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给太子的封赐
作者:张九文 更新:2024-08-11 05:58
等李慎与李治回来之后,已经是深夜,接近子时了。
深夜时分,两个孩子快步走入东宫,趁着皇兄与姐姐还没发现,就赶紧回自己的寝殿。
两人瞻前顾后走向后院,发现这里静悄悄的。
“说不定皇兄与皇姐都睡下了。”
李治垫手垫脚走入自己的寝殿,点亮油灯之后,却见自己的寝殿内坐着一个人。
李丽质正坐在桌边,一双含煞的目光看着自己。
“姐……”
李治支支吾吾,又干笑着。
李承乾正要入睡,在东宫的后院就听到一声声熟悉的惨叫。
睡意正浓,也没去管他们,
翌日早晨,用早饭的时候,李治与李慎神色萎靡,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
李丽质端着饭碗道:“皇兄,今天妹妹还要给她们上课。”
倒是几个妹妹都神采奕奕的,李承乾喝下一口豆浆道:“嗯,孤知道了。”
李丽质是长姐,她将刚刚洗过还带着一些湿漉漉的长发,往后一扬,便端起了豆浆喝着,道:“小福啊。”
听到公主殿下的话语,小福连忙走上前。
“磨豆浆太辛苦了,往后这种事就交给爷爷那边的太监去做。”
小福连忙应声道:“喏。”
“还有。”李丽质继续道:“往后他们要是回来晚了,东宫的宫门关上就好。”
“喏。”
李治与李慎低着头喝着豆浆吃着饼一言不发。
教弟弟这方面,李丽质向来是严厉的,能打能骂绝对不会留手。
其实这个家还是挺好的,李承乾用完了早饭便去了早朝。
走出东宫的时候,李承乾打了一个饱嗝,就快走到太极殿便遇到了李泰,今天群臣中有不少人神色是萎靡的。
包括李泰,李恪,还有舅舅与一众武将。
看来昨夜的宴席很热闹。
“皇兄,昨夜怎没来宴席?”李泰询问道。
“皇兄自然是有需要照料的事,兵马出征全靠皇兄的充足粮草。”
李恪言语了一句。
李承乾揣着手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道:“倒也不是不想去,有不少规划要做。”
李泰了然点头,道:“那皇兄也要多注意休息,听好昨晚子时还点着灯火。”
“嗯,喝了一段时日的参汤之后确实好多了,青雀最近有坚持减肥吗?”
李泰苦笑一番,道:“晨跑坚持了一段时日,今日忙着搜集各地的河道状况,又耽误了。”
李恪沉默不言。
李承乾道:“你也不容易。”
李泰作揖道:“能应付。”
这个家还是没什么变化,兄弟几个各自有各自需要做的事情。
李恪听着这些话语,又沉默不言了,原来都很忙,也不容易。
今天父皇迟迟来到太极殿,手执笏板的群臣行礼之后,早朝就开始了。
各部汇报结束之后,这一次早朝所议论的还是这一次的高昌一战,麹智盛正在被押送来长安的路上。
高昌王麹文泰自缢了,人都死了总不能让一个死人来长安献舞。
早朝上争论着该如何安排高昌王的儿子麹智盛,并且往后如何治理西域。
牛进达道:“陛下,末将愿再去西域,征讨欲谷设!”
程咬金道:“老牛说得是,末将也愿前往,这功劳不能都让侯君集一个人拿了。”
说话间,想要反对的文臣一列,他们没有开口而是将目光全部投向了当今的太子殿下。
李世民也看向了自己的儿子,看他闭着眼,对众人的目光视而不见。
“咳咳咳……”殿内传来了咳嗽声。
这咳嗽声来自赵国公长孙无忌。
李承乾缓缓睁开眼,面向父皇道:“想来父皇心里早有定论。”
大殿内短暂地安静了片刻,李世民望着满朝的文武大臣,还没出言。
魏征站出朝班道:“敢问太子殿下,此番河西走廊还有粮秣几何?”
“满打满算六万石,后续关中的粮草再运出去,能有十万石。”李承乾又解释道:“此战粮草准备是充足的,可大军在外原本只是预估了五万兵马用六十万石粮草,能够用到今年夏天,可后来各地聚拢的兵马何止六万人。”
魏征朗声道:“陛下,若在西进恐行军各路将领疲惫不堪,粮草不济,恐徒增负担,当效仿太子在河西走廊治理之策,往后不仅仅要在河西走廊屯粮,更要在高昌囤粮,粮秣足够才能再论西进之策。”
见儿子没有继续发表看法,李世民让文武两边继续商讨。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满朝文武都会下意识地觉得,太子殿下手里有钱有粮,只要得到太子的支持的事,就一定能够施行下去。
这一次早朝到了午时才结束,总的来说眼下具体的方略就是将西域的东南商道给清理一遍。
具体的落实方案以清剿为主,焉耆使者牵头,安排还在西域的大军将商道犁一遍,将沿途的马贼清理干净。
这么做有好处,能够得到西域人心的同时,还能够稳定商道。
从昨日送来的军报来看,其实不用朝中做什么,唐军打下了高昌之后,很多马贼都西逃了。
他们或者前往更西面,继续以劫掠为生,或者是投效西逃的欲谷设。
大唐对西域的战事远没有收场,现在只是堪堪夺下了高昌以及东南一片的疆域。
天山沿线的草场,伊犁河上下游依旧还没握在大唐手里。
夺下了高昌就有了继续西进的跳板,这都是以后的打算了,大唐西进不会只有这一仗的。
李承乾在东宫简单用了一顿午饭,李丽质去给她的两个弟子上课了,东阳还要跟着孙神医去看望病人。
其余的弟弟妹妹都去看望母后了。
东宫难得安静,用罢饭食后,皇帝就送来的旨意,太监朗声道:“陛下有旨,太子主持钱粮调度以来,朝中众臣皆称贤明,望太子往后谦逊勉励依旧,赐入尚书省之权,封陕东道大总管,领洛阳,潼关,关中各县农事建设,加赐玉璧一双,金车一驾。”
这位常伴在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念诵完旨意,道:“太子殿下,领旨吧。”
李承乾双手接过旨意,道:“谢父皇。”
老太监咧嘴笑道:“恭贺殿下了,老奴就先告退了。”
见孙儿收好了旨意,李渊努着嘴道:“你父皇当年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李承乾蹙眉道:“依照爷爷这么说,父皇是小气了?”
李渊忽然一笑道:“去看看吧,尚书省很久没有打理了。”
从当年父皇还在打天下时候,官职尚书令,天策上将,只不过厘清了朝中官职与要务之后,尚书令这个位置就空置多年了。
李承乾走入皇城中,犹豫了一番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走到尚书省门前,老旧的门前满是风霜的痕迹。
在这里路过的官吏都很少,李承乾发现门依旧上着锁。
忽有一个穿着蓝色官袍的官吏路过,见是熟人,李承乾唤道:“杜侍郎!”
那人停下脚步,回过身是满面的笑容道:“太子殿下。”
“你有这里的钥匙吗?”
“下官怎么会有,殿下说笑了。”
说完杜正伦便加快了脚步离开。
李承乾一路跟在他身后。
杜正伦又只好停下脚步,道:“这里的钥匙只有陛下才有,太子殿下不要为难下官了。”
“没有为难伱,只是问一句而已。”
杜正伦疑惑道:“难道说陛下给了旨意之后,难道没有殿下钥匙吗?”
李承乾上前两步,狐疑道:“父皇刚下达的旨意,你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杜侍郎这人脉真是厉害。”
杜正伦欲言又止,他左顾右看道:“下官还有要事,先告退了。”
“杜侍郎,有空来东宫一起用饭呀。”
正快步走着的杜正伦脚步明显一滞,而后用更快的脚步离开了。
回到中书省门前,李承乾就遇到了等在这里的许敬宗与李道宗,颜勤礼。
“恭贺殿下。”
李承乾揣着手道:“旨意都听说了?”
李道宗道:“旨意刚送到中书省,老夫也才知道。”
往中书省内看了看,忙碌的官吏依旧不少,老师与舅舅,还有郑公三人都不在。
下朝之后便跟着父皇离开了,看来这道旨意就是他们商议下来的。
领着三人走入中书省,这里的官吏纷纷行礼。
见太子桌前的卷宗与奏疏有些凌乱,许敬宗收起他的袖子,双手迅速且麻利殿下地整理好,而后恭敬却迅速地站在一旁。
李承乾坐下来道:“最近洛阳那边的消息有送到吗?”
许敬宗道:“回太子殿下,潼关的仓库都修建好了,货物集散已开始运作,这两月就会有成效。”
李承乾颔首。
颜勤礼道:“洛阳那边的建设还是有马御史在主持,有三座最大的作坊还在兴建肥皂作坊,酱油作坊,造纸作坊,其余还有十三个作坊正在兴建,调动人力有三千人。”
“杜荷打算如何卖纸?”
颜勤礼回道:“说是一尺纸三十钱。”
李承乾吩咐道:“一尺新纸二十五钱,回收再造的纸十钱。”
听到这个价格颜勤礼先有犹豫,回道“臣回去之后就告知杜荷公子。”
李道宗递上一份奏章,道:“殿下,这是河西走廊的市税。”
李承乾翻看着奏章,从去年冬天到如今河西走廊上缴的市税以及各类商铺的出售,各类市税加起来有三万贯。
这个规模与预想的还是少了。
看到太子殿下的神色不悦,许敬宗道:“殿下,现在西域与突厥人都不用文书来互市了,他们带着牲畜与皮毛都去河西走廊交易,有人问是不是可以将互市的关口放在高昌。”
李承乾看着账册,低声道:“现在杜荷手中的银钱应该不多了吧,他在洛阳投入了这么大的本钱。”
许敬宗回道:“确实如此。”
“杜荷宿舍建设好了吗?”
“完工了大半部分,现在住着三百户人。”
“商贾都是急于扩张的,可我们朝中行事不能如此。”李承乾看着眼前三人,接着道:“根底不够厚实,产业规模不够大,做事要循序渐进,高昌的事先搁在一边,将潼关与洛阳的建设任务打扎实了,并且等产业规模扩大之后,至于高昌,最近三年就不要去想了。”
“喏。”
三人齐齐行礼。
许敬宗与颜勤礼先离开了,李道宗还站在原地。
李承乾道:“皇叔,近来京兆府的人心有些浮躁了。”
李道宗叹道:“他们作出功绩,就急于要更大的功绩。”
“但也不能急功尽利,否则就会吃教训,平日里皇叔多压着点这些人的心思。”
“老夫明白了。”
李承乾微笑道:“有劳皇叔。”
“殿下不用与老夫说这些,老夫明白要怎么做。”
“今年京兆府以长安为中心,在泾阳,渭北,渭南三地开设三处崇文馆,人手直接安排在各县,每个崇文馆能够容纳三十人左右,之后再往潼关与洛阳建设崇文馆。”
李道宗心中盘算着,往后就有六处崇文馆,“老夫这就去安排。”
李承乾颔首,开始翻阅奏疏。
这些奏疏也没有特别的,多是今年准备夏收的呈报。
临近黄昏时分,这位太子便清闲了许多,可以到处走走,再次走到尚书省门前,这里的门已经开了。
李承乾看了眼站在门前的太监,心中了然。
迈步走入尚书省内,入眼的是一片陈旧,官邸内的门已被打开。
李承乾走入其中,看到了一些陈旧的摆设,脚步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留下脚印。
顺着脚印看着,就见到了站在这里的父皇。
看着父皇的负手而立的背影,李承乾作揖道:“父皇。”
李世民回过神看着儿子道:“你不用为难杜正伦,这里往后就交给你打理了。”
“儿臣在尚书省没有官职。”
接过父皇的钥匙,李承乾又想着父皇好像没有要给具体官职的意思。
说来也是,太子根本不需要这里的官职,只要实际的权力就可以。
虚衔再多,也比不上手中有一份实权。
不多时,李丽质领着弟弟妹妹走入尚书省内,她安排着开始收拾这里。
“父皇!女儿让弟弟妹妹来收拾这里。”
李世民叹道:“这些事交给宫里的人就可以了。”
李丽质道:“那不行,看看弟弟妹妹都懒成什么样了。”
深夜时分,两个孩子快步走入东宫,趁着皇兄与姐姐还没发现,就赶紧回自己的寝殿。
两人瞻前顾后走向后院,发现这里静悄悄的。
“说不定皇兄与皇姐都睡下了。”
李治垫手垫脚走入自己的寝殿,点亮油灯之后,却见自己的寝殿内坐着一个人。
李丽质正坐在桌边,一双含煞的目光看着自己。
“姐……”
李治支支吾吾,又干笑着。
李承乾正要入睡,在东宫的后院就听到一声声熟悉的惨叫。
睡意正浓,也没去管他们,
翌日早晨,用早饭的时候,李治与李慎神色萎靡,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
李丽质端着饭碗道:“皇兄,今天妹妹还要给她们上课。”
倒是几个妹妹都神采奕奕的,李承乾喝下一口豆浆道:“嗯,孤知道了。”
李丽质是长姐,她将刚刚洗过还带着一些湿漉漉的长发,往后一扬,便端起了豆浆喝着,道:“小福啊。”
听到公主殿下的话语,小福连忙走上前。
“磨豆浆太辛苦了,往后这种事就交给爷爷那边的太监去做。”
小福连忙应声道:“喏。”
“还有。”李丽质继续道:“往后他们要是回来晚了,东宫的宫门关上就好。”
“喏。”
李治与李慎低着头喝着豆浆吃着饼一言不发。
教弟弟这方面,李丽质向来是严厉的,能打能骂绝对不会留手。
其实这个家还是挺好的,李承乾用完了早饭便去了早朝。
走出东宫的时候,李承乾打了一个饱嗝,就快走到太极殿便遇到了李泰,今天群臣中有不少人神色是萎靡的。
包括李泰,李恪,还有舅舅与一众武将。
看来昨夜的宴席很热闹。
“皇兄,昨夜怎没来宴席?”李泰询问道。
“皇兄自然是有需要照料的事,兵马出征全靠皇兄的充足粮草。”
李恪言语了一句。
李承乾揣着手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道:“倒也不是不想去,有不少规划要做。”
李泰了然点头,道:“那皇兄也要多注意休息,听好昨晚子时还点着灯火。”
“嗯,喝了一段时日的参汤之后确实好多了,青雀最近有坚持减肥吗?”
李泰苦笑一番,道:“晨跑坚持了一段时日,今日忙着搜集各地的河道状况,又耽误了。”
李恪沉默不言。
李承乾道:“你也不容易。”
李泰作揖道:“能应付。”
这个家还是没什么变化,兄弟几个各自有各自需要做的事情。
李恪听着这些话语,又沉默不言了,原来都很忙,也不容易。
今天父皇迟迟来到太极殿,手执笏板的群臣行礼之后,早朝就开始了。
各部汇报结束之后,这一次早朝所议论的还是这一次的高昌一战,麹智盛正在被押送来长安的路上。
高昌王麹文泰自缢了,人都死了总不能让一个死人来长安献舞。
早朝上争论着该如何安排高昌王的儿子麹智盛,并且往后如何治理西域。
牛进达道:“陛下,末将愿再去西域,征讨欲谷设!”
程咬金道:“老牛说得是,末将也愿前往,这功劳不能都让侯君集一个人拿了。”
说话间,想要反对的文臣一列,他们没有开口而是将目光全部投向了当今的太子殿下。
李世民也看向了自己的儿子,看他闭着眼,对众人的目光视而不见。
“咳咳咳……”殿内传来了咳嗽声。
这咳嗽声来自赵国公长孙无忌。
李承乾缓缓睁开眼,面向父皇道:“想来父皇心里早有定论。”
大殿内短暂地安静了片刻,李世民望着满朝的文武大臣,还没出言。
魏征站出朝班道:“敢问太子殿下,此番河西走廊还有粮秣几何?”
“满打满算六万石,后续关中的粮草再运出去,能有十万石。”李承乾又解释道:“此战粮草准备是充足的,可大军在外原本只是预估了五万兵马用六十万石粮草,能够用到今年夏天,可后来各地聚拢的兵马何止六万人。”
魏征朗声道:“陛下,若在西进恐行军各路将领疲惫不堪,粮草不济,恐徒增负担,当效仿太子在河西走廊治理之策,往后不仅仅要在河西走廊屯粮,更要在高昌囤粮,粮秣足够才能再论西进之策。”
见儿子没有继续发表看法,李世民让文武两边继续商讨。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满朝文武都会下意识地觉得,太子殿下手里有钱有粮,只要得到太子的支持的事,就一定能够施行下去。
这一次早朝到了午时才结束,总的来说眼下具体的方略就是将西域的东南商道给清理一遍。
具体的落实方案以清剿为主,焉耆使者牵头,安排还在西域的大军将商道犁一遍,将沿途的马贼清理干净。
这么做有好处,能够得到西域人心的同时,还能够稳定商道。
从昨日送来的军报来看,其实不用朝中做什么,唐军打下了高昌之后,很多马贼都西逃了。
他们或者前往更西面,继续以劫掠为生,或者是投效西逃的欲谷设。
大唐对西域的战事远没有收场,现在只是堪堪夺下了高昌以及东南一片的疆域。
天山沿线的草场,伊犁河上下游依旧还没握在大唐手里。
夺下了高昌就有了继续西进的跳板,这都是以后的打算了,大唐西进不会只有这一仗的。
李承乾在东宫简单用了一顿午饭,李丽质去给她的两个弟子上课了,东阳还要跟着孙神医去看望病人。
其余的弟弟妹妹都去看望母后了。
东宫难得安静,用罢饭食后,皇帝就送来的旨意,太监朗声道:“陛下有旨,太子主持钱粮调度以来,朝中众臣皆称贤明,望太子往后谦逊勉励依旧,赐入尚书省之权,封陕东道大总管,领洛阳,潼关,关中各县农事建设,加赐玉璧一双,金车一驾。”
这位常伴在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念诵完旨意,道:“太子殿下,领旨吧。”
李承乾双手接过旨意,道:“谢父皇。”
老太监咧嘴笑道:“恭贺殿下了,老奴就先告退了。”
见孙儿收好了旨意,李渊努着嘴道:“你父皇当年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李承乾蹙眉道:“依照爷爷这么说,父皇是小气了?”
李渊忽然一笑道:“去看看吧,尚书省很久没有打理了。”
从当年父皇还在打天下时候,官职尚书令,天策上将,只不过厘清了朝中官职与要务之后,尚书令这个位置就空置多年了。
李承乾走入皇城中,犹豫了一番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走到尚书省门前,老旧的门前满是风霜的痕迹。
在这里路过的官吏都很少,李承乾发现门依旧上着锁。
忽有一个穿着蓝色官袍的官吏路过,见是熟人,李承乾唤道:“杜侍郎!”
那人停下脚步,回过身是满面的笑容道:“太子殿下。”
“你有这里的钥匙吗?”
“下官怎么会有,殿下说笑了。”
说完杜正伦便加快了脚步离开。
李承乾一路跟在他身后。
杜正伦又只好停下脚步,道:“这里的钥匙只有陛下才有,太子殿下不要为难下官了。”
“没有为难伱,只是问一句而已。”
杜正伦疑惑道:“难道说陛下给了旨意之后,难道没有殿下钥匙吗?”
李承乾上前两步,狐疑道:“父皇刚下达的旨意,你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杜侍郎这人脉真是厉害。”
杜正伦欲言又止,他左顾右看道:“下官还有要事,先告退了。”
“杜侍郎,有空来东宫一起用饭呀。”
正快步走着的杜正伦脚步明显一滞,而后用更快的脚步离开了。
回到中书省门前,李承乾就遇到了等在这里的许敬宗与李道宗,颜勤礼。
“恭贺殿下。”
李承乾揣着手道:“旨意都听说了?”
李道宗道:“旨意刚送到中书省,老夫也才知道。”
往中书省内看了看,忙碌的官吏依旧不少,老师与舅舅,还有郑公三人都不在。
下朝之后便跟着父皇离开了,看来这道旨意就是他们商议下来的。
领着三人走入中书省,这里的官吏纷纷行礼。
见太子桌前的卷宗与奏疏有些凌乱,许敬宗收起他的袖子,双手迅速且麻利殿下地整理好,而后恭敬却迅速地站在一旁。
李承乾坐下来道:“最近洛阳那边的消息有送到吗?”
许敬宗道:“回太子殿下,潼关的仓库都修建好了,货物集散已开始运作,这两月就会有成效。”
李承乾颔首。
颜勤礼道:“洛阳那边的建设还是有马御史在主持,有三座最大的作坊还在兴建肥皂作坊,酱油作坊,造纸作坊,其余还有十三个作坊正在兴建,调动人力有三千人。”
“杜荷打算如何卖纸?”
颜勤礼回道:“说是一尺纸三十钱。”
李承乾吩咐道:“一尺新纸二十五钱,回收再造的纸十钱。”
听到这个价格颜勤礼先有犹豫,回道“臣回去之后就告知杜荷公子。”
李道宗递上一份奏章,道:“殿下,这是河西走廊的市税。”
李承乾翻看着奏章,从去年冬天到如今河西走廊上缴的市税以及各类商铺的出售,各类市税加起来有三万贯。
这个规模与预想的还是少了。
看到太子殿下的神色不悦,许敬宗道:“殿下,现在西域与突厥人都不用文书来互市了,他们带着牲畜与皮毛都去河西走廊交易,有人问是不是可以将互市的关口放在高昌。”
李承乾看着账册,低声道:“现在杜荷手中的银钱应该不多了吧,他在洛阳投入了这么大的本钱。”
许敬宗回道:“确实如此。”
“杜荷宿舍建设好了吗?”
“完工了大半部分,现在住着三百户人。”
“商贾都是急于扩张的,可我们朝中行事不能如此。”李承乾看着眼前三人,接着道:“根底不够厚实,产业规模不够大,做事要循序渐进,高昌的事先搁在一边,将潼关与洛阳的建设任务打扎实了,并且等产业规模扩大之后,至于高昌,最近三年就不要去想了。”
“喏。”
三人齐齐行礼。
许敬宗与颜勤礼先离开了,李道宗还站在原地。
李承乾道:“皇叔,近来京兆府的人心有些浮躁了。”
李道宗叹道:“他们作出功绩,就急于要更大的功绩。”
“但也不能急功尽利,否则就会吃教训,平日里皇叔多压着点这些人的心思。”
“老夫明白了。”
李承乾微笑道:“有劳皇叔。”
“殿下不用与老夫说这些,老夫明白要怎么做。”
“今年京兆府以长安为中心,在泾阳,渭北,渭南三地开设三处崇文馆,人手直接安排在各县,每个崇文馆能够容纳三十人左右,之后再往潼关与洛阳建设崇文馆。”
李道宗心中盘算着,往后就有六处崇文馆,“老夫这就去安排。”
李承乾颔首,开始翻阅奏疏。
这些奏疏也没有特别的,多是今年准备夏收的呈报。
临近黄昏时分,这位太子便清闲了许多,可以到处走走,再次走到尚书省门前,这里的门已经开了。
李承乾看了眼站在门前的太监,心中了然。
迈步走入尚书省内,入眼的是一片陈旧,官邸内的门已被打开。
李承乾走入其中,看到了一些陈旧的摆设,脚步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留下脚印。
顺着脚印看着,就见到了站在这里的父皇。
看着父皇的负手而立的背影,李承乾作揖道:“父皇。”
李世民回过神看着儿子道:“你不用为难杜正伦,这里往后就交给你打理了。”
“儿臣在尚书省没有官职。”
接过父皇的钥匙,李承乾又想着父皇好像没有要给具体官职的意思。
说来也是,太子根本不需要这里的官职,只要实际的权力就可以。
虚衔再多,也比不上手中有一份实权。
不多时,李丽质领着弟弟妹妹走入尚书省内,她安排着开始收拾这里。
“父皇!女儿让弟弟妹妹来收拾这里。”
李世民叹道:“这些事交给宫里的人就可以了。”
李丽质道:“那不行,看看弟弟妹妹都懒成什么样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