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新的出路
作者:青山君子 更新:2024-07-22 10:18
说到这里的时候,陆云涛忍不住的冷哼一声。
他作为礼部尚书,能不知道这些官员的小动作吗?
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子孙能够有个功名,一个个居然不惜科举舞弊。
也是陛下看在他们的面子上,不愿意追究,要不然朝堂之上还能有几人安安稳稳的站在这里?
这些官员听到陆云涛的提醒,他们这才回过神来。
自己之前还真是灯下黑了,只想着这些医者数量增多会分润他们这些文人的利益,却也忘记到时候文人数量会因此减少。
到时候自己的子孙后代科举也将更加容易。
工部尚书左兴国听到这里的时候,他眼神微动。
道理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啊,若是有更多的百姓去学习其他手段,那他们这些文人掌握大周不也更加容易吗?
而且以他对陛下和陆尚书的了解,这二人说不定就是在此双簧,说不定这一切还是陛下的意思。
若是自己能够让陛下满意,那自己是不是还有机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脑中稍微思考片刻后,左兴国主动上前半步,朝着仁治皇帝躬身行礼道。
“陛下,臣认为陆尚书此言有理,臣以为,但单凭发展医学,恐怕不能振兴我大周,臣以为,工部工匠是否能够参照此事?”
“给予某些工匠一些特殊待遇,比如我工部最近有一工匠打造了一柄更加强力的鸟铳,比之前的所有鸟铳准度更高,射程更远。”
“百步之内,不说百发百中,也算是百发八十中。”
“臣以为,若是重奖此人,必定会刺激工部内的其他工匠,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仁治皇帝瞧见眼前孺子可教的左兴国,他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一丝微笑,心情愉悦的叩击着龙椅道。
“左爱卿触类旁通,此法朕亦觉得可行,那便请左爱卿制定具体章程吧。”
左兴国观察到仁治皇帝脸上转瞬即逝的笑容,他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自己真的猜对了陛下的想法。
而站在左兴国身后的这些官员感受到他的喜悦后,他们都忍不住的瞥了他一眼。
这家伙脑子转的真快,不过他们也能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能够提高地位的职业。
可一时半会,这些人也没什么头绪。
随后,又有几位官员提了几件大周最近发生的大事。
仁治皇帝一一处理好之后,他望着自己面前的一众官员发问道。
“各位爱卿可还有事要请奏?若无其他事宜,便散朝吧。”
这些官员瞧见仁治皇帝那认真的眼神,他们纵然是心中还有些许看法想要表达,却也只能无奈的点头应下。
“臣等恭送陛下。”
虽然早朝已经散了,可是这朝会上所谈论的一切却并未因为朝会的解散而随之沉寂,反倒是迅速在京城内发酵。
京城的大小医馆内。
不少有真本事的医者都开始思索要不要前往宁波。
京城城郊之地,一处小医馆内。
几名年轻医者围绕着自家先生不停的念叨着。
“师父,咱们这医馆在京城声明不显,并未是师父你医术不高,实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是啊,师父,我们医馆无人宣传,这京城内的那些达官显贵也不知道您老的医术如何,再这么强撑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师父,难道您就不想去宁波见识见识来自大周各地的名医,不想与之一较高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弟子神色谦卑的看了自家师父一眼,随后他小声的喃喃道。
“还是说师父怕了?认为我们的医术会不如别人?”
一听这话,他面前的那位华发老者深吸一口气,眼神不满的扫了他一眼。
“你小子,觉得你的激将法对为师有用吗?”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脸色一滞,接着又继续开口道。
“不过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去宁波与这些人比试比试。”
“也让他们明白,谁才是医圣真正的传承者。”
除了这些医馆,在这些大街小巷中,也有很多百姓开始讨论要不要让自家孩子走医学一道。
城西,某平房内。
一位正在浆洗媳妇的夫人望着正在做手艺活的丈夫开口道。
“当家的,咱们宝儿看着也不是考科举的那块料子,他也不喜欢你的那些手艺。”
“要不然咱们送他去学医怎么样?我可是听隔壁家李婶说了,将来学医也能和科举一样的做大官。”
“而且还说这大官跟那些锦衣卫似得,直接听皇帝陛下的命令呢。”
这丈夫听到自家妻子的话后,他立马怒目的瞪了她一眼。
“你这妇道人家乱嚼什么舌根!”
“这隔墙有耳的道理不知道吗?要是被那些人听到了,谁的救不了你!”
这妇人在听到自己丈夫的训斥后,她赶忙低下了头。
要是夫妻之间在床头说说也就算了,要是院子里还敢这般口无遮拦,那还真是离死不远了。
那位丈夫瞧见自己夫人那举动,他嘴巴微张,想要安慰,但又碍于面子,纠结片刻后,又只能选择沉默。
沉默良久,这丈夫放下手中活计,拿起一旁的烟斗抽了几口,许久之后,他有些颓废的磕了磕自己手中的烟斗。
思来想去一番,他最后还是选择点头同意。
“孩他娘,这四书五经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可是学医不一样,我听说学医的费用都是由官府出的。”
“就算是最后没有通过那个考核,也能稍微了解一些医术,今后说不得就能自己为自己瞧病了。”
虽说自己真的很想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手艺活,可手艺活做得再好,怎么能比得上做官呢?
这做官多么的威风啊,平头百姓谁见了官不要低人家一头啊?
而且如今学医的人数可比科举少多了,做官的可能性可比参加科举大多了。
将自家孩子送去学医的情况并未一家之相,京城内众多家中无余财的家庭都准备送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医术,谋求一条新的出路。
他作为礼部尚书,能不知道这些官员的小动作吗?
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子孙能够有个功名,一个个居然不惜科举舞弊。
也是陛下看在他们的面子上,不愿意追究,要不然朝堂之上还能有几人安安稳稳的站在这里?
这些官员听到陆云涛的提醒,他们这才回过神来。
自己之前还真是灯下黑了,只想着这些医者数量增多会分润他们这些文人的利益,却也忘记到时候文人数量会因此减少。
到时候自己的子孙后代科举也将更加容易。
工部尚书左兴国听到这里的时候,他眼神微动。
道理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啊,若是有更多的百姓去学习其他手段,那他们这些文人掌握大周不也更加容易吗?
而且以他对陛下和陆尚书的了解,这二人说不定就是在此双簧,说不定这一切还是陛下的意思。
若是自己能够让陛下满意,那自己是不是还有机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脑中稍微思考片刻后,左兴国主动上前半步,朝着仁治皇帝躬身行礼道。
“陛下,臣认为陆尚书此言有理,臣以为,但单凭发展医学,恐怕不能振兴我大周,臣以为,工部工匠是否能够参照此事?”
“给予某些工匠一些特殊待遇,比如我工部最近有一工匠打造了一柄更加强力的鸟铳,比之前的所有鸟铳准度更高,射程更远。”
“百步之内,不说百发百中,也算是百发八十中。”
“臣以为,若是重奖此人,必定会刺激工部内的其他工匠,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仁治皇帝瞧见眼前孺子可教的左兴国,他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一丝微笑,心情愉悦的叩击着龙椅道。
“左爱卿触类旁通,此法朕亦觉得可行,那便请左爱卿制定具体章程吧。”
左兴国观察到仁治皇帝脸上转瞬即逝的笑容,他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自己真的猜对了陛下的想法。
而站在左兴国身后的这些官员感受到他的喜悦后,他们都忍不住的瞥了他一眼。
这家伙脑子转的真快,不过他们也能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能够提高地位的职业。
可一时半会,这些人也没什么头绪。
随后,又有几位官员提了几件大周最近发生的大事。
仁治皇帝一一处理好之后,他望着自己面前的一众官员发问道。
“各位爱卿可还有事要请奏?若无其他事宜,便散朝吧。”
这些官员瞧见仁治皇帝那认真的眼神,他们纵然是心中还有些许看法想要表达,却也只能无奈的点头应下。
“臣等恭送陛下。”
虽然早朝已经散了,可是这朝会上所谈论的一切却并未因为朝会的解散而随之沉寂,反倒是迅速在京城内发酵。
京城的大小医馆内。
不少有真本事的医者都开始思索要不要前往宁波。
京城城郊之地,一处小医馆内。
几名年轻医者围绕着自家先生不停的念叨着。
“师父,咱们这医馆在京城声明不显,并未是师父你医术不高,实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是啊,师父,我们医馆无人宣传,这京城内的那些达官显贵也不知道您老的医术如何,再这么强撑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
“师父,难道您就不想去宁波见识见识来自大周各地的名医,不想与之一较高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弟子神色谦卑的看了自家师父一眼,随后他小声的喃喃道。
“还是说师父怕了?认为我们的医术会不如别人?”
一听这话,他面前的那位华发老者深吸一口气,眼神不满的扫了他一眼。
“你小子,觉得你的激将法对为师有用吗?”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脸色一滞,接着又继续开口道。
“不过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去宁波与这些人比试比试。”
“也让他们明白,谁才是医圣真正的传承者。”
除了这些医馆,在这些大街小巷中,也有很多百姓开始讨论要不要让自家孩子走医学一道。
城西,某平房内。
一位正在浆洗媳妇的夫人望着正在做手艺活的丈夫开口道。
“当家的,咱们宝儿看着也不是考科举的那块料子,他也不喜欢你的那些手艺。”
“要不然咱们送他去学医怎么样?我可是听隔壁家李婶说了,将来学医也能和科举一样的做大官。”
“而且还说这大官跟那些锦衣卫似得,直接听皇帝陛下的命令呢。”
这丈夫听到自家妻子的话后,他立马怒目的瞪了她一眼。
“你这妇道人家乱嚼什么舌根!”
“这隔墙有耳的道理不知道吗?要是被那些人听到了,谁的救不了你!”
这妇人在听到自己丈夫的训斥后,她赶忙低下了头。
要是夫妻之间在床头说说也就算了,要是院子里还敢这般口无遮拦,那还真是离死不远了。
那位丈夫瞧见自己夫人那举动,他嘴巴微张,想要安慰,但又碍于面子,纠结片刻后,又只能选择沉默。
沉默良久,这丈夫放下手中活计,拿起一旁的烟斗抽了几口,许久之后,他有些颓废的磕了磕自己手中的烟斗。
思来想去一番,他最后还是选择点头同意。
“孩他娘,这四书五经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可是学医不一样,我听说学医的费用都是由官府出的。”
“就算是最后没有通过那个考核,也能稍微了解一些医术,今后说不得就能自己为自己瞧病了。”
虽说自己真的很想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手艺活,可手艺活做得再好,怎么能比得上做官呢?
这做官多么的威风啊,平头百姓谁见了官不要低人家一头啊?
而且如今学医的人数可比科举少多了,做官的可能性可比参加科举大多了。
将自家孩子送去学医的情况并未一家之相,京城内众多家中无余财的家庭都准备送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医术,谋求一条新的出路。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