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哪里来
作者:张小砚 更新:2021-11-13 21:28
2009年7月25日汶川龙溪乡
雨,一直下到下午才停,我们搭车去龙溪乡,拟完成去年未完成的心愿,那就是爬到直台山上去,看看我们的羌族学生。到汶川后打听才知道,说专家论证那里不适合生存,直台村的人全部移民走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上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天黑前下不了山非常危险。但是我们不远千里来了,不去总是心里不甘心。
开车的司机是羌族的小伙子阿天,努力劝我们不要上山。车上老乡听说我们要上直台山也劝我们不要去,那个地方已经没有人了,路也塌完了。今天还下了雨,当地人都不会在下雨后上山。外地人又不熟悉路,而且都已经快四点了,天黑前肯定下不了山。耽搁在山上很危险,山上也没有信号打电话。
但是阿亮不知从哪里来的把握,说:“山上肯定还有人,世代居住的地方,难以割舍,肯定还有些不愿意搬走的人留下来。”(以后的路上我时常听到他这种不靠谱的自信,几次差点害死我们。)
我是人来疯型,马上积极响应。约阿天傍晚来山脚等我们,带我们回城。阿天虽然答应了,但是眼神看我们像看三个精神病患者一样。他叮嘱我们上山的时候抄近路,爬上去,下山的时候走盘山路,路虽远,但是好走一些,安全第一。因为那时候天肯定已经黑了,不可能走小路直上直下。
四点一刻开始上山,转到河对岸一个废弃的水电站房子后面,有条杂草丛生的小路陡直向上,往山上延伸。我勇猛得很,呼呼地往上爬。把沈前和阿亮甩在后面。阿亮唤我慢点。我得意地说:“万一我掉下来你还能接住我。所以我要爬在前头。如果你在上面掉下来,直接把我和沈前都砸落山涧。”
山路很陡,我手脚并用,像猿猴一样。突然想起小时候读的课文,好像是《冯永贞》那篇,里面讲到攀爬,“疾如蹂猿”觉得自己很强悍,忍不住得意起来,只是指甲缝里全是泥。
每每一抬头,看到山顶的寨子还那么远。阿亮总是胡乱说:“砚台,你看我们已经爬了三分之一了,照这个速度我们很快就到山顶了。”一会儿又说:“你看越来越近了。”
一个小时后,他不太说话了,因为离寨子还很远。
当地人爬小路上去据说要两个多小时。我们预计三个小时无论如何必须上山,那时候应该是七点钟。这边八点钟天就完全黑了。
沈前同学估计心肺不好,脸色煞白,落在最后望都望不见。我虽然个子瘦小,还能坚持,几次爬到高处,还能上气不接下气地唱歌给下面的同伴打打气。
七点钟的时候,我们爬到了寨子上。要不是我们企图抄近路,又折回来,能节省20分钟,也就是说我们的爬行速度已经接近当地人。我们一算时间顿时又得意起来了。
但是,越往上走心越凉,这里真的没有人了。家家户户门都大开,无人居住的寨子,杂草疯狂生长。很多人家大件的家具运不走,扔在家里,已经开始破败了。路上遗留了一些背笼、竹器家什、摔破的碗碟,能感觉到直台人迁移时的慌乱与茫然……
人家门前的树上结满了苹果,去年孩子们时常带果子来送我们。失去孩子的果树,即使果实累累也显得凄凉。想起最后一堂课,羌族小女孩何美美写了一封《给苹果树的信》,她说:“苹果树,你要好好开花好好结果,我要好好学习好好生活……”。那封永远不会抵达的信,触动了每个志愿者的心。善意的传递,最后会由谁来回应呢?一定要有谁来回应吗?如果没有人回应,还会为自己的这种善意感到幸福吗?
空寂无人的寨子,在黄昏显得非常阴森。我爬到高处一户人家屋顶上,冲四面大喊:“喂!山上有人吗?”让阿亮他们也跟着喊,朝不同的方向大喊。
隔了一会儿,山顶隐隐传来声音:“你们找哪个?”
我们三个人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循声往上爬,一边爬一边哇哇喊着,好让人家定位我们。终于在荒草中,某个人家的屋顶上,我们接上头了。是在山上放羊的人,看到我们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也很高兴。他告诉我们山顶上还有两个人。他们三个人在这里放羊,村里人搬走后,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上山来。
跟随他去山顶放羊的地方。阿亮很得意,说:“我就说了,山上不可能没有人嘛。这里的资源养活一村人难,但是养活少部分人还是很宽裕的。而且这里这么多果树和花椒,全部扔了太可惜。肯定有人留下来的。”他说的也有理,不过少部分人也只是这三个无家无当的光棍在这里而已。
终于爬到了山顶,牧羊人刚做好土豆糌粑。盛情邀请我们共进晚餐。当下也不推迟,让沈前把我们背包里的吃食拿出来共享之。
天渐渐黑了,山顶上风很大,瑟索不已。抿了几口他们碗里的白酒。入口很淳厚,是当地酿的米酒。夜色渐渐浓了。
窗台上竟然有一个小小收音机,飘出邓丽君的老歌《风从哪里来》。风儿多可爱,阵阵吹过来,有谁愿意告诉我,风从哪里来……此时此景,简直太时空穿越了,我记得五年前在广州客村小巷居住的时候,隔壁姐姐总爱哼这首歌。她长着一张类人猿的脸,然而声音却很温柔。
匆匆吃完,赶紧下山。放羊人也不挽留,只说,走不下去就回转在山上过夜,明天再下去,这里有铺盖。然后三个人送出来,为我们指了下山的盘山路。我们一路疾走,转过山口,看到三人仍站在风中目送。
约摸半个钟头,天黑透,竟淅沥下起雨来。我暗暗叫苦。阿亮说既然下雨了就不要下山了,回转山上住一晚,明早再下山。摸黑下山怕泥石流或者塌方。我安慰他:“我在汶川向来运气好得紧,这次重来是客,一定不会有什么事情的,放心,一会儿雨就要停。”阿亮对我这种不靠谱的话,随声附和,说:“对,跟着砚台我没什么可担心的,我记得有一次天黑了,我们还在路上,你说,‘只要我在路上,就一定还有车经过这里的’,后来果然有车带我们回草坡了。”
就这样胡乱安慰着彼此,一边下山。说来奇怪,雨下了十几分钟后竟然真的停了。
盘山路大概八九公里。路基很多地方都被泥石流和塌方掩盖了,我们手脚并用攀爬过去。没有人抱怨,互相打气,开着不太好笑的玩笑。
沈前突然担心说阿天如果不来接我们的话,怎么办?就算下了山也回不去啊。
我也没有把握,电话又没有信号。说:“下去再说嘛,总不能停在半山。”
如此,艰难行走了两三个小时。转过一个弯道的时候,看到远远山脚下有灯光,叫阿亮看,是不是人家的灯火,阿亮惊喜地喊道:“是车灯,一定是阿天在等我们。”顿时大家都有了力气,加快速度下山。
下山后,果然是阿天,他一直亮着灯,在下面等我们。他担心我们出事情:这么晚还没有下来,犹豫着要不要找人上山去寻。见到我们就笑了,那笑容非常温暖,在灯光里非常明亮。
我们怀着劫后余生的心情上了车,路过一个村寨的时候,坝子上竟然有歌舞。阿天见我回头张望,便将车停下,让我去看。我觉得太麻烦他了,推辞说不去。阿天温和地说:“没关系,你们高兴就好。”停了停了,又轻轻的说了句:“感谢你们5·12的时候帮助了我们。”
彻底关大桥断了,城里物价飞涨。许多车都停在路边,因为没有汽油加。汶川暂时又陷入盲区。我们对汶川也疏远起来了,人是最大的因素吧。汶川,汶川,唉……不论如何,这都是令我们终身难忘的地方。完成回访工作,我们决定迅速撤离。彻底关桥断,都汶路不通,我们决定往茂县那边走,过松潘走成绵高速回成都。也通知其他志愿者不要赶过来了。
谁知这么一走竟然越走越远,走得一发不可收拾——从四川走到了西藏,从夏天走到了秋天,走了一万七千多里路。从三个人,走到只剩我一个人。从正经游人落魄成沿途和藏人赌球混饭的流浪人。
雨,一直下到下午才停,我们搭车去龙溪乡,拟完成去年未完成的心愿,那就是爬到直台山上去,看看我们的羌族学生。到汶川后打听才知道,说专家论证那里不适合生存,直台村的人全部移民走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上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天黑前下不了山非常危险。但是我们不远千里来了,不去总是心里不甘心。
开车的司机是羌族的小伙子阿天,努力劝我们不要上山。车上老乡听说我们要上直台山也劝我们不要去,那个地方已经没有人了,路也塌完了。今天还下了雨,当地人都不会在下雨后上山。外地人又不熟悉路,而且都已经快四点了,天黑前肯定下不了山。耽搁在山上很危险,山上也没有信号打电话。
但是阿亮不知从哪里来的把握,说:“山上肯定还有人,世代居住的地方,难以割舍,肯定还有些不愿意搬走的人留下来。”(以后的路上我时常听到他这种不靠谱的自信,几次差点害死我们。)
我是人来疯型,马上积极响应。约阿天傍晚来山脚等我们,带我们回城。阿天虽然答应了,但是眼神看我们像看三个精神病患者一样。他叮嘱我们上山的时候抄近路,爬上去,下山的时候走盘山路,路虽远,但是好走一些,安全第一。因为那时候天肯定已经黑了,不可能走小路直上直下。
四点一刻开始上山,转到河对岸一个废弃的水电站房子后面,有条杂草丛生的小路陡直向上,往山上延伸。我勇猛得很,呼呼地往上爬。把沈前和阿亮甩在后面。阿亮唤我慢点。我得意地说:“万一我掉下来你还能接住我。所以我要爬在前头。如果你在上面掉下来,直接把我和沈前都砸落山涧。”
山路很陡,我手脚并用,像猿猴一样。突然想起小时候读的课文,好像是《冯永贞》那篇,里面讲到攀爬,“疾如蹂猿”觉得自己很强悍,忍不住得意起来,只是指甲缝里全是泥。
每每一抬头,看到山顶的寨子还那么远。阿亮总是胡乱说:“砚台,你看我们已经爬了三分之一了,照这个速度我们很快就到山顶了。”一会儿又说:“你看越来越近了。”
一个小时后,他不太说话了,因为离寨子还很远。
当地人爬小路上去据说要两个多小时。我们预计三个小时无论如何必须上山,那时候应该是七点钟。这边八点钟天就完全黑了。
沈前同学估计心肺不好,脸色煞白,落在最后望都望不见。我虽然个子瘦小,还能坚持,几次爬到高处,还能上气不接下气地唱歌给下面的同伴打打气。
七点钟的时候,我们爬到了寨子上。要不是我们企图抄近路,又折回来,能节省20分钟,也就是说我们的爬行速度已经接近当地人。我们一算时间顿时又得意起来了。
但是,越往上走心越凉,这里真的没有人了。家家户户门都大开,无人居住的寨子,杂草疯狂生长。很多人家大件的家具运不走,扔在家里,已经开始破败了。路上遗留了一些背笼、竹器家什、摔破的碗碟,能感觉到直台人迁移时的慌乱与茫然……
人家门前的树上结满了苹果,去年孩子们时常带果子来送我们。失去孩子的果树,即使果实累累也显得凄凉。想起最后一堂课,羌族小女孩何美美写了一封《给苹果树的信》,她说:“苹果树,你要好好开花好好结果,我要好好学习好好生活……”。那封永远不会抵达的信,触动了每个志愿者的心。善意的传递,最后会由谁来回应呢?一定要有谁来回应吗?如果没有人回应,还会为自己的这种善意感到幸福吗?
空寂无人的寨子,在黄昏显得非常阴森。我爬到高处一户人家屋顶上,冲四面大喊:“喂!山上有人吗?”让阿亮他们也跟着喊,朝不同的方向大喊。
隔了一会儿,山顶隐隐传来声音:“你们找哪个?”
我们三个人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循声往上爬,一边爬一边哇哇喊着,好让人家定位我们。终于在荒草中,某个人家的屋顶上,我们接上头了。是在山上放羊的人,看到我们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也很高兴。他告诉我们山顶上还有两个人。他们三个人在这里放羊,村里人搬走后,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上山来。
跟随他去山顶放羊的地方。阿亮很得意,说:“我就说了,山上不可能没有人嘛。这里的资源养活一村人难,但是养活少部分人还是很宽裕的。而且这里这么多果树和花椒,全部扔了太可惜。肯定有人留下来的。”他说的也有理,不过少部分人也只是这三个无家无当的光棍在这里而已。
终于爬到了山顶,牧羊人刚做好土豆糌粑。盛情邀请我们共进晚餐。当下也不推迟,让沈前把我们背包里的吃食拿出来共享之。
天渐渐黑了,山顶上风很大,瑟索不已。抿了几口他们碗里的白酒。入口很淳厚,是当地酿的米酒。夜色渐渐浓了。
窗台上竟然有一个小小收音机,飘出邓丽君的老歌《风从哪里来》。风儿多可爱,阵阵吹过来,有谁愿意告诉我,风从哪里来……此时此景,简直太时空穿越了,我记得五年前在广州客村小巷居住的时候,隔壁姐姐总爱哼这首歌。她长着一张类人猿的脸,然而声音却很温柔。
匆匆吃完,赶紧下山。放羊人也不挽留,只说,走不下去就回转在山上过夜,明天再下去,这里有铺盖。然后三个人送出来,为我们指了下山的盘山路。我们一路疾走,转过山口,看到三人仍站在风中目送。
约摸半个钟头,天黑透,竟淅沥下起雨来。我暗暗叫苦。阿亮说既然下雨了就不要下山了,回转山上住一晚,明早再下山。摸黑下山怕泥石流或者塌方。我安慰他:“我在汶川向来运气好得紧,这次重来是客,一定不会有什么事情的,放心,一会儿雨就要停。”阿亮对我这种不靠谱的话,随声附和,说:“对,跟着砚台我没什么可担心的,我记得有一次天黑了,我们还在路上,你说,‘只要我在路上,就一定还有车经过这里的’,后来果然有车带我们回草坡了。”
就这样胡乱安慰着彼此,一边下山。说来奇怪,雨下了十几分钟后竟然真的停了。
盘山路大概八九公里。路基很多地方都被泥石流和塌方掩盖了,我们手脚并用攀爬过去。没有人抱怨,互相打气,开着不太好笑的玩笑。
沈前突然担心说阿天如果不来接我们的话,怎么办?就算下了山也回不去啊。
我也没有把握,电话又没有信号。说:“下去再说嘛,总不能停在半山。”
如此,艰难行走了两三个小时。转过一个弯道的时候,看到远远山脚下有灯光,叫阿亮看,是不是人家的灯火,阿亮惊喜地喊道:“是车灯,一定是阿天在等我们。”顿时大家都有了力气,加快速度下山。
下山后,果然是阿天,他一直亮着灯,在下面等我们。他担心我们出事情:这么晚还没有下来,犹豫着要不要找人上山去寻。见到我们就笑了,那笑容非常温暖,在灯光里非常明亮。
我们怀着劫后余生的心情上了车,路过一个村寨的时候,坝子上竟然有歌舞。阿天见我回头张望,便将车停下,让我去看。我觉得太麻烦他了,推辞说不去。阿天温和地说:“没关系,你们高兴就好。”停了停了,又轻轻的说了句:“感谢你们5·12的时候帮助了我们。”
彻底关大桥断了,城里物价飞涨。许多车都停在路边,因为没有汽油加。汶川暂时又陷入盲区。我们对汶川也疏远起来了,人是最大的因素吧。汶川,汶川,唉……不论如何,这都是令我们终身难忘的地方。完成回访工作,我们决定迅速撤离。彻底关桥断,都汶路不通,我们决定往茂县那边走,过松潘走成绵高速回成都。也通知其他志愿者不要赶过来了。
谁知这么一走竟然越走越远,走得一发不可收拾——从四川走到了西藏,从夏天走到了秋天,走了一万七千多里路。从三个人,走到只剩我一个人。从正经游人落魄成沿途和藏人赌球混饭的流浪人。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