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二章 未来很重要
作者:马月猴年 更新:2024-06-06 06:12
就在郭昶在营寨之外站着恭候的时候,上党壶关的土著令狐琮,令狐孟瑜,已经先行求见了斐潜。
令狐琮是并州土生土长的士族,从汉武帝时期就在这一块区域生活了,虽然并没有担任过什么朝廷三公之类的重要职务,但是在并州这一块地面上,尤其是在上党区域,声望还是非常高的。
令狐琮见了斐潜面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斐潜磕头赔罪。
“孟瑜为何如此?”斐潜连忙上前搀扶。
令狐琮说道:“壶关之内,温使君举棋不定,竟拒中郎于关外,乃琮之罪也……”
斐潜呵呵一笑,说道:“温使君有所顾虑,人之常情,与孟瑜何干?还请就坐。”
令狐琮坐下之后,又再次拱手赔罪,苦笑了一下,说道:“温使君年事已高,瞻前顾后,听信谗言……唉!”这个事情令狐琮也很尴尬,前脚请了斐潜过来,后脚温浩又觉得斐潜势力太大,有点放心不下。
斐潜点点头,明白了。
温浩之前多半是打着让斐潜和张扬两个人在壶关之下斗个两败俱伤,然后温浩自己坐在壶关之上坐山观虎斗,现在结果一看张扬居然是个纸老虎,一捅就破了……
原本兵力就不如张扬的温浩,现在又怎么敢轻易的放斐潜入关?
斐潜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孟瑜,关内之意如何?”
大批的军队都来到这里了,难道仅仅是为了壶关之上温浩的一点点劳军物资,然后就打道回府?
斐潜的意思也很明确,温浩现在犹豫不决,那么在壶关之内的人员,究竟要怎样选择?
也就是选择站在那一边?
站错了队伍,或者是站对了,却威胁到了大佬,都注定了是一件悲哀的故事。
并州曾经是强大无比的一个州郡,从秦朝至汉初,并州曾经一度拥有近十万的战兵,养马之地天下有六,三处在并州,更有“天封苑”号称出名马之地。还有武库、盐池,人口众多,将星无数,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强横一时的地区,却在一两百年间衰败得不成样子。
并州衰落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在汉代之初,并州太强大了。“世祖以幽并走兵骑定天下”,光武中兴的过程当中,并州的军事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当时河北有一个姓王的号称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刘秀率兵与其作战,久攻不下,进展缓慢,并州寇恂和彭宠突“各发突骑两千匹,步兵千人”,投刘秀并攻之,随之大破。
刘秀称赞道:“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见其战,深信不疑。”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太强悍上面了。
刘秀带着河北冀州的兵卒,打了一个月的仗,没打赢,结果并州人来了,咔嚓两下就打赢了,这个……是有几个意思?
后来刘秀平定汉室之后,为了休养生息,就开始推行“闲修文政”的策略,光武帝宴请这些功臣诸侯们说各位如果没有这样的遭遇会议什么样的方式取得功名利禄呢?
邓禹说他勤奋好学,可以凭借这样做到郡县的文学博士。光武帝说以你的才华做到一郡功曹也是没有问题的……
马武说他的武勇至少可以当一个尉督。光武帝笑着说,当个亭长就可以了……
普通的功曹官秩虽然仅百石,但是这个官职其实就等同于后世的组织部长,虽然可能没有什么局长处长的职位显赫,但是具备相当重要的实权,而一个亭长,则是跟后世的社区里面架设的警务室值班警察,俗称片警差不多。
这样一高一低的评价,几乎也就注定了并州的地位逐渐的走低。
但仅仅这样并不意味着没得救,只要跟着刘秀的重文政策,抓紧中央思想,好好修文不就可以了?
不过很遗憾,并州的第二个因素才最终导致最终的衰落。
并州之地的学问和河北冀州、豫州汝南一带完全不同……
因为这一块区域自古以来就和胡人相互交接,许多地方可牧可耕,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许多争执,更何况这里本身就是三晋所在,自然继承了三晋的文化和被三晋所影响的秦文化,从“桐叶封弟”到“夏政戎索”,在并州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以兵家和法家相互融合的文化体系。
法家的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法家先驱者,也是商鞅变法的前置,还有韩非子也是法家大成者。
兵家就更不用讲了,在并州,早在战国时期赵国就推行胡服骑射,彻底将兵车这个玩意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因此并州之地,就成为了兵家和法家的土壤,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秦国焚书坑儒的时候并没有遭受巨大的挫折,自然当西北风改成东南风的时候,已经在朝堂之上把持住了一定地位的儒家,开始着手压迫法家和兵家的人物,也就成为了很自然的一种现象……
斐潜现在问令狐琮,其实也是令狐琮的一次选择,一次站队。
令狐琮默然片刻,然后问道:“中郎可是欲入主上党?”
斐潜沉吟了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这个事情虽然不方便明讲,但是既然令狐琮问及,也不能当着令狐琮的面讲假话,毕竟令狐氏就是上党土著。
令狐氏现在没有人担任汉代朝堂的重要职位,并不是代表令狐氏淡泊名利,而是没有多少的机会。其实令狐家族和袁绍也有接触过,但是袁绍那边人才济济,哪里差令狐家族多上一个或者是少一个?
更何况令狐氏其实上也是偏向于法家的传承,只不过这些年蒙上了一层经学的外衣而已,因此身处于河北那种经学世家云集之地,也不怎么受待见……
令狐邵现身在平阳学宫,在见到了蔡邕之后,更加认同了在斐潜这边的发展趋势,也一并将平阳区域的发展情况,详详细细的告知了家族里面的长老等人,因此令狐琮才会一再的鼓动温浩投向斐潜。
不过温浩现在又有些反悔了,这就难免让令狐氏有些不满了,因此令狐琮实际也是代表着令狐氏和斐潜进行试探和谈判……
雨轩阁读书网
令狐琮是并州土生土长的士族,从汉武帝时期就在这一块区域生活了,虽然并没有担任过什么朝廷三公之类的重要职务,但是在并州这一块地面上,尤其是在上党区域,声望还是非常高的。
令狐琮见了斐潜面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斐潜磕头赔罪。
“孟瑜为何如此?”斐潜连忙上前搀扶。
令狐琮说道:“壶关之内,温使君举棋不定,竟拒中郎于关外,乃琮之罪也……”
斐潜呵呵一笑,说道:“温使君有所顾虑,人之常情,与孟瑜何干?还请就坐。”
令狐琮坐下之后,又再次拱手赔罪,苦笑了一下,说道:“温使君年事已高,瞻前顾后,听信谗言……唉!”这个事情令狐琮也很尴尬,前脚请了斐潜过来,后脚温浩又觉得斐潜势力太大,有点放心不下。
斐潜点点头,明白了。
温浩之前多半是打着让斐潜和张扬两个人在壶关之下斗个两败俱伤,然后温浩自己坐在壶关之上坐山观虎斗,现在结果一看张扬居然是个纸老虎,一捅就破了……
原本兵力就不如张扬的温浩,现在又怎么敢轻易的放斐潜入关?
斐潜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孟瑜,关内之意如何?”
大批的军队都来到这里了,难道仅仅是为了壶关之上温浩的一点点劳军物资,然后就打道回府?
斐潜的意思也很明确,温浩现在犹豫不决,那么在壶关之内的人员,究竟要怎样选择?
也就是选择站在那一边?
站错了队伍,或者是站对了,却威胁到了大佬,都注定了是一件悲哀的故事。
并州曾经是强大无比的一个州郡,从秦朝至汉初,并州曾经一度拥有近十万的战兵,养马之地天下有六,三处在并州,更有“天封苑”号称出名马之地。还有武库、盐池,人口众多,将星无数,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强横一时的地区,却在一两百年间衰败得不成样子。
并州衰落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在汉代之初,并州太强大了。“世祖以幽并走兵骑定天下”,光武中兴的过程当中,并州的军事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当时河北有一个姓王的号称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刘秀率兵与其作战,久攻不下,进展缓慢,并州寇恂和彭宠突“各发突骑两千匹,步兵千人”,投刘秀并攻之,随之大破。
刘秀称赞道:“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见其战,深信不疑。”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太强悍上面了。
刘秀带着河北冀州的兵卒,打了一个月的仗,没打赢,结果并州人来了,咔嚓两下就打赢了,这个……是有几个意思?
后来刘秀平定汉室之后,为了休养生息,就开始推行“闲修文政”的策略,光武帝宴请这些功臣诸侯们说各位如果没有这样的遭遇会议什么样的方式取得功名利禄呢?
邓禹说他勤奋好学,可以凭借这样做到郡县的文学博士。光武帝说以你的才华做到一郡功曹也是没有问题的……
马武说他的武勇至少可以当一个尉督。光武帝笑着说,当个亭长就可以了……
普通的功曹官秩虽然仅百石,但是这个官职其实就等同于后世的组织部长,虽然可能没有什么局长处长的职位显赫,但是具备相当重要的实权,而一个亭长,则是跟后世的社区里面架设的警务室值班警察,俗称片警差不多。
这样一高一低的评价,几乎也就注定了并州的地位逐渐的走低。
但仅仅这样并不意味着没得救,只要跟着刘秀的重文政策,抓紧中央思想,好好修文不就可以了?
不过很遗憾,并州的第二个因素才最终导致最终的衰落。
并州之地的学问和河北冀州、豫州汝南一带完全不同……
因为这一块区域自古以来就和胡人相互交接,许多地方可牧可耕,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许多争执,更何况这里本身就是三晋所在,自然继承了三晋的文化和被三晋所影响的秦文化,从“桐叶封弟”到“夏政戎索”,在并州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以兵家和法家相互融合的文化体系。
法家的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法家先驱者,也是商鞅变法的前置,还有韩非子也是法家大成者。
兵家就更不用讲了,在并州,早在战国时期赵国就推行胡服骑射,彻底将兵车这个玩意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因此并州之地,就成为了兵家和法家的土壤,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秦国焚书坑儒的时候并没有遭受巨大的挫折,自然当西北风改成东南风的时候,已经在朝堂之上把持住了一定地位的儒家,开始着手压迫法家和兵家的人物,也就成为了很自然的一种现象……
斐潜现在问令狐琮,其实也是令狐琮的一次选择,一次站队。
令狐琮默然片刻,然后问道:“中郎可是欲入主上党?”
斐潜沉吟了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这个事情虽然不方便明讲,但是既然令狐琮问及,也不能当着令狐琮的面讲假话,毕竟令狐氏就是上党土著。
令狐氏现在没有人担任汉代朝堂的重要职位,并不是代表令狐氏淡泊名利,而是没有多少的机会。其实令狐家族和袁绍也有接触过,但是袁绍那边人才济济,哪里差令狐家族多上一个或者是少一个?
更何况令狐氏其实上也是偏向于法家的传承,只不过这些年蒙上了一层经学的外衣而已,因此身处于河北那种经学世家云集之地,也不怎么受待见……
令狐邵现身在平阳学宫,在见到了蔡邕之后,更加认同了在斐潜这边的发展趋势,也一并将平阳区域的发展情况,详详细细的告知了家族里面的长老等人,因此令狐琮才会一再的鼓动温浩投向斐潜。
不过温浩现在又有些反悔了,这就难免让令狐氏有些不满了,因此令狐琮实际也是代表着令狐氏和斐潜进行试探和谈判……
雨轩阁读书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