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甲 师叔徐庶
作者:拏云近月    更新:2024-05-21 03:11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山中无岁月,不知世上年。
  感觉仿似仅仅不久前,此时世上已是曹魏太和四年、东吴黄龙二年、蜀汉建兴八年。建安年号在十年前就已不再沿用。汉献帝已经很努力了,建安年号使用了整整二十五年,但仍是没能等到我再返世间时。
  爹,你如今又何在?
  彭城,郊野十里坡道左,师父告知我今日在此等候我的师叔,他名唤徐庶。
  这位师叔即便在神魔乱舞、智星将星云集的三国时代也是璀璨一星,更像是一颗划破黑夜长空的流星。师父说今天的初见即是我对这位师叔的拜见,亦是送别,他要离世修仙去了。师叔是颍川人,当时我不知为何他不把人世告别一站选在出生地家乡。那样我或许有足够时间趁机在颍川寻一下爹的踪迹,或是顺道回一下汝南看看我童年的村庄有没有在战火后重建。
  师父说我将会在未时能等到师叔,此时已未时正,他应该快出现了。下山前我刚知道,师叔曾随大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在襄阳修习,一起修习的还有诸葛亮和庞统。水镜先生是位大有来历的地仙。徐庶的前世才是我的师门师叔,但得道修行人无宿世轮回迷障,我们之间是跨世亦可相认的。师叔于建安六年在新野道中投奔刘备,建安十二年因母亲被曹操绑架不得不辞别刘备救母,辞别之际感念刘备深情厚谊,回马折返推荐诸葛亮,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后天下起卧龙。
  坡道上两位风采翩然出尘的人出现在视线里,我的视力已非常人可理解,只一眼凭知觉即知两人中谁是我师叔。我们率先对着徐庶鞠躬行道门稽首礼,口称师叔。师叔还一礼后介绍他身边的同伴是他的同乡兼挚交石韬石广元。石广元之名我在山中亦是有闻,我对石广元行礼称前辈,他亦还以一礼。
  徐庶道“建安,哈哈,很有趣的好名。可惜师叔此生在曹营无争无名,此时亦欲归山续伴三清座下修道,不然或许能引荐你与献帝一见。”
  我道“师侄谢过师叔抬爱之意。已归三清为弟子,皇帝见与不见俱无憾。师侄道法尚微,师叔若允,愿求一事。”
  徐庶道“我知你所求。说起来,你我可算同病相怜,试问世上有情人谁人不念父母亲恩。你知我为老母而辞别刘皇叔,最后老母责我忠孝不懂分,最终不但没救得老母反累老母自尽以教我。那种痛非言语可述与他人,亦不能设身处地而通。痛固痛矣,但痛过之后亦有所悟。老母生我育我已是此生大恩,我愿以身用命换我母得安好,她趁我不备自尽,我无法阻拦,万般无奈。但这何尝不是我母用命在助我度我,经此一痛得悟一层,我母之恩更重,我欠我母更多。人生就是一场场的选择与取舍。取一些需舍掉另一些,舍了某一些才能取得另一些。”
  我道“谢师叔开释,理我已明,但心中终究意难平。”
  徐庶道“知易行难,尤其涉及人间真情之事。我们道家讲的太上忘情,并不是要你做个无情无感觉知觉之辈,而是望修行修心忘俗情。普通人只有一世记忆,转世入轮回后已不知前世,有些人作恶太多甚至不能再转世入轮回。不强求俗人忘俗情,但修道之人或是明悟之人当能悟得到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那只是这一世肉体的终结,这一世的功与过都不会随着肉体的终结而消散。生于神州大地的华夏人世世代代都有许多人能明悟这个道理,所以华夏正人贪生不怕死,但有机会想尽一切办法逃出生天,当必须舍身救护至亲至爱和族群时也能当死则死。这信念和精气神是华夏每临危难总能撑过去不灭种族的立身之本,也是被上天眷顾的根源所在。”
  我道“何其有幸,得豁然开朗。”
  徐庶道“你爹已入轮回,有缘你们还会在某一世再遇。届时你道行高深了,自会知道更多。很多普通老百姓说不出刚才那番道理,可能听了也不够明白,世代都有人不明白但仍觉得值得如此这般效仿先人奉道。是优良传统代代薪火相传在起作用。比如清明节上坟扫墓祭祖。敏锐的人在清明祭祖之后运势会变好,这可能是你的墓中祖上庇佑到作为子孙的你。也可能是你前世前几世的后裔在你前世的墓前烧纸供奉,祝愿你在另一边过得安好。比如你此生姓李,张家的后辈子孙在张家老祖墓前跪拜供奉祝愿,假如墓中那个张家老祖转世成了今生的你,那么那些供奉祝福的能量就会落到转世后的你身上。”
  我道“华夏老祖宗智慧,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秉持之,是为福报。”
  徐庶没有说话,抚须凝眸对我一笑。
  我初时有点诧异,很快觉得异样,刚一说话“师叔,这是……”
  我话还没说完,石韬在旁边笑着说道“还不快谢过你师叔,刚才那凝眸一笑已把心法传予你了。”
  我立即再度拜谢“多谢师叔传法之恩。”
  徐庶轻轻一托我双臂让我站直“心法需要心传,如水从一心壶倒入另一心壶中。心法不落纸笔,所以即使门派秘笈被外人所得,若无心法相传,光读秘笈亦不能习得全法最高境。道法玄之又玄吧?”
  我道“玄之又玄,太玄了。”
  徐庶道“与你讲了那许多,现在明白入世修行的意义和玄机了吧。”
  我道“明白了,一定秉持师门道脉,在世间好生修行,游历修心。”
  徐庶一揖道“建安,就此别过,后会或许有期。”
  我深深弯腰行道门稽首礼道“拜别师叔,祝愿师叔早登仙途。愿有再见之期。”
  我又向石韬行了一礼道“今日幸遇前辈,愿有再见之期。”
  石韬回礼道“有缘有缘,可再会,哈哈。”
  之后,三人按三足鼎立位置同时低头一揖。
  当我抬起头时,已不见他们二人影踪,不觉已是夕阳欲下,夕阳映照下的黄沙古道秋风舞黄草,分外美。
  师叔轻托我双臂那一下,又给我传了些他在三国年间的故事画面,到此刻才被激活,可由我在脑海里随意调取翻阅。我除了童年经历战火颠沛流离那几年,此后山中修行没有看到烽火三国的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师叔分享他的三国记忆于我,是份宝贵的见面礼。
  原来三国时期谋士智力那么出彩,武将战力那么匪夷所思,据说是天上特殊事件造成人间的连锁反应。多个战力惊人的妖王联合多股势力围攻天庭,南天门等各天庭往人间的出入口封闭了。没有了天庭的管理约束,天下的妖魔鬼怪纷纷入世作乱,或附身控制一些人或带着修为强行投胎入世。妖王围攻天庭时间有不短,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就是七八十年的三国时期了。天庭派在人间出差的神仙回不了天上交差,有隐居的有耐不住寂寞直接参与人间这场大型真人实景游戏的。
  各个方外势力看好天庭最终能平乱,想在没有治安官管理的混乱时期出份力参与维持秩序,将来好凭功劳讨封赏或是将功抵过。刘备是文王转世身具龙气,确实是要来救正统汉祚的。关羽来自南海龙宫,武器名字青龙偃月刀已经表明了他的来历。张飞是杀神白起转世。这就是为何关张两位盖世猛人在见到城门口卖草鞋的落魄刘备时愿意拜为大哥誓死追随。不然一个无法自证汉室宗亲身份的落魄摊贩,再会忽悠也忽不了关张服低卖命。所以徐庶发愿要寻找真龙天子,助其一统天下,让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后在新野自荐于刘备帐下。
  曹操是青蟒修行多年化为青蛟后转世入局的,所以天生对青龙转世的关羽心生仰慕和亲敬。关羽执意离开曹营去寻刘备,曹操手下谋士力劝如果留不住就杀了,杀人如麻且生性多疑的曹操仍然力排众议放关羽离开。既是不忍杀也是不敢杀关羽。
  赵子龙是和氏璧器灵转世,长坂坡救阿斗之时,曹操几十万大军围着他,赵子龙武力再如何超凡入圣,肉身也挡不住万箭齐发。曹操怕伤了和氏璧器灵受天谴,下令不准放箭给了武力超凡的赵子龙突围的一丝机会,即便如此那也只是一丝可能性而已。因为几十万人就算站着不动让赵云一人一枪刺几十万次,那也超出了猛人的体力极限。原因是阿斗也是神仙下凡,相当于就是报了个私人定制豪华游,就是来一边躺平一边观道体验的,一下凡没多久就眼看要游戏结束了,果断的拼命给赵云加能量,每当赵云和白马快力竭时就能量加满。成就了长坂坡救少主的赵云千古美名。赵云的确是做到了,但后世一千多年里的千百场大战里再没听说有谁能重演一场百万军中单枪匹马突围。
  孙权父亲孙坚是江东猛虎转世,母亲是东海龙宫龙女转世,所以龙虎配生出的孙权天生异相,紫须碧眼黄发。东吴紧靠东海,因为有地利有龙宫背后支持,是三国中能坚持最久最后被灭的国家。
  师叔的记忆分享太精彩,值得细品。三十甲子的故事还很长,我们慢慢讲,顺叙、倒叙、插叙,想到哪讲哪。
  师叔徐庶的正史记载约是公元230年离世。人间万事细入毛,能被正史记载下来的怎么可能是完整的,后朝编写前朝历史,又怎么可能都是真相。从魏晋一直到清朝,一千多年里,几度有徐庶显灵于世的传说,直至康熙年间才飞升。清人的野史记录康熙年间有樵夫在山中遇到了徐庶,见证了飞升时刻。
  野史是否可信,看客各凭心意随意对号入座“真”阵营席位或“假”阵营席位。我只讲故事。
  试问三国这么多名人和能人异士,民间野史为何不多传几个其他三国名人修行成仙的事?却特别传了徐庶修行成仙的事迹?
  见仁见智听故事,各位看官接着看。<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