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甲 郭璞建温州
作者:拏云近月    更新:2024-05-21 03:11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晋愍帝在长安投降被俘的第二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称帝,重建晋政权,年号建武,史称东晋。
  下诏旌表吴地的高贤名德,葛洪因前次于国有功,赐爵关内侯,食句容二百户。葛洪上书坚决辞谢,司马睿不准,葛洪只好承命。
  十一月,刘聪出猎,让投降的晋愍帝充任车骑将军,穿上军服手持画戟作为先导。众人聚集观望,晋朝遗老有的潸然泪下。于是刘粲劝说刘聪趁早除掉晋愍帝。
  十二月,刘聪派人将晋愍帝杀害。
  北方各国及原西晋反对势力为打击新成立的东晋朝廷,开始在民间四处散播司马睿非司马懿的后裔血脉,以质疑东晋皇帝的合法性。
  曹操时曾做梦看到三马食槽,有术士为曹操解梦说有三个姓名中有马字的人将窃取曹家天下。曹操当时怀疑司马懿父子三人,曾想杀了,但被司马懿以聪明才智躲过,后来果然应验了三马食槽的传说。
  流言说,到了司马懿晚年时得一谶语----牛将代马,刚好有个叫牛金的将军,司马懿吸取前车之鉴,宁枉勿纵,直接把牛金杀了。几十年后,司马睿的父亲老琅琊王府上进来了一个叫牛金的下人,据传这个叫牛金的人跟琅琊王妃私通生下了司马睿,老琅琊王蒙在鼓里。
  该流言诛心,不管真假都对刚成立的东晋朝廷有影响。为转移舆论注意力,彰显司马睿东晋第一任皇帝的明君风范,开始在南方各处兴建新城以容纳永嘉南渡而来的北方移民。以期让人们感念司马睿给他们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
  于是在这一背景下,公元318年,东晋在一块中原人看来天高皇帝远的土地上建成了一座城市,即今天南宁市区的地方设立了晋兴郡。晋兴,取晋朝中兴的意思,可谓用心良苦,虽然天未遂人愿,但南宁有了它最早的名字,成了中原迁徙者和土著骆越人共同的家园。晋兴这个名字到后世隋朝时废止,在唐代改名邕州,这就是南宁简称邕的来历。为什么叫邕呢,邕字下部的邑字是城市的意思,上面的三笔据说代表在这里汇聚的三条河流,三条江河汇聚的城市,是南宁自古未变的特征。
  322年,东晋大将军王敦在武昌起兵,王敦之乱爆发。
  擅长卜算的郭璞此时身为王敦身边的左臂右膀,最会躲避天灾人祸的他,当初为躲避八王之乱率先举家南迁江东。如今预料到王敦的叛乱注定失败且不合天心民意,于是主动谋求外派去督建温州城。因为郭璞展示出了在卜算和风水堪舆方面的过人天赋和惊人才华,成功被任命为兴建温州城的督造负责人。
  郭璞邀我到温州城工地一叙,心声留言说事关重大,请一定前往。于是永昌二年,公元323年,我应约来到。
  温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沿海九个港口之一,不过该港口以往并未建成大城。东晋朝廷选址始建温州城,设立永嘉郡,寓以容纳永嘉南渡而来之家族百姓。
  我在一处位于中心地带的初建阁楼上找到了一边手拿罗盘观望一边在沙盘上指指点点的郭璞。
  郭璞命人在阁楼雅间摆好茶点,我一盏茶没喝完他就屏退左右过来与我对坐饮茶。
  郭璞道“就知道建安兄一定会来送我这一程的,只不知会是在今天。”
  我道“郭兄担此大任,我送与不送都会前程似锦吧。”
  郭璞道“生死有命,一切皆有定数。”
  我顿了一下,喝口茶道“会在何时?似郭兄这般对一切定数洞若观火,好抑或不好?”
  郭璞笑道“明年此时。”
  我轻叹道“何其匆匆。后知后觉谓匆匆,先知先觉更匆匆。”
  郭璞哈哈大笑道“建安兄透达妙解。能洞若观火寻常人后知后觉的命数,其实该算是好,因为可以掌握远近之分寸,避免被卷入不必要的他人漩涡之中。但是,能洞若观火自己命运的定数,个中滋味唯看各人心性与修心如何了。”
  我道“郭兄合道卜算,早已通透豁达、堪破生死。安慰的话,说来无意义,我能做点什么?”
  郭璞道“我看不透建安兄,你身上有仙灵气,师门超然。一个人知道得越多,烦恼也会越多,无非是压不压得住,消化得快不快。与建安兄相处让我找到了平凡人交友的快乐,而这一点于我恰恰很难得,弥足珍贵。建安兄无需做其他,陪我在温州待段时日,叙叙旧谈谈人生,即是送我一程了。”
  我道“固所愿也,乐意之至。”两人各自端茶一敬而尽。
  我与郭璞骑着马丈量永嘉城,他的马有点不敢与我收服的那匹灰色妖马并肩而行,于是我落后他一个马身让他的马先行看不到那匹灰马。
  我们身后一路跟着数辆牛车,驮着各种铜质石质镇物。郭璞一路不时选点命人埋下镇物,然后设坛作法,相当于给镇物画龙点睛。
  我道“常听说大户人家建宅常在地基屋顶和房梁立柱内埋放镇物,以祈鸿基永驻。今番跟着看郭兄建城也算是开了眼界。建城与建宅的讲究差别大吗?”
  郭璞笑道“确有类似之处,但差别讲究大着呢。普通人家的大宅需要先跟官府取得地契吧,然后建房时还要考虑跟左邻右舍的空间距离、关系平衡,还需有前瞻性能想到未来房前屋后会否有环境格局变化,若有变化如何防止风水外泄或被破,等等。个人住宅是小,一城是大,只会需要沟通和考虑的更多更复杂。比如一座城的左邻右舍,除了其他城,还包括周边崇山峻岭江河湖海,需要与城隍土地沟通好,更需要上达天听求赐气运。好的城池风水是可以护佑城中居民的,有的条件允许的可以护佑数代甚至数十代人。”
  我道“那郭璞兄精心打造的永嘉城可护佑几代人呢?”
  郭璞轻叹口气道“约两代人之后,永嘉城里仍然会遭遇大面积生灵涂炭。处此乱世,覆巢之下难有完卵。唉,非是不能打造一个完美之城,而是条件不许。这只是一个安置移民彰显天子恩泽的新城,注定了经费成本代价不可能做到像建都城一般,就算排除万难自筹另想办法,建得过度完美过度美好了,那是犯忌讳的,会遭朝廷猜忌,钦天监总有高人能看出的。”
  我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处在郭兄位上不知建城思量难。”
  郭璞仰天望道“此城是我此生能够参与决策建造的唯一城了,怎能不尽心尽力。士农工商,匠心为后世居民谋稻梁。永嘉城风水分几重,真正的侧重在于商字,让此城民众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即是最好。即便有高人历代勘察也未必能真留意到,就算真留意到了,此城都已只求最末一个商字,相信后世朝廷高人们也会高抬贵手看破不点破。此外,天无绝人之路,我依上天好生之德,让无论何故,都有一线生机,灯火不灭。”
  我点头对他笑道“郭兄用心良苦,此城得真永嘉。期待你的匠心手段。”
  永嘉城快建成时,民众俱见有一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故又名“鹿城”。
  城郭外,骄阳灿烂,山花漫途迎。
  郭璞捧了一把沙土装入绣袋中,贴身小厮利索的放进行囊内递到马车前。一双白皙玉手掀开车帘一角把行囊接入马车里。
  我笑道“车里想必就是郭兄当年躲避八王之乱途径庐江时,于庐江太守府上使用撒豆成兵之术制造异象,诈得太守相信异象与此美婢有关而匆忙将婢低价卖出府,然后正中郭兄下怀顺势抱得美人归的那位爱妾吧。哈哈。”
  郭璞抚须哈哈大笑道“人生如大梦,不得对自己好点?不然时候到了万般带不走。我相中的这位美人因此也得以逃过了庐江屠城之劫,胡太守即便贵为太守也没能逃过于城中的命中注定。一切皆缘法定数啊。”
  小厮忍不住插嘴道“我家大人为永嘉城呕心沥血所作所为,日后怕是得此荫庇乘凉的后世人无几人知晓今日事。唉。”
  郭璞笑道“才说了万般带不走,计较纠结这些作甚?人生天地间,所作所为就算沧桑变幻后都没人知道了,这方天地也会知道。积攒于浮世的名和利都是浮名及浮财,能闻达于天地才是恒久远。若能闻达于天地,就总会有后世人无意中或不经意间会知道。”
  我道“世事往往求之而不得,不求反而有可能得。天地造人,人性是有缺的,很多缺陷,我们所处的世界亦有缺,顺着有缺的人性在这有缺的世界行事,不是天道想看到的。顺着人性行事当然令自己舒适了,有时若能适当反着人性做些不丧失良知的事,可能天道才会施加动力助你一二。即反者道之动。”
  小厮嘟囔道“这位先生说的大道理,老爷也常说。但大道理…...”
  我笑道“但大道理不能当饭吃,没法帮你赚到当天的饭钱,对吗?”
  小厮连声道“对对,对极了。这样说就比大道理有意思多了。”
  郭璞白了小厮一眼道“所以你是个俗人啊,俗人就喜欢听俗话,只喜欢听自己能理解和认可的话,心里若容不下其他的言语,听了之后不能唤起自己的思考感悟,永远没有改变,走到哪都还是那个俗人,轮回多少世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俗着。可以甘当一个俗人,但当了俗人就别一边甘当俗人又一边怨天尤人。你这么俗,老天爷和仙人凭什么对你另眼相看?”
  我道“大道理是需要用一生来收益的,不该要求听了马上帮你变成饭吃。”
  小厮喏喏道“先生你这么一讲,我觉得比刚才更听得进去了。”
  我道“我看是因为被你家老爷批评了后才更听得进去的吧。”
  说完我与郭璞都哈哈大笑。
  小厮道“你们两位比我高明这么多,这样笑我,我还真就想较个真求个明白。大道理说了,能给举个通俗易懂例子吗?”
  我笑道“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够日常够通俗易懂了吗?”
  小厮点头道“够了够了,这话不识字的人可能都懂,呵呵。”
  我道“你跋山涉水到深山里去找那个富人认远亲,连个不识字的人都愿意认这门远亲,但是你问过那个藏在深山里躲避远亲来认亲戚的富人是否愿意吗?”
  小厮道“这……这也不是举例子吧?”
  郭璞在旁哈哈笑道“建安兄见笑,勿怪,我也时常被这小厮弄得哭笑不得。”
  我微微一笑继续道“黄帝的儿子少昊的长子帝喾是孔子的远祖。少昊的第五子发明了弓箭被黄帝赐姓张,是张良的远祖。所以儒圣曲阜孔家和龙虎山天师府张家都是黄帝和少昊的后人。你说孔家现在会跟张家认这门远远亲吗?”
  小厮道“应该不会认吧,炎黄子孙这么多,几千年前的亲戚怎么认啊。”
  我道“孔家现在已经是八百年世家,龙虎山张家此时不足三百年世家,现在是认不了亲戚的。等一千年以后,一个是一千八百年世家,一个是一千三百年世家,黄帝后代茫茫多,当只有这两家是延续了一千多年且一直拥有影响力的世家时,这门亲戚就认得了。当然,仅限两家每一代的家主之间认世代恩亲。当你配得上时,不用求也容易自然发生。还配不上时,求亦不得。”
  小厮恭敬作揖行礼道“这回懂了,多谢先生解惑。”
  小厮继续问道“知道容易做到难,先生懂这么多道理,都能一一做到吗?”
  我道“尚未,还无法一一做到。所以我还没成仙。”
  说完郭璞与我又很有默契的哈哈大笑。
  郭璞打了个道门稽首道“就此别过,不必再送。”
  我也打了个道门稽首道“别了。”
  郭璞完成永嘉城的建造后就回荆州向王敦复命去了。
  王敦让郭璞起卦算他能不能造反成功,郭璞如实回答必定会失败。已经很不高兴的王敦又让郭璞算一算王敦的寿数,郭璞依旧如实回答说造反失败后不久就死。
  怒不可揭的王敦问道“那你能不能算出你什么时候死?”
  郭璞算了算后道“就在今日午后。”
  暴怒的王敦立即让人把郭璞押到玄武湖畔处死。
  郭璞临刑时,问行刑人往哪里去,回答说:“在南冈头。”
  郭璞说:“一定是在两棵柏树之下。”
  走到那里,果然有两棵柏树。
  郭璞又说:“树上应该有个喜鹊巢。”
  大家都找不到,郭璞叫人再仔细寻找,果然在树枝间找到了,被密集的树枝遮蔽着。
  当初,郭璞在司马睿出镇建业之初曾经过越城,途遇一人,郭璞叫他的名字,将衣服送给他,那人不接受,
  郭璞说:“只管拿去,以后你自会明白。”
  那人接受后离去。到这时果然是那个叫山宗的人行刑。
  山宗问道“先生真神人也,当初可是已经预见到了今天的一切?”
  郭璞道“伸缩都是一刀,只盼壮士给个痛快好好相送一程,不枉当初赠衣之谊。你是奉命行事,我是命如此,需借这一刀尸解成仙。”
  王敦果然在两个月后兵败愤懑而亡。
  郭璞一生的诗文著作多达百卷以上,其中对先秦时期成书的《尔雅》花了十八年时间重新进行了注解。山海经、易经等诸多古籍所用文字和意思久远,后人往往难以正解原意,《尔雅》是一部先秦时期专门对四书五经等古籍进行注解的词典,传到汉朝时又已经让人对尔雅这本先秦词典难以完全理解。
  郭璞在这方面的天赋造诣过人,重新注解,对于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人传续上古学问,功不可没。
  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郭璞还是中国风水学鼻祖,其所著《葬经》,一直被后世学习沿用。<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