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海运
作者:东有扶苏    更新:2024-12-20 19:42
  四月的钱塘,花事正盛。
  上了年头的古城里,桃花、樱花渐次凋零,而杜鹃、蔷薇却竞相绽放,走过水洗般的街道,看过古桥流水人家,便能听见那日夜不息的潮声了。
  一栋正对着远处轻烟缭绕山色的院落里,重新像出嫁妇人一样盘起发髻的李明珠,正在看着一叠厚厚的账簿。
  去过一趟京城后,她便知道朝贡的生意从今以后就算是彻底断了,完全撕破脸掀起国战的魏辽,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苏州李家这样的商贾,得益于顾怀事前的提醒,逐步把生意重心转移到日渐稳定的两浙的李家,总算是没有被这场时代的巨浪彻底冲垮。
  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就是了。
  失去了朝贡这样稳定金贵的生意,回到苏州的李明珠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投向民间,可惜苏州这一年来生意场的厮杀实在太过惨烈,虽然丝织业的发展彻底带动了经济,让整个苏州日渐繁华,但其背后却是无数破财遭灾的小商小户,毕竟市场就那么大,就算能把生意做到西域做到北方,也避免不了同行间靠着各自的体量相互碾压。
  到了如今,市场几乎已经定型,李家这样想要重新挤入市场的庞然大物,几乎会引起所有人的同仇敌忾,但让他们有些吃惊和心安的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李家就撤出了苏州,只留下了几间象征性的铺面和那栋老宅,然后彻底转向了海外。
  是的,海外。
  这也是李明珠如今会在钱塘的原因,钱塘江虽然因礁石与海潮不利于直接航行,但钱塘港却处在两条运河的交汇点,同时有着完善的转运体系,足够支撑起如今李家对海外的开拓,是个足够理想的生意总部。
  而且在彻底将生意迁入两浙之前,李家便在两浙设了许多厂房,战后的人力是很廉价的,还可以帮助地方安置百姓,官府也会大开方便之门,因为朝贡耽搁而停滞的生产重新开始启动,一艘艘大船载满了丝绸罗绮,驶向了天边。
  也是这个时候,李明珠才知道原来顾怀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切,并且有了妥善的安排,包括让自己将生意转到两浙,早早地开始与海外接触,就算他不再是自己的相公,也还在担心时代的浪潮会把自己淹没。
  只可惜他还是没从自己身边逃开--李明珠挽了挽头发,有些俏皮地想道。
  她去了一趟京城,又一个人回到苏州,难免会遇到些异样的眼光和奚落,连老夫人也控制不住地叹气,但她没有宣扬什么,把京城发生的那些当成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得到了自己苦苦追寻的一切。
  这些日子她一直在关注着北边的讯息,河北的混乱让她心惊,但也偶尔能听见一些好的消息,比如收复了什么地方,有了哪些新的举措,而在这些过程里,不可避免地会一次又一次提到那个名字。
  已经约定好终生的人,在远方做着那么光明正义的事情,仿佛成了故事里的人物,这种情绪总会让李明珠感到有些紧张与窃喜,几乎每一天夜里,她闭上眼,都会想起京城离别时的浅浅一吻,还有他温暖的笑意。
  我的相公是个大英雄--她总是对自己说。
  这半年里信件的来往很频繁,顾怀也渐渐会在信里说一些他的烦恼与无力,偶尔抱怨的模样会像个小孩子,和那些传说里完全不一样,是只属于她的样子,她虽然偶尔也会担心,但却从来没有说过让他不要冒险之类的话,因为她明白只有做完了那些该做的事,他的心才能平静。
  有了寄托,时光就变得不再那么寂寞与难熬,生意逐渐走上正轨,高丽与倭国的航线已经彻底开辟,走东海过琉球,便能到达高丽的开城,以及倭国的鹿儿岛,这两个国家的人有些不同,高丽人对于丝绸和绫罗很热衷,每一次商船都能满载而归,在他们的请求下,后面还逐渐加上了瓷器、茶叶、药材、香料之类的东西,一开始的几条商船也变成了连绵的船队。
  相比之下倭人真的很奇怪,他们最为热衷的永远是武器和粮食,只有那些倭国的将军与大名会顺带购买些精美的商品,其他的人总是旁敲侧击地想要让李家的船队走私一些让他们杀起同胞来更为快速和致命的东西,其中不少人在见到了护卫商队的人拿着的火枪时,眼里放出的光据说比宝石还亮。
  然而那些火枪只是顾怀让人送来的礼物,不可能卖给他们--好像还因此爆发了冲突,有些倭人在商队准备启程时翻脸偷袭,买不到便想要抢,却白白送了好些人命。
  当然,这样的生意实在太过挣钱,钱塘的一些商贾在见到了难免想要主动加入进来,也会有人雇了船偷偷跟着商队上路,对于这种事情,顾怀一开始也说过,是拦不住的,李家不可能完全控制商路,所以最好是收一些...加盟费?然后带着其他人一起挣钱,受益的人多了,海外的生意才能稳固下来。
  到时候李家会真正地成为庞然大物,连通着好几个过度,做生意的掌柜甚至能和一国的实际掌权者谈笑风生,无论那些国家乱成什么样子,打着李家旗号的商船都会成为座上贵宾--不过好像还很遥远。
  而除了这两条海上商路,其实李家还派了人下南洋。
  南洋诸国虽然一直和大魏有着联系与交流,但像李家这样光明正大开辟商路进行大规模贸易的还是很少,那里的路比起东海来说难走了很多,半年时间过去,也不过是打通了几个小国,整个国家的百姓加起来还没战后的两浙多,虽然也可以做生意,但和顾怀一开始所描述的那些实在差得有些远,有好几个掌柜都觉得走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不过李明珠还是坚持派出了好几支船队。
  算一算时间,这两天也该有一支回来了。
  想到这里,便有掌柜兴冲冲地在小院外面喊着什么,李明珠放下笔走过去询问了两句,才知道原来一支下南洋的商队已经入了港口,停泊好了商船,带回了很多消息。
  她离开院子去到港口,刚下马车,远远地便能听见喧嚣的人声,好些做贴身短打打扮的伙计正在卸货,一样样在大魏见不到的东西被搬下来,引起围观众人的惊呼与雀跃。
  “东家!”
  晒黑了一圈的新任掌柜快步走过来,难掩兴奋:“我们这一路过了占城、真腊,最后到了三佛齐,带的东西都卖空了,买回来好些当地盛产的香料宝石!而且我们还找到了这个。”
  他回头喊了两声,一个伙计快步拿了个小袋子过来,掌柜将其打开,露出了里面的种子。
  李明珠有些惊喜,这件事顾怀已经拜托她许久了,可一直没有什么眉目,她本以为可能找不到了,没想到现在居然有掌柜直接带了回来。
  她用修长的手指拈起一些,细细摩挲着,问道:“确认过了么?”
  “肯定没错,我们还去看了种出来的东西,和东家您之前说的那种一模一样!按照他们的说法,这玩意儿不值钱,随便拿点东西换就行,要多少有多少!”
  李明珠点点头,随即看着这个小袋子,有些失望:“就只带了这么一些回来么?”
  年轻掌柜笑了笑,让开身子,引着李明珠的视线看向停泊的一艘大船,朗声道:
  “不,我们带了一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