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太学
作者:包子手雷    更新:2021-10-27 23:16
  “回来了!”
  正在首案上看这奏简的刘彻,听见殿门被推开,自己儿子从外面走了进来,嘴角一笑。
  刘据弓身行了一礼;“儿拜见父亲!”
  “朕知道你的意思,你想去博望苑住!”刘彻看一眼儿子笑笑,拿起一份奏简展开,缓缓又道;“等过了年你就七岁了,那时候再搬出去!”
  刘据脸色一喜,惊讶道;“真的!”
  刘据实在是没有想到,他觉得刘彻要等到最起码十岁才同意让自己出去住,可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个时代普遍是用虚岁来计年龄的,因为古人认为,虚岁就是大数。
  “朕什么时候骗过你!”刘彻脸色佯怒,低着头看着奏简。
  “爹最好了!”
  刘据撒着欢跑了上去,连忙使出浑身解数,敲打刘彻的肩膀,揉揉肩捶捶背,一副小人得志献殷勤的模样。
  刘彻看见儿子这动作一笑,自己这个儿子从小就比别人聪明,也更加老练。如果说没有封太子之前,年龄确实有些小。可封了太子就不一样了,一国之皇太子,怎么还能住在西阁中,搬到太子宫也不合祖制,自己父亲景帝也是成年才搬进去的。
  想着想着,刘彻脸上泛着一丝玩味的笑容;“对了,要让你母亲先同意,朕说了不算。”
  果然,刘据一听见这话愣住了,敲打刘彻的肩膀的手也停在半空。不过他是谁,从后世穿越而来,皇帝老爹这点腹黑的想法他能不知道。
  刘据露出一副恃宠而骄的表情;“爹,你就让我出去吗?只要你同意了,我娘肯定会同意的!”
  就在刘据软磨硬泡的时候,春陀的声音又传了进来;“陛下,胶西王刘端国相,董仲舒送来奏简!”
  “进来吧!”
  刘据赶紧起身站好,自从高祖登基,叔孙通制定礼法以来,虽然是去繁从简,但该有的君臣之礼也要有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他和皇帝老爹私下可以喊父亲、爹之类的称呼,但是一旦有外人在就不行了。
  春陀走在御座大概五步远,弓身行礼,手中捧着一份奏简,刘据连忙下去接过,递到皇帝的手中,刘彻挥挥手,示意春陀先下去。
  “唔~”刘彻展开奏简,轻吟了一声,把奏简给到刘据。
  刘据也没有犹豫,拿过奏简后大致一扫而过,前段句都是一些废话,问候语而已,中间和后面得才是正事。
  “爹,董相国提议可行!”刘据点点头,把奏简放到桌案上;“我朝已经恢复过来,建立太学也在情理之中。”
  这是一份董仲舒劝告刘彻建立太学的奏简,其言就明确表明了汉朝自文景两代圣主治理,大汉已经蒸蒸日上,选拔官员制度也不断完善,建立太学已经是迫在眉睫。
  不过说起选拔官员制度,让刘据忍不住想起后世的科举制。
  刘彻点点头,关于太学的事他也是同意的,毕竟关乎人才,朝廷现在就是用人之际;“可,拟诏。”
  刘据听见皇帝老爹的话语,连忙拿起桌案上空白的帛书,拿起趣÷阁就等待的皇帝老爹的下文。
  “朕闻上古君,帝入大学,承师问道,朕今设五经博士,博士弟子者五十,立太学,掌育人之则。”
  听着皇帝老爹的话,刘据下趣÷阁如有神,篆体字在这个时代是官方字体,汉承秦制,政哥一统天下之后,书同文、车同轨,以大篆籀文基础上改革,小篆出世,到了西汉末期,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这是篆书的一大特点,就好像帛书上的这不是字体,而是一个个九天仙女,赛歌赛舞。
  刘据有时候觉得这趟穿越真的是没有白来,吹吹帛书上的字迹,使其加速风干,心中难免有些得意。这手书法,后世王羲之什么的都要靠边站,比之后世自己鬼画符的字可好了千倍万倍。
  如果能来回穿就好了,分分钟成为国学大师、古董大师,发财了……
  “不错,有长进!”刘彻接过儿子手中的帛书,点点头,一副似笑非笑模样;“朕觉得给你找太子太傅有点多余了!”
  “…”
  刘据听见皇帝老爹的赞赏之语,心中有些得意,刚想得瑟两句,可听见后半句之后,话到嘴边,愣是说不出来,难道让他说这本来就是多余吗?
  忤逆君父,他是不敢的,大汉以孝治国,孝字看的尤为重要,更何况他是一国之皇太子,更要以身作则。
  而且他知道,这是父亲跟他在打趣,太子太傅不止要教自己学问,更要教仁义礼智信。
  “父亲,太学的建址选好了吗?”刘据没有在这个话题上逗留,坐在刘彻的右侧,说道。
  “唔~”刘彻沉思了一会,点了点头又道;“可以在聚贤馆基础上进行修建,扩大一番则可。”
  刘据点点头刚想说话,就听见春陀的话语传了进来,说是母亲请他们爷俩过去,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相继一笑,说着说着把这事还给忘了。
  “行了,你先过去吧!朕这里在处理一下!”刘彻摆摆手,示意刘据道。
  “儿告退!”
  今天的家宴,是他三弟刘闳,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齐王刘闳的生辰宴,皇室子弟。年龄到四岁就会办,而这场生辰宴,其寓意就是说过了这个年龄,夭折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再过个一二年就可以封王。
  刘据对于这四个弟弟还是很好的,小时候整天缠着自己给他们讲故事。不过人都会长大的,渐渐的这几个小屁孩心中都有一点小心思了。
  人小鬼大,接触的事物比较多,再加上有心人的教导,心性也渐渐成熟起来。
  刘据对此也没有在意,自己占嫡占长,占尽大义,只要自己不死,他们全都没有机会,有点心思能怎么?自己都能容下那个苏文,哪能容不下他们。
  话说回来,有心思就有心思,可他们真要是想造反,刘据还真不介意亲手送送他们。
  他历史中不了解这几人,对于皇帝老爹的儿子,他了解的就是昌邑王刘髆,那也是因为他儿子的原因刘据才知道的,大名鼎鼎的昌邑王刘贺,就是被霍光废掉的那个皇帝,就是刘髆儿子,还有两个就是他自己和那个刘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