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相“望”于江湖
作者:红色水牛    更新:2024-08-02 07:22
  第二天。
  以网络为主,报纸为辅,突然又刮起了一股寻人热。
  寻谁?
  寻找曾经的那两个他,为德芸社,为郭德刚。
  唐云风来到后台,第一次时间把这些报纸和网络消息,拿给郭德刚看。
  郭德刚前后扫视完,脸色直接又喜又惊。
  喜的是很多人帮他传播消息找人,那能找到的概率便要大上许多。
  昨晚他在台上说的话,并不是嘴上客套而已,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意。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
  贫贱之中的缘分,总是让人更加难以忘怀,甚至记一辈子都不说定。
  喜完之后,便是惊。
  郭德刚惊讶于现在媒体的反应速度,惊讶于媒体对他的关注程度。
  自己的一言一行,只隔了一个晚上,便能引发如此的热度。
  他当然知道这意识着什么了?
  倘若说,过年前的自己是一个小明星,那现在便真正成了大明星。
  行走的热点,实至名归的名人。
  前后只用了短短十几天的一个假期,便达到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细思极恐,这太可怕了。
  无名之人,一旦成名,性格跳脱的会放飞自我,性子老成的会惶恐不安。
  郭德刚从这些报纸、消息上,再一次感受到了不安!
  一如去年11月,媒体刚刚冒头的时候。
  不,这次的势头更猛,他也更加不安。
  摔死的,都是被别人捧上天的人。
  唐云风看着郭德刚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心中有些想笑。
  师父,别紧张了。
  从此以后,传统相声、郭德刚、德芸社,这三个词依然有区别,但也会渐渐变得没有区别。
  现在,都还只是开始,这才哪儿到哪儿?
  如果这点热度都受不了,那以后还不得被自己给吓死了?
  这话不能说,想笑也得憋着。
  不过,他心里是真的很高兴。
  郭德刚的名气上涨,也意味着德芸社这棵小树,正式进入茁壮成长的快速期。
  平台越大,对他们这些徒弟也越有利。
  江湖上,没有名气,没有背景,想混出头不容易。
  现在,他也算是有来头之人了。
  或许还可以找机会,着手安排一些别的事情也不说定。
  唐云风和郭德刚师徒俩人都没有说话,各自琢磨着心事。
  不时,烧饼跑进来。
  “师父,记者,外面又来了好多记者。”
  郭德刚一愣,又来了?
  就这都让人热得受不了,怎么还有人上门?
  他试探的问道:“他们有没有说,因为什么事情来的?”
  烧饼道:“听他们跟师娘说,还是因为寻人的事情,想再采访采访您!”
  郭德刚听闻,脸色更惊,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唐云风一言不发。
  这是好事儿,有采访就有热度。
  至于什么话题嘛?
  这个不重要,只要不是负面的就成。
  最终能不能寻到人,这个也不重要,不过,唐云风知道,这注定是个没有结局的故事。
  这样也好。
  重聚首,话当年,远不如相“望”于江湖,来得有味道!
  突然,郭德刚琢磨完,心里打定了主意。
  他对唐云风道:“少爷,你帮我去打发他们,还有,把‘谢绝采访’的牌子给挂出去,挂多久得听我的信儿。”
  谢绝采访?
  这下,真出了唐云风的意料!
  以前求都求不来,现在竟然连送上门的热度都不要啦?
  师父是胆小,还是脑子坏掉了?
  坏掉是不可能的,那就是胆小。
  他怕了。
  唐云风轻声劝道:“师父,您其实不用这么担心,人家又不是老虎!”
  郭德刚眼一瞪,道:“臭小子,我哪里担心了,只是刚好来了灵感,我得写段子,不得空,哼!”
  说完,不等俩人反应,一股脑的全给轰出了休息室。
  唐云风回头瞅了两眼,见连门都给关上,只能无奈的摇头。
  甭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郭德刚既然发话了,那自然得执行。
  “烧饼,把牌子搬上,跟我到正门去!”
  “是,师哥!”
  师兄弟俩相跟着,往正门而去。
  与此同时,在四九城的一家医院里。
  一位瘦骨如柴的老人,正安静的躺在病床上。
  眼神暗淡浑浊,却微微地睁着,始终瞅向旁边准备给他念报纸的女儿。
  知子莫若父,爱父莫若女。
  已经快五十岁的女儿,自然知道老父亲的爱好。
  老爷子生于乱世,长在太平年景,娶妻生子,安稳工作,直到退休。
  既吃过苦,也享过福。
  说坎坷也好,说平淡也罢,总之现在他的人生已经快走到了尽头。
  老爷子这一生,烟酒吃穿不好,唯独爱听个相声。
  电视上的那些相声,他不爱听。
  平时下班后,只喜欢抱着一个用了几十年的旧收音机来听。
  他的东西,家人都可以动,但唯独这个老宝贝碰不得。
  前几年,也不知道打哪天开始,老爷子见天出去溜达,而且一出去就是大半天。
  家人好奇,便问他干什么去了?
  老爷子得意道:“上园子里听相声去了!”
  “园子远不远,要不要我们送您去?”
  老爷子身板子一挺,嫌弃道:“不用,我腿脚好着呢!”
  小辈们放心不下,偷偷地跟过两回,发现他确实进了一个园子,并不是上广场找老太太聊天。
  老人愿意听,听完心情还好,家人便也没再过问。
  又过很久,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他又开始成天不出门,在家抱着收音机听相声。
  只是听归听,脸的笑容倒是少了许多。
  一家子谁也不懂相声,也只能随他了。
  此刻,一份报纸在女儿手里,从头往后翻,她就想找点有趣的新闻让老人乐呵乐呵。
  不时,女儿手上的动作停住,脸色还一喜。
  她提高音量道:“爸,这里有个说相声的新闻,我给您念念啊!”
  老爷子确实好这一口,听闻“相声”二字,连暗淡的眼神都亮了一丝。
  “2月13日,元宵刚过,德芸社便举行了春节后的首场相声演出……班主郭德刚在演出结束后,还同在场观众分享起了曾经创业之初的艰辛往事……”
  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把德芸社的现状都解释了。
  女儿难得找到了一点老爷子感兴趣的东西,嘴里念得也声情并茂。
  只是,不知道从哪一句话开始,老爷子的眼睛闭上了,旋即两行浊泪在满是沟壑的脸颊上艰难攀爬。
  连同他的嘴唇,都在哆哆嗦嗦地说着什么。
  等女儿将报纸念完,抬眼一瞧,顿时被老爷子的模样吓了一跳。
  “爸,您怎么啦?”
  “爸,您在说什么?”
  老爷子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中,并不搭理女儿的问话。
  女儿赶紧把耳朵凑过去,仔细的倾听。
  只听老爷子满怀深情的呢喃道:“我的……角……你终于……红了!”
  “我的角,你终于红了!”
  女儿重复完这句话,自己愣住了。
  角是谁?
  某条街道上,一位四十来岁的汉子匆匆而来,停在了路边的报刊亭。
  左右手开工,找着自己喜欢的报纸。
  不时,翻到一篇文章,他当即停下。
  从头到尾看完,脸上直接笑了。
  最终,放下报纸,头也不回的走了。
  摊主大爷朝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呸,穷鬼,连大爷的便宜都占,不要脸!”
  唐云风应付完记者,回到后台,又开始忙碌。
  不时,自己口袋里的电话却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