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又到春耕时
作者:楚秦一鹤    更新:2024-06-05 23:28
  众人的疑惑尽解:要是白起,别说取道黄河攻打垣了,再离谱的事,到了他那儿,都是正常的。由于记载简单,白起当时从哪里起兵,哪里上船,哪里登岸,如何攻打,一概付诸缺如。不过白起当时虽然攻下来了,却最终守不住;而今天,河东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了垣城,而且还能够守住,真是形势比人强!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为刑徒们编制了功劳册,皮绾率领刑徒走蒲坂渡河,各县官员都在渭水河口等候,领回本县的刑徒。本来这些刑徒只是到河东来施工的,没有作战任务,所以各县只派了一些小吏将他们押送到蒲坂,交给河东;施工结束,再把他们接回去。但没想到,他们竟然在河东除了修筑好城池外,还拿下一个重要的城池。这种预定目标之外的任务,按秦律,是否可以作为军功要由朝议评定,张禄、皮绾他们自己不能决定。所以,等到朝议评定下来,占领垣城可以作为军功,张禄他们才建造功劳册,然后遣返。比预定的日期晚了近一个月。这个消息让各县官员痛心疾首,他们谁都没有参与到这次军事行动中,否则不知有多少县级官员可以晋爵。
  在占领垣城的军事行动中领兵的功劳,都便宜了上郡留下的三千士卒,他们充任了从伍长到五十人人长的所有低级官员,几乎每人都晋了一级。他们将返回上郡准备春耕。不过其中一百人被郑安平和陈四留下充任亲营。郑安平当了公大夫,亲营员额上升到一百人。陈四晋升了官大夫,也可以有五十人的亲营。上郡人和叶县人不同,他们十分向往到咸阳定居,郑安平、陈四招募亲营时,他们几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郑、陈二人都没有满额招募,只是把那些跟着他们到垣城宣教的一百人给留了下来。他们也跟着大队返回上郡,只能批准的文书下达,就往咸阳搬家。
  小奴生下一个女儿,十分顺利。她思念盖聂,郑安平告诉他,有司马靳带着,盖聂一个会有出息的。跟在自己身边返而埋没了他。小奴虽然表示理解,但也时常落泪。
  张禄没有爵位,依然以秦王客卿的身份担任河东守,没有份田,也没有亲营。郑安平还跟着他,协助他处理日常事务。陈四和芒未都去了垣县。张禄预感到这一对人相处不会融洽,芒未是贵公子出身,怎么可能屈身下事一个武卒?而且……芒未事实上更适合县令的职位,而陈四,更适合搞专业。加之夹在两人之间的垣尉是原来的皮氏丞,从没有和这两人打过交道,这个组合怎么看都奇怪!
  不过,现在还没有时间管这些人事上的事,河东各县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春耕上。张禄请来的廷尉府内史,将河东的耕种流程加以规范,拟定了法律文书,带回咸阳报批后颁布;颁布前,河东先交各县施行。现在河东各县就按相应的规范条文,组织实施。
  河东郡的粮食仍然源源从各诸侯领地运来,用于交换食盐。张禄向下属各县征发刑徒,集中到安邑服役,共征集到五百刑徒,开始修复安邑城池及其他公共设施。
  陶器的生产开始恢复,但铁器和铜器等的生产还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恢复的时间似乎遥遥无期。皮氏生产的铁器成了河东铁器的惟一来源。那里的生产规模受限于人力和物资,铁器十分有限。尽管在张禄和皮绾的督导下,皮氏铁炉加大了生产力度,生产出来的铁依然不能满足整个河东的需要,极大影响了春耕。
  好在经过一年的放牧,牛的数量增加不少,能够勉强满足春耕的需要。五旺看着大家积极备耕,急得抓耳挠腮。
  不久,相府行文下来,陈四和郑安平的亲营员额已经得到批准,上百户家庭将集体移往咸阳废丘。
  这些家庭在一年的饥荒中,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积蓄,个个骨瘦如柴,面带菜色,精神萎顿;不少家庭都有人饿死。在河东服役的是家里的顶梁柱,回家见到家中的惨相,抱头痛哭。这趟搬家不是易事,他们只带了必要行囊,先到咸阳,有了吃的,活了命,有了力气,再慢慢把粗细家具往咸阳搬。
  龙门就在皮氏的对岸,是从上郡到咸阳的必经之路。郑安平出面,向皮氏借了粮,约定上郡的人到达龙门后,即过河到皮氏就食,给粮三天。衔接工作由解盐先生负责完成,他都曾和这一百人交往过,相互认识。五旺先行回咸阳,安排接待工作。
  距离最近的第一个家庭率先过了河,在皮氏城外的驿站,领到一石粮食。得到张禄的嘱咐,解盐先生和五旺特别道提醒道,刚饿狠了的,千万不能吃饱,只给每人喝了一小碗稀粥。第二天起身,还是一小碗稀粥。五旺还道,在去咸阳的道上,就是这一石粟,而从皮氏到咸阳大约需要十日,必须十分节省才能到。一小碗稀粥给大家带去了希望,支撑着众人前进。从蒲坂渡河进入渭水后,一家人佣了船,到达废丘。五旺领着叶县的五名亲卫前来迎接。
  郑安平、陈四、芒未晋爵的文书早已下达到废丘,废丘乡啬夫和槐里啬夫是陈四和芒未的娘家人,得信十分高兴。五旺回来后,告诉他们陈四和芒未已经当上县令和县丞,暂时回不来,但他们所复的亲营要过来住。两人遂自作主张,把郑安平和陈四的家宅加以扩大,供这些亲营临时居住。五旺做主,把三人增加的份田全者划在沣水东岸的荒地上,五旺心想,有一百人耕种,还要熟田干什么?这在乡里啬夫看来,显然是在为未来独立建邑做准备。
  第一家到达后,郑安平家宅的扩建还没有完成,这家就临时居住在陈四的家中。陈四和芒未的妻子在丈夫走后,已经回娘家暂住,陈四和芒未还专门为此送了妻家各十五石粟。现在这两家依然空无一人,平时就由乡里帮着照看一下。
  五旺将那家亲卫迎入陈四家中,粮食则从郑安平家搬过来五石,说明是一个月的口粮。这家人虽然沿途只靠一石粟支撑过来,到底腹内有了食,比在上郡时只能吃树皮要好得多。现在见一五石粮,小孩的眼里有了光,女人们则呜呜咽咽地抽泣起来。休息一夜后,这名亲卫就和叶县的那五人以及五旺一起,前往沣东荒地去开荒了。
  公大夫是第七级,可以拥有九百亩地;官大夫是第六级,可以拥有七百亩地;不更是第四级,可以拥有四百亩地。三家联合,一共有二千亩,但其中有五百亩是熟田,不用自己耕种。开始七个人耕种一千五百亩地还有些吃力,随着亲卫的逐渐到来,农活变得越来越轻松,大家甚至有余力在沣东搭建起房舍来。
  最终来到咸阳的只有八十三人,其余十七人因为全家饿死,自己也自杀了!这八十三人中,也有不少家庭饿死了一半以上,有些家里只剩下一两口人。上郡人口大减,但由于有移民的由头,人口减少的原因被含糊过去,上郡守依然得到”平“的考语,虽然免去郡守职务,但却出任了太子太保,名义上还升了官。但秦王和穰侯都知道上郡的严峻形势,把杀神白起派到上郡来,希望他能如同在战场上一样,将上郡的形势转危为安。
  自从郑安平上计时拜访了黄歇后,为质于魏的秦太子处境就变得不好了。他居住的馆驿外面被加派了岗哨,夜间加强了巡逻。坊间谣传,太子即将归国。
  秦太子从这些迹象上判断,秦可能要对魏采取军事行动,但由于没有人向他通报,他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他没有得到撤离的指示,每天都派出自己的随从到大梁周围,收集各种消息,分析判断形势。不过,随从们也报告说,近来和他们接触的人明显提高了警觉,开始有意识地回避他们。这越发坚定了太子的判断,秦将对魏采取行动。
  从商旅的口中,太子已经了解到河东已经设郡,郡守就是客卿张禄。近一年来,河东增加了人口,修筑了道路,开垦了荒地,有了很大起色。但安邑的情况太子在咸阳时不是没有了解,那是一个经营十分困难的地域,长期受晋文化的影响,视秦为蛮夷,不自觉地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安邑虽然被魏王献给了秦王,但治理起来十分困难,在太子看来,与其说是疆域,不如说是累赘,每年为了维持安邑的稳定,要花费无数的心血。现在秦将安邑五县和西河、北河四县并为一郡,设守管理,不失为一策,但如果说一年时间就能将安邑起死回生,还要威胁魏国,太子自己也觉得不可能。
  如果不是安邑,会是哪里呢?
  雨轩阁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