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臣不知罪!
作者:姜阿山小树 更新:2024-08-16 13:01
大殿内再无人言语,只有粗重的呼吸声隐约可闻。
御前侍候的太监连忙走了下来,接过奏折,恭恭敬敬地递给老朱。
老朱却不伸手去接,道:“给大家都看看吧。”
太监于是再下去,将折子递给一名大臣。
接着便一个个的传阅。
“诸位爱卿,你们对此事怎么看?”
待众臣都看得差不多,老朱方出言问道。
大臣们皆低着头以眼光交流,开国公常升上前道:“他这是污蔑,满纸一派胡言,臣请陛下治他的罪。”
定远侯王弼亦道:“统兵在外,麾下士卒难免有不法之事。”
“若是这样都要被治罪,那大明朝就没人敢领兵了。”
“岂能如此荒唐?”
“臣以为,凉国公于社稷有大功,于大明江山有大功,纵有过错,也是瑕不掩瑜。”
另一名武将勋贵站出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上面列举的凉国公罪状,大多数都是陛下已经降旨责罚过的。”
“今日旧账重提,却不知是何居心?”
一名武将勋贵打抱不平,道:“不过就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却说要诛凉国公三族,狠毒至此,岂是人子所为?”
那名文官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吴王殿下为何会轻信燕王所言?”
“只因他很清楚,燕王所言或许有假,但凉国公所犯之罪却绝非虚妄。”
他提高了音量,回音在大殿内来回振荡。
“吴王殿下当机立断,率锦衣卫围其府邸,抓捕其人,今日又带其负荆请罪。”
“托言是为陛下尽忠尽孝,实则是为了护着凉国公。”
“希望借此,来给凉国公脱罪。”
“眼下凉国公这幅负荆请罪的模样,就是最好的明证。”
“臣身为给事中,受陛下隆恩,有直谏之责。”
“凉国公蓝玉犯法,臣不得不谏。”
“大明律在上,凉国公蓝玉纵是有天大的功劳,也不遮其过。”
“臣请陛下降旨,杀凉国公蓝玉,以正律法。”
话音方落,又有一名文官出列。
“臣也要参凉国公蓝玉。”
“适才这本奏折中所言之事,皆句句属实,此等凶徒,若不严惩,大明朝廷何以向天下百姓交待?”
方孝孺和黄子澄对视了一眼,感觉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当即也接着进谏道:“凉国公蓝玉持宠而骄,所言所行,无人臣之礼,无大臣之德。”
“吴王殿下昨日抓捕他后,京中百姓闻之,无不拍手称快,人心向背,由此可见一斑。”
“陛下圣明垂治,明察秋毫。必不使一人蒙冤,又或使一人无端枉死。”
“凉国公蓝玉,罪行累累如山。”
“吴王殿下知其所为多有大逆不道,才会一听闻燕王的话,便立即将其抓捕。”
“以图避重就轻,为其掩罪。”
“还请陛下严查!”
黄子澄也跟着站出来,道:“陛下,凉国公蓝玉横行无忌,欺压百姓,无法无君之事,微臣亦有所耳闻。”
“这份奏折所列之罪,无不骇人听闻。”
“纵有旧事重提,亦是铁证如山。”
“凉国公蓝玉所犯之事,恐怕远不止这些。”
“其广收义子,结党营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臣请陛下令有司查明,再定其罪。”
有了他们两个带头,文官们顿时都不再犹豫。
纷纷进言参蓝玉。
而武将勋贵们则针锋相对,为其辩护。
大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剑拔弩张。
“应将蓝玉交都察院或大理寺审讯,是否有罪,一问便知。”
“世间岂有将无罪有功之臣虽行审讯关押之理?”
“若凉国公当真无罪,又何须惧怕法司问讯?”
“放屁,凉国公堂堂清白之身,岂能随意受辱?”
“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此畏惧有司查案,莫不是作贼心虚?”
“胡说八道,要不要老子先将你关起来,再来查你全家,看你是不是有不法之事,你可愿意?”
……
“咳咳咳!”
双方吵了许久,老朱轻轻咳嗽了一声,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老朱的目光,缓缓从下方扫过,最后落在了朱棣身上,道:“老四,此事因你而起,伱先说说,凉国公是有罪,还是没罪啊?”
“启奏父皇,凉国公有罪,罪在不赦!”
朱棣道:“儿臣假传旨意,亦是为君父分忧。”
“蓝玉所行忤逆之事,儿臣在北平亦有所耳闻。”
“虽说是民间传言,不可全信,却未必无因。”
“儿臣以为,蓝玉既已被捕,可令三法司会审。”
“若查无实据,正好昭告天下,澄清误会,还其清白。”
“若是人抓了,不审而放,难免让百姓们误以为朝廷有心包庇。”
“对朝廷的声誉,亦是一個沉重的打击。”
“不如就此彻查。”
他前面不敢说出老朱,为自己脱罪。
但现在参蓝玉,却是没有半分压力。
毕竟,朱棣与蓝玉不和,此事人尽皆知。
也不需要隐瞒。
老朱淡淡道:“是吗?”
旋即目光转向一旁,又道:“秦王,晋王,你们两个怎么看呢?”
两人没料到老朱会突然问起自己,本来还一直抱着看戏的想法,此际顿时被吓了一跳。
“儿臣……儿臣以为四弟所言,不无道理。”秦王朱樉道:“凉国蓝玉有罪无罪,一查便知。”
“朝堂上明镜高悬,父皇在上,百官在下,众目睽睽,绝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晋王朱棡道:“儿臣亦认同大哥之言。”
老朱脸上的神色不变,古井无波,看不出喜怒哀乐,转而又问道:“熥儿,蓝玉是你抓的,你觉得呢?”
朱允熥拱手道:“三位叔叔所言,不无道理。”
“是忠是奸,有罪无罪,一查便明,一审便知。”
“只是孙儿听闻凉国公与朝中文臣,多有不合。”
“昨日孙儿刚将其抓到府中,便有三法司连夜联手上门,索要人犯。”
“此中或有其他情由,但足以说明,三法司难以公正处理。”
“况凉国公在大明军中,功高威远,宜速速定罪,不宜久押在牢,以免大明军心不稳。”
“今日孙儿已将人带来。”
“孙儿以为,若要审凉国公,不妨眼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御前受审。”
“早早审出一个结果,也好安大明将士之心,安满朝大臣之心。”
黄子澄和方孝孺迅速不经意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两人都没有想到,昨夜令三法司上门去要人,如今却成了朱允熥拒绝让三法司审问蓝玉的理由。
这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可不太好受。
不过,朱允熥没有阻拦审问蓝玉,这倒是有些让他们感到意外。
对方究竟打着什么算盘呢?
此子还如此年少,行事又十分莽撞。
可有时候,却给人一种极为老谋深算的感觉。
“好!”老朱应声道:“那咱今日就亲自来审一审。”
他目光如电,骤然射向跪在地下的蓝玉和傅叶两人。
“蓝玉,你可知罪?”
蓝玉缓缓抬头,望向老朱:“启奏陛下,微臣无罪,更不知罪。”
御前侍候的太监连忙走了下来,接过奏折,恭恭敬敬地递给老朱。
老朱却不伸手去接,道:“给大家都看看吧。”
太监于是再下去,将折子递给一名大臣。
接着便一个个的传阅。
“诸位爱卿,你们对此事怎么看?”
待众臣都看得差不多,老朱方出言问道。
大臣们皆低着头以眼光交流,开国公常升上前道:“他这是污蔑,满纸一派胡言,臣请陛下治他的罪。”
定远侯王弼亦道:“统兵在外,麾下士卒难免有不法之事。”
“若是这样都要被治罪,那大明朝就没人敢领兵了。”
“岂能如此荒唐?”
“臣以为,凉国公于社稷有大功,于大明江山有大功,纵有过错,也是瑕不掩瑜。”
另一名武将勋贵站出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上面列举的凉国公罪状,大多数都是陛下已经降旨责罚过的。”
“今日旧账重提,却不知是何居心?”
一名武将勋贵打抱不平,道:“不过就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却说要诛凉国公三族,狠毒至此,岂是人子所为?”
那名文官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吴王殿下为何会轻信燕王所言?”
“只因他很清楚,燕王所言或许有假,但凉国公所犯之罪却绝非虚妄。”
他提高了音量,回音在大殿内来回振荡。
“吴王殿下当机立断,率锦衣卫围其府邸,抓捕其人,今日又带其负荆请罪。”
“托言是为陛下尽忠尽孝,实则是为了护着凉国公。”
“希望借此,来给凉国公脱罪。”
“眼下凉国公这幅负荆请罪的模样,就是最好的明证。”
“臣身为给事中,受陛下隆恩,有直谏之责。”
“凉国公蓝玉犯法,臣不得不谏。”
“大明律在上,凉国公蓝玉纵是有天大的功劳,也不遮其过。”
“臣请陛下降旨,杀凉国公蓝玉,以正律法。”
话音方落,又有一名文官出列。
“臣也要参凉国公蓝玉。”
“适才这本奏折中所言之事,皆句句属实,此等凶徒,若不严惩,大明朝廷何以向天下百姓交待?”
方孝孺和黄子澄对视了一眼,感觉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当即也接着进谏道:“凉国公蓝玉持宠而骄,所言所行,无人臣之礼,无大臣之德。”
“吴王殿下昨日抓捕他后,京中百姓闻之,无不拍手称快,人心向背,由此可见一斑。”
“陛下圣明垂治,明察秋毫。必不使一人蒙冤,又或使一人无端枉死。”
“凉国公蓝玉,罪行累累如山。”
“吴王殿下知其所为多有大逆不道,才会一听闻燕王的话,便立即将其抓捕。”
“以图避重就轻,为其掩罪。”
“还请陛下严查!”
黄子澄也跟着站出来,道:“陛下,凉国公蓝玉横行无忌,欺压百姓,无法无君之事,微臣亦有所耳闻。”
“这份奏折所列之罪,无不骇人听闻。”
“纵有旧事重提,亦是铁证如山。”
“凉国公蓝玉所犯之事,恐怕远不止这些。”
“其广收义子,结党营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臣请陛下令有司查明,再定其罪。”
有了他们两个带头,文官们顿时都不再犹豫。
纷纷进言参蓝玉。
而武将勋贵们则针锋相对,为其辩护。
大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剑拔弩张。
“应将蓝玉交都察院或大理寺审讯,是否有罪,一问便知。”
“世间岂有将无罪有功之臣虽行审讯关押之理?”
“若凉国公当真无罪,又何须惧怕法司问讯?”
“放屁,凉国公堂堂清白之身,岂能随意受辱?”
“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此畏惧有司查案,莫不是作贼心虚?”
“胡说八道,要不要老子先将你关起来,再来查你全家,看你是不是有不法之事,你可愿意?”
……
“咳咳咳!”
双方吵了许久,老朱轻轻咳嗽了一声,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老朱的目光,缓缓从下方扫过,最后落在了朱棣身上,道:“老四,此事因你而起,伱先说说,凉国公是有罪,还是没罪啊?”
“启奏父皇,凉国公有罪,罪在不赦!”
朱棣道:“儿臣假传旨意,亦是为君父分忧。”
“蓝玉所行忤逆之事,儿臣在北平亦有所耳闻。”
“虽说是民间传言,不可全信,却未必无因。”
“儿臣以为,蓝玉既已被捕,可令三法司会审。”
“若查无实据,正好昭告天下,澄清误会,还其清白。”
“若是人抓了,不审而放,难免让百姓们误以为朝廷有心包庇。”
“对朝廷的声誉,亦是一個沉重的打击。”
“不如就此彻查。”
他前面不敢说出老朱,为自己脱罪。
但现在参蓝玉,却是没有半分压力。
毕竟,朱棣与蓝玉不和,此事人尽皆知。
也不需要隐瞒。
老朱淡淡道:“是吗?”
旋即目光转向一旁,又道:“秦王,晋王,你们两个怎么看呢?”
两人没料到老朱会突然问起自己,本来还一直抱着看戏的想法,此际顿时被吓了一跳。
“儿臣……儿臣以为四弟所言,不无道理。”秦王朱樉道:“凉国蓝玉有罪无罪,一查便知。”
“朝堂上明镜高悬,父皇在上,百官在下,众目睽睽,绝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晋王朱棡道:“儿臣亦认同大哥之言。”
老朱脸上的神色不变,古井无波,看不出喜怒哀乐,转而又问道:“熥儿,蓝玉是你抓的,你觉得呢?”
朱允熥拱手道:“三位叔叔所言,不无道理。”
“是忠是奸,有罪无罪,一查便明,一审便知。”
“只是孙儿听闻凉国公与朝中文臣,多有不合。”
“昨日孙儿刚将其抓到府中,便有三法司连夜联手上门,索要人犯。”
“此中或有其他情由,但足以说明,三法司难以公正处理。”
“况凉国公在大明军中,功高威远,宜速速定罪,不宜久押在牢,以免大明军心不稳。”
“今日孙儿已将人带来。”
“孙儿以为,若要审凉国公,不妨眼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御前受审。”
“早早审出一个结果,也好安大明将士之心,安满朝大臣之心。”
黄子澄和方孝孺迅速不经意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两人都没有想到,昨夜令三法司上门去要人,如今却成了朱允熥拒绝让三法司审问蓝玉的理由。
这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可不太好受。
不过,朱允熥没有阻拦审问蓝玉,这倒是有些让他们感到意外。
对方究竟打着什么算盘呢?
此子还如此年少,行事又十分莽撞。
可有时候,却给人一种极为老谋深算的感觉。
“好!”老朱应声道:“那咱今日就亲自来审一审。”
他目光如电,骤然射向跪在地下的蓝玉和傅叶两人。
“蓝玉,你可知罪?”
蓝玉缓缓抬头,望向老朱:“启奏陛下,微臣无罪,更不知罪。”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