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说的是人吗
作者:落叶凋谢 更新:2024-08-05 00:29
西平郡,绥和守捉城。
在李瑄策划漓水之战的时候,此地正发生一场“大战”。
论悉诺逻得知论悉诺匝在漓水的遭遇后,立刻下令放弃坚固的营垒,出赤岭至绥和守捉城,与唐军交战。
起初,论悉诺逻以为唐军故弄玄虚,依靠平夷守捉城的唐军不多。
先是试探性进攻,唐军布置三千强弩,五千弓箭,如雨而射。
营栏密集,盾垒如山,长枪如林。
吐蕃士兵短时间难以撼动,在死伤三千士兵后,论悉诺逻立刻下令撤退。
他已经确定守卫此地的唐军不少于两万。
强弩太多,防守严密,他三万多士兵不可能攻下来。
于是,吐蕃大军围在绥和守捉城周围。论悉诺逻请求调集青海一带的士兵,过赤岭,骑兵先行。
而且李瑄承诺,不论是否战斗,都会给河西军好处。
早在几个月前,夫蒙灵察就完成对莫贺达干的讨伐,将其杀死。河西正有兵可用。
论悉诺逻忧心忡忡,几日未有消息,不知道论悉诺匝与唐军的战况如何?
当河西大军到鄯州城的时候,吐蕃先援的青海骑兵也已经到赤岭。
论悉诺逻猜测进入陇右的骑兵身份。
唐军河西的兵马到来,论悉诺逻放弃继续攻战的念想。
吐蕃之所以难攻绥和守捉,是因为唐军安人军出兵五千、积石军出兵四千,还有河源军、临洮军、绥和守捉、合川守捉皆聚集而来。
吐谷浑现在这么老实,也是因为没庐穷桑倭儿芒平定其内部,他又多次亲临唐朝边境,指挥军队作战。
最起码要保证论悉诺匝率领的吐蕃士兵、吐谷浑士兵安然离开。
夫蒙灵察在收到李瑄七百里加急的信件后,决定派遣赤水军的两万骑去驰援。
不一会,一名脸色苍白,蓬头垢面的吐蕃男子被带入大营。
“那我军是否还要在绥和守捉与唐军对峙!”副将又问。
“末将为那曲军骑兵大五百,拜见将军!”
同时,白水军、威戎军,安人军的另外五千士卒,也在青海一线巡视,随时防御那个方向的入侵。
“带上来!”
他口中的大论为没庐穷桑倭儿芒,是吐蕃当前三大论之一。
光朝廷牧监分配的马就有一万三千匹,更别说赤水军中的私马、俘获马。
“此次我们调重兵至唐军安乡,意求突破当下,不料却中了唐军的埋伏。现我军在一个月内,只可征调六万余卒。其他各千户所的士兵想要征调,最起码需要三個月时间。在旷野中与唐军攻防,对我军非常不利。所以需要慎重!”
“唐人军城要塞太多,使我军难以推进,我们是否要与唐军进行一次全面大战。”副将向论悉诺逻询问。
河西的骑兵从大雪山的山口出,然后从威戎军城外的桥上通过。
如果有的话,就算他们的步兵来援,也很难完成战略。
论悉诺逻无法去支援论悉诺匝,只能通过围攻陇右大本营的方式,迫使唐军回援。
夫蒙灵察是名震西域的猛将,天宝元年开始,接替王倕任河西节度使。
如果出征大军都折在安乡郡,不仅会加深吐蕃千户所之间的矛盾,也会使附属的吐谷浑离心。
论悉诺逻眉头一皱,挥手说道。
他知道李瑄的威名,更知道李瑄深受圣人信任,如果不派兵,怕李瑄弹劾他。
当面的局势对吐蕃不妙,尺带珠丹必然要派遣一名能镇得住场子的人前来。
也是吐蕃第一位以外戚身份担任大相的人,在尺带珠丹诛杀韦达扎路恭后,没庐穷桑倭儿芒就是尺带珠丹最信任的人。
这吐蕃士兵大五百哆哆嗦嗦向论悉诺逻拜道。
此吐蕃士兵未穿盔甲,在这寒冷的冬日,只着一件轻薄皮衣,看精气神应该是受了风寒。
吐蕃不推平绥和守捉,就无法深入挺近。
同时,吐蕃探马在鄯州一带,看到大量的唐军骑兵。
没庐穷桑倭儿芒主持过很多吐蕃冬季盟会和夏季盟会,制定各种法令和制度。同时,又亲率大军南征北战,被人称其为“将军”。
“我们要视安乡郡那边的战况而定,更何况大论在前往这里的路上。”
并将这个消息,告知论悉诺逻。
就在论悉诺逻焦虑的时候,突然有士兵跑来向论悉诺逻禀告:“有一骑自称是论悉诺匝元帅的部下,要见将军。”
他不确定河西是否有步兵赶来。
论悉诺逻希望大论到来后,能给予更好的战略,帮助他们解决困境。
因为湟水城外有湟水桥,很容易扼守。
赤水军是唐军最强大的独立兵种,超过三万三千人。
“那一定是河西的援兵!”
“告诉我发生什么事。”
论悉诺逻向大五百问道。
“将军,我军战败,几乎全军覆没,元帅和大将悉诺谷被李瑄亲擒,大将统牙胡、谐拱、悉颊藏被李瑄阵斩,吐谷浑王子和两名千户长也被唐军捉住,我军千夫长死伤殆尽,最终逃离唐军,可能不足两千人。许多人逃跑的时候,丢盔弃甲,甚至丢弃粮食,在天寒地冻中累、饿而亡……”
骑兵大五百说着流下眼泪,将头伏在地上。
多少年都没有这么惨烈的战斗!
哪怕是逃离出去,许多都没有活着回到族部之中。
“嘶!”
论悉诺逻倒吸一口冷气,他万万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才过去多久?
即便是步兵列阵而守,也不至于这么快溃败,更不至于全军覆没吧?
“唐军到底征集多少兵马在安乡围剿我们?”
论悉诺逻问出关键的一点。
“他们的骑兵只有七八千,步兵一万五千余人!”
大五百哽咽地说道。
“什么?”
论悉诺逻大震。
两万击败六万多人,类似的战绩历史上不少见。
但两万在这么短的时间全歼六万多兵马,他从未听说过。
“论悉诺匝是怎么搞的?”
虽然论悉诺逻无权去管理论悉诺匝,但此刻他非常愤怒。
他一直料想最坏的结局,也不至于如此!
这一次失败,不单单对吐谷浑一带有影响,青海、九曲也会被牵动。
论悉诺匝简直是吐蕃的罪人!
“元帅也毫无办法!那李瑄太厉害了,我们叶如第一猛将统牙胡被他一击杀死,吐谷浑第一猛将悉颊藏被他一拳打爆扎甲,飞空数丈而死;他千军万马中纵横,如无人之境,他以槊刺人,随意将尸体扔飞数丈之高,箭矢和投石都会被他用兵器挡住,他跃马弯弓,百步内必射死我军勇士,顷刻间就能追杀数百人。我军骑兵无法抵挡,步兵孤军深入,失败已是必然!”
大五百经过这几天逃亡,也理解论悉诺匝的苦衷。
“大胆,你说的是人吗?”
论悉诺逻更加生气,他可不信有这样的猛将。
大五百说的是他们吐蕃传说中的神,凡人之躯,能比肩神明吗?
“将军饶恕!属下句句属实,您可以询问其他逃回的骑兵。”
大五百赶紧再次一拜。
“李瑄,是陇右军主帅!”
论悉诺匝眉头一皱,他这才反应过来。
怪不得河湟之地唐军的防守还是如此严密,原来李瑄只带数千骑离开,主力还在各军城要塞镇守。
他除了认为大五百对李瑄武勇夸大其词外,相信大五百所说。
论悉诺逻作为一代名将,有宏图抱负和远大志向。
他是力张夺取河西,连接草原,吞并西域的践行者。
在论悉诺逻的心中,占领河西走廊,将大唐堵在中原,他们吐蕃才会真正有与大唐并驾齐驱的实力。
他收起对李瑄的轻视,仔细向大五百询问战斗的微末细节……
“李瑄必是精通《孙子》《吴子》者,用兵虚虚实实。且勇猛胆大,敢以两万击我六万。这样的名将比皇甫惟明还要难对付,据说他只有十七岁,大唐皇帝将他放在陇右,明显是想让他行霍去病故事。”
论悉诺逻越听越心惊。
李瑄智勇双全,今后必然是他们吐蕃的心腹大患。
可经此一战,元气大伤。
他们必须要从内部各千户所调集兵马,镇守在唐、吐蕃边境,否则九曲的粮、牲畜有被大唐夺走的风险。
而且吐谷浑有多次叛变的前科,这次吐谷浑也损失超过三万兵马,对吐蕃不满是一定的。
虽然吐蕃与吐谷浑小王联姻。但真要说联姻,吐蕃赞普还是李隆基“妹夫”呢!
“撤军,撤回赤岭,在各要塞防守。”
论悉诺逻下达军令。
李瑄大胜,他们待在此地没有意义了。
说不定李瑄现在正向河陇一带回军,再不离开他们就有风险。
他相信大论到来,同样如此命令。论悉诺逻会向没庐穷桑倭儿芒解释清楚。
李瑄主势,他们必要在九曲、青海一带调集更多兵马。
这次诱敌深入,已经证明了李瑄的野心。连王倕、皇甫惟明等边帅都知道主动出击,更何况是李瑄这种年轻气盛的主帅。
吐蕃撤军,王难得、荔非守瑜等将颇为遗憾。
河西援军已到,他们希望吐蕃死攻营垒,获取军功。
但吐蕃的论悉诺逻是一个理智的将领。
王难得派遣一队骑兵,眼睁睁地看着吐蕃大军撤回赤岭,并退出山口。
唯有石堡城高悬!
王难得认为河西军没有过河,所以他们不具备追击的能力。而且李瑄也未给他们追击的命令!
……
时间回到五日前,李瑄刚打赢漓水之战两天后。
“将军,结合诸将士和典军之语,战报已经拟订!”
刘单将战报交给李瑄。
此战报名为《漓水大破吐蕃贺表》。
李瑄接过贺表,洋洋洒洒有三千余字。
不愧是状元,书法优美,文采斐然,战况描写得如身临其境。
开篇就用大量的篇幅对吐蕃口中笔伐,认为一切的错都是吐蕃,大唐是正义之师。
其他包括地域、河流、景色、天气,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也描绘到敌众我寡,将士不眠不休地坚强鏖战。
更有写到李瑄的勇武表现,阵中连斩敌军大将,万夫莫当。通过俘虏,将这些吐蕃大将的名字、地位,都写得清清楚楚,以凸出李瑄的勇猛。
不知情的人若看到,以为刘单在拍李瑄马屁,夸张描写。毕竟李瑄在贺表中的勇武非人类一样,更有“斩敌千人”来修辞。
但刘单、高适、岑参、杨绾等佐吏并没有觉得夸张,他们乘小舟到漓水对岸,看到李瑄的勇武表现,他们感叹自己以前还是见识太少了,《史记》中的项羽也没有如此!
在贺表的最后,刘单将这两天统计的收获列明,并向圣人汇报唐军的伤亡。
此战唐军轻骑、精骑、重骑阵亡两千余,伤一千余。
步兵阵亡三千五百余人,伤两千五百人。
李瑄的亲卫共有四十五人阵亡,三十人受伤,其中有几人以后也再无法参战。
虽然和胜利比较起来,伤亡比例很小。
但李瑄很是难受。
这是他发动的战争,士兵的死亡和他有直接的关系。
以后,李瑄为自己的理想,还会频频发动战争,更多的将士埋骨他乡。
他只希望最终能完成心中的计划,让士兵们不白死。
“刘判官,这份贺表还需要再更改一下。”
李瑄将贺表仔细读完后,向刘单说道。
“李帅觉得有错误和不适的地方,属下这就更改!”
刘单紧张地说道,这是他第一次为节度使拟订呈给圣人的战报,就像是科举时一样重视。
“非刘判官贺表有误,相反我觉得贺表写得很漂亮。但我希望你能在开头能写一下对圣人的赞誉,多绘一些笔墨。”
李瑄向刘单吩咐道。
既然是报功要赏赐,不仅要让李隆基在心中开心,也要让他在精神上愉悦。
李隆基一开心,才会有大量的赏赐,送入军中。
“属下在文中有提到一些。”
刘单以为李瑄没看到夸赞圣人英明的几句话。
“那还远远不够,我觉得应该引经据典,夸赞圣人的武功,并极力赞叹圣人慧眼识英才。最少用十分之一的篇幅,来夸赞圣人。”李瑄明白李隆基喜欢什么。
“属下明白!”
刘单以为李帅这样的大丈夫不拘泥于此,没想到李帅心中这么细腻。
工于权术的大臣才会这么做。
但身为李瑄一手提拔的判官,刘单对李瑄唯命是从。
他又用一天的时间,修改重写。
李瑄看到新的《漓水大破吐蕃贺表》满意地点了点头,令驿兵七百里加急送至长安。
这一次李瑄一定比监军先到。
因为监军张道斌在绥和守捉,只有两个小宦官跟随李瑄。
等他们拿着节度使府整理的战报见张道斌,才能再密奏李隆基。
至于麾下将领的奏功书,等李瑄回湟水的时候再发。
毕竟绥和守捉城还有一场战斗。
除了奏高秀岩为陇右都知兵马使,此次一些将领李瑄也要为他们奏更高的品级。
如南霁云除了战功外,还射死一名吐蕃千户长。辛云京擒拿一名千户长。
其他安思顺、钳耳大福、车神塞等也很关键。这些都要晋升职事官。
战后几天,李瑄主要以安抚士兵、百姓,为战死士兵下葬为主。
他已经通过传令兵得知河湟一带的消息,两边人马只是轻撞一次,现在还是对峙状态。
当论悉诺匝战败的消息传过来,吐蕃退兵是必然的,李瑄没必要那么着急回去。
又过三日,李瑄果然收到传令兵的讯息,吐蕃撤军!
李瑄率领亲卫出塞巡视安乡郡边境。
一路上,李瑄看到吐蕃、吐谷浑士兵的尸体,有的是冻饿而死。
等局势稳住,这些尸体要收敛起来。
他看到壮丽山河,这里其实并非吐蕃进入唐境的好路线。
奈何上了李瑄的当,不得不翻山越岭。
安乡郡边界,就是吐谷浑的地盘,这也是李瑄以后的谋划之地。
李瑄又来到边境诸戍堡,观看烽火台,勉励边塞戍兵。
正常情况下,全靠他们预警。
李瑄巡塞三日,天空突然飘雪,李瑄不得不返回安乡城。
陇右群牧副使张文俨和柳锡来见李瑄,在唐军与吐蕃角逐的时候,他们也很惊慌,毕竟离战场不是很远。
“李帅,我们已经与西域诸族栗特联系好,我们出了更高的价格,他们愿意将西域良品种马运送至大唐。”
张文俨向李瑄汇报道。
“嗯!来者不拒,他们不论有多少种马,我们都高价收购!如果牧监的库存绢、钱金银不够,我会从陇右为你们筹备。”
李瑄回答道。
只要建立联系,吸引住那些唯利是图的西域商人,那群栗特人有的是办法将良马运送到陇右。
千金买马骨!
更多的昭武九姓栗特人在看到大唐牧监的诚意后,也会纷纷赶往大唐。
张文俨向李瑄汇报一些牧监情况后,又向李瑄说一件题外事:“李帅,有一个栗特商队求见属下,他们从西域向大唐运送五十余匹良马,路过河西的时候,被河西豪强夺走。他们求属下帮助他们夺回良马,但属下无能为力。属下担心这件事情会影响我牧监收购良马。”
(本章完)
在李瑄策划漓水之战的时候,此地正发生一场“大战”。
论悉诺逻得知论悉诺匝在漓水的遭遇后,立刻下令放弃坚固的营垒,出赤岭至绥和守捉城,与唐军交战。
起初,论悉诺逻以为唐军故弄玄虚,依靠平夷守捉城的唐军不多。
先是试探性进攻,唐军布置三千强弩,五千弓箭,如雨而射。
营栏密集,盾垒如山,长枪如林。
吐蕃士兵短时间难以撼动,在死伤三千士兵后,论悉诺逻立刻下令撤退。
他已经确定守卫此地的唐军不少于两万。
强弩太多,防守严密,他三万多士兵不可能攻下来。
于是,吐蕃大军围在绥和守捉城周围。论悉诺逻请求调集青海一带的士兵,过赤岭,骑兵先行。
而且李瑄承诺,不论是否战斗,都会给河西军好处。
早在几个月前,夫蒙灵察就完成对莫贺达干的讨伐,将其杀死。河西正有兵可用。
论悉诺逻忧心忡忡,几日未有消息,不知道论悉诺匝与唐军的战况如何?
当河西大军到鄯州城的时候,吐蕃先援的青海骑兵也已经到赤岭。
论悉诺逻猜测进入陇右的骑兵身份。
唐军河西的兵马到来,论悉诺逻放弃继续攻战的念想。
吐蕃之所以难攻绥和守捉,是因为唐军安人军出兵五千、积石军出兵四千,还有河源军、临洮军、绥和守捉、合川守捉皆聚集而来。
吐谷浑现在这么老实,也是因为没庐穷桑倭儿芒平定其内部,他又多次亲临唐朝边境,指挥军队作战。
最起码要保证论悉诺匝率领的吐蕃士兵、吐谷浑士兵安然离开。
夫蒙灵察在收到李瑄七百里加急的信件后,决定派遣赤水军的两万骑去驰援。
不一会,一名脸色苍白,蓬头垢面的吐蕃男子被带入大营。
“那我军是否还要在绥和守捉与唐军对峙!”副将又问。
“末将为那曲军骑兵大五百,拜见将军!”
同时,白水军、威戎军,安人军的另外五千士卒,也在青海一线巡视,随时防御那个方向的入侵。
“带上来!”
他口中的大论为没庐穷桑倭儿芒,是吐蕃当前三大论之一。
光朝廷牧监分配的马就有一万三千匹,更别说赤水军中的私马、俘获马。
“此次我们调重兵至唐军安乡,意求突破当下,不料却中了唐军的埋伏。现我军在一个月内,只可征调六万余卒。其他各千户所的士兵想要征调,最起码需要三個月时间。在旷野中与唐军攻防,对我军非常不利。所以需要慎重!”
“唐人军城要塞太多,使我军难以推进,我们是否要与唐军进行一次全面大战。”副将向论悉诺逻询问。
河西的骑兵从大雪山的山口出,然后从威戎军城外的桥上通过。
如果有的话,就算他们的步兵来援,也很难完成战略。
论悉诺逻无法去支援论悉诺匝,只能通过围攻陇右大本营的方式,迫使唐军回援。
夫蒙灵察是名震西域的猛将,天宝元年开始,接替王倕任河西节度使。
如果出征大军都折在安乡郡,不仅会加深吐蕃千户所之间的矛盾,也会使附属的吐谷浑离心。
论悉诺逻眉头一皱,挥手说道。
他知道李瑄的威名,更知道李瑄深受圣人信任,如果不派兵,怕李瑄弹劾他。
当面的局势对吐蕃不妙,尺带珠丹必然要派遣一名能镇得住场子的人前来。
也是吐蕃第一位以外戚身份担任大相的人,在尺带珠丹诛杀韦达扎路恭后,没庐穷桑倭儿芒就是尺带珠丹最信任的人。
这吐蕃士兵大五百哆哆嗦嗦向论悉诺逻拜道。
此吐蕃士兵未穿盔甲,在这寒冷的冬日,只着一件轻薄皮衣,看精气神应该是受了风寒。
吐蕃不推平绥和守捉,就无法深入挺近。
同时,吐蕃探马在鄯州一带,看到大量的唐军骑兵。
没庐穷桑倭儿芒主持过很多吐蕃冬季盟会和夏季盟会,制定各种法令和制度。同时,又亲率大军南征北战,被人称其为“将军”。
“我们要视安乡郡那边的战况而定,更何况大论在前往这里的路上。”
并将这个消息,告知论悉诺逻。
就在论悉诺逻焦虑的时候,突然有士兵跑来向论悉诺逻禀告:“有一骑自称是论悉诺匝元帅的部下,要见将军。”
他不确定河西是否有步兵赶来。
论悉诺逻希望大论到来后,能给予更好的战略,帮助他们解决困境。
因为湟水城外有湟水桥,很容易扼守。
赤水军是唐军最强大的独立兵种,超过三万三千人。
“那一定是河西的援兵!”
“告诉我发生什么事。”
论悉诺逻向大五百问道。
“将军,我军战败,几乎全军覆没,元帅和大将悉诺谷被李瑄亲擒,大将统牙胡、谐拱、悉颊藏被李瑄阵斩,吐谷浑王子和两名千户长也被唐军捉住,我军千夫长死伤殆尽,最终逃离唐军,可能不足两千人。许多人逃跑的时候,丢盔弃甲,甚至丢弃粮食,在天寒地冻中累、饿而亡……”
骑兵大五百说着流下眼泪,将头伏在地上。
多少年都没有这么惨烈的战斗!
哪怕是逃离出去,许多都没有活着回到族部之中。
“嘶!”
论悉诺逻倒吸一口冷气,他万万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才过去多久?
即便是步兵列阵而守,也不至于这么快溃败,更不至于全军覆没吧?
“唐军到底征集多少兵马在安乡围剿我们?”
论悉诺逻问出关键的一点。
“他们的骑兵只有七八千,步兵一万五千余人!”
大五百哽咽地说道。
“什么?”
论悉诺逻大震。
两万击败六万多人,类似的战绩历史上不少见。
但两万在这么短的时间全歼六万多兵马,他从未听说过。
“论悉诺匝是怎么搞的?”
虽然论悉诺逻无权去管理论悉诺匝,但此刻他非常愤怒。
他一直料想最坏的结局,也不至于如此!
这一次失败,不单单对吐谷浑一带有影响,青海、九曲也会被牵动。
论悉诺匝简直是吐蕃的罪人!
“元帅也毫无办法!那李瑄太厉害了,我们叶如第一猛将统牙胡被他一击杀死,吐谷浑第一猛将悉颊藏被他一拳打爆扎甲,飞空数丈而死;他千军万马中纵横,如无人之境,他以槊刺人,随意将尸体扔飞数丈之高,箭矢和投石都会被他用兵器挡住,他跃马弯弓,百步内必射死我军勇士,顷刻间就能追杀数百人。我军骑兵无法抵挡,步兵孤军深入,失败已是必然!”
大五百经过这几天逃亡,也理解论悉诺匝的苦衷。
“大胆,你说的是人吗?”
论悉诺逻更加生气,他可不信有这样的猛将。
大五百说的是他们吐蕃传说中的神,凡人之躯,能比肩神明吗?
“将军饶恕!属下句句属实,您可以询问其他逃回的骑兵。”
大五百赶紧再次一拜。
“李瑄,是陇右军主帅!”
论悉诺匝眉头一皱,他这才反应过来。
怪不得河湟之地唐军的防守还是如此严密,原来李瑄只带数千骑离开,主力还在各军城要塞镇守。
他除了认为大五百对李瑄武勇夸大其词外,相信大五百所说。
论悉诺逻作为一代名将,有宏图抱负和远大志向。
他是力张夺取河西,连接草原,吞并西域的践行者。
在论悉诺逻的心中,占领河西走廊,将大唐堵在中原,他们吐蕃才会真正有与大唐并驾齐驱的实力。
他收起对李瑄的轻视,仔细向大五百询问战斗的微末细节……
“李瑄必是精通《孙子》《吴子》者,用兵虚虚实实。且勇猛胆大,敢以两万击我六万。这样的名将比皇甫惟明还要难对付,据说他只有十七岁,大唐皇帝将他放在陇右,明显是想让他行霍去病故事。”
论悉诺逻越听越心惊。
李瑄智勇双全,今后必然是他们吐蕃的心腹大患。
可经此一战,元气大伤。
他们必须要从内部各千户所调集兵马,镇守在唐、吐蕃边境,否则九曲的粮、牲畜有被大唐夺走的风险。
而且吐谷浑有多次叛变的前科,这次吐谷浑也损失超过三万兵马,对吐蕃不满是一定的。
虽然吐蕃与吐谷浑小王联姻。但真要说联姻,吐蕃赞普还是李隆基“妹夫”呢!
“撤军,撤回赤岭,在各要塞防守。”
论悉诺逻下达军令。
李瑄大胜,他们待在此地没有意义了。
说不定李瑄现在正向河陇一带回军,再不离开他们就有风险。
他相信大论到来,同样如此命令。论悉诺逻会向没庐穷桑倭儿芒解释清楚。
李瑄主势,他们必要在九曲、青海一带调集更多兵马。
这次诱敌深入,已经证明了李瑄的野心。连王倕、皇甫惟明等边帅都知道主动出击,更何况是李瑄这种年轻气盛的主帅。
吐蕃撤军,王难得、荔非守瑜等将颇为遗憾。
河西援军已到,他们希望吐蕃死攻营垒,获取军功。
但吐蕃的论悉诺逻是一个理智的将领。
王难得派遣一队骑兵,眼睁睁地看着吐蕃大军撤回赤岭,并退出山口。
唯有石堡城高悬!
王难得认为河西军没有过河,所以他们不具备追击的能力。而且李瑄也未给他们追击的命令!
……
时间回到五日前,李瑄刚打赢漓水之战两天后。
“将军,结合诸将士和典军之语,战报已经拟订!”
刘单将战报交给李瑄。
此战报名为《漓水大破吐蕃贺表》。
李瑄接过贺表,洋洋洒洒有三千余字。
不愧是状元,书法优美,文采斐然,战况描写得如身临其境。
开篇就用大量的篇幅对吐蕃口中笔伐,认为一切的错都是吐蕃,大唐是正义之师。
其他包括地域、河流、景色、天气,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也描绘到敌众我寡,将士不眠不休地坚强鏖战。
更有写到李瑄的勇武表现,阵中连斩敌军大将,万夫莫当。通过俘虏,将这些吐蕃大将的名字、地位,都写得清清楚楚,以凸出李瑄的勇猛。
不知情的人若看到,以为刘单在拍李瑄马屁,夸张描写。毕竟李瑄在贺表中的勇武非人类一样,更有“斩敌千人”来修辞。
但刘单、高适、岑参、杨绾等佐吏并没有觉得夸张,他们乘小舟到漓水对岸,看到李瑄的勇武表现,他们感叹自己以前还是见识太少了,《史记》中的项羽也没有如此!
在贺表的最后,刘单将这两天统计的收获列明,并向圣人汇报唐军的伤亡。
此战唐军轻骑、精骑、重骑阵亡两千余,伤一千余。
步兵阵亡三千五百余人,伤两千五百人。
李瑄的亲卫共有四十五人阵亡,三十人受伤,其中有几人以后也再无法参战。
虽然和胜利比较起来,伤亡比例很小。
但李瑄很是难受。
这是他发动的战争,士兵的死亡和他有直接的关系。
以后,李瑄为自己的理想,还会频频发动战争,更多的将士埋骨他乡。
他只希望最终能完成心中的计划,让士兵们不白死。
“刘判官,这份贺表还需要再更改一下。”
李瑄将贺表仔细读完后,向刘单说道。
“李帅觉得有错误和不适的地方,属下这就更改!”
刘单紧张地说道,这是他第一次为节度使拟订呈给圣人的战报,就像是科举时一样重视。
“非刘判官贺表有误,相反我觉得贺表写得很漂亮。但我希望你能在开头能写一下对圣人的赞誉,多绘一些笔墨。”
李瑄向刘单吩咐道。
既然是报功要赏赐,不仅要让李隆基在心中开心,也要让他在精神上愉悦。
李隆基一开心,才会有大量的赏赐,送入军中。
“属下在文中有提到一些。”
刘单以为李瑄没看到夸赞圣人英明的几句话。
“那还远远不够,我觉得应该引经据典,夸赞圣人的武功,并极力赞叹圣人慧眼识英才。最少用十分之一的篇幅,来夸赞圣人。”李瑄明白李隆基喜欢什么。
“属下明白!”
刘单以为李帅这样的大丈夫不拘泥于此,没想到李帅心中这么细腻。
工于权术的大臣才会这么做。
但身为李瑄一手提拔的判官,刘单对李瑄唯命是从。
他又用一天的时间,修改重写。
李瑄看到新的《漓水大破吐蕃贺表》满意地点了点头,令驿兵七百里加急送至长安。
这一次李瑄一定比监军先到。
因为监军张道斌在绥和守捉,只有两个小宦官跟随李瑄。
等他们拿着节度使府整理的战报见张道斌,才能再密奏李隆基。
至于麾下将领的奏功书,等李瑄回湟水的时候再发。
毕竟绥和守捉城还有一场战斗。
除了奏高秀岩为陇右都知兵马使,此次一些将领李瑄也要为他们奏更高的品级。
如南霁云除了战功外,还射死一名吐蕃千户长。辛云京擒拿一名千户长。
其他安思顺、钳耳大福、车神塞等也很关键。这些都要晋升职事官。
战后几天,李瑄主要以安抚士兵、百姓,为战死士兵下葬为主。
他已经通过传令兵得知河湟一带的消息,两边人马只是轻撞一次,现在还是对峙状态。
当论悉诺匝战败的消息传过来,吐蕃退兵是必然的,李瑄没必要那么着急回去。
又过三日,李瑄果然收到传令兵的讯息,吐蕃撤军!
李瑄率领亲卫出塞巡视安乡郡边境。
一路上,李瑄看到吐蕃、吐谷浑士兵的尸体,有的是冻饿而死。
等局势稳住,这些尸体要收敛起来。
他看到壮丽山河,这里其实并非吐蕃进入唐境的好路线。
奈何上了李瑄的当,不得不翻山越岭。
安乡郡边界,就是吐谷浑的地盘,这也是李瑄以后的谋划之地。
李瑄又来到边境诸戍堡,观看烽火台,勉励边塞戍兵。
正常情况下,全靠他们预警。
李瑄巡塞三日,天空突然飘雪,李瑄不得不返回安乡城。
陇右群牧副使张文俨和柳锡来见李瑄,在唐军与吐蕃角逐的时候,他们也很惊慌,毕竟离战场不是很远。
“李帅,我们已经与西域诸族栗特联系好,我们出了更高的价格,他们愿意将西域良品种马运送至大唐。”
张文俨向李瑄汇报道。
“嗯!来者不拒,他们不论有多少种马,我们都高价收购!如果牧监的库存绢、钱金银不够,我会从陇右为你们筹备。”
李瑄回答道。
只要建立联系,吸引住那些唯利是图的西域商人,那群栗特人有的是办法将良马运送到陇右。
千金买马骨!
更多的昭武九姓栗特人在看到大唐牧监的诚意后,也会纷纷赶往大唐。
张文俨向李瑄汇报一些牧监情况后,又向李瑄说一件题外事:“李帅,有一个栗特商队求见属下,他们从西域向大唐运送五十余匹良马,路过河西的时候,被河西豪强夺走。他们求属下帮助他们夺回良马,但属下无能为力。属下担心这件事情会影响我牧监收购良马。”
(本章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