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扶持幼王是会上瘾的!
作者:黑茶芝士    更新:2024-05-08 18:27
  在万民欢呼之中,嬴政走上了蜃楼巨舰。
  熊启焦急的想要追上嬴政,可一排带剑侍郎却挡在了他面前!
  蒙恬腰间的剑已经拔出一半,双眼冷然的看着熊启:“昌平君,王令既下,请从速执行!”
  “王上仁德,给了诸位外客旬日时间收拾行囊、离开大秦。”
  “但旬日时间也算不得十分宽裕,还请昌平君早早启程。”
  熊启强压怒气,沉声开口:“本君要上船!”
  蒙恬摇了摇头:“为保王上安全,旗舰仅有朝中臣子将领可登。”
  “请昌平君前往后面几艘舰船。”
  熊启上前一步,怒声厉斥:“王上被长安君所蒙骗!”
  “大秦没有文教,秦人不通谋略。”
  “若不用外客,大秦必亡!”
  “本君身为大秦昌平君,有责任劝谏王上,收回成令!”
  蒙恬没有后退,反而上前一步。
  双方鼻头之间的距离仅剩一寸,蒙恬口鼻的热浪都已喷涌至熊启的脸上:
  “昌平君非谒者,亦非卫尉,更非郎中令,身无任何官职,无劝直面王上奏禀。”
  “若昌平君有所奏,请昌平君先篆奏章,再将奏章交于谒者,由谒者代为上谏!”
  昨天被熊启用来驳回嬴成蟜的理由,今日化作子弹击中了他自己!
  熊启已经不知道自己被自己的子弹击中多少次了。
  每一次被击中都让熊启感觉自己像个小丑!
  每一次被击中后熊启心中的怒火都愈发浓烈!
  熊启再也压不住心中怒火,猛然拔剑,怒声厉喝:“让路!”
  “本君要面见大王!”
  熊侠等楚系外戚齐齐上前,同声怒吼:
  “臣等有奏,请见大王!”
  数千名楚系外戚和吕不韦的臣属拔剑出鞘,压向巨舰。
  大战,一触即发!
  拦在他们面前的数百名侍郎显得那般渺小。
  其中更有如李斯一般的外客侍郎迷茫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加入哪一方。
  就在此时,嬴成蟜的声音传入战场。
  “昌平君这是终究发现了谁的声音大谁才有理,所以意欲率数千外客鼓噪而威逼王上吗?”
  侍郎们让出一条道路,供嬴成蟜走到了熊启面前:
  “但莫说昌平君率数千外客鼓噪。”
  “便是昌平君率大秦所有外客鼓噪,又能如何?”
  “这大秦,是大秦人的大秦!”
  “向你们的身后看看,这片土地之上,满是秦人!”
  一众外客看向身后,就看到那数万名来送嬴政的雍人已在默默列成军阵,堵住了所有退路。
  半年前,他们主动走出家门护卫嬴政。
  嬴政没有惩罚他们,反倒是给所有参战者皆拜爵一等,这给了他们很大的鼓励。
  半年后,他们不会再去因护驾会否犯罪而忐忑。
  只要战事一起,这些雍城黔首会立刻加入战团,护卫嬴政!
  不!
  不是所有人!
  那些体弱之人会立刻跑回雍城,将全城男女老少都喊过来,一起参加这场拜爵盛宴!
  外客包围了嬴政和侍郎?
  恰恰相反,是外客已经陷入了大秦人民的汪洋之中!
  嬴成蟜沉声呵斥:“谁给你们的胆子在王上面前拔剑!”
  熊启深深的看了嬴成蟜一眼,不得不还剑入鞘,冰冷的声音从牙缝里迸了出来:“收剑,走!”
  话落,熊启不愿再在这里多逗留哪怕一息时间。
  一甩大麾,熊启的肩膀撞开熊侠,阔步向外走去。
  嬴成蟜厉喝:“左右,拦住此人!”
  八夫、卦夫等家兵用身体顶开楚系外戚,跑到了熊启身前,半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的粗鲁而点燃战火。
  去路被拦,熊启的声音愈发冰冷:“还有事?”
  嬴成蟜淡声道:“王上令所有来雍城参加加冠之礼者皆原路返回。”
  “那所有参加加冠之礼的人就必须原路返回。”
  “昌平君,请上后方蜃楼!”
  熊启的指甲已经深深嵌入血肉之中。
  鲜血滴落于地,熊启却感觉不到痛。
  没有无谓的放狠话,熊启转身向第三艘巨舰走去。
  熊侠等人攥住剑柄的手指已经有些发白,甚至是发青!
  可最终,他们还是跟上熊启的脚步,一同登上了第三艘巨舰。
  一些吕不韦臣属在几经纠结后,也跟着一起上了第三艘巨舰。
  “昌郡守,我们该怎么办?”姜赞对接下来的路有些迷茫。
  昌允淡声道:“姜县令若有意与王上相争,便去第三艘巨舰。”
  姜赞面露苦涩:“与王上相争?此非为臣之道也。”
  姜赞并不是认为臣子就不能与国君争论。
  恰恰相反,《吕氏春秋》非常支持削弱国君权力,更鼓励面对国君昏庸时敢言直谏的精神。
  可《吕氏春秋》更认为无论君臣都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不要做逾越自己工作范围的事。
  劝谏王上收回驱逐外客这种国策显然不在一个县令或一个郡守的工作范围之内,那是谏议大夫和朝廷重臣们的工作。
  深信《吕氏春秋》的姜赞若是出面相争,便是对自身所坚持的信念的践踏!
  昌允轻声一叹:“是啊,这不是你我应当操心的事。”
  “但若某还是郎中令,上奏劝谏王上收回此令便是本官的分内之事了!”
  姜赞等人闻言沉默。
  至今为止他们依旧不明白吕不韦为什么要把昌允调去颍川郡当郡守。
  昌允可是吕不韦在末期阶段时麾下唯一位列九卿的臣属!
  即便颍川郡再怎么重要,也不应该把昌允调过去啊。
  也正是吕不韦的这一举动,让包括姜赞在内的吕不韦核心嫡系难以发起主动进攻与上奏攻讦。
  没有浪费过多时间于一个想不出来的问题,昌允淡声道:“如不愿去第三艘巨舰,便随本上卿来。”
  看着昌允率数十名吕不韦最后的嫡系登上了第四艘巨舰,熊侠冷声讥讽:“时至今日,仍看不清局势吗?”
  “还是说他们甘心灰溜溜的离开大秦?”
  没能得到昌允的帮助,熊启有些失望,却也没那么失望,只是沉声开口:“莫要在外面饶舌,回舱!”
  刚一进入船舱,熊侠便忍不住怒声低吼:“昌平君,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嫪毐兵变之际是您于蕲年宫中抵死护卫王上,若非昌平君赴死,王上早就死了!”
  “此等护驾大功未曾封赏也就罢了,而今王上竟还将我等逐出大秦?”
  “这大秦不只是王上的大秦,更是我们的大秦!”
  “王上两面嘴唇上下一碰就想我们?”
  “休想!”
  说话间,熊侠完全忘记了吕不韦同样在雍城付出一切去保护嬴政。
  而现在的吕不韦虽然没被赶出大秦,但却身处牢狱之中,生死未卜。
  这一切,恰是拜熊侠等人所赐!
  永巷令芈粒苦涩的说:“但王上就是这么做了。”
  “而今王令已下,我等又能如何?”
  熊侠断声道:“去寻太后为我等做主!”
  熊启摇了摇头,沉声开口:“我等之所以能于大秦得享尊崇,在于太后臂助。”
  “而太后之所以能于大秦得享尊崇,在于我等臂助。”
  “而今我等尽数被罢免官职,太后也无法再拥有足以左右王上的话语权。”
  权力是自上而下的,更是自下而上的。
  虽然外戚们的权利游戏和普通臣子的游戏规则并不完全相同,却也逃不出这句话。
  宣太后凭什么能到死都压制着昭襄王?
  因为四贵势大!
  华阳太后凭什么能独尊于后宫?
  因为熊启等人在朝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而今熊启等人失去了他们的权利,华阳太后也就失去了曾经的威势,现在的她仅仅只是嬴政的祖母,仅此而已!
  芈粒轻声一叹:“昌平君所言不错,而今太后都已自顾不暇,更遑论庇护我等。”
  一个个方法被提出。
  又一个个被驳回。
  眼见提出建议的频率越来越低,一股绝望的氛围涌上所有人的心头。
  昨天,他们还在孩视嬴政,威逼嬴政不得不遵从他们的意愿将宴飨改为大朝议。
  他们轻松的赶走一名又一名吕不韦的臣属,准备将自己人插满每一个空出来的官位,畅享这狩猎之后的狂欢。
  他们甚至认为他们即将恢复宣太后时期芈姓熊氏的荣光!
  可只是过了短短一天。
  不!
  仅仅只是过了短短几个时辰,他们的梦就碎了。
  他们不仅无法恢复宣太后时期芈姓熊氏的荣光,他们甚至连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保不住了!
  熊侠仅剩的那只眼睛中染上疯狂:“那便以血染红了这咸阳宫!”
  “王上幼年困苦,少时暴毙也合情合理。”
  “之后我等再推举公子扶苏为秦王!”
  “公子扶苏年仅三岁,昌平君当可代为主政!”
  熊启猛的攥住熊侠的衣领,将熊侠直接拎了起来,怒声呵斥:“彼其娘之,伱是不是疯了!”
  “你怎能提出如此荒谬的谏言!”
  熊启说的没错。
  熊侠的精神状态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
  可以担任谒者发起奏报攻势的人很多,凭什么让熊侠来做?
  因为熊侠于咸阳城之战中失去了一只眼睛。
  熊侠很清楚,在这个看重外貌的年代失去一只眼睛意味着什么。
  他失去了半数光明,也失去了登上更高位置的机会,他将成为一名弃子为楚系外戚冲锋陷阵直至战死为止。
  若仅如此,熊侠也就认了。
  可就在熊侠正张狂之际,他被嬴成蟜从天堂打回地狱。
  熊侠无法接受他在付出了那么多之后竟一无所获!
  熊侠反攥住熊启的衣领,声音中的疯狂已经毫不掩饰:“熊启,是你疯了!”
  “大王已经抛弃了你我,抛弃了芈姓熊氏,懂吗?”
  “我们被他抛弃了!”
  “而你却还舍不得杀他?我等本就应该让他死在蕲年宫中!”
  熊侠那一只独眼看向众人,狂热的高呼:“唯有杀死大王,另立新王,我等才能不被逐出大秦。”
  “公子扶苏年幼,我等有十余年时间用以改写大秦朝局。”
  “宣太后做到的事,我们都可以做到。”
  “宣太后没做到的事,我们也有机会做到!”
  “否则,祖宗基业将毁于我等手中!”
  “你、我,所有人谁能于死后有颜面对列祖列宗!”
  听着熊侠激昂的演说,一些人心动了。
  “啪!”然而就在众人刚刚心动之际,一巴掌扇向熊侠的左脸。
  熊启又抡起巴掌打向熊侠的右脸,让熊侠两面脸颊红肿的对称才沉声喝令:“将熊侠给本君拿下!”
  熊启长期担任楚系外戚的三号人物、对外牌面,在楚系外戚中的声望绝非熊侠三言两语可比。
  很快,熊侠就被众人压制于地。
  脸上火辣辣的痛让熊侠愈发疯狂,怒声厉喝:“熊启,你究竟是芈姓熊氏的熊启,还是赢姓的忠犬?”
  熊启恨其不争的喝骂:“你个豕狗不如的蠢货!”
  “若是有机会杀死王上,你当本君会不愿吗?”
  “但凡有一丝机会,本君会比你更早提出此策!”
  熊侠显然不认同熊启的说辞,不屑的啐了一口血沫。
  熊启轻声一叹:“一场雍城之战过后,本君麾下可战的门客、家兵和仆从加起来仅剩八百。”
  “诸位还有多少可战兵力?”
  能拉出去壮声势的仆从好找,守家护院的打手也好找。
  但仅仅半年时间却完全不足以培养出多少愿意跟着他造反,敢于对王宫发起进攻的死忠之兵。
  再加上雍城之战的战后封赏迟迟没有到手,熊启也没那么多钱财粮食去培养更多的死忠之兵。
  所以现在熊启能如臂使指的调动的,依旧是参与雍城之战的那批死士。
  芈粒给面子的回答:“不足三百。”
  随着一个个答案汇总,熊启苦涩的说:“我等能拿出的总兵力不足五千人!”
  “五千人,能攻进咸阳宫吗?”
  “攻不进去的。”
  “咸阳城之战时,赶来护卫咸阳宫的仅有我等。”
  “但若我等对居于咸阳宫的王上发起进攻,将军王翦、将军蒙武等一众将领必率家兵第一时间参战护驾!”
  熊启没说在路上袭击嬴政的选项。
  就连愚蠢如熊侠都明白,这个选项更不可行。
  熊侠当即驳斥:“我等已于大秦耕耘百余年,诸多官居要职之人皆是我等族人。”
  “即便我等被罢免了又如何?”
  “只要我等振臂一挥,昔日旧部自当……”
  不等熊侠说完,熊启就粗暴的将其打断:“你当长安君为何要冒着与我等于码头大战的风险,也要强令我等必须乘船回返咸阳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