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发行量的战争,打响了
作者:如意键盘 更新:2024-05-10 00:37
这一会,所有的同志,不是挤在三楼的值班宿舍,就是趴在办公桌上睡觉。
江山也一样,靠在江总编特意为他挑选的单人沙发上,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也不知迷瞪了多久,就听见办公室外一片欢呼。
清醒过来的江山,立刻就意识到:“老大回来了。”
果然和他预想的一样。
《东方都市报》的试刊版,在2月19日中午之前通过了审核。
这一刻,全体报社编辑的表情,比大年初一还要喜庆。
一古脑全都骑上自行车,奔向了隔一条街的印刷厂。
这一会的江海同志,即使想去也撑不住了。
回到总编室后,第一时间就躺在了另一张沙发上。
江山懒洋洋的问道:“印刷厂不去跟着没事?”
“没事,”江海闭上了眼:“有老蔡跟着,再说费墨已经给我挖过来了。”
江山觉得老大的本事还真不小:“就是那位拿92块钱的8级工?”
“现在105了,”一想到这事,江海闭上眼都能笑醒了:“印刷厂有他坐阵,什么事都能解决!”
江山忍不住夸道:“哥,看来你过去的人缘真不错。”
“人缘、财缘,缺一不可,”江海正在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知道今天宣传部的章处长,怎么评价我们这份报纸的?”
江山估摸着:“集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江海呵呵笑了:“人家就一句话,可看性很高。”
江山也闭上了眼,还不都是一个意思:“一切就看明天了!”
下午,张路真的领着电视台的摄影师,过来拍新闻了。
睡了一个上午的江山,神清气爽的站在一旁啃面包。
古台长果然够意思,摄影师顺着一排动画墙挨着拍。
张路捧个小本子,在江山身旁记录着重点:“嗯?还别说,这面包真挺好吃的。”
“一会多带些回去,”反正都是实报实销,江山强烈建议:“让古台长也尝尝。”
“古台最近的心情美极了,”张路自己也挺美:“昨天刚和瑞士的雷……雷达牌手表,签下了广告合约,精工表的广告也正在谈。”
“你们可算是熬出头了,”江山是真羡慕:“张路同志,可别忘了曾在一个战壕里的兄弟。”
“哪能啊,我张路可不是那样的人,”
张路立刻挺身而出:“杨师傅,再多给报社办公楼上的几个字一个镜头。”
啧啧啧,表面笑得灿烂的江山,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才多久的功夫,张路就已经明白出镜即宣传的广告意识了。
1979年,虽然《仁民日报》在2月中旬刊登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
但,国内几个为改开打前阵的城市,仿佛并未受到多大影响。
一切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同月,《文会报》,《解-放日报》分别刊登了“精工表”和“美达相机”的外商广告。
之后,《光明-日报》也刊登了“奥林巴斯”的外商广告。
一时间,大批的外商都在急急忙忙赶来的路上。
尤其是瑞士的“雷达”,他们从1974年就开始派人前往燕京、浦江等城市调研。
一直关注了四年多,终于得以如愿。
这一会,已经改名的浦江广告公司,业务科经理黄华。
正在南-京路上,忙着为“雷达”挨家挨户商谈橱窗租赁的事项。
同样是在二月,浦江城竖起了全国第一块外商广告牌:日-本航空公司的异形机翼广告牌。
从这些外商选择刊登广告的报纸,就能看出他们把发行量和名气放在了第一位。
现在,《浦江日报》的魏总编,最期待的就是可以和外商签订广告协议。
比如:刚走下飞机的松下电器。
《东方都市报》目前还顾不上这些,他们的试刊号将于明日面市。
江山和江海,这一会最在乎的是报纸的发行量。
事改企方针的执行后,目前《浦江日报》已由原先每日三万的发行量提高到了每日五万。
而《东方都市报》的三日试刊,就已经把发行量定在了每日五万份。
这一会,都市报的一部分编辑和“红星”日化厂的袁解放。
正挨着报亭,赠送“红星”牌高级洗发水。
在他们转身离开的时候,各家报亭的柜台外,已经贴上了一张报纸面积大小的宣传广告。
【《东方都市报》将于明日登陆浦江,届时将为广大市民朋友献上《潜伏》……】
1979年2月20日晨,当最后一辆邮政局的自行车驶离都市报印刷厂时。
背着双手站在大门外的江海,默默的注视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按你说的那样,”江海对身旁的老三说道:“无论早报晚报还是都市报,都要赶在市民上班的时候发出。”
江山这一会倒不强求了:“这只是我们的愿望,伱看这都已经过7点了。”
江海一点都不奇怪:“咱们是家新报,邮局肯定还是得紧着之前的老报社先送。”
“所以啊,”江山解释道:“你要是向后推一点,他们就会来得更晚。”
江海点了点头:“和邮局打交道,不容易啊。”
江山岂会不知:“慢慢来吧,都会解决的。”
说完,转身就跳上了袁解放的三轮车:“走吧,解放叔!”
袁解放一松手刹:“走喽!”
在这之后,源源不断的报社编辑、记者、会计,甚至自发加入的印刷厂工人。
全都领了厚厚一摞《东方都市报》上街叫卖去了。
当袁解放的三轮车刚在浦江火车站的路边停稳时,江山和江河就一人抱着一摞报纸窜进了人群。
当年《读者文摘》《重-庆晚报》编辑沿街叫卖报纸的感觉,江山此时终于品尝到了。
“东方都市报,东方都市报……”
江山在前面喊,江河在后面走。
和传说中的一样顺利,只要有一个群众走过来,立刻就会有大批的群众不断跟进。
到下午两点时,第二批《东方都市报》也顺利运出了印刷厂。
这一次,根本不用再吆喝了。
当,一部分市民最先在《东方都市报》上见到《潜伏》连载的时候,幸福就开始蔓延了。
更不要说那些早就在报亭宣传海报上,见到剧透的市民了。
其实,《东方都市报》的试刊,又何止一篇吸睛的《潜伏》。
虽然,江山拿下了《九点一三的秘密》,却安排上了按9点13改编而成的《无名牌手表》。
这篇完成于1978年的,曾让1981年的《贵-阳晚报》连续增刊了惊人的720万份,在这之前,却一直无人问津。
此外,《天天英语角》纳尼亚传奇的中英文连载。
《电影天地》栏目中,关于《哪吒闹海》的拍摄花絮:1978年有这样一群画师,他们冒着酷暑来到青-岛、蓬莱,坐在礁石上勾勒出了大海的辽阔篇章……
《每周一星》上,笑靥如花的真由美,手拿红底“福”字的靓照。
……
在第三版的时代专栏下,江山还特意安排转载了一篇1978年《泰晤士报》动用六个版面,对我国画家黄永玉的采访介绍。
这位当时被国外视为顶级画家,在国内却默默无闻的黄永玉,将在今年设计出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猴。
他,也是江山即将远行的采访对象。
当,一直在报社坐阵的江海与蔡文升,瞧见了不断前来报社追问《东方都市报》的时候。
两位大元,赶紧把留在传达室的最后三百份报纸给搬了出来。
借着动画墙的背景,江海这三百份报纸,当之无愧的成了今天出货最快的销售点。
“我宣布,《东方都市报》的五万份试刊报,已经全部销售一空了。”
江总编满面春风的站在报社办公楼前的空地上,大声报喜。
在场的所有报社职工,全都激动的鼓起了掌。
连隔壁面包厂的职工,也跟着一块笑了起来。
三分钱一份的《东方都市报》,的确做到了江山口中那样集新闻、知识、趣味为一体的报纸。
只要是已经拿在手的市民们,都能看上好久,再不是从前那种扫两眼就知道全貌的报纸了。
除了正在连载的,令他们谈论最多的,还是《东方都市报》上唯一的一条广告。
“这是广告吗?”
“看着倒像,可……它究竟是卖什么的?”
“就是说啊,我也看不明白。”
“卖药的?”
“也没说在哪买呀!”
“究竟是什么?”
“我知道还用问你。”
“……”
位于报纸第四版的下方,一块清清爽爽的广告框里。
醒目的空瓶图案上,除了三只方框没有任何标注。
只在最下方的方框里,标注了一行字:本品添加了12种名贵中草药。
当浦江城几万户购买了《东方都市报》家庭,都在为这则无名广告嘀嘀咕咕时。
当晚,浦江电视台的第八频道本地新闻节目里,观众们在东方都市报的几个大字下,欣喜的看见了一排耳目一新的动画墙。
之后,随着屏幕里镜头的移动,都市报里那只空瓶居然也出现在了动漫墙上。
一模一样的设计,一模一样的文案,除了那一圈缤纷可爱的动画人物。
《东方都市报》的这则神秘广告,不但引起了读者们的注意,也同样引来了各家报刊媒体的关注。
(本章完)
江山也一样,靠在江总编特意为他挑选的单人沙发上,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也不知迷瞪了多久,就听见办公室外一片欢呼。
清醒过来的江山,立刻就意识到:“老大回来了。”
果然和他预想的一样。
《东方都市报》的试刊版,在2月19日中午之前通过了审核。
这一刻,全体报社编辑的表情,比大年初一还要喜庆。
一古脑全都骑上自行车,奔向了隔一条街的印刷厂。
这一会的江海同志,即使想去也撑不住了。
回到总编室后,第一时间就躺在了另一张沙发上。
江山懒洋洋的问道:“印刷厂不去跟着没事?”
“没事,”江海闭上了眼:“有老蔡跟着,再说费墨已经给我挖过来了。”
江山觉得老大的本事还真不小:“就是那位拿92块钱的8级工?”
“现在105了,”一想到这事,江海闭上眼都能笑醒了:“印刷厂有他坐阵,什么事都能解决!”
江山忍不住夸道:“哥,看来你过去的人缘真不错。”
“人缘、财缘,缺一不可,”江海正在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知道今天宣传部的章处长,怎么评价我们这份报纸的?”
江山估摸着:“集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江海呵呵笑了:“人家就一句话,可看性很高。”
江山也闭上了眼,还不都是一个意思:“一切就看明天了!”
下午,张路真的领着电视台的摄影师,过来拍新闻了。
睡了一个上午的江山,神清气爽的站在一旁啃面包。
古台长果然够意思,摄影师顺着一排动画墙挨着拍。
张路捧个小本子,在江山身旁记录着重点:“嗯?还别说,这面包真挺好吃的。”
“一会多带些回去,”反正都是实报实销,江山强烈建议:“让古台长也尝尝。”
“古台最近的心情美极了,”张路自己也挺美:“昨天刚和瑞士的雷……雷达牌手表,签下了广告合约,精工表的广告也正在谈。”
“你们可算是熬出头了,”江山是真羡慕:“张路同志,可别忘了曾在一个战壕里的兄弟。”
“哪能啊,我张路可不是那样的人,”
张路立刻挺身而出:“杨师傅,再多给报社办公楼上的几个字一个镜头。”
啧啧啧,表面笑得灿烂的江山,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才多久的功夫,张路就已经明白出镜即宣传的广告意识了。
1979年,虽然《仁民日报》在2月中旬刊登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
但,国内几个为改开打前阵的城市,仿佛并未受到多大影响。
一切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同月,《文会报》,《解-放日报》分别刊登了“精工表”和“美达相机”的外商广告。
之后,《光明-日报》也刊登了“奥林巴斯”的外商广告。
一时间,大批的外商都在急急忙忙赶来的路上。
尤其是瑞士的“雷达”,他们从1974年就开始派人前往燕京、浦江等城市调研。
一直关注了四年多,终于得以如愿。
这一会,已经改名的浦江广告公司,业务科经理黄华。
正在南-京路上,忙着为“雷达”挨家挨户商谈橱窗租赁的事项。
同样是在二月,浦江城竖起了全国第一块外商广告牌:日-本航空公司的异形机翼广告牌。
从这些外商选择刊登广告的报纸,就能看出他们把发行量和名气放在了第一位。
现在,《浦江日报》的魏总编,最期待的就是可以和外商签订广告协议。
比如:刚走下飞机的松下电器。
《东方都市报》目前还顾不上这些,他们的试刊号将于明日面市。
江山和江海,这一会最在乎的是报纸的发行量。
事改企方针的执行后,目前《浦江日报》已由原先每日三万的发行量提高到了每日五万。
而《东方都市报》的三日试刊,就已经把发行量定在了每日五万份。
这一会,都市报的一部分编辑和“红星”日化厂的袁解放。
正挨着报亭,赠送“红星”牌高级洗发水。
在他们转身离开的时候,各家报亭的柜台外,已经贴上了一张报纸面积大小的宣传广告。
【《东方都市报》将于明日登陆浦江,届时将为广大市民朋友献上《潜伏》……】
1979年2月20日晨,当最后一辆邮政局的自行车驶离都市报印刷厂时。
背着双手站在大门外的江海,默默的注视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按你说的那样,”江海对身旁的老三说道:“无论早报晚报还是都市报,都要赶在市民上班的时候发出。”
江山这一会倒不强求了:“这只是我们的愿望,伱看这都已经过7点了。”
江海一点都不奇怪:“咱们是家新报,邮局肯定还是得紧着之前的老报社先送。”
“所以啊,”江山解释道:“你要是向后推一点,他们就会来得更晚。”
江海点了点头:“和邮局打交道,不容易啊。”
江山岂会不知:“慢慢来吧,都会解决的。”
说完,转身就跳上了袁解放的三轮车:“走吧,解放叔!”
袁解放一松手刹:“走喽!”
在这之后,源源不断的报社编辑、记者、会计,甚至自发加入的印刷厂工人。
全都领了厚厚一摞《东方都市报》上街叫卖去了。
当袁解放的三轮车刚在浦江火车站的路边停稳时,江山和江河就一人抱着一摞报纸窜进了人群。
当年《读者文摘》《重-庆晚报》编辑沿街叫卖报纸的感觉,江山此时终于品尝到了。
“东方都市报,东方都市报……”
江山在前面喊,江河在后面走。
和传说中的一样顺利,只要有一个群众走过来,立刻就会有大批的群众不断跟进。
到下午两点时,第二批《东方都市报》也顺利运出了印刷厂。
这一次,根本不用再吆喝了。
当,一部分市民最先在《东方都市报》上见到《潜伏》连载的时候,幸福就开始蔓延了。
更不要说那些早就在报亭宣传海报上,见到剧透的市民了。
其实,《东方都市报》的试刊,又何止一篇吸睛的《潜伏》。
虽然,江山拿下了《九点一三的秘密》,却安排上了按9点13改编而成的《无名牌手表》。
这篇完成于1978年的,曾让1981年的《贵-阳晚报》连续增刊了惊人的720万份,在这之前,却一直无人问津。
此外,《天天英语角》纳尼亚传奇的中英文连载。
《电影天地》栏目中,关于《哪吒闹海》的拍摄花絮:1978年有这样一群画师,他们冒着酷暑来到青-岛、蓬莱,坐在礁石上勾勒出了大海的辽阔篇章……
《每周一星》上,笑靥如花的真由美,手拿红底“福”字的靓照。
……
在第三版的时代专栏下,江山还特意安排转载了一篇1978年《泰晤士报》动用六个版面,对我国画家黄永玉的采访介绍。
这位当时被国外视为顶级画家,在国内却默默无闻的黄永玉,将在今年设计出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猴。
他,也是江山即将远行的采访对象。
当,一直在报社坐阵的江海与蔡文升,瞧见了不断前来报社追问《东方都市报》的时候。
两位大元,赶紧把留在传达室的最后三百份报纸给搬了出来。
借着动画墙的背景,江海这三百份报纸,当之无愧的成了今天出货最快的销售点。
“我宣布,《东方都市报》的五万份试刊报,已经全部销售一空了。”
江总编满面春风的站在报社办公楼前的空地上,大声报喜。
在场的所有报社职工,全都激动的鼓起了掌。
连隔壁面包厂的职工,也跟着一块笑了起来。
三分钱一份的《东方都市报》,的确做到了江山口中那样集新闻、知识、趣味为一体的报纸。
只要是已经拿在手的市民们,都能看上好久,再不是从前那种扫两眼就知道全貌的报纸了。
除了正在连载的,令他们谈论最多的,还是《东方都市报》上唯一的一条广告。
“这是广告吗?”
“看着倒像,可……它究竟是卖什么的?”
“就是说啊,我也看不明白。”
“卖药的?”
“也没说在哪买呀!”
“究竟是什么?”
“我知道还用问你。”
“……”
位于报纸第四版的下方,一块清清爽爽的广告框里。
醒目的空瓶图案上,除了三只方框没有任何标注。
只在最下方的方框里,标注了一行字:本品添加了12种名贵中草药。
当浦江城几万户购买了《东方都市报》家庭,都在为这则无名广告嘀嘀咕咕时。
当晚,浦江电视台的第八频道本地新闻节目里,观众们在东方都市报的几个大字下,欣喜的看见了一排耳目一新的动画墙。
之后,随着屏幕里镜头的移动,都市报里那只空瓶居然也出现在了动漫墙上。
一模一样的设计,一模一样的文案,除了那一圈缤纷可爱的动画人物。
《东方都市报》的这则神秘广告,不但引起了读者们的注意,也同样引来了各家报刊媒体的关注。
(本章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