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买航母
作者:遥远 更新:2022-02-28 20:14
在莫斯科逗留了两天时间后,姚远一行人来到了黑海造船厂所在的尼古拉耶夫市,乌克兰南端黑海边。
此行的队伍庞大,大部分是姚远这边的人,鲁森、苏望亭两位海外事业主要负责人和情报安全负责人雅科夫也都到了,加上钟卫国那边一行五人,浩浩荡荡将近三十号人。
黑海造船厂莱蒙托夫一早就接到了电话,在姚远下榻的酒店恭候。
仅仅三年前,哪怕是苏维埃的领导人过来视察,也别指望莱蒙托夫屈尊降贵到酒店恭候。
莱蒙托夫是红色情结相当强烈的人,六十多岁他的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苏联解体。
几年后,俄海军司令在乌克兰总理的陪同下前来参观,想要将已经完工70%的瓦良格号完成,询问需要什么才能完成剩下的30%工程。
莱蒙托夫说,需要一个伟大的强国,要有六百多个专业、八千多个厂家的通力合作,需要经济、政治、技术层面的密切合作,需要整个国家资源的绝对倾斜支持。
但是这个国家已经没了。
其中的唏嘘和遗憾溢于言表。
作为苏联航母工程的总负责人,莱蒙托夫对继续完成瓦良格号不抱任何希望,更别说仅完成了40%建造工程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黑海造船厂和船台上的航母的最终结局。
而此时此刻,他唯一关心的是船厂上万名职工及家属的生活,那些为了祖国航母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大半辈子、整个青春的工人们,如今过得如同乞丐,忙于争权夺利的政客们,压根不管他们的死活。
卖掉一条25000吨的破冰船勉强够全厂职工家属吃喝拉撒一个月。
而西方公司想要的,只是想把他们身上的肉割下来,敲掉骨髓吸掉里面的骨髓,对此,莱蒙托夫看得非常清楚。
与姚远的合作,使他感受到了应有的尊严和平等,也得到了应该有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的出卖。
上次东欧之行结束后,姚远没有停止过与莱蒙托夫的交流沟通,这是他有把握在今年之内帮助军方完成瓦良格号购买工作的信心来源之一。
实事求是地说,红旗下长大的莱蒙托夫,对同样来自红旗国家的姚远以及其拥有的企业有天然的好感,从个人情感出发,他倾向于选择南方实业。
但是这一次,交易实体是新兴集团旗下的万利进出口贸易公司,新兴集团总经理李岩带了三个人过来,加上钟卫国就是五个人的小团队。
其中一位头发半花白的老者,绝对是国内船舶研究行业里的技术领头人,操一口五六十年代用词习惯的俄语和莱蒙托夫聊得热火朝天,十句话有九句半是关于技术的。
若苏联还在,莱蒙托夫是一定会选择性地回答一些技术问题的,但此时此刻,人家是大客户的技术顾问,提出来的问题必须要完完整整地回答,哪怕涉及了核心技术。
眼看两个老头子有恨不得促膝长谈的架势,姚远不得不站出来说,“罗总工,莱蒙托夫厂长,我们先去船厂实地看看吧,谈好了框架再谈技术细节问题,你们觉得如何?”
罗阳猛地回过神来,连连点头,“对对对,先去看船。”
此时的华夏人连航母长什么样,都只是在照片上看过,真的航母究竟是什么样,完全没有概念,就连五十年代留苏大学生罗阳也没见过。
一行人乘车浩浩荡荡地往黑海造船厂去。
苏望亭负责的东欧事业部总部就设在基辅,在业务地理板块中,黑海边的尼古拉耶夫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因此设有分部,有正式员工上百人,大部分在做机械收购和技术收购等工作。
大规模的“捡破烂”工作结束了,但长期稳定的“捡破烂”从来没有停止过。乌克兰境内生产了全苏所有的大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航母以及这三大装备所需要用到的大型发动机,其技术媲美美英法,部分技术更是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
黑海造船厂这边的迎接队伍很寒酸,仅有莱蒙托夫乘坐的伏特加轿车和一辆大轿车,而人家大客户在本地的人员和车辆,和美国总统出行一样庞大,而且都是好车。
一路开到1号船坞,众人一下车,抬头看到的是几乎看不到最高处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只有站在船坞边用治疗颈椎病的姿势去仰望,才知道原来10万吨、长320米、高76米、飞行甲板宽70米的庞然大物,是这么的巨大。
众人没有对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留恋,大家都知道,这条船体只完成了一半的巨舰,不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就算是买到手了,想要继续建造完毕拖回去,也是困难重重的。
这是一条能够对美国海军形成致命威胁的大型核动力航母,美国人的眼睛都盯在它身上。
换个角度来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存在,何尝不是转移掉了美国人的注意力,使得瓦良格号的回国之路最终成功。
一路走到岸边,眺望着已经下水进入舾装阶段的瓦良格号,罗阳总工程师的眼珠子眨都不带眨的,贪婪地反复观察,好像要把这条六万多吨的常规动力航母的外形的所有细节都记在脑子里。
姚远和钟卫国、李岩二人站在一起,他低声说,“时间宝贵,早一天起航回国就多一分成功的几率。”
“上面已经决定,由你主导谈判,老李这边听你的。”钟卫国沉声说。
李岩说,“我们新兴集团已经做好准备,钱也准备好了。”
姚远说,“我尽量杀他们的价,争取采用美元加卢布的方式付款,可以省很多钱。”
部队的经费极其有限,从80年代初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勒紧裤腰带”时期,恨不得一分钱当成一百块来花。
李岩感激地说,“谢谢姚总,石化基地的事情,只要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我们新兴集团一定会全力提供帮助。”
“这事我代表部队表个态。”钟卫国说,“在国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你说句话。”
这是正式承诺了。
姚远拱了拱手,不再多说什么。
他走向莱蒙托夫,二人默契地走到一边,姚远开门见山,道,“厂长同志,此前已经多次沟通,这次过来是争取敲定合同。你我是老朋友了,你知道我们南方实业做事的态度。”
“是的,姚远同志,你开价吧。”莱蒙托夫很直接地道。
什么都谈了,唯独没有谈价格,恰恰价格不是关键因素。
姚远说,“正如此前我所承诺的,基辅那边的事情我负责处理好,扫清阻力所有的花费都不包含在采购价里。”
顿了顿,他说,“我有两个方案供您选择。”
购买破冰船的时候,姚远和莱蒙托夫就有很投缘的交流。姚远对黑海造船厂非常的重视,而莱蒙托夫对来自华夏的南方实业有好感,希望能够得到南方实业的帮助,因此二人的电话电报往来非常频繁。
黑海造船厂是2010年以前唯一一个能够给予华夏船舶工业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超级船厂。
无论是姚远个人,还是华夏,都不应该也不能错过。
在莱蒙托夫看来,这么多接触过了的外国企业,只有南方实业对黑海造船厂体现出了尊重,合作条件是基于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
别的不说,就说姚远买下的那条破冰船,在他之前,有多家西方企业希望购买下来,但是出价仅有三分之一,卖废铁都不止这个价。
基于以上原因,莱蒙托夫知道,姚远给出的两个方案一定都是公平公正的,选择哪一个,其实都是看自己基于什么来考虑。
姚远说,“第一方案是万利公司出资2000万美元购买瓦良格号以及全套的技术图纸。第二方案则是,万利公司出资1000万美元购买瓦良格号以及全套的技术图纸,同时,南方实业愿意接受黑海造船厂1000名工程师、技术工人,安排到华夏进行定居和工作。”
看上去很便宜,实际上,对于一条只完成了70%工程进度的船舶来说,2000万美元是很市场的价格了。
别忘了,姚远买的25000吨的核动力破冰船也才3000万美元。
黑海造船厂是有预算的,如果继续把瓦良格号建造完毕,还需要2亿美元,这笔钱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了,也不会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给他人做嫁妆,这可是军舰!
姚远提出的两个方案对黑海造船厂都是有利无害的,首先价格很厚道,其次,区别只是在于一部分钱怎样用。
第一方案是买断式,第二方案则可以解决1000名工程师、技术工人的前途问题。
莱蒙托夫问,“包括职工家属吗?”
“包括,我们有考核细则的,符合条件的人才能进入我们的技术人员引进计划,当然,第二方案其实是两部分,万利公司和南方实业是互不关联的。”姚远解释道。
“那么,技术水平决定到华待遇,是吗?”莱蒙托夫问道。
姚远肯定地点头,“是的,莱蒙托夫厂长您如果愿意到华夏来,是能够得到院士待遇的。”
莱蒙托夫沉思起来。
此行的队伍庞大,大部分是姚远这边的人,鲁森、苏望亭两位海外事业主要负责人和情报安全负责人雅科夫也都到了,加上钟卫国那边一行五人,浩浩荡荡将近三十号人。
黑海造船厂莱蒙托夫一早就接到了电话,在姚远下榻的酒店恭候。
仅仅三年前,哪怕是苏维埃的领导人过来视察,也别指望莱蒙托夫屈尊降贵到酒店恭候。
莱蒙托夫是红色情结相当强烈的人,六十多岁他的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苏联解体。
几年后,俄海军司令在乌克兰总理的陪同下前来参观,想要将已经完工70%的瓦良格号完成,询问需要什么才能完成剩下的30%工程。
莱蒙托夫说,需要一个伟大的强国,要有六百多个专业、八千多个厂家的通力合作,需要经济、政治、技术层面的密切合作,需要整个国家资源的绝对倾斜支持。
但是这个国家已经没了。
其中的唏嘘和遗憾溢于言表。
作为苏联航母工程的总负责人,莱蒙托夫对继续完成瓦良格号不抱任何希望,更别说仅完成了40%建造工程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黑海造船厂和船台上的航母的最终结局。
而此时此刻,他唯一关心的是船厂上万名职工及家属的生活,那些为了祖国航母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大半辈子、整个青春的工人们,如今过得如同乞丐,忙于争权夺利的政客们,压根不管他们的死活。
卖掉一条25000吨的破冰船勉强够全厂职工家属吃喝拉撒一个月。
而西方公司想要的,只是想把他们身上的肉割下来,敲掉骨髓吸掉里面的骨髓,对此,莱蒙托夫看得非常清楚。
与姚远的合作,使他感受到了应有的尊严和平等,也得到了应该有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的出卖。
上次东欧之行结束后,姚远没有停止过与莱蒙托夫的交流沟通,这是他有把握在今年之内帮助军方完成瓦良格号购买工作的信心来源之一。
实事求是地说,红旗下长大的莱蒙托夫,对同样来自红旗国家的姚远以及其拥有的企业有天然的好感,从个人情感出发,他倾向于选择南方实业。
但是这一次,交易实体是新兴集团旗下的万利进出口贸易公司,新兴集团总经理李岩带了三个人过来,加上钟卫国就是五个人的小团队。
其中一位头发半花白的老者,绝对是国内船舶研究行业里的技术领头人,操一口五六十年代用词习惯的俄语和莱蒙托夫聊得热火朝天,十句话有九句半是关于技术的。
若苏联还在,莱蒙托夫是一定会选择性地回答一些技术问题的,但此时此刻,人家是大客户的技术顾问,提出来的问题必须要完完整整地回答,哪怕涉及了核心技术。
眼看两个老头子有恨不得促膝长谈的架势,姚远不得不站出来说,“罗总工,莱蒙托夫厂长,我们先去船厂实地看看吧,谈好了框架再谈技术细节问题,你们觉得如何?”
罗阳猛地回过神来,连连点头,“对对对,先去看船。”
此时的华夏人连航母长什么样,都只是在照片上看过,真的航母究竟是什么样,完全没有概念,就连五十年代留苏大学生罗阳也没见过。
一行人乘车浩浩荡荡地往黑海造船厂去。
苏望亭负责的东欧事业部总部就设在基辅,在业务地理板块中,黑海边的尼古拉耶夫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因此设有分部,有正式员工上百人,大部分在做机械收购和技术收购等工作。
大规模的“捡破烂”工作结束了,但长期稳定的“捡破烂”从来没有停止过。乌克兰境内生产了全苏所有的大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航母以及这三大装备所需要用到的大型发动机,其技术媲美美英法,部分技术更是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
黑海造船厂这边的迎接队伍很寒酸,仅有莱蒙托夫乘坐的伏特加轿车和一辆大轿车,而人家大客户在本地的人员和车辆,和美国总统出行一样庞大,而且都是好车。
一路开到1号船坞,众人一下车,抬头看到的是几乎看不到最高处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
只有站在船坞边用治疗颈椎病的姿势去仰望,才知道原来10万吨、长320米、高76米、飞行甲板宽70米的庞然大物,是这么的巨大。
众人没有对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留恋,大家都知道,这条船体只完成了一半的巨舰,不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就算是买到手了,想要继续建造完毕拖回去,也是困难重重的。
这是一条能够对美国海军形成致命威胁的大型核动力航母,美国人的眼睛都盯在它身上。
换个角度来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存在,何尝不是转移掉了美国人的注意力,使得瓦良格号的回国之路最终成功。
一路走到岸边,眺望着已经下水进入舾装阶段的瓦良格号,罗阳总工程师的眼珠子眨都不带眨的,贪婪地反复观察,好像要把这条六万多吨的常规动力航母的外形的所有细节都记在脑子里。
姚远和钟卫国、李岩二人站在一起,他低声说,“时间宝贵,早一天起航回国就多一分成功的几率。”
“上面已经决定,由你主导谈判,老李这边听你的。”钟卫国沉声说。
李岩说,“我们新兴集团已经做好准备,钱也准备好了。”
姚远说,“我尽量杀他们的价,争取采用美元加卢布的方式付款,可以省很多钱。”
部队的经费极其有限,从80年代初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勒紧裤腰带”时期,恨不得一分钱当成一百块来花。
李岩感激地说,“谢谢姚总,石化基地的事情,只要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我们新兴集团一定会全力提供帮助。”
“这事我代表部队表个态。”钟卫国说,“在国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你说句话。”
这是正式承诺了。
姚远拱了拱手,不再多说什么。
他走向莱蒙托夫,二人默契地走到一边,姚远开门见山,道,“厂长同志,此前已经多次沟通,这次过来是争取敲定合同。你我是老朋友了,你知道我们南方实业做事的态度。”
“是的,姚远同志,你开价吧。”莱蒙托夫很直接地道。
什么都谈了,唯独没有谈价格,恰恰价格不是关键因素。
姚远说,“正如此前我所承诺的,基辅那边的事情我负责处理好,扫清阻力所有的花费都不包含在采购价里。”
顿了顿,他说,“我有两个方案供您选择。”
购买破冰船的时候,姚远和莱蒙托夫就有很投缘的交流。姚远对黑海造船厂非常的重视,而莱蒙托夫对来自华夏的南方实业有好感,希望能够得到南方实业的帮助,因此二人的电话电报往来非常频繁。
黑海造船厂是2010年以前唯一一个能够给予华夏船舶工业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超级船厂。
无论是姚远个人,还是华夏,都不应该也不能错过。
在莱蒙托夫看来,这么多接触过了的外国企业,只有南方实业对黑海造船厂体现出了尊重,合作条件是基于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
别的不说,就说姚远买下的那条破冰船,在他之前,有多家西方企业希望购买下来,但是出价仅有三分之一,卖废铁都不止这个价。
基于以上原因,莱蒙托夫知道,姚远给出的两个方案一定都是公平公正的,选择哪一个,其实都是看自己基于什么来考虑。
姚远说,“第一方案是万利公司出资2000万美元购买瓦良格号以及全套的技术图纸。第二方案则是,万利公司出资1000万美元购买瓦良格号以及全套的技术图纸,同时,南方实业愿意接受黑海造船厂1000名工程师、技术工人,安排到华夏进行定居和工作。”
看上去很便宜,实际上,对于一条只完成了70%工程进度的船舶来说,2000万美元是很市场的价格了。
别忘了,姚远买的25000吨的核动力破冰船也才3000万美元。
黑海造船厂是有预算的,如果继续把瓦良格号建造完毕,还需要2亿美元,这笔钱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了,也不会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给他人做嫁妆,这可是军舰!
姚远提出的两个方案对黑海造船厂都是有利无害的,首先价格很厚道,其次,区别只是在于一部分钱怎样用。
第一方案是买断式,第二方案则可以解决1000名工程师、技术工人的前途问题。
莱蒙托夫问,“包括职工家属吗?”
“包括,我们有考核细则的,符合条件的人才能进入我们的技术人员引进计划,当然,第二方案其实是两部分,万利公司和南方实业是互不关联的。”姚远解释道。
“那么,技术水平决定到华待遇,是吗?”莱蒙托夫问道。
姚远肯定地点头,“是的,莱蒙托夫厂长您如果愿意到华夏来,是能够得到院士待遇的。”
莱蒙托夫沉思起来。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