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 皇庄和天津
作者:面包果 更新:2024-05-07 02:40
郑鸿逵通过几次商谈没有结果,神兵卫铁了心要分海贸这杯羹,这事他一个人做不了主,是相安无事还是兵戎相见,只能带回去让郑芝龙决断,不过在他看来,一个能数次打败建奴,几乎剿灭流寇的势力,他们郑家必须好好面对,能不动干戈尽量不要冲突,尤其他和大侄子这几天所见所闻,更是让他倍感惊讶,东洋伯范小武带他们看了几艏正在建造的海船,其规模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神兵卫财力雄厚,甚至连部分船身都嵌上了铁皮,这种船一旦建成,他们郑家船队即使最大的福船也不是对手,据说这还只是初期试水的船只,接下来还会造更多更大的船,至于所用的火炮他没有看到,觉得应该不会多,因为他没有看到船身上象西洋人那样布满船窗,但就其巨大身量和里面大量钢铁构件的运用,这种船要想击沉,不是一般的难。
等到他参观军营训练,这种无力感更加强烈,无论是大明军队,还是他们郑家几万海盗出身的军队,在这样一批新军面前可以说啥都不是,光看他们整齐划一的队列,行动统一规范,就不是他们花时间可以训练出来的,若不是郑芝龙一再要求不得久留,他这个大侄子可能马上就会留在这里,尤其听说太子卢象升洪承畴都只是其中一员时,侄子郑森的脸上的变化一目了然,一直在向陪同的孔丘毛海峰问这问那,郑鸿逵真担心大侄子会一声不响坚决留下,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学过历史的毛海峰问你是不是郑森的时候,大侄子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至于神兵卫为何对自己这个大侄子那么感兴趣,他无从得知,只知道他们的待遇迅速提升,好多神兵卫短毛隔三岔五前来问候,搞得郑鸿逵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就连神兵卫最大的阁老陆文夫也找理由单独会见了自己十六岁的侄子,他有种不好的感觉,看起来神兵卫是真的要大侄子留下。
果然,仅仅在和陆文夫等人会面的第二天,郑森突然决定不回去了,要留下来和太子和众多勋贵子弟一起学习,一下子让郑鸿逵感到束手无策,大哥好不容易答应他来游历,要是知道他被当作人质,他怎么也无法交代,当即找到范小武孔丘他们,希望神兵卫能放过自己的侄子,可是范小武和孔丘都说这不是他们强迫的,而是郑森自己的意愿,至于他留不留下来,全看自己的决定,他们绝不会阻拦云云,郑鸿逵没办法,多次和自己的侄子商量,希望他迷途知返,奈何郑森铁了心,无论叔叔怎么晓以利害也无法动摇,无奈之下,又找到了陆文夫陆阁老和陈伟峰,陆文夫陈伟峰则满脸笑意,认为郑森留下好处很多,一个可以加强双方的互信,一个可以让他学到更多知识,另外还透露了一个巨大秘密,神兵卫在组建一支巨大的海军,而将来的海军将领他们更看好自己这个大侄子,也就是说郑森会成为神兵卫的提督一样的人物,还拿出了秦良玉儿子马祥麟,太子,包括废唐王来做例子,说他们都将成为新军统帅,因此郑森留在这里绝不是什么人质,而是将来的朝廷股肱,这些不能外传信息对于郑鸿逵来说无疑是超出自己想象的惊喜,而且说明神兵卫没有当他是外人,由此他相信自己大哥听了也不会反对,毕竟作为拼死拼活才是个副总兵的郑芝龙,和水师提督比起来还差老大一截,而郑森才十六岁,人家就拿他当未来的提督一样栽培,这份情谊就不是一般的交情可以比拟了,从神兵卫种种受皇帝信任的角度来看,自己大侄子即使做不到水师提督,也绝对差不到哪去,前途不用担心。
于是郑鸿逵不再纠结侄子的去留,反正郑家会在这里开设商铺,常来常往,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另外还可以见识神兵卫的造船技术,相信自己哥哥也不会放弃这样一个机会,于是未来的郑成功作为插班生进入了皇庄学习,而作为海军将领的不二人选,范小武对他更是寄予厚望,眼看几艏大船就要完成,海军人才太缺少了,这样的人才对他来说越多越好,海军才是整个基地的重头。
郑家运来了粮食,糖,油料,买回了盐,水泥,镜子等日用品,包括各种武器装备,满载而来,满载而回,互通有无,大家算是各取所需,而三艏盖伦船的到来,让神兵卫的海贸事业可以提前开始,郑家船队一离开,穿越者迅速将盖伦船两边的船窗封闭了大部分,甲板重新加固,安上了一门改装的可旋转75口径榴弹炮,作为武装商船,这样一门射速每分钟十多发的火炮,足可以对付现时空任何战船,而等到一千六百吨的几艏大船造好,安装上105口径火炮,那即使面对西洋木制战列舰都毫无压力了,根本不需要两侧舷窗,腾出更大的空间来装货物,更经济更实用。
盖伦船是用的风帆,所以穿越者招募了很多原先被埋没的水手,提高待遇,并训练了一段时间,这里面郑森起了很大作用,他们郑家别的不会,在海上讨生活却是驾轻就熟,当三首盖伦船用一个月时间整修,并装满各种茶叶,盐,生丝,包括一些仿制现代日用品时,这些水手已经差不多学会了西洋船的操控,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由未来海军司令范小武率领下,扬帆起航,此次他们将前往日本,开展第一次海贸,这里面主要是考虑到此时的日本闭关锁国,严重缺少各种物资,而日本又是白银丰富的地方,正好有各取所需的机会,所以此时的日本才是穿越者获取大量银钱的首选目的地。
天津商贸的成功给穿越者带来了极大财富,各种现代的肥皂镜子日用品开始风行,连江南的很多客商都赶来这里设点,方便了互相采购,而原来只运粮食的槽帮由于在洪承畴赈济江南的时候,出过很大力,所以现在很多货物都拜托他们运输,这些槽兵自然增加了收入,当然大宗商品仍然有神兵卫的水泥船队运输,江南的丝绸布匹茶叶等源源不断运往天津,再从天津购买日用货品返回,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的流通,也增加了朝廷和神兵卫的收入,更为可贵的是对于商税的收取,竟然没有遇到阻力,这让每天关心神兵卫的皇帝和朝臣都惊讶莫名,按道理这些吝啬成性的商户该反对才是,毕竟每次交易都要收取一定税收,以往朝廷稍有加商税的举动,立马会招来集体反对,可神兵卫明码标价,非但很少人偷税漏税,反而很多人积极缴纳,这让一直都奔走呼号的东林党人很没面子,就连以前也反对开商税的杨嗣昌卢象升等人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算过,就以目前的货物吞吐,光神兵卫塘沽口岸的商税,朝廷每年就可以收入过百万两,而以前整个江南的商税就没有超过十万两的,这里面肯定有很大问题,可以想见,如果应天,苏州,武昌,杭州,泉州沿海沿江州府全部实行商税,那么大明一年的商税一定能上千万,谁都清楚这样一大笔收入意味着什么,所以这几天皇帝一直在和高师成薛国观等几位内阁,就税收事宜在反复商讨,而风闻此事的东林党也是一个劲上折子,明确表示天津塘沽不等于大明,江北不等于江南,奉劝皇帝千万不要与民争利,深怕皇帝脑子一热在全国推行商业税收,直接侵占江南富豪利益,事实上以崇祯急切的性子,他的确想在全国实行,但被高师成等人阻止了,理由是新军未成,对付守旧势力还不到时候,而内阁也是怕激起民变,认为此事只能等解决了辽东和西北才可以逐步实行,最后通过了一个折中方案,先可以由天津府杨廷麟那试行商税,看情形再慢慢在北京河北等地推行,即使是这样一个试点方案,仍然遭到了众多朝臣的反对,但这次皇帝没有被吓住,天津近在咫尺,又有神兵卫扶持,一切尽在掌控,可行不可行,一两年之后自然真相大白,说得一众官员哑口无言,也无可奈何,此事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等都认为可以,于是杨廷麟处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开始实行商业税收政策。
两个基地的穿越者在年终的时候开了一次大会,总结了一年多来各项目标的实施情况,农林牧副渔,工矿企事业单位进展,财政收入和支出,总的来说比较顺利,比较可喜,当然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在那,与大明的关系基本稳定下来,减少了来自封建朝廷的阻力,这是至关重要的成绩,值得表扬的是对流民的安置,抗旱作物的推广包括新军建设和对各种人才的培养,直接阻止了人口的减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代人的思想转变,这对整个中华民族意思觉醒有很大帮助。但也有些工作并不如人意,比如对瘟疫的控制,至今未能完全控制住,这主要是穿越者对古代流行病缺乏充足的准备,次要是整个古代社会对底层百姓的漠不关心,导致各种疾病泛滥成灾,一时间还难以彻底清除,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年进一步加强管控,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作,谁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有道路交通的建设滞后,这个主要是水泥产量的限制,现有的产量不够塘沽港口所用,还有一部分是作为商品在出售,不足以应对大规模的道路建设,至于铁路更是八字没有一撇,包括运输工具的短缺,在没有开发出石油的前提下,很难全面投入现代车辆,制约了各项建设的进度,尤其是矿产资源的运输,造船业同样如此,缺乏现代龙门吊和各种工具,势必主要依靠人力,拖延了建造进度,离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钢铁大船还早呢。
大会也对各项法律法规的形成做出了肯定,古代社会各种刑事案件的多样性,以及对刑罚的认识不同于现代,要求法律工作者既要引导大明向现代法制靠拢,又要参考古代惯性思维,不能主观臆断,这是个循序渐进的工作,当然基地内以现代法律为主,而基地外则可以考虑适当推广,比如大明统治下的天津府,就是个很好的试验基地,可以试行一些较古代大为宽松的政策,有机会可以在全国推广。
军队的建设自然是最重要的,马上要进入实枪实弹训练,为大明训练的新军基本已经成型,国内的安定也就在一两年的时间,接下来就要开始训练部署自己的军队,尤其是海军,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海外利益,可以预见与西洋海洋强国的争夺必然波澜壮阔,前期的目标是台湾岛,朝鲜日本诸岛国,中期目标是东印度公司和南洋列岛,包括澳洲美洲的开发,这中间间杂着沿海海盗等各种势力,因此海军的建设将成为接下来几年的重中之重,至于陆地,大部分将交由大明新军来完成,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向北向西进发,先期占领北方领土,打垮北极熊,并将新疆西藏并入大明版图,有机会进驻印度和中南半岛,总之大力扩展中国版图将是未来几年新军的真正任务。
鉴于财政收入迅猛增加,单独设立财政处已成必然,经过临管会商议,决定由郭英牵头组织财政处,专门处理各项财务工作,包括银行的设立和税收审计的监督等等,原来的商务处由周原任处长,但不再管理银钱事务,同时成立的还有工业处,以原先的机械制造处为主体,工矿企业单位组成,接着是农业处法务处,分工细化,这是形势所迫,两个基地工作量剧增,不能全由民政处一肩挑,这样的分工可以减轻民政上的压力,本来还该成立军管会,将军事和民政彻底剥离,但鉴于目前穿越者自己的军队并未成型,而且临管会也离不开暂时的军管,于是决定等到海军建成时候再军政分开。
大会还对明年的工作做了一些安排,塘沽港口建设基本要完成,几艏大船建造完成,加大海贸力度,准备下南洋购买粮食,并且为即将到来的海上冲突做准备,伺机收复台湾,陆地上以新军练成为标志,尝试平定西北,收复辽东,做好接收大量桀骜不驯游牧民族的安置,可以的情况下对北方进行试探性扩张,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尽量帮扶,使其融入中华大家庭,政治上进一步鼓励大明开放海禁,推广商业税收政策,适当放开藩王地主的枷锁,收买被圈占的土地,推广抗旱作物,帮助大明步入初步自给自足的环境,减少对穿越者的依赖,还有是建设连接两个基地的道路,和连接各主要矿区的道路,减少物流的消耗和拖延,商贸则可以开始尝试开发上海,并沿武汉苏州等长江一线铺开,增加财政收入,至于卫生和教育,明年将加大投入,治安方面由于实行军管,这方面问题不大,各部门具体计划预算由各处做好之后提交临管会,讨论通过之后开始实施,另外大会增选周原同志和郭英同志为临管会委员,本来还需要对任期一年的临管会进行改选,鉴于临管会一年来运行正常,并未有重大失误,大会认为本届临时政府可以再延期一年,至少等到全国初步安定再举行严格意义上的选举。
穿越者的这次会议总结了过去的成绩和不足,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前期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为的就是即将到来的几个大目标的实行,其中有一些内容是可以让大明栋梁们知道的,比如平定西北收复辽东收复大员等,卢象升洪承畴曹化淳杨嗣昌等听闻之后,很是欣慰,原来他们以为新军至少还需要两年练成,现在看来很多搁在心头的大事,明年就可以提前解决,所以这次会议的部分内容他们分别写奏折递给了皇帝,可以让皇帝过个安心的年,事实上的确如此,崇祯在接到自己信任的大臣十几份奏折时心花怒放,接连召见陆文夫高师成还有薛国观周延儒等人,详细询问神兵卫会议的决定,觉得总算是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像以前眉毛胡子一把抓,哪头都想顾,哪头都顾不了,结果就是连年吃败仗,财政陷入困境,现在神兵卫这种战略明确,按部就班,比天天坐在朝堂上听各种鸡毛蒜皮强太多了,心里也踏实多了。
崇祯又来了皇庄,带了首辅薛国观和六部九卿一大帮人,神兵卫新军队列训练已告一大段落,接下来即将进行真枪实弹训练,这个时候特意安排了一场阅兵,虽然每个人扛得是木头枪,但从整齐划一的步伐,严整的军容风貌,没有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精神状态,着实让所有官员包括皇帝刮目相看,就是不懂行军打仗的文官,都能清楚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杀气,一个个高矮差不多的方队,绝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明军可以比拟的,即使没有刀枪在手,就凭这样的士气,这样的军容,面对建奴流寇,可以说完全不怵,崇祯是非常清楚的,从眼前走过的新军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据杨嗣昌他们说光每个月被淘汰的人员就多达两三千人,这里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样一支军队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瞬间能让人感觉到腰杆梆硬,他清楚看到那些平日里总是挑刺的朝臣那种惊骇无奈的神情,当新军将士高呼皇上万岁,大明万胜的时候,有几个胆小的官员脸色都白了,这绝不是一般的强军,而是必然无敌的军队。
这次皇帝决定去天津看看,很多官员出面阻拦,说什么万乘之尊不能亲涉险地,天津不比皇庄,是个流民集中的地方,况很多神兵卫搞得工厂什么大部分官员都还没搞清楚,不宜前往,另外天津现在没有可驻跸之处,很难接待等等,各种理由,目的就是不让皇帝再进一步,当然最主要的是怕神兵卫有不轨图谋,万一象土木堡之变那样,那天真的塌下来了,但又不敢真说,所以用各种理由阻止,甚至有十几个官员当场跪下哭告,一定要阻拦圣驾,可这次崇祯铁了心,非要去天津不可,即使官道并不平整,骆养性手里锦衣卫五百,勋贵的京营人马两千,足够护驾的,高师成杨嗣昌等陪同,要说有什么危险,那是杞人忧天,于是把跪在路旁的官员视若无睹,直接上车直奔天津。
天津知府杨廷麟事先得到了神兵卫的通知,知道皇帝要来视察,赶紧带领一帮官员出城二十里相迎,远远看见旌旗招展,明黄仪仗加上十数辆神车过来,纳头便拜,皇帝并未下车,只是叫上他们坐上后面跟随的车辆,一起进入天津城。天津经过杨廷麟一年多的修缮,已经焕然一新,非但城墙高了两尺,而且加厚了三尺,这都拜神兵卫水泥的功效,比原来坚实多了,范围也扩大了很多,而城里虽然还能看出建奴肆虐的破败,但至少基本恢复了秩序,临时流民安置窝点由于有大量粮食发放,加上城管的治理,也开始充满生机,众多百姓听说皇帝来了,都在天雄军和城管的指挥下跪在道旁,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他们由衷的,如果不是天津府收留,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活不到今天,崇祯透过七系宝马的车窗清楚看到这一切,感觉很欣慰,一眼望去,道路宽阔,除了建筑远不如京城之外,跪在两旁的百姓身上穿的和透露出的精神面貌都比京城要好很多,这说明官府和神兵卫待他们不薄,没有继续让子民忍饥挨饿,难怪很多粮商衣帽商争先恐后来这里,这里的需求不是一般的大,看很多短衣短裤的摸样就知道,都是按神兵要求新近发放的,虽然看起来有些怪异,可总比京师随处可见衣不蔽体的乞丐强太多了,而据张之极等一干勋贵回报,京师还是在史可法大力整顿下的情形,可想而知若不加治理,整个京师恐怕完全是个乞丐窝,所以天津现在看来尤为可贵,杨廷麟功不可没。
知府衙门不比京师皇宫,小的可怜,数十名官员一进如一下子变得拥挤,崇祯并不在意,坐在府台衙门翻看各种民生记录,包括各种治安案件,满意得点头,一年多时间里,这里就安置了百余万流民,没有出现大的偏差,在皇宫里他还担心天津试行神兵卫的一些主张,大明百姓会水土不服,如今看来自己是多虑了,尤其看到一年多来,天津竟然税赋近百万两,可比三个京师的税收,一下子想起江南去年盐茶税收上来不到一万两,差距如此之大,常听高师成他们言说税收上面的猫腻,这么明显摆在眼前,他已经清楚知道百官有欺君之举,当下详细询问杨廷麟这些税收的详细开支,杨廷麟实话直说,他已经瞒着朝廷仿照神兵卫收商税比例是十抽一,而农税只二十抽一,工矿税收也是十抽一,其他杂税都是二十抽一,站在两旁的众多官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低比例的税收,大明独此一家,还能收上来上百万银子?不会是在糊弄大家吧。
雨轩阁读书网
等到他参观军营训练,这种无力感更加强烈,无论是大明军队,还是他们郑家几万海盗出身的军队,在这样一批新军面前可以说啥都不是,光看他们整齐划一的队列,行动统一规范,就不是他们花时间可以训练出来的,若不是郑芝龙一再要求不得久留,他这个大侄子可能马上就会留在这里,尤其听说太子卢象升洪承畴都只是其中一员时,侄子郑森的脸上的变化一目了然,一直在向陪同的孔丘毛海峰问这问那,郑鸿逵真担心大侄子会一声不响坚决留下,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学过历史的毛海峰问你是不是郑森的时候,大侄子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至于神兵卫为何对自己这个大侄子那么感兴趣,他无从得知,只知道他们的待遇迅速提升,好多神兵卫短毛隔三岔五前来问候,搞得郑鸿逵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就连神兵卫最大的阁老陆文夫也找理由单独会见了自己十六岁的侄子,他有种不好的感觉,看起来神兵卫是真的要大侄子留下。
果然,仅仅在和陆文夫等人会面的第二天,郑森突然决定不回去了,要留下来和太子和众多勋贵子弟一起学习,一下子让郑鸿逵感到束手无策,大哥好不容易答应他来游历,要是知道他被当作人质,他怎么也无法交代,当即找到范小武孔丘他们,希望神兵卫能放过自己的侄子,可是范小武和孔丘都说这不是他们强迫的,而是郑森自己的意愿,至于他留不留下来,全看自己的决定,他们绝不会阻拦云云,郑鸿逵没办法,多次和自己的侄子商量,希望他迷途知返,奈何郑森铁了心,无论叔叔怎么晓以利害也无法动摇,无奈之下,又找到了陆文夫陆阁老和陈伟峰,陆文夫陈伟峰则满脸笑意,认为郑森留下好处很多,一个可以加强双方的互信,一个可以让他学到更多知识,另外还透露了一个巨大秘密,神兵卫在组建一支巨大的海军,而将来的海军将领他们更看好自己这个大侄子,也就是说郑森会成为神兵卫的提督一样的人物,还拿出了秦良玉儿子马祥麟,太子,包括废唐王来做例子,说他们都将成为新军统帅,因此郑森留在这里绝不是什么人质,而是将来的朝廷股肱,这些不能外传信息对于郑鸿逵来说无疑是超出自己想象的惊喜,而且说明神兵卫没有当他是外人,由此他相信自己大哥听了也不会反对,毕竟作为拼死拼活才是个副总兵的郑芝龙,和水师提督比起来还差老大一截,而郑森才十六岁,人家就拿他当未来的提督一样栽培,这份情谊就不是一般的交情可以比拟了,从神兵卫种种受皇帝信任的角度来看,自己大侄子即使做不到水师提督,也绝对差不到哪去,前途不用担心。
于是郑鸿逵不再纠结侄子的去留,反正郑家会在这里开设商铺,常来常往,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另外还可以见识神兵卫的造船技术,相信自己哥哥也不会放弃这样一个机会,于是未来的郑成功作为插班生进入了皇庄学习,而作为海军将领的不二人选,范小武对他更是寄予厚望,眼看几艏大船就要完成,海军人才太缺少了,这样的人才对他来说越多越好,海军才是整个基地的重头。
郑家运来了粮食,糖,油料,买回了盐,水泥,镜子等日用品,包括各种武器装备,满载而来,满载而回,互通有无,大家算是各取所需,而三艏盖伦船的到来,让神兵卫的海贸事业可以提前开始,郑家船队一离开,穿越者迅速将盖伦船两边的船窗封闭了大部分,甲板重新加固,安上了一门改装的可旋转75口径榴弹炮,作为武装商船,这样一门射速每分钟十多发的火炮,足可以对付现时空任何战船,而等到一千六百吨的几艏大船造好,安装上105口径火炮,那即使面对西洋木制战列舰都毫无压力了,根本不需要两侧舷窗,腾出更大的空间来装货物,更经济更实用。
盖伦船是用的风帆,所以穿越者招募了很多原先被埋没的水手,提高待遇,并训练了一段时间,这里面郑森起了很大作用,他们郑家别的不会,在海上讨生活却是驾轻就熟,当三首盖伦船用一个月时间整修,并装满各种茶叶,盐,生丝,包括一些仿制现代日用品时,这些水手已经差不多学会了西洋船的操控,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由未来海军司令范小武率领下,扬帆起航,此次他们将前往日本,开展第一次海贸,这里面主要是考虑到此时的日本闭关锁国,严重缺少各种物资,而日本又是白银丰富的地方,正好有各取所需的机会,所以此时的日本才是穿越者获取大量银钱的首选目的地。
天津商贸的成功给穿越者带来了极大财富,各种现代的肥皂镜子日用品开始风行,连江南的很多客商都赶来这里设点,方便了互相采购,而原来只运粮食的槽帮由于在洪承畴赈济江南的时候,出过很大力,所以现在很多货物都拜托他们运输,这些槽兵自然增加了收入,当然大宗商品仍然有神兵卫的水泥船队运输,江南的丝绸布匹茶叶等源源不断运往天津,再从天津购买日用货品返回,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的流通,也增加了朝廷和神兵卫的收入,更为可贵的是对于商税的收取,竟然没有遇到阻力,这让每天关心神兵卫的皇帝和朝臣都惊讶莫名,按道理这些吝啬成性的商户该反对才是,毕竟每次交易都要收取一定税收,以往朝廷稍有加商税的举动,立马会招来集体反对,可神兵卫明码标价,非但很少人偷税漏税,反而很多人积极缴纳,这让一直都奔走呼号的东林党人很没面子,就连以前也反对开商税的杨嗣昌卢象升等人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算过,就以目前的货物吞吐,光神兵卫塘沽口岸的商税,朝廷每年就可以收入过百万两,而以前整个江南的商税就没有超过十万两的,这里面肯定有很大问题,可以想见,如果应天,苏州,武昌,杭州,泉州沿海沿江州府全部实行商税,那么大明一年的商税一定能上千万,谁都清楚这样一大笔收入意味着什么,所以这几天皇帝一直在和高师成薛国观等几位内阁,就税收事宜在反复商讨,而风闻此事的东林党也是一个劲上折子,明确表示天津塘沽不等于大明,江北不等于江南,奉劝皇帝千万不要与民争利,深怕皇帝脑子一热在全国推行商业税收,直接侵占江南富豪利益,事实上以崇祯急切的性子,他的确想在全国实行,但被高师成等人阻止了,理由是新军未成,对付守旧势力还不到时候,而内阁也是怕激起民变,认为此事只能等解决了辽东和西北才可以逐步实行,最后通过了一个折中方案,先可以由天津府杨廷麟那试行商税,看情形再慢慢在北京河北等地推行,即使是这样一个试点方案,仍然遭到了众多朝臣的反对,但这次皇帝没有被吓住,天津近在咫尺,又有神兵卫扶持,一切尽在掌控,可行不可行,一两年之后自然真相大白,说得一众官员哑口无言,也无可奈何,此事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等都认为可以,于是杨廷麟处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开始实行商业税收政策。
两个基地的穿越者在年终的时候开了一次大会,总结了一年多来各项目标的实施情况,农林牧副渔,工矿企事业单位进展,财政收入和支出,总的来说比较顺利,比较可喜,当然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在那,与大明的关系基本稳定下来,减少了来自封建朝廷的阻力,这是至关重要的成绩,值得表扬的是对流民的安置,抗旱作物的推广包括新军建设和对各种人才的培养,直接阻止了人口的减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代人的思想转变,这对整个中华民族意思觉醒有很大帮助。但也有些工作并不如人意,比如对瘟疫的控制,至今未能完全控制住,这主要是穿越者对古代流行病缺乏充足的准备,次要是整个古代社会对底层百姓的漠不关心,导致各种疾病泛滥成灾,一时间还难以彻底清除,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年进一步加强管控,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作,谁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有道路交通的建设滞后,这个主要是水泥产量的限制,现有的产量不够塘沽港口所用,还有一部分是作为商品在出售,不足以应对大规模的道路建设,至于铁路更是八字没有一撇,包括运输工具的短缺,在没有开发出石油的前提下,很难全面投入现代车辆,制约了各项建设的进度,尤其是矿产资源的运输,造船业同样如此,缺乏现代龙门吊和各种工具,势必主要依靠人力,拖延了建造进度,离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钢铁大船还早呢。
大会也对各项法律法规的形成做出了肯定,古代社会各种刑事案件的多样性,以及对刑罚的认识不同于现代,要求法律工作者既要引导大明向现代法制靠拢,又要参考古代惯性思维,不能主观臆断,这是个循序渐进的工作,当然基地内以现代法律为主,而基地外则可以考虑适当推广,比如大明统治下的天津府,就是个很好的试验基地,可以试行一些较古代大为宽松的政策,有机会可以在全国推广。
军队的建设自然是最重要的,马上要进入实枪实弹训练,为大明训练的新军基本已经成型,国内的安定也就在一两年的时间,接下来就要开始训练部署自己的军队,尤其是海军,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海外利益,可以预见与西洋海洋强国的争夺必然波澜壮阔,前期的目标是台湾岛,朝鲜日本诸岛国,中期目标是东印度公司和南洋列岛,包括澳洲美洲的开发,这中间间杂着沿海海盗等各种势力,因此海军的建设将成为接下来几年的重中之重,至于陆地,大部分将交由大明新军来完成,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向北向西进发,先期占领北方领土,打垮北极熊,并将新疆西藏并入大明版图,有机会进驻印度和中南半岛,总之大力扩展中国版图将是未来几年新军的真正任务。
鉴于财政收入迅猛增加,单独设立财政处已成必然,经过临管会商议,决定由郭英牵头组织财政处,专门处理各项财务工作,包括银行的设立和税收审计的监督等等,原来的商务处由周原任处长,但不再管理银钱事务,同时成立的还有工业处,以原先的机械制造处为主体,工矿企业单位组成,接着是农业处法务处,分工细化,这是形势所迫,两个基地工作量剧增,不能全由民政处一肩挑,这样的分工可以减轻民政上的压力,本来还该成立军管会,将军事和民政彻底剥离,但鉴于目前穿越者自己的军队并未成型,而且临管会也离不开暂时的军管,于是决定等到海军建成时候再军政分开。
大会还对明年的工作做了一些安排,塘沽港口建设基本要完成,几艏大船建造完成,加大海贸力度,准备下南洋购买粮食,并且为即将到来的海上冲突做准备,伺机收复台湾,陆地上以新军练成为标志,尝试平定西北,收复辽东,做好接收大量桀骜不驯游牧民族的安置,可以的情况下对北方进行试探性扩张,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尽量帮扶,使其融入中华大家庭,政治上进一步鼓励大明开放海禁,推广商业税收政策,适当放开藩王地主的枷锁,收买被圈占的土地,推广抗旱作物,帮助大明步入初步自给自足的环境,减少对穿越者的依赖,还有是建设连接两个基地的道路,和连接各主要矿区的道路,减少物流的消耗和拖延,商贸则可以开始尝试开发上海,并沿武汉苏州等长江一线铺开,增加财政收入,至于卫生和教育,明年将加大投入,治安方面由于实行军管,这方面问题不大,各部门具体计划预算由各处做好之后提交临管会,讨论通过之后开始实施,另外大会增选周原同志和郭英同志为临管会委员,本来还需要对任期一年的临管会进行改选,鉴于临管会一年来运行正常,并未有重大失误,大会认为本届临时政府可以再延期一年,至少等到全国初步安定再举行严格意义上的选举。
穿越者的这次会议总结了过去的成绩和不足,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前期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为的就是即将到来的几个大目标的实行,其中有一些内容是可以让大明栋梁们知道的,比如平定西北收复辽东收复大员等,卢象升洪承畴曹化淳杨嗣昌等听闻之后,很是欣慰,原来他们以为新军至少还需要两年练成,现在看来很多搁在心头的大事,明年就可以提前解决,所以这次会议的部分内容他们分别写奏折递给了皇帝,可以让皇帝过个安心的年,事实上的确如此,崇祯在接到自己信任的大臣十几份奏折时心花怒放,接连召见陆文夫高师成还有薛国观周延儒等人,详细询问神兵卫会议的决定,觉得总算是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像以前眉毛胡子一把抓,哪头都想顾,哪头都顾不了,结果就是连年吃败仗,财政陷入困境,现在神兵卫这种战略明确,按部就班,比天天坐在朝堂上听各种鸡毛蒜皮强太多了,心里也踏实多了。
崇祯又来了皇庄,带了首辅薛国观和六部九卿一大帮人,神兵卫新军队列训练已告一大段落,接下来即将进行真枪实弹训练,这个时候特意安排了一场阅兵,虽然每个人扛得是木头枪,但从整齐划一的步伐,严整的军容风貌,没有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精神状态,着实让所有官员包括皇帝刮目相看,就是不懂行军打仗的文官,都能清楚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杀气,一个个高矮差不多的方队,绝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明军可以比拟的,即使没有刀枪在手,就凭这样的士气,这样的军容,面对建奴流寇,可以说完全不怵,崇祯是非常清楚的,从眼前走过的新军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据杨嗣昌他们说光每个月被淘汰的人员就多达两三千人,这里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这样一支军队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瞬间能让人感觉到腰杆梆硬,他清楚看到那些平日里总是挑刺的朝臣那种惊骇无奈的神情,当新军将士高呼皇上万岁,大明万胜的时候,有几个胆小的官员脸色都白了,这绝不是一般的强军,而是必然无敌的军队。
这次皇帝决定去天津看看,很多官员出面阻拦,说什么万乘之尊不能亲涉险地,天津不比皇庄,是个流民集中的地方,况很多神兵卫搞得工厂什么大部分官员都还没搞清楚,不宜前往,另外天津现在没有可驻跸之处,很难接待等等,各种理由,目的就是不让皇帝再进一步,当然最主要的是怕神兵卫有不轨图谋,万一象土木堡之变那样,那天真的塌下来了,但又不敢真说,所以用各种理由阻止,甚至有十几个官员当场跪下哭告,一定要阻拦圣驾,可这次崇祯铁了心,非要去天津不可,即使官道并不平整,骆养性手里锦衣卫五百,勋贵的京营人马两千,足够护驾的,高师成杨嗣昌等陪同,要说有什么危险,那是杞人忧天,于是把跪在路旁的官员视若无睹,直接上车直奔天津。
天津知府杨廷麟事先得到了神兵卫的通知,知道皇帝要来视察,赶紧带领一帮官员出城二十里相迎,远远看见旌旗招展,明黄仪仗加上十数辆神车过来,纳头便拜,皇帝并未下车,只是叫上他们坐上后面跟随的车辆,一起进入天津城。天津经过杨廷麟一年多的修缮,已经焕然一新,非但城墙高了两尺,而且加厚了三尺,这都拜神兵卫水泥的功效,比原来坚实多了,范围也扩大了很多,而城里虽然还能看出建奴肆虐的破败,但至少基本恢复了秩序,临时流民安置窝点由于有大量粮食发放,加上城管的治理,也开始充满生机,众多百姓听说皇帝来了,都在天雄军和城管的指挥下跪在道旁,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他们由衷的,如果不是天津府收留,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活不到今天,崇祯透过七系宝马的车窗清楚看到这一切,感觉很欣慰,一眼望去,道路宽阔,除了建筑远不如京城之外,跪在两旁的百姓身上穿的和透露出的精神面貌都比京城要好很多,这说明官府和神兵卫待他们不薄,没有继续让子民忍饥挨饿,难怪很多粮商衣帽商争先恐后来这里,这里的需求不是一般的大,看很多短衣短裤的摸样就知道,都是按神兵要求新近发放的,虽然看起来有些怪异,可总比京师随处可见衣不蔽体的乞丐强太多了,而据张之极等一干勋贵回报,京师还是在史可法大力整顿下的情形,可想而知若不加治理,整个京师恐怕完全是个乞丐窝,所以天津现在看来尤为可贵,杨廷麟功不可没。
知府衙门不比京师皇宫,小的可怜,数十名官员一进如一下子变得拥挤,崇祯并不在意,坐在府台衙门翻看各种民生记录,包括各种治安案件,满意得点头,一年多时间里,这里就安置了百余万流民,没有出现大的偏差,在皇宫里他还担心天津试行神兵卫的一些主张,大明百姓会水土不服,如今看来自己是多虑了,尤其看到一年多来,天津竟然税赋近百万两,可比三个京师的税收,一下子想起江南去年盐茶税收上来不到一万两,差距如此之大,常听高师成他们言说税收上面的猫腻,这么明显摆在眼前,他已经清楚知道百官有欺君之举,当下详细询问杨廷麟这些税收的详细开支,杨廷麟实话直说,他已经瞒着朝廷仿照神兵卫收商税比例是十抽一,而农税只二十抽一,工矿税收也是十抽一,其他杂税都是二十抽一,站在两旁的众多官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低比例的税收,大明独此一家,还能收上来上百万银子?不会是在糊弄大家吧。
雨轩阁读书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