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连夜布审(三)
作者:七尺书生 更新:2024-05-31 02:17
“王爷,汪总帅到了!”
伴随着一声通报,帐帘被人高高挑开。紧接着,身披大氅的汪德臣一边揉着惺忪睡眼,一边哈气连天地舒展着四肢,在殷战的陪同下,晃晃悠悠地走入中军大帐。
与龙羽、苏禾等人的庄容正色不同,此刻的汪德臣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神情举止皆十分随意。大氅内只着一件宽松的单衣,见到忽烈后也只是稍稍拱手一拜,而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迷迷糊糊一副困意未消的慵懒模样。
然而,面对汪德臣的懒散,忽烈非但没有半点不悦,反而亲自为他斟茶倒水,帮他打发困意。
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足以说明汪德臣在忽烈心中的分量远比龙羽、苏禾等人重要的多。
“常言道‘宁肯三岁离娘,不肯五更离床’。德臣,这么晚将你找来,真是难为你了。”
忽烈与汪德臣说话的语气和刚刚面对龙羽、苏禾时大不相同,感觉不像是尊卑有别的君臣,更像是相濡以沫的朋友,言语轻松不乏一丝诙谐。
“常在军中,莫说五更离床,纵使三更离床也是家常便饭。”两口清茶下肚,汪德臣的精神渐渐清醒几分。他心不在焉地摆摆手,好奇道,“看王爷的架势,莫非又是一夜未眠?”
“有些事不在夜里安排妥当,天亮后岂能按部就班地进行?”忽烈自嘲道,“为了明天不乱,只能今夜不眠。”
“真是怪事。”汪德臣撇嘴道,“王爷平日夙兴夜寐倒也罢了,今夜为何还在这里?”
“平日如何?今夜又如何?”
“平日王爷形影相吊,孑然一身,无事可做不妨夙夜在公。可如今不同,那赵馨……不是已经来了吗?”汪德臣坏笑道,“中原女子多美貌,江南女子更是风情万种。有道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王爷固然军务繁忙,可有些事……再忙也不能耽搁。”
“笑话!你将本王当成什么人?”忽烈脸色一沉,故作不悦,“你以为本王是那些贪欢逐色,恣情纵欲的庸人?再者,本王身边有殷战他们昼夜侍候,岂能算孑然一身?”
“殷战这些人不能算数!”汪德臣别有深意地笑道,“他们就是陪王爷一百年,我们也见不到‘小王爷’。哈哈……”
此言一出,站在一旁的殷战不禁面露尴尬,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只能陪着他们嘿嘿傻笑。
“德臣此言,倒是说中本王的心思。”忽烈神情一禀,语气耐人寻味,“我对赵馨……越看越喜欢。”
“哦?”汪德臣眉头一挑,试探道,“王爷的意思……不会想让她日后稳坐东宫吧?”
“有何不可?”忽烈笑道,“本王平生遇到的女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没有一个女人能让我多看第二眼。偏偏这位大宋公主,一次又一次语出惊人,令本王刮目相看。”
“这……”意识到忽烈并非说笑,汪德臣的戏谑渐渐收敛,“可她毕竟是汉人……”
“汉人又如何?”忽烈满不在乎地大手一挥,“天下虽大,但早晚尽归我蒙古之手。汉人有句老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管她是蒙是汉,迟早都是蒙古的臣民。”
“王爷此言说的十分痛切。”汪德臣若有所思,喃喃开口,“细细想来,若由一位汉人公主做王爷的正妃……日后我们大军南下攻取汉地之时……也许更容易收服那些汉人的心。”
“不必等到日后,从赵馨踏入本王行营的那一刻开始,汉人中的有志之士,文武才俊必将络绎不绝地望风来归。”忽烈的眼中精光涌动,言辞胸有成竹,“德臣,你且记住本王今夜这番话。蒙古铁骑天下无敌,攻城略地无往而不胜,有朝一日我们必将一统天下。然而,四海安定之后,我们不再需要铁蹄、弯刀四处征讨。到那时,真正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仍是饱学鸿儒及汉人流传千年的文化。仅靠骄兵悍将、弓马刀箭,是远远无法御统大国的。”
“王爷此言犹如醍醐灌顶,汪某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汪德臣神情一正,朝忽烈拱手诚拜,“我原以为王爷迎娶大宋公主,只是一招缓兵之计。可今日我才知道,王爷的眼光远比‘缓兵之计’长远的多。你真正想要的并非一个貌美无双的女人,而是千千万万颗汉人的归顺之心。”
殷战得意道:“缓兵之计不过是眼前之谋,王爷借与大宋公主和亲之机,广募天下英才,削减汉人对蒙古的仇恨,未来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都将大有裨益。这才是真真正正的高瞻远瞩,明见万里。”
“什么醍醐灌顶?什么高瞻远瞩?本王所言不过是天下之势、未来之趋,稍有眼光之人皆可洞察盛衰存亡之道,远没有你们吹嘘的那般高深莫测。”
“王爷如此谦逊,岂不让我等无地自容?”
“行了,你们少给本王灌迷魂汤。就算是高深莫测,也轮不着你们阿谀恭维。”忽烈颇为不耐地摆摆手,“总之,无论是出于长远考虑,还是出于本王的私心,我都要立赵馨为正妃。哪怕……有些事并非本王想象的那般如意。”
“这……”汪德臣似乎从忽烈的话中听出一丝蹊跷,狐疑道,“难道王爷遇到不如意的地方?你将我连夜找来,莫非……与此事有关?”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你我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因而本王的家丑……也不必对你讳言。其实……”
忽烈仰天长叹,而后将柳寻衣与赵馨的关系,以及今夜发生的种种一五一十地告知汪德臣。
听罢,汪德臣的心情五味杂陈,繁乱不堪。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似惊似怒、似疑似愁,莫名而复杂。
“砰!”
突然,汪德臣的右手重重拍在桌上,登时将茶杯震翻,尚未喝完的茶水四下横流,染湿他的衣袖。
他仿佛越想越生气,愤懑道:“这些汉人实在可恶、可恨!柳寻衣竟敢觊觎王妃,简直是懒蛤蟆想吃天鹅肉,真该将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以解心头之恨。至于丁轻鸿,一条居心叵测的阉狗,一招‘借刀杀人’竟然算计到王爷头上,简直不知死活。对于这种窝里反的叛逆,他比柳寻衣更下贱,更卑鄙,更无耻。”
“丁轻鸿这种人留在大宋皇帝身边,对我们也不算一件坏事。”忽烈眼神一暗,惆怅道,“这些汉人一向喜欢窝里斗,本王早已见怪不怪。其实,这件事中最令本王出乎意料的人……是龙羽和苏禾。他二人对同一件事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令他们在本王心中的位置彻底调换。”
“是啊!”汪德臣叹道,“龙羽平日冷酷无情,对谁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桀骜模样。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的忠心却比任何人都坚定,为维护王爷的颜面如此奋不顾身也实属难能可贵。至于苏禾……空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可惜江湖义气深入骨髓,甚至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一介草莽,难成大器。”
“唉!”忽烈惋惜道,“枉费大汗与本王对他寄予厚望,结果却……看来从今往后,本王应该好好栽培龙羽,令其早日成才,替大汗独当一面。”
“王爷所言甚是。”汪德臣思虑再三,仍郁结难舒,沉声道,“王爷为顾全大局和自己的颜面,将此事掩盖下去自是无可厚非,可为何轻而易举地放过柳寻衣?”
“什么意思?”忽烈面露迟疑,“依你之见,本王该如何对待柳寻衣?”
汪德臣的眼中寒光一闪,狞声道:“一字记之曰,‘杀’。”
“杀?”
“不错!此人不除,永远是王爷心里的一根刺。”汪德臣冷笑道,“再者,柳寻衣不死,王妃始终心有牵挂。我想……王爷应该不希望王妃与自己同床异梦才是。”
当汪德臣说出最后一句话时,忽烈的眼神悄然一变,却又瞬间恢复如初。沉吟片刻,缓缓摇头:“本王答应过赵馨,不会为难柳寻衣。”
“据传,柳寻衣杀了武林盟主洛天瑾,眼下正被各门各派联手追杀。他在中原早已没有立足之地,万不得已才跑来漠北。名为送亲,实为避险。”汪德臣一边回忆着柳寻衣的“传奇往事,一边若有所思地怂恿道,“因此,对付他根本不需要王爷亲自出手,只要放出消息,责令其尽早返回中原,柳寻衣的小命定然不保。如此一来,王爷既能赐赵馨一份恩典,也能令柳寻衣陷入绝境,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江湖草莽的叫嚣往往言过其实,办事往往无疾而终。”殷战似乎对汪德臣的提议十分认同,但心中却有少许担忧,吞吞吐吐道,“那些所谓的‘英雄豪杰’,只怕行百里者半九十,根本不足以取其性命。”
“江湖不足以取其性命,不是还有‘庙堂’吗?”汪德臣讳莫如深地笑道,“如果大宋朝廷、中原武林皆不容他,纵使柳寻衣三头六臂,又能苟活几天?”
……
雨轩阁读书网
伴随着一声通报,帐帘被人高高挑开。紧接着,身披大氅的汪德臣一边揉着惺忪睡眼,一边哈气连天地舒展着四肢,在殷战的陪同下,晃晃悠悠地走入中军大帐。
与龙羽、苏禾等人的庄容正色不同,此刻的汪德臣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神情举止皆十分随意。大氅内只着一件宽松的单衣,见到忽烈后也只是稍稍拱手一拜,而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迷迷糊糊一副困意未消的慵懒模样。
然而,面对汪德臣的懒散,忽烈非但没有半点不悦,反而亲自为他斟茶倒水,帮他打发困意。
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足以说明汪德臣在忽烈心中的分量远比龙羽、苏禾等人重要的多。
“常言道‘宁肯三岁离娘,不肯五更离床’。德臣,这么晚将你找来,真是难为你了。”
忽烈与汪德臣说话的语气和刚刚面对龙羽、苏禾时大不相同,感觉不像是尊卑有别的君臣,更像是相濡以沫的朋友,言语轻松不乏一丝诙谐。
“常在军中,莫说五更离床,纵使三更离床也是家常便饭。”两口清茶下肚,汪德臣的精神渐渐清醒几分。他心不在焉地摆摆手,好奇道,“看王爷的架势,莫非又是一夜未眠?”
“有些事不在夜里安排妥当,天亮后岂能按部就班地进行?”忽烈自嘲道,“为了明天不乱,只能今夜不眠。”
“真是怪事。”汪德臣撇嘴道,“王爷平日夙兴夜寐倒也罢了,今夜为何还在这里?”
“平日如何?今夜又如何?”
“平日王爷形影相吊,孑然一身,无事可做不妨夙夜在公。可如今不同,那赵馨……不是已经来了吗?”汪德臣坏笑道,“中原女子多美貌,江南女子更是风情万种。有道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王爷固然军务繁忙,可有些事……再忙也不能耽搁。”
“笑话!你将本王当成什么人?”忽烈脸色一沉,故作不悦,“你以为本王是那些贪欢逐色,恣情纵欲的庸人?再者,本王身边有殷战他们昼夜侍候,岂能算孑然一身?”
“殷战这些人不能算数!”汪德臣别有深意地笑道,“他们就是陪王爷一百年,我们也见不到‘小王爷’。哈哈……”
此言一出,站在一旁的殷战不禁面露尴尬,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只能陪着他们嘿嘿傻笑。
“德臣此言,倒是说中本王的心思。”忽烈神情一禀,语气耐人寻味,“我对赵馨……越看越喜欢。”
“哦?”汪德臣眉头一挑,试探道,“王爷的意思……不会想让她日后稳坐东宫吧?”
“有何不可?”忽烈笑道,“本王平生遇到的女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没有一个女人能让我多看第二眼。偏偏这位大宋公主,一次又一次语出惊人,令本王刮目相看。”
“这……”意识到忽烈并非说笑,汪德臣的戏谑渐渐收敛,“可她毕竟是汉人……”
“汉人又如何?”忽烈满不在乎地大手一挥,“天下虽大,但早晚尽归我蒙古之手。汉人有句老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管她是蒙是汉,迟早都是蒙古的臣民。”
“王爷此言说的十分痛切。”汪德臣若有所思,喃喃开口,“细细想来,若由一位汉人公主做王爷的正妃……日后我们大军南下攻取汉地之时……也许更容易收服那些汉人的心。”
“不必等到日后,从赵馨踏入本王行营的那一刻开始,汉人中的有志之士,文武才俊必将络绎不绝地望风来归。”忽烈的眼中精光涌动,言辞胸有成竹,“德臣,你且记住本王今夜这番话。蒙古铁骑天下无敌,攻城略地无往而不胜,有朝一日我们必将一统天下。然而,四海安定之后,我们不再需要铁蹄、弯刀四处征讨。到那时,真正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仍是饱学鸿儒及汉人流传千年的文化。仅靠骄兵悍将、弓马刀箭,是远远无法御统大国的。”
“王爷此言犹如醍醐灌顶,汪某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汪德臣神情一正,朝忽烈拱手诚拜,“我原以为王爷迎娶大宋公主,只是一招缓兵之计。可今日我才知道,王爷的眼光远比‘缓兵之计’长远的多。你真正想要的并非一个貌美无双的女人,而是千千万万颗汉人的归顺之心。”
殷战得意道:“缓兵之计不过是眼前之谋,王爷借与大宋公主和亲之机,广募天下英才,削减汉人对蒙古的仇恨,未来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都将大有裨益。这才是真真正正的高瞻远瞩,明见万里。”
“什么醍醐灌顶?什么高瞻远瞩?本王所言不过是天下之势、未来之趋,稍有眼光之人皆可洞察盛衰存亡之道,远没有你们吹嘘的那般高深莫测。”
“王爷如此谦逊,岂不让我等无地自容?”
“行了,你们少给本王灌迷魂汤。就算是高深莫测,也轮不着你们阿谀恭维。”忽烈颇为不耐地摆摆手,“总之,无论是出于长远考虑,还是出于本王的私心,我都要立赵馨为正妃。哪怕……有些事并非本王想象的那般如意。”
“这……”汪德臣似乎从忽烈的话中听出一丝蹊跷,狐疑道,“难道王爷遇到不如意的地方?你将我连夜找来,莫非……与此事有关?”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你我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因而本王的家丑……也不必对你讳言。其实……”
忽烈仰天长叹,而后将柳寻衣与赵馨的关系,以及今夜发生的种种一五一十地告知汪德臣。
听罢,汪德臣的心情五味杂陈,繁乱不堪。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似惊似怒、似疑似愁,莫名而复杂。
“砰!”
突然,汪德臣的右手重重拍在桌上,登时将茶杯震翻,尚未喝完的茶水四下横流,染湿他的衣袖。
他仿佛越想越生气,愤懑道:“这些汉人实在可恶、可恨!柳寻衣竟敢觊觎王妃,简直是懒蛤蟆想吃天鹅肉,真该将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以解心头之恨。至于丁轻鸿,一条居心叵测的阉狗,一招‘借刀杀人’竟然算计到王爷头上,简直不知死活。对于这种窝里反的叛逆,他比柳寻衣更下贱,更卑鄙,更无耻。”
“丁轻鸿这种人留在大宋皇帝身边,对我们也不算一件坏事。”忽烈眼神一暗,惆怅道,“这些汉人一向喜欢窝里斗,本王早已见怪不怪。其实,这件事中最令本王出乎意料的人……是龙羽和苏禾。他二人对同一件事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令他们在本王心中的位置彻底调换。”
“是啊!”汪德臣叹道,“龙羽平日冷酷无情,对谁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桀骜模样。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的忠心却比任何人都坚定,为维护王爷的颜面如此奋不顾身也实属难能可贵。至于苏禾……空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可惜江湖义气深入骨髓,甚至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一介草莽,难成大器。”
“唉!”忽烈惋惜道,“枉费大汗与本王对他寄予厚望,结果却……看来从今往后,本王应该好好栽培龙羽,令其早日成才,替大汗独当一面。”
“王爷所言甚是。”汪德臣思虑再三,仍郁结难舒,沉声道,“王爷为顾全大局和自己的颜面,将此事掩盖下去自是无可厚非,可为何轻而易举地放过柳寻衣?”
“什么意思?”忽烈面露迟疑,“依你之见,本王该如何对待柳寻衣?”
汪德臣的眼中寒光一闪,狞声道:“一字记之曰,‘杀’。”
“杀?”
“不错!此人不除,永远是王爷心里的一根刺。”汪德臣冷笑道,“再者,柳寻衣不死,王妃始终心有牵挂。我想……王爷应该不希望王妃与自己同床异梦才是。”
当汪德臣说出最后一句话时,忽烈的眼神悄然一变,却又瞬间恢复如初。沉吟片刻,缓缓摇头:“本王答应过赵馨,不会为难柳寻衣。”
“据传,柳寻衣杀了武林盟主洛天瑾,眼下正被各门各派联手追杀。他在中原早已没有立足之地,万不得已才跑来漠北。名为送亲,实为避险。”汪德臣一边回忆着柳寻衣的“传奇往事,一边若有所思地怂恿道,“因此,对付他根本不需要王爷亲自出手,只要放出消息,责令其尽早返回中原,柳寻衣的小命定然不保。如此一来,王爷既能赐赵馨一份恩典,也能令柳寻衣陷入绝境,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江湖草莽的叫嚣往往言过其实,办事往往无疾而终。”殷战似乎对汪德臣的提议十分认同,但心中却有少许担忧,吞吞吐吐道,“那些所谓的‘英雄豪杰’,只怕行百里者半九十,根本不足以取其性命。”
“江湖不足以取其性命,不是还有‘庙堂’吗?”汪德臣讳莫如深地笑道,“如果大宋朝廷、中原武林皆不容他,纵使柳寻衣三头六臂,又能苟活几天?”
……
雨轩阁读书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