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老十三仁孝
作者:飞花逐叶 更新:2024-05-05 00:57
武德充沛,这个词很具有侵略性,和儒家讲究的“仁义”可以说背道而驰。
所以自然而然,他的这番话引来几乎所有文官不满。
唯有赵玉山等少数几人,在深思他所说的是否正确,神色间略有意动之色。
而在朱景源兄弟二人心中,只感慨十三弟还是老样子,改不了胡说八道的性格。
换言之,朱景洪犯错藏拙的想法,到现在已经达到了目的。
虽然朱景洪的话引得所有人不满,但现场武勋们听了只觉心中舒坦。
按这思路走的话,武人可就有了用武之地,建功立业便容易了许多。
降等袭爵制度下,想要保证门楣不坠,就得要源源不断的军功,所有人差的就是打仗的机会。
当然了,武勋在这种议事场合话语权不大,故而此刻他们只能把赞同憋住。
“爹,据儿子所知,倭国有大量金矿银矿,朝鲜产金银铁,南越那边有铜矿银矿,还有一年三熟的膏腴之地……”
不管是不是真的,朱景洪反正往富有方向夸,为的就是打开所有人的欲望。
只有主动打出去,主动探索外面的世界,才不会落后和挨打。
走到大殿中央,朱景洪继续侃侃而谈:“天竺如今被英夷法夷占据,他们不远数万里过来,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因为天竺有万里良田,遍地都是宝物和黄金!”
面向皇帝,朱景洪前身道:“爹,您看看……这才是真的开源,比折腾土地来钱可快多了!”
和普通君主不同的是,朱咸铭看待事物要开明许多,哪怕朱景洪说的过于超前,他也对此进行了思索。
但在思考之后,他还是觉得这太离谱,不如改革税制有操作性。
皇帝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作为古人很难让其有全球视野,这也是思维上的桎梏难以改变。
虽说是无稽之谈,可听老十三这么能说,倒不妨让他多说几句,就当是听故事了……朱咸铭暗自想道。
皇帝是这样在想,却把朱景洪给害苦了……
话说到这里错也犯了,老头子怎么还不让我滚蛋?朱景洪心中腹诽。
既然皇帝不开口,他就只能接着说下去。
“若大明有这些金山银山,哪还用愁国库不富?到时我们便可更进一步,把军队训练得更好,为大明挣来更多财富!”
把“抢”描绘成挣,偏偏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引得众人再度感慨他的脸皮。
只见朱景洪走向皇帝,来到御前跪奏道:“爹……咱们若再不伸手,这世上好东西可都别人占完了!”
看着底下跪着的小儿子,朱咸铭冷声问道:“天南地北的事,你都说了个遍,这些事……你是如何得知?”
“儿子喜欢这些事,所以多留意了些,全是为了大明强盛!”
皇帝本也没有深究的意思,所以便让朱景洪糊弄了过去。
“你小小年纪见识短浅,听人胡说几句就当了真,在这经筵盛会上大放厥词……”
“伱把这里当成了什么地方?你把文武百官置于何地,此处轮得着你来指点江山?”
皇帝的反应再正常不过,所以朱景洪根本没有反驳的意思,而是说道:“爹……儿子说得不好您要怪罪,这岂不是因言获罪?”
方才议事,臣下的想法让朱咸铭有了数,此刻也到了经筵结束的时候。
通过责怪朱景洪,给文臣武将挽回点儿颜面,顺道隐藏自身的想法……这是朱咸铭的盘算。
“小子,方才你来回走动,张牙舞爪……治你个失仪之罪,不过分吧?”
“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儿子不敢多言!”朱景洪一副受委屈的模样。
“爹,十三弟说话虽不着调,但并无坏心……您就饶了他吧!”
站出来说话的是睿王朱景渊,当下这情况在他看来是机会,出言求情可以换朱景洪的好感。
“爹……你若要治十三的罪,儿子愿意替他领受!”
太子跟着出来请罪,那番不顾生死的模样,着实让皇帝有些动容。
有他二位开口请求,其他人为了卖他俩面子,大多也跟着一起求情。
只不过在求情时,某些人还不忘编排朱景洪几句,说他是年纪小不懂事才妄言。
朱咸铭本也没真想处罚他,借着众人求情也就顺坡下了,随即他便宣告经筵结束。
另一头的坤宁宫东殿,皇后在看(监督)朱云笙写字,此刻正听宫女禀告情况。
禀告的是文华殿内发生的事,得知皇帝又“针对”了太子,杨清音心里就不太舒服。
当得知,是朱景洪为太子解围,杨清音不由得十分欣慰。
“还是老十三仁孝,对兄弟们唯有赤子之心,没那么多蝇营苟利!”
“十三爷冒着陛下天威,将太子爷拉回了座位,如此情深义重……可谓古来罕见!”
却听杨清音感慨道:“是啊……古来罕见,朱家近几十年发生的事,也是古来罕见!”
这一句就把话给聊死了,谁敢在皇后面前聊这个,那一定是嫌命长了。
“娘娘,您喝茶!”
看着面前亭亭玉立的女孩,杨清音接过茶杯问道:“宝丫头……你跟十三常在一起说话,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到这话,宝钗的第一反应便是,皇后为何会问这个问题?
再过三个月,朱景洪就要加冠册封,紧接着就是采选王妃,问这个问题难道是……
宝钗原本很大淡定,可突然碰到这样的“大事”,一时间也变得紧张起来,生怕自己一句不对给答错了。
“回禀娘娘,十三爷是个好人,他重情重义,扶危济困,爱护臣下……”
反正夸是不会错的,所以宝钗想了各种词来夸,而且后面还列了事实讲了道理。
听宝钗说完,杨清音失笑道:“我竟没想到,这小子在你眼里,还有这么多的优点……”
“看来我这做亲娘的,还没你这个小丫头了解他!”
便听宝钗解释道:“娘娘是十三爷的母亲,一心想着匡正十三爷失当之行,难免会忽略其良善仁孝之处!”
杨清音打趣道:“如你这般话说,我还算是严母了?可在陛下眼中,我可是慈母多败儿!”
老实说,能跟皇后这般说笑,能让皇后愿意与之说笑,这其实也是宝钗的本事。
现在杨清音算是明白了,自家侄女就是个闷葫芦,也难怪小儿子对她不太感兴趣。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今十三爷品行皆有,身体康健,有仁恕之心,有孝悌之义,这岂不为娘娘教导之功?”
这样的回答,已经接近满分,但皇后仍觉得不够满意,于是接着问道:“所以……是陛下说错了?”
相较于前一个问题,这话就更不好答了。
“陛下是严父,对十三爷要求更高,便觉娘娘仁慈了许多,此间虽有差别……但陛下与娘娘爱护十三爷之心,却是一般无二同心同德!”
杨清音笑了,笑得很自然和高兴,自认为眼前这丫头,为她所见第一灵慧之人。
“好……说得好啊!”
转头看向身侧,杨清音徐徐说道:“来人,把前些日子……尚服局送来的那个,彩色如意麒麟蟒服,赏一套给这丫头!”
(本章完)
所以自然而然,他的这番话引来几乎所有文官不满。
唯有赵玉山等少数几人,在深思他所说的是否正确,神色间略有意动之色。
而在朱景源兄弟二人心中,只感慨十三弟还是老样子,改不了胡说八道的性格。
换言之,朱景洪犯错藏拙的想法,到现在已经达到了目的。
虽然朱景洪的话引得所有人不满,但现场武勋们听了只觉心中舒坦。
按这思路走的话,武人可就有了用武之地,建功立业便容易了许多。
降等袭爵制度下,想要保证门楣不坠,就得要源源不断的军功,所有人差的就是打仗的机会。
当然了,武勋在这种议事场合话语权不大,故而此刻他们只能把赞同憋住。
“爹,据儿子所知,倭国有大量金矿银矿,朝鲜产金银铁,南越那边有铜矿银矿,还有一年三熟的膏腴之地……”
不管是不是真的,朱景洪反正往富有方向夸,为的就是打开所有人的欲望。
只有主动打出去,主动探索外面的世界,才不会落后和挨打。
走到大殿中央,朱景洪继续侃侃而谈:“天竺如今被英夷法夷占据,他们不远数万里过来,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因为天竺有万里良田,遍地都是宝物和黄金!”
面向皇帝,朱景洪前身道:“爹,您看看……这才是真的开源,比折腾土地来钱可快多了!”
和普通君主不同的是,朱咸铭看待事物要开明许多,哪怕朱景洪说的过于超前,他也对此进行了思索。
但在思考之后,他还是觉得这太离谱,不如改革税制有操作性。
皇帝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作为古人很难让其有全球视野,这也是思维上的桎梏难以改变。
虽说是无稽之谈,可听老十三这么能说,倒不妨让他多说几句,就当是听故事了……朱咸铭暗自想道。
皇帝是这样在想,却把朱景洪给害苦了……
话说到这里错也犯了,老头子怎么还不让我滚蛋?朱景洪心中腹诽。
既然皇帝不开口,他就只能接着说下去。
“若大明有这些金山银山,哪还用愁国库不富?到时我们便可更进一步,把军队训练得更好,为大明挣来更多财富!”
把“抢”描绘成挣,偏偏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引得众人再度感慨他的脸皮。
只见朱景洪走向皇帝,来到御前跪奏道:“爹……咱们若再不伸手,这世上好东西可都别人占完了!”
看着底下跪着的小儿子,朱咸铭冷声问道:“天南地北的事,你都说了个遍,这些事……你是如何得知?”
“儿子喜欢这些事,所以多留意了些,全是为了大明强盛!”
皇帝本也没有深究的意思,所以便让朱景洪糊弄了过去。
“你小小年纪见识短浅,听人胡说几句就当了真,在这经筵盛会上大放厥词……”
“伱把这里当成了什么地方?你把文武百官置于何地,此处轮得着你来指点江山?”
皇帝的反应再正常不过,所以朱景洪根本没有反驳的意思,而是说道:“爹……儿子说得不好您要怪罪,这岂不是因言获罪?”
方才议事,臣下的想法让朱咸铭有了数,此刻也到了经筵结束的时候。
通过责怪朱景洪,给文臣武将挽回点儿颜面,顺道隐藏自身的想法……这是朱咸铭的盘算。
“小子,方才你来回走动,张牙舞爪……治你个失仪之罪,不过分吧?”
“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儿子不敢多言!”朱景洪一副受委屈的模样。
“爹,十三弟说话虽不着调,但并无坏心……您就饶了他吧!”
站出来说话的是睿王朱景渊,当下这情况在他看来是机会,出言求情可以换朱景洪的好感。
“爹……你若要治十三的罪,儿子愿意替他领受!”
太子跟着出来请罪,那番不顾生死的模样,着实让皇帝有些动容。
有他二位开口请求,其他人为了卖他俩面子,大多也跟着一起求情。
只不过在求情时,某些人还不忘编排朱景洪几句,说他是年纪小不懂事才妄言。
朱咸铭本也没真想处罚他,借着众人求情也就顺坡下了,随即他便宣告经筵结束。
另一头的坤宁宫东殿,皇后在看(监督)朱云笙写字,此刻正听宫女禀告情况。
禀告的是文华殿内发生的事,得知皇帝又“针对”了太子,杨清音心里就不太舒服。
当得知,是朱景洪为太子解围,杨清音不由得十分欣慰。
“还是老十三仁孝,对兄弟们唯有赤子之心,没那么多蝇营苟利!”
“十三爷冒着陛下天威,将太子爷拉回了座位,如此情深义重……可谓古来罕见!”
却听杨清音感慨道:“是啊……古来罕见,朱家近几十年发生的事,也是古来罕见!”
这一句就把话给聊死了,谁敢在皇后面前聊这个,那一定是嫌命长了。
“娘娘,您喝茶!”
看着面前亭亭玉立的女孩,杨清音接过茶杯问道:“宝丫头……你跟十三常在一起说话,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到这话,宝钗的第一反应便是,皇后为何会问这个问题?
再过三个月,朱景洪就要加冠册封,紧接着就是采选王妃,问这个问题难道是……
宝钗原本很大淡定,可突然碰到这样的“大事”,一时间也变得紧张起来,生怕自己一句不对给答错了。
“回禀娘娘,十三爷是个好人,他重情重义,扶危济困,爱护臣下……”
反正夸是不会错的,所以宝钗想了各种词来夸,而且后面还列了事实讲了道理。
听宝钗说完,杨清音失笑道:“我竟没想到,这小子在你眼里,还有这么多的优点……”
“看来我这做亲娘的,还没你这个小丫头了解他!”
便听宝钗解释道:“娘娘是十三爷的母亲,一心想着匡正十三爷失当之行,难免会忽略其良善仁孝之处!”
杨清音打趣道:“如你这般话说,我还算是严母了?可在陛下眼中,我可是慈母多败儿!”
老实说,能跟皇后这般说笑,能让皇后愿意与之说笑,这其实也是宝钗的本事。
现在杨清音算是明白了,自家侄女就是个闷葫芦,也难怪小儿子对她不太感兴趣。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今十三爷品行皆有,身体康健,有仁恕之心,有孝悌之义,这岂不为娘娘教导之功?”
这样的回答,已经接近满分,但皇后仍觉得不够满意,于是接着问道:“所以……是陛下说错了?”
相较于前一个问题,这话就更不好答了。
“陛下是严父,对十三爷要求更高,便觉娘娘仁慈了许多,此间虽有差别……但陛下与娘娘爱护十三爷之心,却是一般无二同心同德!”
杨清音笑了,笑得很自然和高兴,自认为眼前这丫头,为她所见第一灵慧之人。
“好……说得好啊!”
转头看向身侧,杨清音徐徐说道:“来人,把前些日子……尚服局送来的那个,彩色如意麒麟蟒服,赏一套给这丫头!”
(本章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