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农忙
作者:恶的呃呃呃 更新:2024-08-17 23:48
圣诞节一结束,东非移民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和非洲不同,欧洲现在真的是冬天,农民可以休息一段时间。
而东非的许多地方,正值一年里的小雨季(一般是11月到12月),在种植粮食的同时,移民要疏浚河道和沟渠,做好排水和引水工作。
东非殖民地的气候条件,不说得天独厚,也算世界平均水平之上,只要保证水源充足,比如水稻就可以可以一年种2.5季(两年5季)。
而东非目前开发的土地,都是临近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充足的地方,亦或者是雨水充沛的地方,解决了水的问题,种植就不成问题,所以移民们有的忙。
也就是作物生长的过程中,才有农闲时间,在农闲时间,东非殖民地会征召移民,去征服其他区域。
这就是东非的扩张模式,农时为民,战时为兵,即使没有战争,也会组织民兵训练,反正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既不耽误生产,也不耽误战斗,是东非殖民地有序扩张的基础,而除了民兵,东非本来就有常备军。
一般情况下,民兵对付土著就够用了,拿不下的硬茬子,才会轮到正规军出马。
不过这种情况,也只是东非在扩张时才会出现,未来东非停止扩张了,或者人口够用了,就都不需要民兵来参与战斗的事了。
主要还是,要清理土著,人手不够,肯定是不行的,他们对地形还熟悉,往山林里一钻。
凭借正规军那点兵力,总不可能去和土著玩躲猫猫,所以要动员民兵力量,对征服地区的土地进行大规模排查。
就算有少量漏网之鱼也不怕,就比如许多入侵物种,即便有两三个个体闯入,找不到交配对象,就无法繁衍种群。
东非殖民地目前就是这种情况,在东非境内肯定有漏网之鱼,可他们脱离了社会,哪怕是土著部落那种原始社会,也很难在野外生存。
毕竟好地方都被东非移民占了,他们只能和野生动物为伴,即便靠着本领逃过兽口,和东非殖民地的排查,活到最后,也只能在最后,自己一个人老孤独死去。
就比如非洲的野生动物,大都是群居为主,很少有单独活动的,动物对东非环境的适应能力可比人强多了。
他们尚且需要抱团取暖,何况是人类,东非之所以不像西非那样人口密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少了。
东非的土著部落,和东非大草原上的动物顶多算是五五开,而东非殖民地移民之所以不一样,那是热武器的降维打击。
再厉害的野生动物,也是一枪撂倒,而土著就需要团结合作,至少需要四五个人才能对付一条野兽,而像大象河马那样的大体积动物,更是需要全村配合才能捕获。
……
圣诞节,那一天,能抽出时间搞庆祝,已经算是东非政府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了。
每年的雨季,都是东非最忙碌的时候,东非开发薄弱,基础设施也差。
而降水集中起来,对东非来说也是挑战,以前整个东非,一到雨季,雨水只能顺着地势汇集起来,这样地势低的地方就容易被淹。
这也是土著不接近河流居住的原因,他们一般只需要去河边打水即可,反正靠打猎为生。
所以纪录片里,经常可以看见非洲人头顶水壶去非常远的河边打水,当然,部分水源地附近野兽较多,比较危险,也是非洲人不住在水源地附近的原因。
而东非殖民地就不行了,农业是东非殖民地最重要的产业,而农业种植自然距离水源地越近越好,至于野兽,早就被东非政府肃清了,所以东非移民大多居住在河流湖泊等水源附近。
为了汲取河水来灌溉田地,还要挖水渠,打造水车等引水设施。
而东非一到雨季,部分河段就容易泛滥,所以,为了避免洪涝对民居住地和农田造成威胁。
在雨季疏浚河道,修筑河堤就成了必要手段,这些大工程,要殖民地所有人一起行动才行。
当然,主要还是预防,真的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并不大,只有极端的年份,雨水过多才会发生。
而只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即使遭受损失,东非殖民地也承受的住。
毕竟东非殖民地开发的土地,面积上比较大,沿河部分只是小部分,主要还是通过沟渠引水灌溉。
现在只是条件比较差,未来条件好了,肯定是要引进抽水机等重要工具的,那时就不用靠人力,费劲驱动汲水装置。
甚至不用等那么久,像风车这种原始动力的机器,都可以提前引入,恩斯特就打算派人到荷兰去学习一下经验。
实际上荷兰的风车,最早还是从德意志地区引进的,但荷兰人将风车玩出了各种新花样。
除了吸水,排水外,风车还被荷兰人当做重要的动力来源,碾谷物、烟叶、榨油、毛毡、造纸……
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荷兰的风车也渐渐衰落了,但这玩意在东非这种蛮荒之地还是大有作为的。
反正东非不缺材料,主要的木材和砖石管够,其他材料也可以从欧洲进口。
东非殖民地目前的条件,还无法进入工业时代,但是可以将农业时代所有的先进工具和经验拿过来用用。
主要还是为了节省成本,工业的门槛太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传统的农业工具,东非殖民地自己就可以制作。
加上那些千百年总结的,农业时代的先进经验,至少可以将东非的生产效率提升到农业时代的极致。
而农业时代,只是东非殖民地的一个过渡阶段,不会一直延续,恩斯特也知道工业化才是未来,可建房要先打地基,没有农业做支撑的工业只是无根浮萍。
当然,如果搞小规模的工业化也不是不行,问题是这样,恩斯特还不如在黑兴根那块小地方直接圈地自萌,东非的天赋这么好,不能白白浪费,而大工业离不开农业独立自主。
东非殖民地将东非原本的原始社会经济制度,改进到农业时代本来就是一种进步,遑论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其他国家几百上千年才渡过的农业文明。
(本章完)
而东非的许多地方,正值一年里的小雨季(一般是11月到12月),在种植粮食的同时,移民要疏浚河道和沟渠,做好排水和引水工作。
东非殖民地的气候条件,不说得天独厚,也算世界平均水平之上,只要保证水源充足,比如水稻就可以可以一年种2.5季(两年5季)。
而东非目前开发的土地,都是临近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充足的地方,亦或者是雨水充沛的地方,解决了水的问题,种植就不成问题,所以移民们有的忙。
也就是作物生长的过程中,才有农闲时间,在农闲时间,东非殖民地会征召移民,去征服其他区域。
这就是东非的扩张模式,农时为民,战时为兵,即使没有战争,也会组织民兵训练,反正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既不耽误生产,也不耽误战斗,是东非殖民地有序扩张的基础,而除了民兵,东非本来就有常备军。
一般情况下,民兵对付土著就够用了,拿不下的硬茬子,才会轮到正规军出马。
不过这种情况,也只是东非在扩张时才会出现,未来东非停止扩张了,或者人口够用了,就都不需要民兵来参与战斗的事了。
主要还是,要清理土著,人手不够,肯定是不行的,他们对地形还熟悉,往山林里一钻。
凭借正规军那点兵力,总不可能去和土著玩躲猫猫,所以要动员民兵力量,对征服地区的土地进行大规模排查。
就算有少量漏网之鱼也不怕,就比如许多入侵物种,即便有两三个个体闯入,找不到交配对象,就无法繁衍种群。
东非殖民地目前就是这种情况,在东非境内肯定有漏网之鱼,可他们脱离了社会,哪怕是土著部落那种原始社会,也很难在野外生存。
毕竟好地方都被东非移民占了,他们只能和野生动物为伴,即便靠着本领逃过兽口,和东非殖民地的排查,活到最后,也只能在最后,自己一个人老孤独死去。
就比如非洲的野生动物,大都是群居为主,很少有单独活动的,动物对东非环境的适应能力可比人强多了。
他们尚且需要抱团取暖,何况是人类,东非之所以不像西非那样人口密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少了。
东非的土著部落,和东非大草原上的动物顶多算是五五开,而东非殖民地移民之所以不一样,那是热武器的降维打击。
再厉害的野生动物,也是一枪撂倒,而土著就需要团结合作,至少需要四五个人才能对付一条野兽,而像大象河马那样的大体积动物,更是需要全村配合才能捕获。
……
圣诞节,那一天,能抽出时间搞庆祝,已经算是东非政府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了。
每年的雨季,都是东非最忙碌的时候,东非开发薄弱,基础设施也差。
而降水集中起来,对东非来说也是挑战,以前整个东非,一到雨季,雨水只能顺着地势汇集起来,这样地势低的地方就容易被淹。
这也是土著不接近河流居住的原因,他们一般只需要去河边打水即可,反正靠打猎为生。
所以纪录片里,经常可以看见非洲人头顶水壶去非常远的河边打水,当然,部分水源地附近野兽较多,比较危险,也是非洲人不住在水源地附近的原因。
而东非殖民地就不行了,农业是东非殖民地最重要的产业,而农业种植自然距离水源地越近越好,至于野兽,早就被东非政府肃清了,所以东非移民大多居住在河流湖泊等水源附近。
为了汲取河水来灌溉田地,还要挖水渠,打造水车等引水设施。
而东非一到雨季,部分河段就容易泛滥,所以,为了避免洪涝对民居住地和农田造成威胁。
在雨季疏浚河道,修筑河堤就成了必要手段,这些大工程,要殖民地所有人一起行动才行。
当然,主要还是预防,真的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并不大,只有极端的年份,雨水过多才会发生。
而只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即使遭受损失,东非殖民地也承受的住。
毕竟东非殖民地开发的土地,面积上比较大,沿河部分只是小部分,主要还是通过沟渠引水灌溉。
现在只是条件比较差,未来条件好了,肯定是要引进抽水机等重要工具的,那时就不用靠人力,费劲驱动汲水装置。
甚至不用等那么久,像风车这种原始动力的机器,都可以提前引入,恩斯特就打算派人到荷兰去学习一下经验。
实际上荷兰的风车,最早还是从德意志地区引进的,但荷兰人将风车玩出了各种新花样。
除了吸水,排水外,风车还被荷兰人当做重要的动力来源,碾谷物、烟叶、榨油、毛毡、造纸……
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荷兰的风车也渐渐衰落了,但这玩意在东非这种蛮荒之地还是大有作为的。
反正东非不缺材料,主要的木材和砖石管够,其他材料也可以从欧洲进口。
东非殖民地目前的条件,还无法进入工业时代,但是可以将农业时代所有的先进工具和经验拿过来用用。
主要还是为了节省成本,工业的门槛太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传统的农业工具,东非殖民地自己就可以制作。
加上那些千百年总结的,农业时代的先进经验,至少可以将东非的生产效率提升到农业时代的极致。
而农业时代,只是东非殖民地的一个过渡阶段,不会一直延续,恩斯特也知道工业化才是未来,可建房要先打地基,没有农业做支撑的工业只是无根浮萍。
当然,如果搞小规模的工业化也不是不行,问题是这样,恩斯特还不如在黑兴根那块小地方直接圈地自萌,东非的天赋这么好,不能白白浪费,而大工业离不开农业独立自主。
东非殖民地将东非原本的原始社会经济制度,改进到农业时代本来就是一种进步,遑论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其他国家几百上千年才渡过的农业文明。
(本章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