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湖鱼
作者:东有扶苏 更新:2024-12-20 19:43
离开了西凉的大漠,回到了帝国的西北边境,将和西夏之间的事情全部丢给了杨盛与李佑桐,顾怀在兰州城外的军营待了下来,并没有急着回河北。
说到底之前这一系列自作主张的动作还能用事急从权圆过去,可汇报的文书之前送往了京城,如今西北局势尘埃落定,怎么也应该等到朝廷的回复才能起行,真要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到时候京城里那些早就看他不顺眼的官员们怕是又得打了鸡血一样上折子。
算了,全当是给赵轩减负了。
放下事情后,这一待便是十几天,和来时的忧心忡忡焦急不安不同,如今人是找到了,可带不回家,西夏和辽国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起来,辽国上京那边做出反应起码也得一两个月,再加上如今辽国在河北屯兵与魏国对峙,国内又清洗朝堂导致局势不稳,西凉这边今年内打不打得起来还难说。
想必夏则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那么有恃无恐地带着莫莫来跟他谈判,还谈赢了--魏国挣得再多也是夏则赢了,因为成功忽悠得他的小侍女翘了家。
所以他是真的不想管了,中间杨盛跑来请示过几次,可都被他打发了回去,用他的话说就是路都铺好了你一个在此地驻扎了十几年的边将还要事事跑来问,成和体统?他是代天子巡视边境,又不是来此地做官,一个河北就够他操心了难道以后还得加上个西北?
而且每次看到关于西夏的卷宗都堵得慌,既然确定了西夏那帮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居心不良,莫莫在定州城也不会举步维艰受欺负,如今还真成了女帝日子过得滋滋润润都不想跟他回家,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老子是要娶她还是当她爹?反正在定州城留了些锦衣卫,之后还要驻兵,谅西夏那帮人也不敢干什么卸磨杀驴的事,那想闯就闯呗,到时候别跑回来哭就行。
在湖边握着鱼竿的顾怀面无表情地这般想道。
不过说句实在话,自从当初进了京城在国子监教书,这十几天大概是他最为悠闲的一段时间了,什么都懒得去想,也什么都不想管,在送给朝廷的文书上,他的那些奏陈几乎不可能被驳回--赵轩和杨溥又不傻,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此时不做更待何时?西北局势的发展几乎不可能出乎他的预料,而河北那边以他这些时日接到的传讯来看,也没有什么意外,一切都走在正轨上。
所以这西北一行,就算是彻彻底底的结束了。
本意是寻人,后来变成了谋国,中途和夏则之间的算计你来我往,但最后都算是达成了彼此的目的,西夏得以复国,魏国得到了一条至少几年内忠诚度没有问题的看门犬,除了自己的小侍女被拐去当了女帝之外,其他的一切都还算是圆满。
这么一看,倒是颇有些虎头蛇尾的味道,他在京城闹了一通转向西行的时候,是带着满满的杀气来的,可谁知道搞到最后不想回去的是莫莫本人;一开始想着说掳走莫莫的罪魁祸首--也就是那个夏则,一定要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出一口气,可谁知道到了现在帐都不太好算,把这家伙一宰了西夏还能靠谁?靠他那个如今什么都在慢慢学的小侍女?
无论是为了莫莫还是魏国着想,夏则都不能死,这才是最气的。
想到这里,坐在一张小马扎上的顾怀眯起了眼睛,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了他的心境,原本还有些动弹的浮漂这下是彻底没了动静,说来也怪,一旁明明目盲的萧平却收获颇丰,没有视觉的人做起事来总是更为专注,而且找到了莫莫后他的愧疚与惶恐也减轻了很多,钓起来几尾身长体胖的湖鱼后又扔了回去,动作端的潇洒写意。
“接下来的日子,锦衣卫任务很重,”顾怀开口道,“两国外交,比起表面上的礼仪,更重的是暗里的查探,要想让西夏不生起其他心思,接下来几年锦衣卫都要在西凉布置大量人力。”
说起公事,萧平放下鱼竿,专注沉默地听着,等到顾怀说完,他才接口道:“锦衣卫会在此地设司,两年内训练完毕的锦衣卫都会优先往这边分派。”
“嗯,你之后是要回京城的,随着锦衣卫越来越庞大臃肿,你不能久离中枢,”顾怀平静地说着,“但趁着这些时日你在西北,便与此地守将多沟通一下,尽量为以后锦衣卫的行动讨个方便--这些天看下来,锦衣卫的确在你手上有了很大的长进,但也有了不小的骄气,光是与此地驻军发生的冲突便有好几起,日后在附属国境内还得了?”
“是,下官会敲打他们。”
“虽然你掌管锦衣卫已经快两年,但之前大多是督理大魏官场和民间,没有这种监查附属国的经验,所以我有必要在离开这里之前,再和你聊一聊。”
顾怀提起鱼竿重新挂饵,今日为了出城钓鱼轻便,他并没有穿宽袍大袖的道服,而是一身简洁的青衫,如果不去看周围提刀警戒的锦衣亲卫,倒像是个湖边常见的垂钓人:
“在大魏,锦衣卫做事自有自己的一套行为逻辑与准则,但这套规则在西夏不适用,有些时候国与国之间的事情要不择手段,刺探、暗杀、造势、扶持,做起来要比在魏国阴暗也自由得多,一个不慎便容易引起极大的风波和反弹,所以作为锦衣卫的指挥使,该怎么去把握这个度,是你这两年最应该考虑的。”
“是。”
“你是个聪明人,所以很多原本应该说的话,就可以不必再说,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如果一开始还不算引人关注,但这两年下来,已经足够成为魏国朝堂上的一杆大旗,任何一个有野心有手段的酷吏坐上这个位置,都会给朝堂和民间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但你这两年的动作都很中规中矩,这很不容易,我也很满意。”
自从出发去河北之前的那一场谈话,顾怀已经很久没有干涉过锦衣卫的发展,今天这番话听起来难免有些警告的味道,但萧平却知道,这只是眼前这位侯爷在告诉自己,不要因为时间的变迁而变成那种一开始拒绝成为的人。
“下官铭记在心。”
“等到朝廷的旨意下来,你就留在此地处理事情,择日自行回京吧,不必再跟着我了,”顾怀结束了这场对话,“至于被我带到河北的二十四节气,用着太过顺手,你可能就拿不回去了。”
闭着眼睛的萧平嘴角挂起一抹笑意,锦衣卫本就是侯爷建起来的,当初侯爷北上,二十四节气各自带着精锐锦衣卫先行去查探,一年下来已经习惯了待在那里,侯爷此刻说这种话,分明是不想还了但又觉得有些对不住所以顺口一提...
他没有戳破,只是继续拿起了鱼竿,这一片水岸重新沉默下来,湖风轻拂着水草哗哗作响,湖面荡起波澜,看久了便会让人生起些困意--但一行人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静谧。
一群侍卫护着两个宦官走来,待得寻觅到那个坐在湖边单手握住鱼竿垂钓的身影,两个宦官的眼睛便一亮,快步上前先是行了一礼,然后直起身子清了清嗓子:
“靖北侯顾怀,接旨!”
然而小马扎上的顾怀却懒得有什么动作,或者说在西北的一系列遭遇让他没了在这寥寥几个人面前表演的动作,连握住鱼竿的手都没动,轻声开口:
“念。”
早已在沐恩沐公公那儿得了提点的宦官并没有失色,立刻开始宣读旨意,首先是赞同了顾怀在西北的一系列举措,也正式敲定了西夏纳贡称臣封于西凉的事实,同时重新任命了兰州安抚使的人选,不日到任。
而对于顾怀的功绩,旨意上却没提及封赏,这原本是很奇怪的事情,但结合旨意的后半段,也就变得合理起来。
“...令靖北侯顾怀代天巡狩益州,其地山水险恶民风彪悍,兼之西北边军不可轻动,故允靖北侯无需请旨,调动三卫以内兵马和征调狼兵之权,钦此!”
宦官有些尖利的声音落下,一直平静看着湖面的顾怀轻轻皱了皱眉头。
益州?的确是答应了赵轩要去一趟,结果把这事忘了个干净...兵权?为什么要特意在旨意上提及兵权?
益州那鬼地方又出什么破事了?
说到底之前这一系列自作主张的动作还能用事急从权圆过去,可汇报的文书之前送往了京城,如今西北局势尘埃落定,怎么也应该等到朝廷的回复才能起行,真要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到时候京城里那些早就看他不顺眼的官员们怕是又得打了鸡血一样上折子。
算了,全当是给赵轩减负了。
放下事情后,这一待便是十几天,和来时的忧心忡忡焦急不安不同,如今人是找到了,可带不回家,西夏和辽国一时半会儿也打不起来,辽国上京那边做出反应起码也得一两个月,再加上如今辽国在河北屯兵与魏国对峙,国内又清洗朝堂导致局势不稳,西凉这边今年内打不打得起来还难说。
想必夏则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那么有恃无恐地带着莫莫来跟他谈判,还谈赢了--魏国挣得再多也是夏则赢了,因为成功忽悠得他的小侍女翘了家。
所以他是真的不想管了,中间杨盛跑来请示过几次,可都被他打发了回去,用他的话说就是路都铺好了你一个在此地驻扎了十几年的边将还要事事跑来问,成和体统?他是代天子巡视边境,又不是来此地做官,一个河北就够他操心了难道以后还得加上个西北?
而且每次看到关于西夏的卷宗都堵得慌,既然确定了西夏那帮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居心不良,莫莫在定州城也不会举步维艰受欺负,如今还真成了女帝日子过得滋滋润润都不想跟他回家,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老子是要娶她还是当她爹?反正在定州城留了些锦衣卫,之后还要驻兵,谅西夏那帮人也不敢干什么卸磨杀驴的事,那想闯就闯呗,到时候别跑回来哭就行。
在湖边握着鱼竿的顾怀面无表情地这般想道。
不过说句实在话,自从当初进了京城在国子监教书,这十几天大概是他最为悠闲的一段时间了,什么都懒得去想,也什么都不想管,在送给朝廷的文书上,他的那些奏陈几乎不可能被驳回--赵轩和杨溥又不傻,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此时不做更待何时?西北局势的发展几乎不可能出乎他的预料,而河北那边以他这些时日接到的传讯来看,也没有什么意外,一切都走在正轨上。
所以这西北一行,就算是彻彻底底的结束了。
本意是寻人,后来变成了谋国,中途和夏则之间的算计你来我往,但最后都算是达成了彼此的目的,西夏得以复国,魏国得到了一条至少几年内忠诚度没有问题的看门犬,除了自己的小侍女被拐去当了女帝之外,其他的一切都还算是圆满。
这么一看,倒是颇有些虎头蛇尾的味道,他在京城闹了一通转向西行的时候,是带着满满的杀气来的,可谁知道搞到最后不想回去的是莫莫本人;一开始想着说掳走莫莫的罪魁祸首--也就是那个夏则,一定要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出一口气,可谁知道到了现在帐都不太好算,把这家伙一宰了西夏还能靠谁?靠他那个如今什么都在慢慢学的小侍女?
无论是为了莫莫还是魏国着想,夏则都不能死,这才是最气的。
想到这里,坐在一张小马扎上的顾怀眯起了眼睛,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了他的心境,原本还有些动弹的浮漂这下是彻底没了动静,说来也怪,一旁明明目盲的萧平却收获颇丰,没有视觉的人做起事来总是更为专注,而且找到了莫莫后他的愧疚与惶恐也减轻了很多,钓起来几尾身长体胖的湖鱼后又扔了回去,动作端的潇洒写意。
“接下来的日子,锦衣卫任务很重,”顾怀开口道,“两国外交,比起表面上的礼仪,更重的是暗里的查探,要想让西夏不生起其他心思,接下来几年锦衣卫都要在西凉布置大量人力。”
说起公事,萧平放下鱼竿,专注沉默地听着,等到顾怀说完,他才接口道:“锦衣卫会在此地设司,两年内训练完毕的锦衣卫都会优先往这边分派。”
“嗯,你之后是要回京城的,随着锦衣卫越来越庞大臃肿,你不能久离中枢,”顾怀平静地说着,“但趁着这些时日你在西北,便与此地守将多沟通一下,尽量为以后锦衣卫的行动讨个方便--这些天看下来,锦衣卫的确在你手上有了很大的长进,但也有了不小的骄气,光是与此地驻军发生的冲突便有好几起,日后在附属国境内还得了?”
“是,下官会敲打他们。”
“虽然你掌管锦衣卫已经快两年,但之前大多是督理大魏官场和民间,没有这种监查附属国的经验,所以我有必要在离开这里之前,再和你聊一聊。”
顾怀提起鱼竿重新挂饵,今日为了出城钓鱼轻便,他并没有穿宽袍大袖的道服,而是一身简洁的青衫,如果不去看周围提刀警戒的锦衣亲卫,倒像是个湖边常见的垂钓人:
“在大魏,锦衣卫做事自有自己的一套行为逻辑与准则,但这套规则在西夏不适用,有些时候国与国之间的事情要不择手段,刺探、暗杀、造势、扶持,做起来要比在魏国阴暗也自由得多,一个不慎便容易引起极大的风波和反弹,所以作为锦衣卫的指挥使,该怎么去把握这个度,是你这两年最应该考虑的。”
“是。”
“你是个聪明人,所以很多原本应该说的话,就可以不必再说,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如果一开始还不算引人关注,但这两年下来,已经足够成为魏国朝堂上的一杆大旗,任何一个有野心有手段的酷吏坐上这个位置,都会给朝堂和民间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但你这两年的动作都很中规中矩,这很不容易,我也很满意。”
自从出发去河北之前的那一场谈话,顾怀已经很久没有干涉过锦衣卫的发展,今天这番话听起来难免有些警告的味道,但萧平却知道,这只是眼前这位侯爷在告诉自己,不要因为时间的变迁而变成那种一开始拒绝成为的人。
“下官铭记在心。”
“等到朝廷的旨意下来,你就留在此地处理事情,择日自行回京吧,不必再跟着我了,”顾怀结束了这场对话,“至于被我带到河北的二十四节气,用着太过顺手,你可能就拿不回去了。”
闭着眼睛的萧平嘴角挂起一抹笑意,锦衣卫本就是侯爷建起来的,当初侯爷北上,二十四节气各自带着精锐锦衣卫先行去查探,一年下来已经习惯了待在那里,侯爷此刻说这种话,分明是不想还了但又觉得有些对不住所以顺口一提...
他没有戳破,只是继续拿起了鱼竿,这一片水岸重新沉默下来,湖风轻拂着水草哗哗作响,湖面荡起波澜,看久了便会让人生起些困意--但一行人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静谧。
一群侍卫护着两个宦官走来,待得寻觅到那个坐在湖边单手握住鱼竿垂钓的身影,两个宦官的眼睛便一亮,快步上前先是行了一礼,然后直起身子清了清嗓子:
“靖北侯顾怀,接旨!”
然而小马扎上的顾怀却懒得有什么动作,或者说在西北的一系列遭遇让他没了在这寥寥几个人面前表演的动作,连握住鱼竿的手都没动,轻声开口:
“念。”
早已在沐恩沐公公那儿得了提点的宦官并没有失色,立刻开始宣读旨意,首先是赞同了顾怀在西北的一系列举措,也正式敲定了西夏纳贡称臣封于西凉的事实,同时重新任命了兰州安抚使的人选,不日到任。
而对于顾怀的功绩,旨意上却没提及封赏,这原本是很奇怪的事情,但结合旨意的后半段,也就变得合理起来。
“...令靖北侯顾怀代天巡狩益州,其地山水险恶民风彪悍,兼之西北边军不可轻动,故允靖北侯无需请旨,调动三卫以内兵马和征调狼兵之权,钦此!”
宦官有些尖利的声音落下,一直平静看着湖面的顾怀轻轻皱了皱眉头。
益州?的确是答应了赵轩要去一趟,结果把这事忘了个干净...兵权?为什么要特意在旨意上提及兵权?
益州那鬼地方又出什么破事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