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顾廷烨回京
作者:抢你辣条    更新:2024-08-29 04:09
  四人一同回了侯府。
  陈大娘子早已吩咐好了厨房,在家里备好了饭菜,觉着杨文远这些天怕是饿瘦了,一直招呼着杨文远多吃点,让杨文远有些哭笑不得。
  但也不好拒绝叔母的好意,也是全都吃下肚。
  再配了点小酒。
  微醺之下,这晚睡了这段时间里最舒适的一觉。
  乡试的发榜时间定在九月中旬。
  那时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因此乡试后张贴的榜单也被称为“桂榜”。
  乡试刚刚考完。
  虽然距离放榜还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婚礼的日程却是已经定下。
  九月十八,宜婚庆,嫁娶。
  因此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却是盛家和平阳侯府杨家最忙碌的时候。
  除了要筹备婚礼时的各样彩妆首饰,还需得接待从大周五湖四海而来的亲戚们。
  这些本该由杨文远的母亲准备,但现在这情况下,也只能转由陈大娘子担着。
  杨文远依旧是轻轻松松去盛家读书,毕竟若是秋闱顺利,隔不久就是明年的春闱,现在也是要认真对待的。
  但这可苦了陈大娘子。
  杨家家大业大,虽然嫡系人数不多,但各种亲朋好友那是海了去了,别人特地来汴京庆贺你家亲事,即便关系再远,你也得去接待寒暄一番吧?
  隔三差五脸蛋就要摆上笑容,去接待应付一番,陈大娘子感觉自己的脸都要笑僵了。
  这也使得即便好事将近,但陈大娘子的脾气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宛如一个随时爆炸的火药桶子。
  一日,杨文远哼着小曲从盛家回来。
  一进门,就看见陈大娘子带着满肚子怨气坐在椅子上——为了方便筹备婚事,这一个月杨宇卿和陈大娘子一家又搬进了平阳侯府。
  不过在重新搬进来侯府大门的那一刻,陈大娘子回忆起过往的种种,心里暗暗发誓:“自己要是再搬进侯府操心费力,自己就不姓陈!”
  杨文远进门,一见陈大娘子脸色不善,当即就要转身就走。
  但步子刚迈开,就被喊住了。
  “过来!早就看到你了,还往哪跑?”
  陈大娘子啐道:“为了伱的婚事我忙前忙后赔笑脸,你看到我就像是看到瘟神一样?”
  “你个没良心的憨货!”
  “您看错了,我哪敢啊!”
  杨文远连忙安抚道:
  “叔母您这番也算是帮我文彦堂兄提前预演了,将来等堂兄他结了亲,有了今日的经验,到时候您也能轻车熟路。”
  听了杨文远的话,陈大娘子稍稍点了点头,心里刚有些宽慰,但随即转念一想,自己近些天的苦闷日子将来还要重现一遍?
  一念至此,刚才的宽心顿时不翼而飞。
  心里一阵气苦。
  当真是被你们杨家抓来卖苦力了!
  知道陈大娘子这些日子很是费了心思,见她不说话,杨文远赶紧赔笑道:“不知叔母今日又是见了什么人,惹得您老人家如此动怒?”
  人越多,里面出现拎不清的人概率越大。
  这几日用晚膳的时候,杨文远已经听陈大娘子接连吐槽了好几拨人家。
  “这些人不像是来庆贺的,反倒像是来我家打草谷的!”
  杨文远只以为又是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家,来家里攀亲戚,谋权位来了。
  陈大娘子却是没好气道:
  “肯定和你有关啊,不然我看到你这个‘罪魁祸首’就心里闷得紧,怎么可能还特地来这堵你。”
  说到这,陈大娘子黛眉一横:
  “说到这我倒是想起来了,下午我派人去盛家寻你,却是根本没看到你的人,你不会是没去读书,跑到别处潇洒去了吧?”
  杨文远闻言心里一凛,解释道:
  “这绝对是没有的事,下午我是去码头上接顾廷烨去了。”
  “顾廷烨?顾家二郎舍得回京了?”
  陈大娘子螓首微点,神色有些奇怪。
  她记得顾廷烨自从去白鹿书院之后,往年并没有回汴京。
  怎么这下突然回京了?
  “嗯!”
  杨文远肯定地点了点头。
  “仲怀他乡试也考完了,在白鹿洞那留了个随从看榜,自己就回来了。听他说,若是乡试顺利,日后就要回汴京这读书了,长柏还邀着他一起去盛家书塾。”
  “这么急着回来,怕是为了你的婚事吧?”
  陈大娘子美眸中闪现出些许欣慰:“也不枉你当年不顾名声,陪着他在汴京闹腾了这么久。”
  在自家长辈眼里,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最好的。
  再基于杨文远现在的表现,陈大娘子自然而然地把之前杨文远不懂事的锅扣在了顾廷烨身上。
  顾廷烨:嗯?人言否?怎么哪里的锅都能往我背上甩?
  杨文远轻咳一声,老脸一红。
  饶是以他天天往顾廷烨身上甩锅的脸皮,这下也有点不好意思了,转而问道:
  “叔母在这等我所为何事?”
  陈大娘子脸色顿时一整,黛眉微拧道:
  “下午的时候,你那舅舅一家来了,所以我才差人去找你,但不是没找到嘛,我就让他们先在侯府住下了,等你回来再说。”
  虽然对自己的嫂嫂敬戴,但对于杨文远的母族,柳家,陈大娘子是没什么好脸色的。
  不是因为陈大娘子眼界高,见柳家门第低,所以用有色眼镜看待。
  实在是在陈大娘子眼里,柳家着实是烂泥扶不上墙。
  柳家是小门小户,耕读世家出身。
  在杨文远外祖父那一代,杨文远的外祖父又成功鱼跃龙门,有了同进士出身的身份,正式开启自己的官途。
  而不知什么时候,杨文远的父亲和母亲看对了眼,把柳家的女儿迎娶进门。
  所以对于杨文远娶了盛家的女儿,汴京勋贵人家倒是没那么惊讶,毕竟有前辈的“优良”传统在那儿。
  儿女嫁进了侯府,不管对于哪种人家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柳家自然也是如此。
  正常人家,辛苦付出了几代人省吃俭用的努力,这时候自家又有人嫁入了侯府,这时候自然是拼命走关系,抱大腿的好时候。
  杨文远外祖父便是这样。
  虽然能力不足,但靠着杨家的关系,最后还是以五品官员的身份致仕。
  但到了杨文远的舅舅柳清这,情况却是截然不同。
  不提一直在会试的门槛上卡着,迟迟考不上进士,快四十岁了依旧是一副不急不慢的样子。
  就连杨文远的母亲去信,柳清还回信说科举切忌急躁,他日自当轻取进士头衔。
  最后还好是杨文远的祖父亲自出面,来杨家豁下老脸,让给柳清解决一下官职问题。
  柳清虽说一直没过会试,但依旧是举人身份,有候补做官的资格。
  不过我大周自有国情在此。
  大周为了畅行自己“扬文抑武”的国策,自然是需要大量文人。
  于是相比于前朝,大周的文人数量大大提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