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帝王潜质的朱棣
作者:寒梅惊雪 更新:2024-11-10 14:12
()第一千零二十章 帝王潜质的朱棣
顾正臣挠头,对此也颇是无力:“人手不足,那就慢点干吧。旧港营造确实重要,但并不急切。我们这个时候可不能再次招募人出海徭役,占城那里需要成为示范之地。”
朱棣理解顾正臣的难处。
为了招募三千人到占城服徭役,吕宗艺几乎说破了嘴皮子,做出了种种保证,甚至还让驸马都尉王克恭一起出面,这才将三千人招齐全了。
如果顾正臣再写一封文书送过去,那吕宗艺估计可以找个房梁系绳子了。
出海干活没先例,许多百姓对此很是抵触,朝廷说得好听一个月给三两钱钞,可问题是,出了海还有没有命回来,这谁知道?万一被当官的拉到海外去不回来了,这些人没船自己也跑不到大明来,后面日子还怎么过?
再说了,在大明干活,只要不是什么大工程,基本上一个月就能回家陪老婆孩子了,可出海动辄一年甚至更久,丢下老婆孩子不管不顾,也不能孝敬父母,确实没多少人愿意。
不能再逼吕宗艺了。
朱棣叹息,言道:“是不是可以招募一些土著做事?”
顾正臣笑道:“只要你有这个本事,那就可以。不过记住了,一些重要位置,必须自己人做,保证质量。像是砍树、劈石等事,交给土著也无妨,前提是你能说服他们,不过我不认为土著愿意参与进来。”
南洋的土著基本上都是很懒的,反正不愁吃穿,吃什么吃不饱,穿什么也不碍事,南洋嘛,没冬天。没事闲着晒太阳,有事拉几十个人就去干架,那是他们的日常,干活这种事,费力疲惫又没什么大的好处,愿意参加才怪……
但顾正臣还是低估了朱棣的本事,这个家伙得到了顾正臣的许可之后,让人找到三佛齐的土著头领,送去了一堆瓷器、丝绸,比比划划,让土著头领给他三百人干活,头领直接点头同意了,还成为了监工……
朱棣看到顾正臣,还不忘得意地大笑。
顾正臣失算了,朱棣这个家伙是懂得用人的,他不需要去说服每个土著,只需要掌控土著头领一个就行,这能力,不愧有着帝王潜质……
姚广孝去了占城,那里信佛,用武之地更多。
张至臻留在了旧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道门在这里竟然还有信徒,尤其是一些土著,竟然对道门很是敬仰,这可能与张至臻的道法有关,拿着桃木剑,几张符就能着火,振振有词,花样繁多,一看就是高深莫测的神仙之术,别说土著没见过如此高端的,就连一些大明军士也看得入迷……
到了这里,南洋似乎归于平静了。
三佛齐没了,成为了大明的领土。满者伯夷签了石锦条约,也安分了。陈祖义海贼团虽然没有全灭,但也销声匿迹了。
大海重归宁静,商船再次在南洋纵横。
为了得到更多物资补给,顾正臣让人给市舶司带了话,所有出海商人,不管是什么船,做什么买卖,都必须腾出二十分之一的船舱给旧港或南北港或石锦港运送衣物、粮食、锅碗瓢盆等,而从泉州港出航的商船,若协助携带水泥进入南洋,一旦送入旧港,则给予减税文书,等商船返回至泉州港之后,可凭文书减税。
二月底。
朱元璋终于收到了顾正臣的文书与密奏,文书的内容写得很详细,将三佛齐的来龙去脉说了个透彻。三佛齐没了,那里成为了大明的旧港。
南洋的第一块飞地,到今日出现在了版图之中。
朱元璋打开密奏之后,当即皱眉了:“办事还是不够利索,不够狠厉啊。这三佛齐国王留着作甚,多余!”
国都没了,还要什么国王,净给自己出难题?
反正廖永忠还活着,要不派他再去接下?
不太好,这事公开了办总不地道,需要悄悄地办。既然是顾正臣留下的尾巴,那就让他自己处理好了,反正旧港到手,大明在南洋有了立足之地,那就是好事。
“传徐达、李文忠。”
朱元璋沉声。
内侍领命去宣。徐达、李文忠回京还没几日,毕竟云南平定的消息已是传开,梁王都被活捉了,这事如此之大,元廷、纳哈出也都知道了,眼见几次出手占不了便宜,又没办法调动明军主力,干扰明军解决云南,只好退了回去。
边疆压力骤减,徐达、李文忠自然也就奉调回京,只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冯胜、邓愈还是留在了北面。
没多久,徐达、李文忠入殿,朱元璋将文书交两人看过,言道:“在前些年,朕并不认为出海是一件什么好事,可随着大海贸易带来的关税增长,朝廷意识到了开海的好处,按照顾正臣的心思,朝廷可以通过大海开源的方式,来降低农税,朕看这确实可行。”
朝廷每年运作所需要的钱粮,只要没大的战争,没大的灾害,支出项与支出规模基本是稳定的。在这个稳定的基础上,只要大海带来的关税增加一些,相应的农税少收一点也不碍事,遇到一些灾害时,蠲免起来朝廷也不觉得有压力。当然,减少农税的时机还远没到,但大海贸易的增长也没到头不是。
徐达言道:“定远侯为朝廷开辟了一块飞地,着实可喜可贺。”
朱元璋颔首,命人取出舆图,看了看旧港的位置:“这里确实是一块战略之地,有了此处,大明从南洋至西洋的道路也就畅通了。现如今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谁来戍守飞地,如何守飞地。”
徐达、李文忠对视了一眼都没说话。
旧港很重要,所以需要派兵驻守,可顾正臣显然不适合这个位置,还有更重要的事等他来办,困身在旧港有些大材小用。
朱元璋开口:“顾正臣曾提到过这个问题,说飞地并不适合设卫所,带家眷前往,否则很容易形成割据,于朝廷不利。朕深以为然,所以,旧港那里需要安排将士轮戍,至于轮戍将士是谁,多少人,一次戍守几年,还需要五军都督府来议出来。”
()
顾正臣挠头,对此也颇是无力:“人手不足,那就慢点干吧。旧港营造确实重要,但并不急切。我们这个时候可不能再次招募人出海徭役,占城那里需要成为示范之地。”
朱棣理解顾正臣的难处。
为了招募三千人到占城服徭役,吕宗艺几乎说破了嘴皮子,做出了种种保证,甚至还让驸马都尉王克恭一起出面,这才将三千人招齐全了。
如果顾正臣再写一封文书送过去,那吕宗艺估计可以找个房梁系绳子了。
出海干活没先例,许多百姓对此很是抵触,朝廷说得好听一个月给三两钱钞,可问题是,出了海还有没有命回来,这谁知道?万一被当官的拉到海外去不回来了,这些人没船自己也跑不到大明来,后面日子还怎么过?
再说了,在大明干活,只要不是什么大工程,基本上一个月就能回家陪老婆孩子了,可出海动辄一年甚至更久,丢下老婆孩子不管不顾,也不能孝敬父母,确实没多少人愿意。
不能再逼吕宗艺了。
朱棣叹息,言道:“是不是可以招募一些土著做事?”
顾正臣笑道:“只要你有这个本事,那就可以。不过记住了,一些重要位置,必须自己人做,保证质量。像是砍树、劈石等事,交给土著也无妨,前提是你能说服他们,不过我不认为土著愿意参与进来。”
南洋的土著基本上都是很懒的,反正不愁吃穿,吃什么吃不饱,穿什么也不碍事,南洋嘛,没冬天。没事闲着晒太阳,有事拉几十个人就去干架,那是他们的日常,干活这种事,费力疲惫又没什么大的好处,愿意参加才怪……
但顾正臣还是低估了朱棣的本事,这个家伙得到了顾正臣的许可之后,让人找到三佛齐的土著头领,送去了一堆瓷器、丝绸,比比划划,让土著头领给他三百人干活,头领直接点头同意了,还成为了监工……
朱棣看到顾正臣,还不忘得意地大笑。
顾正臣失算了,朱棣这个家伙是懂得用人的,他不需要去说服每个土著,只需要掌控土著头领一个就行,这能力,不愧有着帝王潜质……
姚广孝去了占城,那里信佛,用武之地更多。
张至臻留在了旧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道门在这里竟然还有信徒,尤其是一些土著,竟然对道门很是敬仰,这可能与张至臻的道法有关,拿着桃木剑,几张符就能着火,振振有词,花样繁多,一看就是高深莫测的神仙之术,别说土著没见过如此高端的,就连一些大明军士也看得入迷……
到了这里,南洋似乎归于平静了。
三佛齐没了,成为了大明的领土。满者伯夷签了石锦条约,也安分了。陈祖义海贼团虽然没有全灭,但也销声匿迹了。
大海重归宁静,商船再次在南洋纵横。
为了得到更多物资补给,顾正臣让人给市舶司带了话,所有出海商人,不管是什么船,做什么买卖,都必须腾出二十分之一的船舱给旧港或南北港或石锦港运送衣物、粮食、锅碗瓢盆等,而从泉州港出航的商船,若协助携带水泥进入南洋,一旦送入旧港,则给予减税文书,等商船返回至泉州港之后,可凭文书减税。
二月底。
朱元璋终于收到了顾正臣的文书与密奏,文书的内容写得很详细,将三佛齐的来龙去脉说了个透彻。三佛齐没了,那里成为了大明的旧港。
南洋的第一块飞地,到今日出现在了版图之中。
朱元璋打开密奏之后,当即皱眉了:“办事还是不够利索,不够狠厉啊。这三佛齐国王留着作甚,多余!”
国都没了,还要什么国王,净给自己出难题?
反正廖永忠还活着,要不派他再去接下?
不太好,这事公开了办总不地道,需要悄悄地办。既然是顾正臣留下的尾巴,那就让他自己处理好了,反正旧港到手,大明在南洋有了立足之地,那就是好事。
“传徐达、李文忠。”
朱元璋沉声。
内侍领命去宣。徐达、李文忠回京还没几日,毕竟云南平定的消息已是传开,梁王都被活捉了,这事如此之大,元廷、纳哈出也都知道了,眼见几次出手占不了便宜,又没办法调动明军主力,干扰明军解决云南,只好退了回去。
边疆压力骤减,徐达、李文忠自然也就奉调回京,只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冯胜、邓愈还是留在了北面。
没多久,徐达、李文忠入殿,朱元璋将文书交两人看过,言道:“在前些年,朕并不认为出海是一件什么好事,可随着大海贸易带来的关税增长,朝廷意识到了开海的好处,按照顾正臣的心思,朝廷可以通过大海开源的方式,来降低农税,朕看这确实可行。”
朝廷每年运作所需要的钱粮,只要没大的战争,没大的灾害,支出项与支出规模基本是稳定的。在这个稳定的基础上,只要大海带来的关税增加一些,相应的农税少收一点也不碍事,遇到一些灾害时,蠲免起来朝廷也不觉得有压力。当然,减少农税的时机还远没到,但大海贸易的增长也没到头不是。
徐达言道:“定远侯为朝廷开辟了一块飞地,着实可喜可贺。”
朱元璋颔首,命人取出舆图,看了看旧港的位置:“这里确实是一块战略之地,有了此处,大明从南洋至西洋的道路也就畅通了。现如今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谁来戍守飞地,如何守飞地。”
徐达、李文忠对视了一眼都没说话。
旧港很重要,所以需要派兵驻守,可顾正臣显然不适合这个位置,还有更重要的事等他来办,困身在旧港有些大材小用。
朱元璋开口:“顾正臣曾提到过这个问题,说飞地并不适合设卫所,带家眷前往,否则很容易形成割据,于朝廷不利。朕深以为然,所以,旧港那里需要安排将士轮戍,至于轮戍将士是谁,多少人,一次戍守几年,还需要五军都督府来议出来。”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