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地球舰队 278风暴之始(一)
作者:天之佼    更新:2024-05-24 15:10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讲到这里的时候,格莫夫太阳穴边的青筋条条绽出,愤恨的心情溢于言表。如果那个叫杰瑞米的白种男人此刻就在他面前的话,那他极有可能挨上几记重拳。
  “看来林教授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发现了太阳系边缘...额....有异常。”陈飞宇小心地使用着措辞,因为他并不清楚格莫夫对太阳系屏障了解多少。虽然他们现在研究着共同的敌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是同盟了。
  有过谍报生涯的格莫夫对于陈飞宇的顾虑也是洞若观火:
  “我对这道可能存在于太阳系边界的力场做过许多研究和调查,虽然我不知道这道力场到底从何而来,但对它的基本性质还是有所了解。”
  格莫夫指向一幅他自己制作的模拟图画,接着说道:
  “与其说是力场,倒不如说成是一道屏障更加贴切。它的作用至少包括,隔绝我们已知的所有方式,向外太阳系传递有效信息,而且范围几乎包裹了整个太阳系。我的理解是,这道屏障的存在,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在广袤的太空中是隐形的。
  我想你对这道屏障的了解应该比我要深刻,否则你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功夫找到这里来。如果我说错了,就请你为我纠正。你知道的更多的部分,也不必告诉我。”
  面对格莫夫的坦诚和理解,让陈飞宇对他的信任又多了几分。同时也对格莫夫在极为有限的资料下,以非专业学者身份能够洞察屏障的存在,以及推测出其部分性质感到震惊。
  他深深地看着格莫夫,郑重地点了点头。得到陈飞宇的肯定之后,格莫夫也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随后,陈飞宇感慨地说道:
  “格莫夫先生,您能够研究到这一步,想必您在射电天文上已经有相当的造诣了。相比之下,我这个搞航天专业的在射电天文方面的了解却只是浮于皮毛,真是惭愧。”
  格莫夫却流露出几分复杂的情绪:
  “当学这些东西成为了生存的必需之后,就没有以前看上去那么难了。”
  陈飞宇点头称是的同时,也好奇地问道:
  “林教授在阿雷西博那个时代都能察觉到那道屏障的存在,后来兴建了那么多精度比阿雷西博高得多的射电望远镜,为什么后来的科学家们一点端倪都没察觉到呢?”
  格莫夫说道:
  “后来的射电天文接收精度确实提高了,但国际天文联合会在阿雷西博向M13星团发射那条幼稚的信息之后,严格限制了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发射功率。经过我的研究发现,屏障只会反射特定振幅和波长的无线电波,并且回波非常微弱。
  这基本就断绝了阿雷西博之后射电天文发现屏障的可能性。而且,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地球的电磁环境以指数级上升。就算不考虑国际天文联合会的那一纸禁令,后来的射电天文也没有机会发现屏障的存在了。”
  陈飞宇心中五味杂陈:
  “我不知道应该说这是人类的不幸,还是林教授的幸运,她抓住了仅有的窗口期,发现了屏障的踪影。”
  格莫夫却发出了几声嘲弄的笑声:
  “与其说是林雨疏幸运,倒不如说成是那个时代引领世界科学潮流的那帮欧美科学家们的愚蠢,被傲慢蒙蔽了双眼之后的愚蠢!要知道那个宝贵的观测窗口可不单单只为林雨疏敞开的,而是面向整个人类科学界。
  如果那个叫杰瑞米的蠢货,肯稍微放下一些他那毫无价值的尊严,对自然有那么一点点敬畏之心。那么他必然会因为屏障的发现,成为次年诺奖天文学奖的得主。但这也不能全怪他,因为那个时候搞天文的科学家们都和他一样蠢!”
  “林教授她把自己的发现上报过其他科研机构,对吗?”陈飞宇问道。
  格莫夫无奈地点了点头:
  “是的,否则我也不可能查到当年发生在阿雷西博的事情。当时林雨疏手里的东西也非常有限,除了自己的那次观测记录之外,就只有向M13星云发射信号时,接收到的微弱回波。我想那时候的她,对屏障是否存在也不是十拿九稳。
  但她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够从一堆黄沙中分辨出一颗金子。仅仅是一个微弱的杂波,就能让她认定里边藏着巨大的秘密。她向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主流研究射电天文的机构都发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申请。但结果我想你应该能够猜到。”
  “没有人会在证据不充分的前提下,愿意相信这样一个如此大胆的猜测,尤其是发现者还是一个年轻的东方女性。”陈飞宇沉沉说道。
  格莫夫攥起的拳头怼在了贴满纸片的墙上,愤愤地说道:
  “如果当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稍微放下一些傲慢和偏见,同意了林雨疏的申请,那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
  陈飞宇不解地问道:
  “但这件事情在当时,也只能算是林雨疏科研历程里的一个小插曲吧,而且在当年那样的环境下,她也没有办法对屏障做更深一步的研究,甚至都没法确认屏障的存在。”
  格莫夫平复了一些情绪,目光随着墙上的脉络线继续前移:
  “你说的没错,这件事在当时的林雨疏那不凡的一生中,确实只是一个小插曲,但这却是所有事情的开端。那是引起风暴那只蝴蝶的翅膀,那是现在卷起惊涛骇浪的风暴之眼。”
  ......
  杰瑞米几人在第二天就收拾行装离开了阿雷西博,而林雨疏则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虽然她没有阿雷西博的使用权,但在这里可以查阅到以往所有的观测记录。对于她来说,把自己埋在海量的数据资料里,总要比干等着审核通知要好得多。
  两个月之后,林雨疏将所有能搜集到的可以证明太阳系边界有异常的资料整理成册,报送了北美和欧洲的每一个射电天文机构,但得到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拒绝。但她并不因此感到沮丧,因为这个结果也算是在她的预料之中。
  毕竟手上的资料太少,而太阳系边界存在某种屏障的理论又太过超前。她也已经习惯于这种一开始不被重视的科研历程,她相信在观测条件更加成熟之后,这一定会是一个重大发现,她也有耐心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但现在最令林雨疏感到困扰的事情在于,自己又无事可做了,这对于她来说完全是一种折磨。这种折磨远远超过杰瑞米他们傲慢地指责和毫无缘由地讥讽,她不允许自己的时间被浪费在迈向群星的过程之外。
  在百无聊赖中熬过了两天之后,她接到了詹姆斯的电话。
  “雨疏,我听说你在阿雷西博的经历好像不太愉快。”
  “我觉得还好吧,你们一开始不也这样对我的吗?”林雨疏调侃道。
  “呵呵,好在我们熬过来了,不是吗?没有见识到你真正的才华,是他们的损失。”
  “噢,詹姆斯,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安慰人了,我都感动得快哭了。但如果你真想安慰我的话,就给我带来点好消息,至少给我安排点有意义的事情做,我都快闲死了。”林雨疏像和老朋友一样开着玩笑。
  “对了,你发现的那个新东西,我昨天刚听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朋友说起过。实际上那个东西还是有研究价值的,不过遗憾的是,你可能没有时间去研究射电天文的项目了。”
  “我的审核资料通过了吗?”林雨疏兴奋地问道。
  詹姆斯故意卖起了关子。
  “我打电话实际上并不是要和你说这件事情。”
  林雨疏听出了詹姆斯话里的端倪。
  “詹姆斯,我求你了,你会把我逼疯的,这样的话就没人帮你做那些没人愿意做的工作了。”
  詹姆斯呵呵地笑了几声,正声道:
  “你的审核确实通过了,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在我的办公桌上摆着NASA发来的阿尔特弥斯计划的邀请函,其中有你的名字!”
  挂掉电话的林雨疏像个豆蔻少女一般,在阿雷西博控制室门口的广场上跳起了毫无章法的圆圈舞蹈。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甚至曾经那些苦难的经历在此刻都能品出别样的甜味来。<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