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文学社公开处刑大会
作者:漫言红袖    更新:2024-05-10 16:18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2008年11月15日,一个为李颜人生万般滋味之——“酸爽”注解的日子。
  所谓酸爽,就是尬到牙齿发酸,但是爽到头皮发麻。
  吃完午饭,李若飞跟朱青伦就拉着李颜到了风雨操场。
  李颜上半身一直表现着抗拒,下半身却走得比他俩还快。
  “嘴上说着不要,动作挺实诚的嘛颜总。”朱青伦调侃了一句。
  “尴尬跟爽也不算冲突。”李颜回应。
  现场已经有人在布置了,其实非常简单。
  风雨操场主体是两个篮球场,但靠近音乐教室的地方有一个小高台,算是小型舞台,挂着一块大幕布,还有常年未开的投影仪。
  只要再搞一个演讲台,用KT板把文章打印上去,话筒啥的都是现成的,也算是有模有样。
  此刻篮球场摆了六十张塑料凳子——看来文学社对自己的影响力还是持悲观态度的。
  最前排已经坐着四位老师,包括郭启文。
  他看到自己班里三位小文豪走来,笑得眯起了眼。
  就是怎么看怎么有一种等着看好戏的感觉。
  吃完午饭的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现场,不一会儿就没位置坐了。
  文学社的社员们又惊又喜,匆匆忙忙地跑音乐教室里搬椅子。
  李颜他们仨暂时站在外边,默契地不去贴着自己名字的位置入座。
  “现在坐进去,成动物园猴子了。”朱青伦说。
  旁边几个不认识的其他班女生在等社员摆椅子,闲聊起来:
  “人比想象的多诶。”
  “听说全年级的语文老师都夸了《凛城烟火》。”
  “主要是传说中的李颜写的!”
  “对对对,他校运会好帅。”
  “又花痴了又花痴了。”
  “听说今天他也会参加,不知道会不会说话,我还没听过他的声音。”
  “肯定参加,椅子上都写了名字,他还没来,再等等。”
  朱青伦跟李若飞憋笑憋得很辛苦,就站在几个女生斜后方的李颜脚趾快把鞋底抠穿了。
  “李若飞也很厉害,打篮球的,很帅!”
  李若飞瞬间没了笑容,李颜也加入憋笑大军。
  然后她们的讨论就结束了。
  朱青伦笑着笑着,突然就伤了心。
  郭启文对着他们仨招了手,女生们顺着方向看过来,赫然发现刚刚谈论的人就在身边,一群人尖叫一声捂着脸就跑了。
  三人刚一入座,就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
  “颜总,实话说,你是不是很享受?”
  “还行,待会别让我评价自己的文章就行。”
  郭启文转过头来,也不说话,给了一个非常乐子人的表情。
  李颜有了很不妙的预感。
  文学鉴赏大会在两位社长的共同致辞中开场,第一位被邀请上台的,正是郭启文。
  投影仪上出现了《凛城烟火》的标题。
  郭启文基本上是把课堂上的话原封不动讲了一遍,能让零班都哗然的,其他同学更是惊呼出声——虽然他们已经被自己语文老师科普过了。
  “听说我们班有两位同学,分别加入了花园跟而已两个文学社,他们也是非常优秀的作者,一个感性,一个理性,我想听听他们对于这篇文章的看法。”
  有心理准备,李颜不动如山,向两位舍友表达了信任,希望昨晚的“点到为止”方针能贯彻落实。
  李若飞跟朱青伦一上场,坐在第二排正中间的李颜前边左边右边都没了人,彻底成了显眼包。
  身后的议论声四起,感觉一堆人在看自己,还真是如芒在背,身体都僵硬了,这时候要是忍不住挖个鼻屎……特么的为什么要想这个?
  一想鼻子就开始痒了喂!
  “大家好,我是实验一班的李若飞,也是李颜同学的舍友。”李若飞接过话筒,状态很自然,“看完《凛城烟火》,我只有一个心情,叹服。”
  不是?这叫点到为止吗?这叫起高调啊若飞同志!
  随后李若飞从行文结构、用词、精彩句子等方面进行分析,格外强调本文的“老练”与“精准”,说得很是真诚,有句话还是深得李颜认可的:
  “文章的情绪氛围给得很克制,刚撩起来,就放下了,触不可及。”
  若飞实在是个感性人,这种东西被看出来,让李颜非常愉悦,高山流水嘛,文人一大乐事。
  讲完了,全场掌声雷动,也不知道是夸谁。
  然后轮到表情僵硬的朱青伦。
  李颜突然意识到,朱大炮对外是个社恐来着,登这种台不是要他老命了?
  其实他最近大概有个想法,朱青伦在熟悉的人面前放得开,主要是这人属于心直口快的类型,比较重视逻辑,很多时候说话都是反问。
  这在403宿舍行得通,大家都有这个习惯,聊起天来不觉得冒犯。
  到外边可就不一定了,张口闭口反问别人,会遭人嫌。
  于是朱大炮就成了朱哑炮。
  “呃……实话说,感性点的内容,若飞说得很全面了。我就,讲讲一些思考吧。”
  嗯,是适合他切入的点。
  大小城市的发展平衡问题;在家嫌烟火太重,离了家又怀念烟火的矛盾心理……
  不过他明显没太展开,提了一些观点就戛然而止。
  朱青伦知道现在的主角是台下的李颜,而不是他。
  “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让我们听听作者是怎么想的。”郭启文笑着指向李颜。
  老郭,你好狠的心呐。
  李颜强颜欢笑,走上了台,往台下一看全是亮晶晶的眼睛。
  捧杀,这绝对是捧杀。
  “各位谬赞了,”该说的话还是得说,“就像大家一直吐槽的那样,作者来做阅读理解,可能都答不到满分。当然,我是认为作者落笔的每个字都是深思熟虑的,设置的每个情节、每种情绪,也都有他的理由。只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理解是一种再创作,往往能迸发作者都想不到的力量。”
  大家听得入神。
  “就例如若飞跟青伦刚刚的评析,有些词句的妙处我自己都没想到,有些观点的冲撞我也意识不到。这篇文,对我自己来说,就只是真情实感而已。”
  李颜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更是给了所有人台阶下。
  不过郭启文不准备放过他,“李颜同学,我读这篇文,最大的感触是,能读到一种思乡的愁绪。但是对于刚到新北读初一的你来说,行此文时也不过离家两三月,说句不好听的,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乡愁于伱,是如何产生的?”
  大家都听愣了,只觉得台上的对话怎么有点听不懂?
  早猜到郭启文会问这个鬼问题了,李颜微笑点头道:
  “郭老师,我真谈乡愁,自然是太过浅薄。所以我实际上避开了,我只是在怀念我的家,乡愁于我,只是一种似有若无的情绪,飘在空中的一缕烟罢了。但我终究来了新北,离开了家,我有对大城市的向往与兴奋,也有离家的不安与紧张,我把这些情绪细细地说出来,它们本就都来源于‘乡愁’,这是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共有的特质。”
  话说到这,郭启文已经频频点头了。
  “所以,当读者顺着这烟丝一般的情绪,摸到‘乡愁’这个本源,他们自己就会被触动。若飞和青伦跟我一样,还没有太多的体会,所以其实感悟不深,郭老师您人生阅历更多,也就更有感触。”
  李颜深吸一口气:
  “这也是读者的一种再创作。”
  叮!
  【表达能力+1,三级技能,21】
  人多的场合,果然更具考验。
  郭启文率先鼓起了掌,其他老师也马上鼓掌,于是全场掌声如雷。
  “不可估量,”台下一位年长的语文老师跟另一位老师说着,“这表达能力,不得了。”
  “捧到这高度了,轻飘飘转移了重点,把赞誉分给了读者,了不得。”那位老师表达了肯定。
  李颜心跳加速地回了座位,感觉到第一排的语文老师看自己的眼神都变得非常和蔼。
  可以,装了波大的,就是有点紧张,说完还挺累。
  好在安稳度过,这一通发言下来,尴尬的感觉也散了许多。
  “后续看你们表演了,好兄弟。”李颜笑着等待第二篇赏析。
  “感谢几位的精彩发言,下边我们有请实验三班的胡老师,给大家赏析一篇精彩时评,来自‘阿克塞西’的《谁来拧紧污水“龙头”》!”
  朱青伦眼睛“噌”地一下就亮了,到老子主场了!
  李颜整个人冷汗“噌”地一下就冒出来了……
  这就是他刊登在新北晚报那篇从污水治理批判城市治理的文章,很激进很图一乐,居然要讲这篇?
  尼玛,怎么还是处刑我?
  兼职写作,尽量保证每章质量,我至少得存一天稿子应急加调整,待我这周找找工作日写作状态。
  (本章完)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