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风调雨顺的一年
作者:晚禾    更新:2024-07-25 12:04
  底下吴家人在村里头热闹着,任家人却是低调得不行。
  原本已经出月子的宋九也不能马上出门,按着时日算,她还得过五日后才能出月子,把孩子们的出生往后推了推。
  终于宋九能出门了,任婆子早已经备下了红鸡蛋,把大媳妇和二媳妇叫了来,催着她们去村里送红鸡蛋去,还故意让两个儿媳妇跟村里人说,家里就不办满月酒了,前头有个福气的吴家孙子,他们家的孩子就比较普通了。
  两个儿媳妇嘴巴子也会说,原本还想着任家办满月酒去吃上一顿的村里人,一个个也都歇了心思。
  吴家人听了任家这话,心头那叫一个得意的,以前任家哪哪都好,现在却是不如他们吴家的,还是他家的儿媳妇娶得好啊,肚子也争气。
  红鸡蛋送出去后,村里人也都知道了孩子的出生时辰,对于任家老三媳妇生了对双胞胎的事还是挺新奇的。
  莫看人家身子小巧,不如村里的妇人壮实,可是人家能生,比任家另外两个儿媳妇都厉害。
  宋九没想到她也会在村里出名,原因是她能生,大概以后村里人挑媳妇的眼光都跟着她改变了。
  宋九待在祖宅里听着大嫂回来给她说村里的传言,倒是没有一个人关注两孩子的情况,也是好事,就这样默默地养大孩子,挺好的。
  山脚下真是清静呢。
  随着这一场冬雨,也迎来了新年,大年初一,院门一开,便是银装素裹的大地,寒风扑面而来。
  宋九抱着两孩子躺在被窝,还是傻夫君先起的床。
  下雪了,却不像去年那样会大雪封山的地步,反而下一阵停一阵,转眼又露出阳光来。
  宋九慢吞吞的从屋里出来,就见她家傻夫君已经将院里院外清扫干净,这会儿架着梯子爬到屋顶上扫雪。
  宋九朝手指呼了口热气,这就进了厨房,没多会儿,饭菜香味从厨房传来,给安静的山脚下添了几分热闹。
  任荣长忙了一个早上,还出了一身汗,这会儿闻着饭香脚步飞快的进了厨房。
  看到丈夫,宋九从锅里拿出一块煎得金黄的油饼子往他嘴里塞,尝着味儿了,任荣长坐在灶台前不走了。
  水乡村的村民养有稻香鱼,年前两日挑去城里买,家家户户多少有些现钱,再买些粮食和肉,大概这个年过得也还不错呢。
  像宋九这样连娘家都不用回的,正月里不是照顾着孩子们就是在家里弄吃的,没到春耕忙碌的时候,地里也不必去了,就挺闲的。
  底下大房二房是要回娘家去的,尤其是沈秋梅,初二回娘家,东西都准备了,却比去年的礼物寒碜了不少。ŴŴŴ.BiquKa.coM
  任广田现在能赚钱了,看到媳妇将去年天水送来的鱼做成的腊鱼捡了三条,又拿了一只熏干的野鸡,并没有提块新鲜的年猪肉,还有些奇怪。
  沈秋梅把新做的桃红衣裳往孩子身上一穿,还用红绳子系在孩子的总角上,更是拿出唯一的一盒胭脂红往孩子眉心一点,她家闺女就像个年画娃娃似的。
  沈秋梅正欣赏着闺女还要不要哪儿添点什么,就见她丈夫随手将一袋银子往腊肉底下放。
  沈秋梅直起身,立即将腊肉下藏着的银袋拿出来,说道:“你给我爹娘钱做什么?给了可就闹出麻烦了。”
  “我现在可是想清楚了,回娘家的礼就这些,到时候若是看到爹娘过得不好再想办法,也不能显得咱们家赚了多少钱似的。”
  “赚了钱也不能让我爹娘知道,尤其是我那个只会读书不做家务事的大哥,我倒要看看这么久了有没有长进。”
  钱被媳妇没收了,任广田也没了办法,这些年两人每次回岳父家都是给的多,头回给这么少的。
  沈秋梅见一家三口都穿戴齐整了,这就抱着闺女坐上了牛车,一家三口回娘家去了。
  任家二房屋里,杨冬花迟迟不动身,年前她送了吃的过去,年后她犹豫了,不想回娘家。
  二房家里没什么现钱,过年都是吃的现成的,鸡鱼肉也没有少,但是没有买新鲜的。
  这会儿任广江扛出两袋粮食准备挑着担子去岳丈家,却被杨冬花拦下了,“我想好了,不回娘家去。”
  任广江还想劝两句,到底是两个长辈过得不好,不去看媳妇怕是不放心的。
  只是这一次杨冬花狠了心,于是二房没有出门。
  任家小院里,任婆子和任老头倒是过得惬意,没有往年招呼儿子儿媳妇回娘家的事,老两口吃饱喝足,一个在屋里缝补衣裳,一个在廊下修农具,显得很安详。
  傍晚时分,大房夫妻气冲冲的回来,显然这一趟回娘家东西拿少了,受了气,沈秋梅一回到家里,就生气说道:“我还回家看了爹娘,我那妹妹,嫁到城里粮铺,头一年就不回娘家探亲,生怕受娘家的拖累。”
  “亏得我娘还嫌我拿的少了,我家蓉姐儿出生,她做外祖母的,连块尿布都没有准备,还好意思说。”
  任广田只好在一旁安慰着媳妇。
  摇篮里的蓉姐儿不哭不闹的,这会儿见她爹抱着母亲安慰,她眨巴眨巴着眼睛勉强扶着摇篮站起来,盯着爹娘看。
  随着孩子的动作,摇篮两边晃动着,正在气头上的沈秋梅看到了,吓出一身冷汗。
  她家心肝竟然扶着摇篮站起来了,这要是翻过去摔了出来,那如何是好,好在这是丈夫亲手做的摇篮,木头重,只是摇摇晃晃没有真的翻下来。
  沈秋梅一把将闺女抱住,转眼也将娘家的事释怀了。
  时间过得真是快,正月一过,村里人就迫不及待的想下地干活了。
  今年的地都适合种作物。
  宋九家买的那十亩荒地终于能翻地了。
  村里时常在三房家借牛的刘婶来了山脚下,宋九跟她说了说想请几个短工,帮着挖沟渠修水田的事。
  刘婶笑道:“这事儿包我身上,村里有不少人地少的,家里儿子还多,还想着去城里寻苦力做,瞧着村里能做事,就不用去城里了。”
  说好了价钱,二十个大钱一天,不包吃的,从早做到晚,跟她家傻夫君一起去地里。
  刘婶这就去村里找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