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三人成虎新的后续演化
作者:马月猴年 更新:2024-06-06 06:26
若是说庞统不精明,恐怕天底下也没有几个精明的了。这一个认知,也算是在韦端和杜幾几番和庞统明地里和暗地里的较量之后,得出的一个让人有些沮丧的结论。
现在的年轻人啊……
韦端和杜幾对视了一眼,然后拱手将最终的结果奉了上去。“启禀庞使君,经查,计有三十七户多报地产,依律罚没田地一万六千三百八十亩,罚金十五万一千四百两……”
“嗯……”庞统接过了清单,慢慢的看着,然后示意让韦端和杜幾坐下。
韦端和杜幾现在用脚趾头都能猜想得出来,所谓的阁台失火就是一个坑,两个人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多少有些庆幸自己并没有什么轻举妄动,否则现在就要成为名单上的一员了。
至于道友们的损失……
已经是手下留情了好不好?
原先最开始的时候,韦端和杜幾也是被吓得够呛,甚至以为又会来一场大清洗,结果没想到庞统高高举起,落下来的力度却没有那么大,至少没有抄家灭族,虽然也是伤筋动骨,让这三十七户家产至少都缩水了三分二,但至少人还活着,多少算是万幸了。
“嗯,就这样罢……”庞统将清单放在了桌案一侧,然后伸手请茶,随意的说道,“来,二位尝尝这个苦荞茶……这可是征西将军亲自开发出来的新茶种,常饮可清心涤腹,使人轻身健体……”
“谢过庞使君。”韦端和杜幾连忙端起茶碗,啜饮了几口,便是交口称赞。
庞统呵呵笑了几声,然后笑眯眯的说道:“三辅之地丈量上报已毕,某届时将委派巡城检宣于田间,使人知其地,使地归其人也……”
韦端的眼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端着的茶汤差点没撒出来。
杜幾微微咳嗽了一声,说道:“庞使君,不若派些文吏去就好了,巡城检……多是不通文墨,若是误了差事,难免不美……”
巡城检全数都是征西将军斐潜伤残退伍下来的老兵组成,又拿了征西将军的俸禄和田产,那真的就是征西将军的至亲嫡系部队,水泼不进,油盐不吃,真要是让这些人下到了田间地头,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小花样肯定瞒不住,就会暴露出来了。
比如原本是良田上亩之地,然后上报的却是贫瘠田亩……
比如应该是士族豪右之地,然后分散挂到了某些个无名氏的名下……
比如在文书上写的是山林荒地,结果实际上已经开发出来改成了田地,耕作好些时日了……
这些事项比起那三十七户的猪油蒙了心的家伙,自然算不上特别大的罪名,但是林林总总的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作为士族子弟出身的韦端和杜幾怎么会不明白?
文吏多少好说话一些,吃吃喝喝一番,安排几个美艳婢女,再塞些好处作为润笔费用,也就大家都过得去了,总是好过于那些动不动就翻小布包,往外掏罚金木牌的巡城检吧?
庞统呵呵笑着,说道:“文吏需统计秋赋,无暇他顾,再说巡城检不作文章,也是粗通数数,做这些奔劳小事,自当无妨,就这样罢……”
韦端沉默了片刻,缓缓的说道:“敢问庞使君,不知荆襄可有巡城检?”
庞统自然明白韦端话中的含义,哈哈笑了几声,却没有直接回答韦端的问题,而是说道:“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嗯,不知韦从曹可闻此诗否?”
韦端眼角又是一跳,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一首诗词,但是这一次就不是那三十七户了,而是一大片,甚至他韦氏也有涉及在内,自然不能等闲视之,所以颇有些强硬的说道:“庞使君何必如此,须知过犹不及也!”
法不责众,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空话。
法律制定谁制定的?
又是为了维护那一个层面的利益?
如果没有了法律维护社会权利分配,最担心的应该是有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
所以当基数最大的“众”开始真正闹腾起来的时候,统治阶级往往都不会一味的镇压,而是先行分化拉拢,只有对于那些顽固派才是一棒子敲死。
“韦从曹可是觉得此事不妥?”庞统懒洋洋的说道,就像是说着茶汤浓了或是淡了一样的简单,“受田宅,予人若卖宅,不得更受。欲益买宅,不比其宅者,勿许。为吏及宦皇帝,得买舍室。田宅当入县官,而诈代其户者,令赎城旦,没入田宅。诸不为户,有田宅,附令人名,及为人名田宅者,皆令以卒戍边二岁,没入田宅县官。为人名田宅,能先告,除其罪,有畀之以所名田宅,它如律令。以上皆《户律》也。”
韦端斟酌了一下言辞,说道:“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乡老之职所也。庞使君博才聪慧,乃当世人杰,又身居京辅之位,当不日登三槐之堂,光耀千秋也。”说完,还看了一眼杜幾。
杜幾也拱手说道:“如今关中初定,又值秋获,当以赋税为重……田宣之事,仓促之间,难免有误,不妨……以待时日,多备人手之后,再行定夺?”
庞统沉着一张小黑脸,盯着韦端和杜幾,一言不发。刚开始两个人还和庞统对视,但是不过多时两个人就垂下目光躲避开来,默不作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实在是太丑了,看不下去的原因。
“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庞统缓缓的说道,“民苦则朝乱,民亡则国殆。二位以为然否?”
韦端沉默着,良久才拱手说道:“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庞使君欲恩泽于民,自是大善,然赋不见其少,亦未行农功,唯行狱作监,狩罪猎责,可有本末倒置之嫌?小过大惩,亦失仁义之道,损征西之德也。弱惰之人,万亩良田,亦为空弊,无物可遗子孙;勤奋之辈,俭于持家,日积月累,终有荫于后辈。此亦过乎?”
杜幾说道:“使君爱民之心,天地可鉴,吾等亦深感佩服。然如今民心未稳,惶惶恐恐,理当安靖四方,平稳市坊,鼓励农桑,促进商贸。庞使君又何必急于一时?”
庞统看着两人,忽然哈哈一笑,说道:“既然二位愿为乡槐作保,延后再论,亦非不可……不过么,到有一事,需立即推行之……来人!取通宝来!”
其实一开始,庞统计划之中,就没有要将三辅的士族豪右都一网打尽的意思,压一下,松一些,收拾些蹦起来的刺头倒霉鬼,这样的举措也在这些三辅士族豪右的接受范围之内,因此庞统将这个事情交给韦端和杜幾来做,这两个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反正历来的朝廷指派的各地郡守不都是这样的么?
对于地头蛇来说,扛不过强龙,就低下头,熬着呗,又不是之前没熬过,然而若是打击面一铺开,要赶尽杀绝的话,狗急了还会跳墙,何况是人?
庞统抓了三十七户,韦端和杜幾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话讲,毕竟在这其中,有些人甚至他们还提醒过,结果不听,死命往坑里跳,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而且这样的蠢货在自家三辅士族行列当中自然是越少越好,要不然那天被牵连了都不知道。
但是庞统接下来动作,几乎就是要挑战几乎所有的三辅士族,韦端和杜幾也是身处其中,当然不可能再继续支持庞统的举措了。
庞统本身也是士族出身,哪里会不明白,所以之前装腔作势,也不过表示一个态度,让三辅的这些士族豪右清楚,要么乖乖配合,要么就别怪不客气。
庞统让人拿过来的通宝,是斐潜最近准备要推行的最重要的一项经济改革。
其实这个事情,也和之前庞统贾诩徐庶三人编造征西将军的谣言有关。虽然不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多少还是影响到了之前的经济货币体系。
之前在并北推行的交子,价值体系依旧是和铜钱挂钩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虽然接受了交子作为一般等价物,但依旧是将其换算为旧有的五铢钱的价值。
现代纸币的价值,一般都是国家信用在背书,纸币本身是不符合价值规律的,这一点基本上是后世所有人的认知,但是在汉代,纸张的价格是很高的,因此在斐潜推行交子的时候,众人也没有太多意见。在小规模范围之内,在斐潜控制的地盘之下,又由征西将军个人的名誉作保,交子的一些问题还算是不大,反正铜钱体系崩坏,五铢钱大量贬值,又没有合适的替代物,造价高昂工艺繁杂的纸张就临时充当了并北一带的一般等价物。
就像是很多时候铜钱体系崩溃之后,民间用物易物一样,只不过斐潜提供了一个比较方便的替代物而已,但是在斐潜利用交子制度度过了最初最难,也是最大量的掠夺财富的阶段之后,斐潜就发现自己忽然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难题,持续推广交子存在一定的困难,毕竟交子不管是在接受程度还是在存储使用过程都存在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将随着管辖距离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不便,甚至会影响整个经济的秩序。
华夏古代钱币制度,是以铜本位为交换价值基础,是有严格规定和规范的钱币制度,否则,铜本位也不会成为东方货币体系的核心,影响辐射到周边各个国度,绵延千年。
现在斐潜制造的交子,基本上来说一方面因为技术较强,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仿造的成本过高,并不是太值得去做,所以仿制品尚未出现,但是这就意味着将来一定没有么?一定安全和便捷么?
一个很显著的问题,交子这么多年的使用过程当中,必然有日常的损耗,就像是后世纸币一样,斐潜等于是要负责回收这些接近于废弃的交子,在汉代负责兑换的倾银铺又不像是后世大城市到处都有的atm,而是有些像是边远穷乡僻壤,三四十里都不一定能有,数量严重不足的傾银铺,同样会限制住整个交子的推广。
第二个方面,就算是在平阳,有时候不小心也会混杂进一些假的交子,倒不是仿制的,而是比如说当五枚的,结果因为污损难以辨认,非说是当十的,甚至当五十的……
这些霉变的,缺损的,污浊的,若是全数不于退换,交子的信誉也就会随着而衰败,所以只能说更换,但是继续这样做下去,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引进标号系统等等,但是这样会使整个复杂程度提升很多很多,不完全在技术上,还有在人员上,要求都要更高,未免就感觉会有些得不偿失。
而给这个交子货币体系最后一击的,则是庞统徐庶贾诩三人的谣言。
随便想想都知道,当传说征西将军身故之后,手头上还有交子的人会做出一个什么动作?
因此斐潜在回到平阳之后,经过多方思考,就准备逐渐将交子提升起来,演变成为大额汇票,而推行华夏原本的铜本位向金本位演变,当然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以铜为主,但是重要的是抓住铸造权,也就是制定出一个法定通宝的标准。
严格说起来,华夏当下其实并非完全的铜本位,而是金铜复本位,但是不管是金铜复本位,还是金银复本位,其实都是很不稳定的,还不如一口气直接推行到金本位,将黄金提升为法定货币,其余金属全数为辅助货币,这样一来,除了有利于规范原先被彻底玩坏的铜钱体系恢复原有的价值之外,还可以更好的和外界进行交易,促进商品的流通。
西汉初年,沿用重量为十二铢的秦半两钱,但由于铜材不足,铜钱严重匮乏,于是,铸造的半两钱其实只有八铢重。后来,更是逐渐减轻重量,铸造四铢半两和三铢钱;还有将重十二铢的钱融化,做成三铢重的半两钱当成十二铢重钱用的现象。如此混乱的大额却不足重量的币制败坏,直接导致民间盗铸私铸钱币行为猖獗。
董卓之前在关中五铢钱败坏的原因也和这个事情一样,为了弥补亏空,当时甚至将五铢钱铸造成为了一铢,被民间称之为“鸡眼钱”,重量消减了,品质降低了,却依旧要充当原有的价值,这谁会接受啊?五铢钱大量被收回,私人铸造成为更不值钱的假钱。用力掰一下甚至就可以掰断,于是铜钱体系便彻底崩坏,也就给了斐潜交子的存在空间。
但是一个事物终是有其发展规律的,交子也不例外。一方面斐潜要大规模教育,自然需要铺开纸张的生产,又要防止纸张做成的交子被人仿制,导致经济结构崩坏,所以重新走回适应生产条件的重金属货币体系,就成为无奈之选。虽然斐潜也知道,纸币的利润最为丰厚,但是现在确实条件不足,因此决定要在交子还没有彻底崩坏之前,重新规范货币价值体系,以重量和品质作为标准,规范金本位货币的体系,也就是指定出金银铜的质量标准,再加上最终要的一点,斐潜手下在阴山以北大概四五百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相当大的金矿……
“这乃黄金,白金、赤金通宝,”庞统将新铸造好的钱币咣当当的丢在了桌案之上,然后对着韦端和杜幾说道,“得征西之令,借今秋秋获之机,需使得三辅之地,皆知此通宝也,以替五铢。”
雨轩阁读书网
现在的年轻人啊……
韦端和杜幾对视了一眼,然后拱手将最终的结果奉了上去。“启禀庞使君,经查,计有三十七户多报地产,依律罚没田地一万六千三百八十亩,罚金十五万一千四百两……”
“嗯……”庞统接过了清单,慢慢的看着,然后示意让韦端和杜幾坐下。
韦端和杜幾现在用脚趾头都能猜想得出来,所谓的阁台失火就是一个坑,两个人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多少有些庆幸自己并没有什么轻举妄动,否则现在就要成为名单上的一员了。
至于道友们的损失……
已经是手下留情了好不好?
原先最开始的时候,韦端和杜幾也是被吓得够呛,甚至以为又会来一场大清洗,结果没想到庞统高高举起,落下来的力度却没有那么大,至少没有抄家灭族,虽然也是伤筋动骨,让这三十七户家产至少都缩水了三分二,但至少人还活着,多少算是万幸了。
“嗯,就这样罢……”庞统将清单放在了桌案一侧,然后伸手请茶,随意的说道,“来,二位尝尝这个苦荞茶……这可是征西将军亲自开发出来的新茶种,常饮可清心涤腹,使人轻身健体……”
“谢过庞使君。”韦端和杜幾连忙端起茶碗,啜饮了几口,便是交口称赞。
庞统呵呵笑了几声,然后笑眯眯的说道:“三辅之地丈量上报已毕,某届时将委派巡城检宣于田间,使人知其地,使地归其人也……”
韦端的眼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端着的茶汤差点没撒出来。
杜幾微微咳嗽了一声,说道:“庞使君,不若派些文吏去就好了,巡城检……多是不通文墨,若是误了差事,难免不美……”
巡城检全数都是征西将军斐潜伤残退伍下来的老兵组成,又拿了征西将军的俸禄和田产,那真的就是征西将军的至亲嫡系部队,水泼不进,油盐不吃,真要是让这些人下到了田间地头,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小花样肯定瞒不住,就会暴露出来了。
比如原本是良田上亩之地,然后上报的却是贫瘠田亩……
比如应该是士族豪右之地,然后分散挂到了某些个无名氏的名下……
比如在文书上写的是山林荒地,结果实际上已经开发出来改成了田地,耕作好些时日了……
这些事项比起那三十七户的猪油蒙了心的家伙,自然算不上特别大的罪名,但是林林总总的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作为士族子弟出身的韦端和杜幾怎么会不明白?
文吏多少好说话一些,吃吃喝喝一番,安排几个美艳婢女,再塞些好处作为润笔费用,也就大家都过得去了,总是好过于那些动不动就翻小布包,往外掏罚金木牌的巡城检吧?
庞统呵呵笑着,说道:“文吏需统计秋赋,无暇他顾,再说巡城检不作文章,也是粗通数数,做这些奔劳小事,自当无妨,就这样罢……”
韦端沉默了片刻,缓缓的说道:“敢问庞使君,不知荆襄可有巡城检?”
庞统自然明白韦端话中的含义,哈哈笑了几声,却没有直接回答韦端的问题,而是说道:“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嗯,不知韦从曹可闻此诗否?”
韦端眼角又是一跳,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一首诗词,但是这一次就不是那三十七户了,而是一大片,甚至他韦氏也有涉及在内,自然不能等闲视之,所以颇有些强硬的说道:“庞使君何必如此,须知过犹不及也!”
法不责众,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空话。
法律制定谁制定的?
又是为了维护那一个层面的利益?
如果没有了法律维护社会权利分配,最担心的应该是有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
所以当基数最大的“众”开始真正闹腾起来的时候,统治阶级往往都不会一味的镇压,而是先行分化拉拢,只有对于那些顽固派才是一棒子敲死。
“韦从曹可是觉得此事不妥?”庞统懒洋洋的说道,就像是说着茶汤浓了或是淡了一样的简单,“受田宅,予人若卖宅,不得更受。欲益买宅,不比其宅者,勿许。为吏及宦皇帝,得买舍室。田宅当入县官,而诈代其户者,令赎城旦,没入田宅。诸不为户,有田宅,附令人名,及为人名田宅者,皆令以卒戍边二岁,没入田宅县官。为人名田宅,能先告,除其罪,有畀之以所名田宅,它如律令。以上皆《户律》也。”
韦端斟酌了一下言辞,说道:“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乡老之职所也。庞使君博才聪慧,乃当世人杰,又身居京辅之位,当不日登三槐之堂,光耀千秋也。”说完,还看了一眼杜幾。
杜幾也拱手说道:“如今关中初定,又值秋获,当以赋税为重……田宣之事,仓促之间,难免有误,不妨……以待时日,多备人手之后,再行定夺?”
庞统沉着一张小黑脸,盯着韦端和杜幾,一言不发。刚开始两个人还和庞统对视,但是不过多时两个人就垂下目光躲避开来,默不作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实在是太丑了,看不下去的原因。
“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庞统缓缓的说道,“民苦则朝乱,民亡则国殆。二位以为然否?”
韦端沉默着,良久才拱手说道:“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庞使君欲恩泽于民,自是大善,然赋不见其少,亦未行农功,唯行狱作监,狩罪猎责,可有本末倒置之嫌?小过大惩,亦失仁义之道,损征西之德也。弱惰之人,万亩良田,亦为空弊,无物可遗子孙;勤奋之辈,俭于持家,日积月累,终有荫于后辈。此亦过乎?”
杜幾说道:“使君爱民之心,天地可鉴,吾等亦深感佩服。然如今民心未稳,惶惶恐恐,理当安靖四方,平稳市坊,鼓励农桑,促进商贸。庞使君又何必急于一时?”
庞统看着两人,忽然哈哈一笑,说道:“既然二位愿为乡槐作保,延后再论,亦非不可……不过么,到有一事,需立即推行之……来人!取通宝来!”
其实一开始,庞统计划之中,就没有要将三辅的士族豪右都一网打尽的意思,压一下,松一些,收拾些蹦起来的刺头倒霉鬼,这样的举措也在这些三辅士族豪右的接受范围之内,因此庞统将这个事情交给韦端和杜幾来做,这两个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反正历来的朝廷指派的各地郡守不都是这样的么?
对于地头蛇来说,扛不过强龙,就低下头,熬着呗,又不是之前没熬过,然而若是打击面一铺开,要赶尽杀绝的话,狗急了还会跳墙,何况是人?
庞统抓了三十七户,韦端和杜幾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话讲,毕竟在这其中,有些人甚至他们还提醒过,结果不听,死命往坑里跳,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而且这样的蠢货在自家三辅士族行列当中自然是越少越好,要不然那天被牵连了都不知道。
但是庞统接下来动作,几乎就是要挑战几乎所有的三辅士族,韦端和杜幾也是身处其中,当然不可能再继续支持庞统的举措了。
庞统本身也是士族出身,哪里会不明白,所以之前装腔作势,也不过表示一个态度,让三辅的这些士族豪右清楚,要么乖乖配合,要么就别怪不客气。
庞统让人拿过来的通宝,是斐潜最近准备要推行的最重要的一项经济改革。
其实这个事情,也和之前庞统贾诩徐庶三人编造征西将军的谣言有关。虽然不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多少还是影响到了之前的经济货币体系。
之前在并北推行的交子,价值体系依旧是和铜钱挂钩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虽然接受了交子作为一般等价物,但依旧是将其换算为旧有的五铢钱的价值。
现代纸币的价值,一般都是国家信用在背书,纸币本身是不符合价值规律的,这一点基本上是后世所有人的认知,但是在汉代,纸张的价格是很高的,因此在斐潜推行交子的时候,众人也没有太多意见。在小规模范围之内,在斐潜控制的地盘之下,又由征西将军个人的名誉作保,交子的一些问题还算是不大,反正铜钱体系崩坏,五铢钱大量贬值,又没有合适的替代物,造价高昂工艺繁杂的纸张就临时充当了并北一带的一般等价物。
就像是很多时候铜钱体系崩溃之后,民间用物易物一样,只不过斐潜提供了一个比较方便的替代物而已,但是在斐潜利用交子制度度过了最初最难,也是最大量的掠夺财富的阶段之后,斐潜就发现自己忽然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难题,持续推广交子存在一定的困难,毕竟交子不管是在接受程度还是在存储使用过程都存在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将随着管辖距离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不便,甚至会影响整个经济的秩序。
华夏古代钱币制度,是以铜本位为交换价值基础,是有严格规定和规范的钱币制度,否则,铜本位也不会成为东方货币体系的核心,影响辐射到周边各个国度,绵延千年。
现在斐潜制造的交子,基本上来说一方面因为技术较强,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仿造的成本过高,并不是太值得去做,所以仿制品尚未出现,但是这就意味着将来一定没有么?一定安全和便捷么?
一个很显著的问题,交子这么多年的使用过程当中,必然有日常的损耗,就像是后世纸币一样,斐潜等于是要负责回收这些接近于废弃的交子,在汉代负责兑换的倾银铺又不像是后世大城市到处都有的atm,而是有些像是边远穷乡僻壤,三四十里都不一定能有,数量严重不足的傾银铺,同样会限制住整个交子的推广。
第二个方面,就算是在平阳,有时候不小心也会混杂进一些假的交子,倒不是仿制的,而是比如说当五枚的,结果因为污损难以辨认,非说是当十的,甚至当五十的……
这些霉变的,缺损的,污浊的,若是全数不于退换,交子的信誉也就会随着而衰败,所以只能说更换,但是继续这样做下去,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引进标号系统等等,但是这样会使整个复杂程度提升很多很多,不完全在技术上,还有在人员上,要求都要更高,未免就感觉会有些得不偿失。
而给这个交子货币体系最后一击的,则是庞统徐庶贾诩三人的谣言。
随便想想都知道,当传说征西将军身故之后,手头上还有交子的人会做出一个什么动作?
因此斐潜在回到平阳之后,经过多方思考,就准备逐渐将交子提升起来,演变成为大额汇票,而推行华夏原本的铜本位向金本位演变,当然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以铜为主,但是重要的是抓住铸造权,也就是制定出一个法定通宝的标准。
严格说起来,华夏当下其实并非完全的铜本位,而是金铜复本位,但是不管是金铜复本位,还是金银复本位,其实都是很不稳定的,还不如一口气直接推行到金本位,将黄金提升为法定货币,其余金属全数为辅助货币,这样一来,除了有利于规范原先被彻底玩坏的铜钱体系恢复原有的价值之外,还可以更好的和外界进行交易,促进商品的流通。
西汉初年,沿用重量为十二铢的秦半两钱,但由于铜材不足,铜钱严重匮乏,于是,铸造的半两钱其实只有八铢重。后来,更是逐渐减轻重量,铸造四铢半两和三铢钱;还有将重十二铢的钱融化,做成三铢重的半两钱当成十二铢重钱用的现象。如此混乱的大额却不足重量的币制败坏,直接导致民间盗铸私铸钱币行为猖獗。
董卓之前在关中五铢钱败坏的原因也和这个事情一样,为了弥补亏空,当时甚至将五铢钱铸造成为了一铢,被民间称之为“鸡眼钱”,重量消减了,品质降低了,却依旧要充当原有的价值,这谁会接受啊?五铢钱大量被收回,私人铸造成为更不值钱的假钱。用力掰一下甚至就可以掰断,于是铜钱体系便彻底崩坏,也就给了斐潜交子的存在空间。
但是一个事物终是有其发展规律的,交子也不例外。一方面斐潜要大规模教育,自然需要铺开纸张的生产,又要防止纸张做成的交子被人仿制,导致经济结构崩坏,所以重新走回适应生产条件的重金属货币体系,就成为无奈之选。虽然斐潜也知道,纸币的利润最为丰厚,但是现在确实条件不足,因此决定要在交子还没有彻底崩坏之前,重新规范货币价值体系,以重量和品质作为标准,规范金本位货币的体系,也就是指定出金银铜的质量标准,再加上最终要的一点,斐潜手下在阴山以北大概四五百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相当大的金矿……
“这乃黄金,白金、赤金通宝,”庞统将新铸造好的钱币咣当当的丢在了桌案之上,然后对着韦端和杜幾说道,“得征西之令,借今秋秋获之机,需使得三辅之地,皆知此通宝也,以替五铢。”
雨轩阁读书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