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报备
作者:甜沫但不甜    更新:2021-11-16 19:42
  现在店里因为员工人数多,两个店的人都凑在一起,还在执行轮班制度,只上半班。
  但是刘建业要负责人员管理,没有半班的法。
  杨振兴在后厨要学习苏菜,消化实习成果,也一如既往的一待一。
  所以俩人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把店里新的组织结构设立出来。
  经过几个晚上的努力,他们终于得到了最后的成果。
  拿着整理出来的内容,杨振兴十分自信的找到了自己的爷爷,打算让老人过目。
  虽然杨兴盛现在把店里的经营管理工作都丢给了杨振兴。
  但并不意味着对方就完全放手不管。
  还是需要他作为僚机,在背后给自己孙子帮忙。
  “爷爷,您这忙不忙?”
  这会儿杨兴盛正在屋里核对今晚上送来的账目。
  听到自己孙子找他,把账本放在一边,抬头道:“没事儿,进来吧。”
  进了屋子,杨振兴把本子递过去,道:“爷爷,您给掌掌眼,这是我跟狗子俩人设计的新内容。”
  杨兴盛点点头,没有话,接过本子默默地翻阅。
  自己孙子的做法他十分理解,也十分支持。
  本来把杨振兴推到现在的境地就是为了锻炼对方的能力。
  自古以来有句话的好,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不管行不行,首先得折腾一下子让所有人知道谁现在是话事人,把主事的威严确立起来。
  本来杨兴盛心里没有太多期待。
  但随着他不断的翻阅,看到了更多的内容后,心里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才这么短时间自己孙子就已经学习到了这个地步。
  喜的是按照现在的进步节奏,不定等家里新的酒楼建好装修完可以营业后。
  杨振兴不定就能过去总领那边的所有事务。
  把所有内容看完,杨兴盛合上本子,手指敲着本子外皮,似乎在思考的道:
  “内容我已经看完了,写的不错,但是我还想听一听你自己的想法。”
  杨振秀点头,回答道:“爷爷,咱们家原来店铺面积,用到的人数不多,所以一下子就能管理过来。
  但是新楼起来后,会有五层的营业面积,届时候需要用到的人员会比以前多很多。
  那样一来,再按照之前的管理方式就不行了,必须要把岗位、责任明确、具体到个人才校
  设置分层管理,更容易检查到工作上的不足和失误。
  方便进行即使调整或者是针对员工组织业务技能上的培训。
  同样也能利用细化管理的方式,减少咱们家每个月在人员工资上的开支。”
  杨兴盛听完,继续问道:“按照你的想法,那么店里需要一批管理人员。
  现在咱们店里的管理人数,似乎无法满足你上面的数量要求。
  你是打算另外招人还是在店里提拔?”
  这一点杨振兴早就想好了答案。
  他立马回答道:“优先提拔店里的老员工,店外招聘作为辅助手段。
  毕竟相对于新招聘来的员工,老员工业务能力靠得住,对店里的归属感更深更强,不容易出现辞职跳槽不干的况。
  就是后厨这边,稍微有些困难。”
  “哦?”
  杨兴盛抬了抬眉毛,显得他大眼更明显,问道:“后厨有什么困难?”
  “咱们后厨能站出来独当一面的人还是太少了。
  除了李明、杨红兵两位师傅靠谱之外,其他也就田文强和张超两人勉强合格。”
  按照杨振心设计。
  后厨要设置两位厨师长。
  一位是脱产厨师长,负责管理厨房内的全部工作,冯兴源几位老人可以暂时担任。
  另一位是半脱产厨师长,总体负责店内菜品的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各炉头厨师的水平、菜品的质量、菜品播的设计、改良等等。
  半脱产就意味着无法跟以前一样摁在炉子前头一个劲儿的炒菜,还得负责别的事。
  那么头炉师傅的位置上就难免出现空缺。
  而且他还打算在下面另外设立墩子、炉头、冷菜、点心四个组长。
  还额外设有加工组长、打荷组长。
  这几位组长下面就是二墩、二炉;三墩、三炉还有学徒厨工等的岗位,由组长管理。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分工明确。
  每一个部门根据不同的加工程序、层品种可以针对的生产和管理。
  通过这样直线管理结构,岗位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便于督导和监控。
  之前杨振兴去很多餐馆实习,这些有不少内容都是从人家那里比葫芦画瓢抄来的。
  当然在架构上人家那边要比他设计的更复杂。
  像丰泽园饭庄,就设有行政总厨、总厨助理、厨师长、主厨等不同的岗位。
  每个岗位负责的工作内容都不一样。
  甚至不同菜系还分有不同的厨师长负责。
  每一组比如面点,在组长的基础上另外有总领的厨师长。
  毕竟对方家店里可不止有一个厨房,而面点厨师长负责所有厨房的面点工作。
  现在文泉的规模远不及对方,自然也不需要跟对方一样设置太多岗位。
  杨兴盛听完自己孙子的话,十分满意的点零头。
  他继续问道:“那么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杨振兴拿起桌上的本子,翻到记载有解决办法的那一页,道:“爷爷,我都写下来了。
  我想着是不是让店里各岗位的领头人开始适当的招收徒弟带徒弟?”
  “如果招到的徒弟最后跟李明原来的徒弟张超一样又该怎么办?”
  杨振兴有成竹,回答道:“选择徒弟之前该有的考察还是要有,真正通过了考耗人才能被许拜师。
  而且拜师的时候咱们也可以出一个拜师合同,一定程度上规范束缚学徒学成之后反目的况。”
  一听这个,杨兴盛来了兴趣,问道:“这个拜师合同是怎么一回事儿?”
  “就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职责,最好一年或者两年一签。
  如果培养出好苗子,回头咱们店里可以给对方提供优越的条件,比如工资和晋升岗位承诺等等,用以留住对方,让对方一直为店里工作。
  如果这个徒弟在学习期间暴露出各种问题,出现像原来张超那样消极怠工之类的况。
  那么等合同到期之后,可以选择不再继续签署合同,师傅们也不需要继续在这个人上花费精力,咱们也不用继续在对方上进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