传唱呢?”
  刘备不动声色的戳穿这显而易见的窗户纸,笑道:“依备来看,无非是一些唯恐天下不乱之辈眼看大汉天下要安稳了,急了,便跳着脚编出了这些民谣,再花些小钱让人传唱开来。”
  朱儁心里头当然明白这里头的道道,不过刘备的表态让他很感兴趣。
  “这民谣夸赞的可是卢公,玄德身为卢公弟子,难道不高兴吗?”
  “老师的功绩自有天子夸赞,何须这些唯恐天下不乱之辈四处传唱,更何况平定太平道贼人之乱乃是诸将同心协力之功劳,老师建功立业,却也并不是唯一浴血奋战的那个人。
  朱公也曾浴血奋战,文台也曾浴血奋战,皇甫将军也曾浴血奋战,大将军统筹四方,这些人只夸赞我老师一人,却忽视其他功臣,分明就是把我老师架在火上烤,用心之险恶,难道我还要感谢他们吗?”
  刘备把话说的很直白了,孙坚便觉得很赞同。
  “这情况的确不正常,这很明显是有人刻意为之,故意让卢公成为众矢之的,用心之险恶,不可不防。”
  “文台所言极是。”
  没等朱儁反应过来,刘备立刻接过话茬看向了朱儁:“此等用心险恶之人,让人传唱民谣,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肯定还有很多用心险恶的事情要针对老师,作为弟子,我必须要维护老师之声誉。”
  朱儁颇有些无奈的看了看孙坚,暗暗叹了口气,少顷便收拾了一下心情,笑了出来。
  “玄德看得通透,既然如此,也不需要我做什么提点了,本来还想倚老卖老,现在看来却是毫无必要的,玄德如此有才华,卢公一定很高兴,既如此,我也能放心将文台拜托给玄德帮忙提携了。”
  把孙坚拜托给我提携照顾?
  此话一出,别说刘备愣住,孙坚自己都有些意外。
  “朱公,您这是?”
  “前日我才接到了家乡传来的消息,言及我那老母病逝,我心乱如麻,正准备向朝廷请命回乡为母亲办理后事,并且守孝了……”
  朱儁低着头,眼中流露出哀伤之色,连连哀叹。
  “我那老母因为担心我征讨太平道之战事,担心我受伤,日日忧心,不能安寝,遂生病,久病不愈,药石无救,便去了。
  身为人子,忠孝不能两全,母亲生病时不能侍奉母亲,不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实属不孝,如今如果还不能回去,又如何算得上是人子呢?
  所以无论如何,不管朝中发生了什么,我都必须要回去为老母操持后事,再守孝三载,送老母最后一程。”
  啊这……
  这刘备还真没想到。
  看了看孙坚意外的神色,显然,孙坚也不知道此事。
  朱儁要为母亲守孝?
  他要离开雒阳这个政治大漩涡了?
  诚然,这不是朱儁有意为之。
  对于朱儁来说,这当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可这件事情的发生的确带给了朱儁一个无可指摘的跳出漩涡的机会,没人会因为这个事情而认为朱儁是刻意的。
  所以,在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刺刀见红的争斗之中,他可以安然无恙了。
  不过,这并不是朱儁本人刻意想要跳出漩涡两不相帮的目标,相反,朱儁很明显已经做出了选择,他把他的江东小老弟孙坚推荐给了刘备,拜托刘备照顾提携,这意思很明显了。
  江东武人更加青睐古文学派,而不是今文学派,他们看出了今文学派的暮气沉沉,看到了古文学派内部那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状态。
  他认可古文学派最终可以胜过今文学派。
  刘备还想最后确认一下朱儁心中所想。
  “朱公所言,备惶恐,备自身不过尚书仆射左丞之职,又如何能够提携文台呢?备区区微末之吏,恐有负朱公所托啊!”
  朱儁笑了笑,一脸了然的看着刘备。
  “玄德今日来找我,所为何事啊?”
  刘备顿时也明白了一切,便也露出了笑容。
  “朱公如此坦诚,备自当遵命,朱公不在时,文台兄的事情,便是备的事情,能帮到的地方,备一定不会推辞,必将竭尽所能。”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