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星云之谜 17听证会
作者:天之佼    更新:2024-05-24 15:08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陈飞宇接起电话,一连说了好几个“好的”之后就挂断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陈飞宇,他们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申院长让我做好准备,下午四点去参加技术方案听证会,论证我们的方案。”
  原本低迷的气氛一下子又高涨了起来,大家相互击掌,这意味着他们的方案并没有被淘汰,他们还有机会。
  短暂的欢乐之后,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回到了电脑前,做着最后的验证,他们必须确保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误。
  陈飞宇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到了会议室,长条形的会议桌前只有申院长一个人。但在会议桌的中间放置着影音采集设备,这是一场视频会议。
  落座之后,申院长按动遥控器,在他身后的投影屏幕上出现了若干个人像。这里边很多人陈飞宇都认识,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专家,其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正是林雨疏。
  “你的方案资料已经上传给专家组了,你把你的方案给评审专家做一个简报吧。”
  “好的,申院长。”
  陈飞宇将U盘插入接口,开始对应着PPT讲解起了他的方案:
  “各位专家,大家好。我们选定的目标卫星是轨道高度为十万公里的天琴号,这颗卫星的太阳能板在短期内的功率下降幅度为9%,符合取样的典型特征。
  我们的计划是,使用长征15号火箭同时进行五次发射,将天和号核心舱以及四枚经过改造的固体燃料发动机发射到天宫号空间站附近。
  与此同时,使用长2F火箭搭载神舟飞船将航天员小组送到天宫号空间站。他们会和天宫号上的航天员一起,驾驶神舟飞船,使用机械臂将空间站附近的四枚火箭发动机组装成预定结构,然后将发动机与天和号纵向对接口对接并锁定。
  天和号和火箭发动机在天宫号附近组成任务飞船,任务航天员小组进入天和号。使用火箭加速变轨,并利用地球引力弹弓效应,将飞船送到目标卫星附近,完成太阳能板样品采集作业,整个计划耗时9个地球日。
  整个方案所有的技术细节设计、参数计算、系统代码、轨道设计以及电脑模拟结果都在方案里有详细的阐述,根据电脑模拟的结果显示,本方案妥善率为96.4%。”
  当陈飞宇在说出妥善率的时候,他的目光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会议桌对面的申院长,因为96.4%这个妥善率在现代航天中是非常危险的数值。虽然导师的面色并无变化,但他还是从导师锐利的眼神中读出了愤怒和失望。
  屏幕上各位专家在通过通讯系统相互交流着,但因为视频已经静音,陈飞宇听不到他们说了些什么。但从专家们丰富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似乎他们有着很多的质疑和疑问,这让陈飞宇心中开始紧张了起来。
  他还发现,屏幕中央的林雨疏教授似乎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其他专家有所不同。她并不是如其他人一般提出问题之后长久地聆听并记录,而是似乎一直在和他们争辩着什么。
  过了一会,一个声音从扩音器里传来,说话的正是林雨疏教授:
  “陈飞宇博士,你的方案里对轨道的设计非常精妙,发动机推力充足,轨道器飞行速度快。我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样品并返回,你的方案持续时间是目前所有方案里最短的。”
  陈飞宇稍稍松了一口气:
  “谢谢您的夸奖,林教授。轨道设计是由天体物理专业的夏岚博士完成的,不过我们的轨道设计对窗口时间要求比较严格。按照天琴号卫星现在的位置,我们必须在18天之内发射,才能执行计划。”
  林雨疏目光转向身前的方案,又说道:
  “你们使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只具备两次点火能力,并且每次点火的工作时间是固定的。四枚火箭分为两组,一共需要进行四次点火。分别是加速进入转移轨道、减速靠近卫星、加速返回地球、减速进入近地轨道。
  但是,你们的推进器改造于军用弹道导弹,二次点火是你们增加的系统。如果你们的点火系统出现故障,航天员将面临极其危险的境况,你有什么备用措施吗?”
  陈飞宇大为惊讶,这位以天体物理和宇宙学见长的教授,竟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找出这么细节的问题。
  他赶紧回答道:
  “这个问题在设计之初我们已经考虑到了,因为我们的计划冗余推力比较充足。所以我们准备了一套点火系统,如果发生点火失败的情况,可以由航天员出舱作业安装备用点火系统。”
  林雨疏点了点头,说道:
  “我没有其他问题了,请其他专家提问吧。”
  随后的半个小时内,世界各地的航天专家们针对陈飞宇的方案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陈飞宇对于每一个设计细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早就了然于胸,他沉着且细致地回答了所有问题。
  最后,林雨疏说道:
  “陈飞宇博士,感谢你和你团队做出的努力,我们需要进一步评估你的方案,请你到外边稍候。”
  “好的,林教授。”
  陈飞宇起身就要离开之时,又看了一眼会议桌对面的导师申穹。他也是专家组的一员,但从头到尾他一个问题都没有提出。这让陈飞宇有些失落,根据他对导师的了解,这意味着导师并不支持他的方案。
  来到休息室的时候,陈飞宇发现这里已经有十几个人等在这里了,其中好几个都是航天中心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这也更加印证了他之前的想法,他们的团队并不是唯一一个接到设计任务的团队。
  “哟,陈飞宇!我就知道你也会来的!”一个和他年龄相仿,身材微胖的难人在向他挥着手。
  陈飞宇转目看去,那人正是他的大学同学文山。
  他欣喜地上去打招呼:
  “这不是文总嘛!好久不见呀!我记得你不是毕业以后就去商业航天企业了吗?”
  文山满脸挂笑,拿出一支烟递了上来:
  “是啊,当时我的学习就不如你好,毕业之后国家航天局也不要我,就只能去企业了嘛。”
  陈飞宇上下打量着文轲:
  “就凭你那份家业,航天局怕是真不适合你,在企业实在不想混了,还可以继承亿万家产嘛。”
  文轲连连摆手:
  “哎,不说那个。对了,这次航天局搞这个方案阵仗不小呀。除了你们正规军,连我们商业航天都带上了,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你这个官方人士有没有点消息呀?”
  陈飞宇余光扫了一下周围,说道:
  “原因你还不知道呀,设计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解决卫星太阳能板电池能效降低的问题。”
  文轲连连摇头:
  “这还用你说,但你不觉得奇怪吗?要真只是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不是应该集中科研力量,搞联合研发嘛。你看现在这个模式,倒是像选拔。”
  “我要是知道的话,就不会和你一样在这儿等结果了。再说了,你怎么知道这就不是选拔了,现在国家在航天上要加大投入,你们的风口又来了,让你来选,你就好好拔。”
  陈飞宇虽然嘴上开着玩笑,但他也很是不解。为什么不把所有设计团队集中起来解决问题,而要像设计大赛一样,甚至连商业航天都动用了,让每个团队独立设计,然后竞争方案。
  休息室里的人们或多或少地都在讨论着这件事情,年纪稍长的几个负责人很少发言,就算开口也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更不会谈论自己的设计内容。
  而年轻一点的几人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一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就是一次另类的方案设计比赛,他们做出的设计只是某个预研项目或者军事项目的调研,方案本身不太可能直接转为实践。
  但陈飞宇前段时间经历过的高空闪电、天光、静电、NASA照片造假还有天鹰座未知星云事件似乎也在提醒着他,航天局发起的这个项目并不简单。
  窗外的天色渐渐变得昏黄,金色的夕阳拖着晚霞悬挂在城市的地平线上。陈飞宇身前的烟灰缸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个烟头,休息室的其他人在商量着要不要先去吃过晚饭再来等结果。
  就在这时,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进来:
  “请问,谁是陈飞宇博士。”
  陈飞宇赶紧站起身来:
  “你好,我就是。”
  工作人员说道:
  “申院长请您到隔壁会议室。”<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