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条死路——外人送死
作者:黄常清    更新:2021-11-13 20:46
  我当了副检察长后,始终坚持与自己有感情交往的朋友可以礼尚往来,对看到我的职务与我交往的人绝不掉以轻心。这种人逢年过节,以给小孩“压岁钱”或其他名义的几百元、上千元钱,我是坚决予以谢绝的,我不怕得罪人,不怕感到情面难却,不怕伤了对方感情。
  我深知这个防线一旦松懈,正如女人和男人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必然会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来,逢年过节给我送钱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送的金额也会逐步增加。我是当过兵的,我知道防线的重要,防线一破,兵败如山倒!所以,一定要死守住第一次。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财富。
  我平时没什么爱好,帮了许多人的忙,别人总想感谢我。我又不收别人的红包。于是他们就想邀我打牌,甚至拿上几千元底金,并说,赢了是你的,输了是我的。
  我总会当场拒绝说:这个使不得。我一个月就那么点钱,我要养老婆孩子的。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我也是个男子汉,我能经常厚着脸皮拿别人的钱去玩吗,你的好意我领了。
  如果不能自己把持住自己,拿了人家的钱,无论输赢。还要记住人家的情,这为以后办事公正留下麻烦。我认为,这样被带入进去了,不值得。一个人只要不贪人家的钱财,就能行得正。我从来没有想要非分之财的欲望,因为我自己也不愿随意送别人什么东西。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吃得菜根,百事可为。你能吃苦,你什么境况都能对付。我是吃过苦的人,是从苦中泡大的人。所以,我当领导这么多年,从不铺张浪费。而且,我还时常对儿子说:别想入非非,别老做白日梦想过好日子。
  人生是由定位决定的。习惯、性格都是由定位决定的。你有怎样的定位,就有怎样的人生。不过,人说到底是俗物,血肉之躯吃五谷杂粮自然少不了七情六欲。
  有欲望就有了故事,爱好就是人生这部长篇小说里的一个不断出现的细节,她的点染让枯燥的日子有了色彩。爱好便是情趣,没有爱好的人肯定让人生厌。
  细细一想,世上找不出一个没有一丁点爱好的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爱好是发动机,能让人弄出大事。爱好也是粉碎机,外人投其所好,好多本来不错的领导一下摔成了腐败分子,甚至命丧黄泉,也都是爱好惹的祸,是被外人活活“送死”的。
  爱好是当领导者的一根软肋,想利用你的权办事的人大多都盯上了你的爱好。
  你爱钱吗?好办,信封里送,逢年过节意思意思;你好色吗?送你公关美女;你爱打牌吗?故意放牌让你吃给你点炮;你爱跳舞、你爱旅游、你爱靓车、你爱喝酒……好办,只要花钱没有过不去的关,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没爱好。
  万一你没有俗人的俗好,也能想出办法。譬如说厦门走私案中那个只爱好书法的领导不是也收了人家几万块钱的极品书吗?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案例:
  防线一旦松懈,就会一发不可收拾。1991年5月开始,某领导先后担任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商办主任、市长助理、副市长职务,城建、交通部门和县、区一些干部,为了谋求此领导对他们个人及工作上的支持、关照,也在春节期间以拜年为名义给他送钱。他虽然也拒收一些,但由于贪心作怪,对那些自己感觉“靠得住”的,请托的事情不出“大格”的,也就收下了。
  现在他知道,这世界上“靠得住”的人是永远不存在的!而当时他是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的,认为给自己送钱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下属干部和朋友,不会出卖自己。同时,还一味认为自己虽然凭借职务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收取了他人钱财,但是对他人请托的事情属于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才帮忙办理,提拔使用的干部也是基本符合条件的,因此,他的问题不容易暴露。
  我认为,现在过年过节的送礼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经济链条。从送礼者的刻意为之,到送礼者的有所求,再到受礼者的坦然接受,最后到中间环节上的各色人等,有人说“送礼经济”甚至以一种一年上一个台阶的气势在腐败中越爬越高。
  一位经济学家把中国的拜年队伍分成两支:第一支基本由各级领导组成,他们下乡、下工厂慰问职工和群众;第二支既有基层领导、职能部门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也有纯粹的经商者,他们专门跑领导机关,跑垄断行业的决策机关。
  给上级部门和领导送礼是个很大的学问,因为你送轻了,人家会觉得你没有诚意;送重了,又容易给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出奇出新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现在直接把礼物和钱拿到领导家,领导不一定收,这里的变通之法,就是通过组织玩麻将来送现金。
  不仅是机关和企业送礼成风,许多外国企业在年关来临之时,也入乡随俗,对各个相关部门进行礼品攻势。
  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一个送礼产业链。而作为源头的产商,在中国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都会产生出一些充满噱头、价格远远高于价值的产品。
  从宏观上讲,“送礼经济”的出现,带来了三大颠覆:
  一是对社会良性供求关系的颠覆。在这个购买链中间,出现了隐性交易的成交量大于显性交易的情况。一次送礼,显性的交易货物是一盒藏着金表、手机的月饼,或者是一块镶着戒指的年糕;而隐性的交易物,却往往在这些之外,可能是一个职位、一份合同,甚至简单说,可以是目前权力场上的任何东西,甚至只是上级的好印象。
  二是“送礼经济”的出现,更是对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道德基础的颠覆。“送礼经济”的核心,就在于采取了一种看上去合法的方式,模糊化地处理原来的行贿、受贿以及道德低下的问题,让它们变得貌似合法。
  三是“送礼经济”的出现,是对整个社会资源分配方式的颠覆。这种“送礼经济”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多少礼品从前门送入,又完好无暇地从后门卖出。而失去了隐性价值之后,礼品就变得毫不值钱,在这些礼品上附加的各种价值,也随之流失了。
  据报道:四川犍为县县委书记田玉飞受贿案表明,在权力阶层内部的人际交往中,“送礼”成风,金钱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符号,并不一定每一次送出都有直接的诉求,而只是一种礼尚往来。
  送礼不等于腐败,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实;但腐败肯定包括送礼,这也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实。当今社会,当领导的最大难处就是无法抗拒别人的送礼。你要拒绝了人家的好意,你就拒绝了工作,拒绝了关系,拒绝了自己的政治前程。拒绝了别人的礼物,就打破了原来的平衡与和谐,伤害的是人家的面子,损失的是自己的利益。
  在今天的权力场上,收或不收礼,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廉洁不廉洁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有些地方不收礼倒是有些麻烦:你反潮流,你是个异类。你不收就是见外了,就不够朋友,就不是自己人。你廉政,就说明你不是咱们一伙的,在政治舞台上,你就得出局。这种现象甚至已经不是一个具体人的问题,而是在某些地方形成了“潜规则”。
  洁身自好,说起来只要嘴皮一碰,可要真做到的确不易。领导来自老百姓,从某种程度上又不是老百姓,自然应该约束自己的爱好,学学那个爱好吃鱼的古代官员,当别人送鱼时他死活不要,他说得好,要想以后天天有鱼吃,就得先不吃别人的办事鱼。
  但一个人只有在离开领导岗位以后,才会真正明白,凡是投你所好,给你送这送那的人,都不是真正的朋友。他讨好你、巴结你、关心你、顺从你,为的都是你手中的权力。一旦你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时候,一旦你不能再对他提供保护的时候,他马上就会骂你、恨你、咬你。
  贪婪如同吸毒,一旦患上就难以戒除。另一方面,还须切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不管采取什么伎俩来隐蔽,手段多狡猾,隐藏得多深,即使逃脱了法律的处罚,但只要良心没泯灭,终究逃脱不了良心的谴责。
  “追求有品质的生活让我失去了品质”,腐败分子陈家荣的这句告白,对更多的人仍是警醒。
  “给我送钱的,都是我的熟人、朋友,都是出于对我和家人的关心”,这就不由得让人疑问,为什么贪婪的领导的所谓熟人、朋友仅仅关怀贪婪的领导,为什么人家要关心你而不是其他人,显然,人家看中的是你手中的权力资源。其实,所谓的熟人、朋友一点也靠不住,正如另外一位被惩处的干部所总结的那样:“总结来总结去,总结出一句话,就是:铁哥们儿把铁哥们儿送进了铁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