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乱世当用重典
作者:剑从天降    更新:2024-11-10 23:16
  ()“这并非扰乱军心,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王宫中,众臣前,灌那加面对明临达野的逼问是摇头叹息道:
  “汉军之强,人所共见。”
  “他们行军至此,竟是未逢一败。”
  “坐原,丸都山城,哪一个不是被他们旦夕而下?”
  “我国内王都之中又有何优势能够与之对抗?”
  灌那加的话说的众人无言以对,更是让明临达野听得直抽抽,当即冷哼一声:
  “哼,我派你去求和,你不努力争取于我高句丽有利的条件,反而回来劝我送上自己的脑袋?”
  “灌那加啊灌那加,我真是瞎了眼了,竟然才发现你的狼子野心。”
  “但你莫要忘了,汉人是想要让我高句丽成为他们的郡国,你便是如此上杆子去舔他们的屁眼,你也没可能当上莫离支的。”
  “为了那点蝇头苟利,背主求荣,你真是无耻至极!”
  说罢,明临达野当即招来卫士,便要将那灌那加压下去收监。
  眼见那明临达野如此自负,灌那加脸色大变,当庭驳斥:
  “莫离支且冷静啊!”
  “我非是为了权势,而是为了高句丽的未来啊!”
  “汉军强大,非我高句丽所能匹敌,继续抵抗只会让更多的族人无辜丧命。”
  “汉人只要你一人的性命便可饶过我等其他族人。”
  “这是多么仁慈的决定啊!”
  “你真的要让所有人都跟你一起陪葬吗?!”
  “你们就真的愿意和他一起去死吗?!”
  “我高句丽两百年基业,就要这么毁于一旦了吗?!”
  灌那加的话语声嘶力竭,在朝堂上空不停的回荡。
  他的言辞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让整个宫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默之中,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面露犹豫之色,有的则低着头一副沉思的模样。
  明临达野的脸色铁青,双拳紧握,气急败坏的大喊:
  “拖下去,给我砍了!”
  反转并不存在。
  最终,灌那加这位老臣为他的天真付出了血的代价。
  他并没有如苏曜期望的那般,在被放回后串联起兵,以武力推翻明临达野的统治。
  这个一向以温和著称的老臣,选择了相信语言和人心的力量。
  但是,他却忽略了,有的人根本是不可救药的。
  而那些他期望中,与他一起在朝堂上痛陈利害,劝谏明临达野的大臣们,更是畏惧其如虎,在明晃晃的刀剑面前无一人为灌那加发声。
  眼睁睁的看着他被拖走斩首。
  灌那加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而明临达野也借着他这颗脑袋稳定了局势,表达了死战的决心。
  国内城上下众志成城,一心备战.这一点,明临达野却也没有实现。
  明临达野也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高句丽在建国前便是五部共治,便是犯了再大的错也从未有过殃及性命的事情。
  灌那加的死可谓是瞬间点燃了火药桶。
  本来,五部中,王族的桂娄部已被架空,而多勿部又已背叛,连恒那部都因为失去了族长,处在监视状态中。
  这灌那部可以说是如今城中仅次于明临达野的势力了。
  谁曾想,他们的族长竟然就这样被当众处决。
  在朝堂上,那些人不敢说上什么,生怕危急性命,被一起算作同党处决。
  这一下了朝堂,马上沸反盈天,尤其是灌那加之子,更是拿着其父交给他的书信暗自联络恒那部。
  这第一日的天还没黑下去,高句丽王都国内城便已是喊杀震天。
  内乱,虽迟但到。
  灌那加长子在饲堂中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成为新的灌那加后,当即是振臂一呼:
  “奸臣当道,莫离支祸国,今日我等便要为国除害。”
  “兄弟们,跟我杀呀!”
  随着这一声呐喊,高句丽内乱爆发。
  打着救国与复仇的名号,灌那部联合恒那部残部对明临达野的城中势力发起猛攻。
  一时间,他们是士气如虹,声震朝野,甚至差一点就打进了王宫。
  然而,许是报仇心切,又许只是单纯的没有什么政治眼光。
  这位年轻的新灌那加根本没有其父的政治眼光,他与族人杀红了眼,根本没想过,自己一开始的顺利,是有那椽那部族众在放水纵容。
  试问这世间能有几人坦然面对生死?
  椽那部中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对明临达野的决策不满,甚至同情老灌那加的遭遇。
  故而,他们对于小灌那加的起事一开始都是在虚与委蛇,应付差事。
  这些人,未尝没有一点坐看明临达野去死的打算。
  然而,小灌那加没有察觉,或者是自大的认为不需要这些人的帮助。
  总之,他是对椽那部人痛下杀手,不但投降者被干脆的斩首,甚至连妇女儿童都不予放过。
  这一下子,打着打着,椽那部的人便被激起了真火,所有人都拧成了一股绳,全力对抗这些疯批叛军。
  一时间,战火四起,两边分割成城池,相持不下,时日已过数日。
  城外,汉军营地。
  苏曜站在高台上,扶刀而立。
  台下三军集结,竟是一副随时发起进攻的姿态。
  “偌大的高句丽,竟然连一个有担当的人都没有吗?!”
  “三日之期已到,他们却再一次无视了我的警告。”
  “各位,你们说说,咱们该如何是好啊?”
  “我等愿随君侯冲锋陷阵,攻下高句丽王都,推翻明临达野!”将士们振臂高呼,跃跃欲试。
  然而,面对将士的热情苏曜却回道:
  “不,这不够,远远不够。”
  “什么?!”
  勿鲁加和恒那加等高句丽降将发出一声惊呼:
  “君侯,这是何意???”
  高台上,苏曜目光扫过众人,气势逼人:
  “要说这高句丽,也是正儿八经天子亲封之国,却与我刀兵相见,行至如今境地,所为者何?”
  不待众人回复,苏曜便继续道:
  “我本以为是因为尔等国家出了奸臣,是那莫离支祸国的缘故。”
  “但如今看来,事情却并非如此。”
  “这那君侯以为是如何?”
  勿鲁加与恒那加互相看了一眼,两人目光中的惊惧之色清晰可见。
  “尔等高句丽,享国两百年,本应恪守臣道,保境安民,教化百姓,使国泰民安。”
  “然而,两百载岁月,非但未似的君臣同德,万民一心,反倒是滋生野心,屡生事端,引兵祸连结,致使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
  “这岂是一人所为能铸就?”
  “此必是沉疴痼疾,积重难返也!”
  苏曜长刀出鞘,遥指城头:
  “正所谓乱世用重典,沉珂下猛药。”
  “故,我已决意此战之后,高句丽——除国!”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