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接手并州城
作者:踽踽1    更新:2024-05-23 10:05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石城位于后燕国中部,其北面是广都城,东面是龙城,三地呈掎角之势,相互之间间隔仅有不足百公里,大军若是全力开拔的话,仅需两日功夫即能抵达。
  当初樊崇起事时,广都城很快就被汉民起义军攻破,镇将慕容懿被叛军杀害。
  原本,广都城是掌控在汉民起义军手中的,可樊崇为了与仇尼倪决战,将广都城的一万起义军也全都抽调到了前线。
  龙城一役战败以后,消息刚一传回石城,负责镇守石城的后燕降将郝参就率部反叛,宣布重新投效后燕朝廷,据城截断了起义军的退路,樊崇只能率领残部逃入石城据守。
  石城城外,蔓延的后燕朝廷军筑起营寨,将东西南三面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唯有北面处于空置状态。
  面对如此局面,樊崇却根本不敢率部弃城而逃。
  围三缺一!
  这是自古以来就最常用的攻城方法,樊崇自然知道其厉害。
  自己一旦弃城而逃,仅存的数千起义军必然一哄而散,而后燕朝廷军中又拥有着数量庞大的骑兵,随时可以发动大量骑兵对他们发起追击。
  兼之北面的广都城又控制在叛将郝参手中,这家伙眼下正是立功心切的时候,如何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樊崇若是真的弃城北逃,想要混迹在溃兵中逃亡的希望很是渺茫。
  城头上,樊崇身上带血,在数名起义军将领的簇拥下立于门楼前,远眺着城外的后燕朝廷军营地。
  今日后燕朝廷军并未对石城发起攻击,双方都在默默休整。
  观望片刻,樊崇开口道:“城中还剩下多少粮食?”
  在樊崇身后,谢元立于一侧道:“还能坚持半月左右。”
  谢元的左脸被一块麻布包裹着,猩红的血迹已经将其渗透,令其整个人看起来都有些凄惨。
  昨日,后燕朝廷军向石城发起了大规模攻城战,朝廷军的将士曾经一度攻上了城头,若不是谢元亲自带着大量起义军将士将这些人堵了下去的话,石城恐怕已经失守。
  谢元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半张脸差点被人当场直接劈开。
  不过,与已经在战场上牺牲的卫民相比,谢元已经算幸运的了。
  闻言,樊崇沉默不语,城头上其他人也尽皆默然。
  起义军从兴起到败亡,其大起大落之势着实令人反应不及。
  沉默片刻,樊崇的声音再度响起道:“先前突围而去的兄弟们可有消息传回?”
  数天前,仇尼倪率领后燕朝廷军刚一抵达石城时,樊崇就趁机派遣出去了数十人,皆是向西北方向突围而出,想要将消息传递给并州城的冯跋、冯素弗兄弟。
  此时,汉民起义军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冯跋、冯素弗兄弟身上。
  樊崇能够在后燕国境内掀起偌大的汉民起义,自然不是蠢人。
  当初在并州城起事成功后,他们就曾很幸运地捡到过一批被人遗弃的军械。
  这些军械虽算不得精良,可对于起义军而言却是雪中送炭。
  若是没有这批军械,樊崇所部起义军根本不可能快速攻陷广都城。
  起初,樊崇也以为这些军械是逃跑的后燕朝廷军遗弃的,可后来仔细一想却很不合理。
  因为,最先与起义军交手的唯有冯素弗所部的并州城镇兵。
  起义军逃离并州城后,根本就没有遭受到像样的打击就一路顺利抵达了广都城,还在半途上捡到了数量不少的军械装备。
  这一切顺利得简直出人意料。
  再一结合起义军兴起后,冯跋、冯素弗兄弟的举动,一切就不言自明了。
  为此,樊崇逃到石城以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向并州城的冯跋、冯素弗兄弟求援。
  从时间上来看,逃出去的士兵应该已经将求援的信息带到并州城了,就是不知冯跋、冯素弗兄弟会做出何种决定了!
  想到此处,樊崇不由将目光转向了远处的西北方向。
  此时天朗气清,远处的天空上一朵朵蓬松的白云缓缓飘荡着,碧蓝的天空令人望之神情瞬间变得清爽起来。
  石城西北面约有三百多公里外的大河东岸边上,一艘艘舰船正缓缓朝着岸边停靠,船头甲板上有着数杆大旗迎风招展,其中最高的一杆旗杆上刻着“复夏”二字。
  舰船很快全都停靠到了岸边,一根根艞板搭了下来,一队队士兵开始有序排队登岸。
  所有将士皆身着皮甲,手持兵刃和弓弩,全都可以随时进入战斗状态。
  在士兵登岸艞板旁,还有几块更宽的艞板被拼接在了一起,一些辅兵正在牵着马匹登岸。
  眼前这一支军队正是从西岸而来的复夏军,由亲卫、铁骑、神武三营组成,合计战兵三千八百人。
  三营将士由于洪飞亲领,飞羽营和龙武营则被留在了云州城外驻守临时营地。
  与史彦超和田丰会面以后,他最终还是接受了田丰的建议,决定快速出兵并州城。
  不论冯跋、冯素弗兄弟是真心还是假意,这对复夏军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他们若是真心投效,复夏军就能顺利拿下并州城。
  从此,复夏军就将在后燕境内获得一个稳定的据点。
  以并州城为根基,或是转移人口,或是趁乱攻略后燕都很便利。
  冯跋、冯素弗兄弟若不是真心投效,复夏军只要小心行事,应还是不会吃亏。
  至少,安全退回西岸应该是能够做到的。
  正如田丰所言,如此难得的机会,若是因为复夏军的逡巡不前而失了战机,那就太过可惜了。
  计议定下,待飞羽营和铁骑营抵达以后,于洪飞于第二日就点齐兵马登陆了东岸。
  花费了约莫半个时辰,大军全部登岸。
  大军登岸以后没有久留,很快就在于洪飞的率领下开始快速向东而行。
  登陆的河岸距离并州城还有一百多公里,至少需要两日时间才能抵达。
  大军出发前,十多队军中斥候就被放了出去,围绕着大军前进的方向展开大范围的搜查。
  第二日,并州城。
  军镇府衙后院里,身着戎装的冯素弗脚步匆匆地踏进了冯跋的书房。
  书房里,此时冯跋正静静地站立在一张舆图前陷入沉思。
  脚步声将冯跋吵醒,他转头朝着门外望去,看到来人是冯素弗后不由皱眉问道:“素弗何事如此匆忙?可是又接到了石城那边的传讯?”
  进入房间后,冯素弗径直开口说道:“兄长,是复夏军那边有消息了!”
  闻言,冯跋顿时神色一振,连忙问道:“怎么回事?快说说!”
  冯素弗道:“兄长,据我们派出的探子来报,他们昨日在距离滦河不远的克乌草原附近发现了大量的复夏军,正在朝着我们并州城方向急速赶来。途中,我们的探子还和他们的斥候打过照面。”
  听到这话,冯跋的眼睛顿时亮了:“此言可否属实。”
  冯素弗点点头道:“消息确实是真的,我已经召集那几名斥候详细询问过了。”
  冯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了少许,接着开口问道:“复夏军来了多少人?”
  冯素弗道:“约有五千人,其中还有大量骑兵。”
  “五千人?够了!这下子完全够了!”
  听到五千人这个数字,冯跋脸上的喜色顿时再也掩饰不住,他狠狠甩了一下拳头道。
  然而,房间里的冯素弗却没有如冯跋这般兴奋,脸上反而露出了忧色道:“兄长,复夏军此番前来会不会不是想要真心援助我们?若非如此,他们为何不事先提前告知我们一声。”
  冯跋脸上的兴奋之色稍缓,他想了想后摇头道:“应该不是。我们与复夏军之间的联系毕竟时日尚短,复夏军也不知我们此番是否真心想要投效,不事先通知我们也是出于谨慎考虑。面对如此局势,对方能够如此果决地做出这样的决定已经很是难得了。
  复夏军若真有心想要对我们不利的话,他们的斥候就不会让我们的人如此轻易离开了。”
  “兄长所言有理,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是否要提前出城迎接?”冯素弗认可了冯跋的推断,接着开口询问道。
  “不用!既然他们不愿提前告知我们,我们就不要平添事端了,待到探查清楚情况后,我们再出城相见即可!”冯跋想了想,否决了冯素弗的这个提议。
  次日,下午申时。
  轰隆隆~
  并州城外,一阵轰隆的马蹄声远远传来,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很快就出现在距离并州城不足五百米处。
  城墙上,冯跋、冯素弗兄弟早已带着一众人登上城头观看。
  一眼望去,兄弟二人很快就判断出了这支骑兵队伍的人数,约有不到一千五百骑兵。
  在骑兵队伍的前方,一杆刻有“于”字的大纛高高耸立而起,举着大纛之人正是董俷。
  远远望着这杆大纛,冯跋的面色微微动容。
  据他们探查到的情况,复夏军之主就名于洪飞。
  难道是他亲至?
  想到此处,冯跋立刻转头向身边的冯素弗道:“走!素弗,我们亲自出城相迎。”
  说罢,冯跋就当先大踏步走向城下。
  “打开城门!”
  城楼上,早有将校高声喝令城门处的军士打开城门。
  远处,奔行中的于洪飞看着缓缓打开的并州城们,脸上不由微微露出笑意。
  五月二十五日,于洪飞亲率亲卫骑和铁骑营先行赶到并州城,冯跋、冯素弗兄弟亲自出城相迎,复夏军顺利接手并州城。<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