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悟了!我也悟了!【1700月票加更,四千字大章!】
作者:我要一步一步    更新:2024-05-15 08:42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这就对了!”
  江边柳笑着。
  随后。
  他切入正题:“听闻你自创‘百花错拳’,对广陵郡的百家拳术都有了解,老夫想听听你对广陵拳术的想法。”
  来正菜了!
  江边柳要跟他讨论广陵拳术?
  为什么?
  管他呢!
  这是好事啊!
  “我有《教学相长》,巴不得一百个一千个江老过来跟我论武论道!”
  阎闯心中一喜,他冲江边柳道:“我有些许拙见,还请前辈斧正。”
  “谦虚了!”
  “一门‘百花错拳’,就可见你在百家拳术上的造诣,论广博,广陵郡中,伱能排进前三。”
  江边柳盛赞阎闯,接着,他又道:“所里还有不少典簿、博士、检讨、编修,都叫过来听听,你介不介意?”
  不介意!
  当然不介意!
  越多越好啊!
  阎闯笑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多益善。”
  “那好。”
  江边柳当即领着阎闯又下到第一层,这里空间最大,已经有数十人汇聚,老老少少,年龄不一,但都是一时之才,要么有过自创武学的经验,要么就是在钻研武学方面有独到之处。
  总之。
  都是人才。
  阎闯随江边柳走下来,打眼一扫,就瞧见,这人群里头有一个熟人,那人也正冲他看来,脸色错愕,阎闯目光含笑示意,没有上前去打招呼。
  典藏室。
  第一层。
  钟慧在人群中的最后面,抬头看到阎闯与德高望重的江老把臂携手而下,那叫一个亲近,那叫一个亲热!
  她错愕,不是因为见着阎闯,毕竟她今日一来就听说‘无影脚’阎闯来了,早就知晓。
  她纯粹是惊讶,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向高冷的江老,跟阎闯居然这么亲近。
  嫉妒使她面目全非!
  但在细想——
  “自创秘武!”
  “自创多门秘武!”
  “打穿广陵学府!”
  “合该他有这样的待遇,江老器重他,广陵所中,人尽皆知!”
  钟慧默默开导自己,人跟人,不能比。
  她虽说也曾自创过中级拳法,近两年更是有望跻身广陵学府四十精英的行列,但是,在江老面前,跟阎闯这样的天骄一比,钟慧有自知之明,自愧弗如。
  “唉!”
  “同人不同命!”
  “八月份的时候,我还去进修馆想邀请他进藏武司。”
  “没想到,这才短短几个月,人摇身一变,就成了连江老都要赤脚相迎的大人物,炙手可热!”
  亲眼见证了阎闯从青涩到如今的一举一动宗师气度,钟慧也觉得奇妙。
  她在后,静静看。
  听说阎闯今日要跟江老谈武论道,她想听听,阎闯如今到底是何种境界。
  这一边。
  阎闯跟钟慧不熟,笑了笑,没去打招呼。
  在一旁,江老笑吟吟,示意他可以开始。
  阎闯不客气,他早已饥渴难耐,这时沉吟片刻,稍稍整理思路,随即开口:“广陵郡,或者说武林中的拳法,其实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练筋骨皮的‘外家拳’,二是主练气的‘内家拳’。”
  没有自我介绍。
  没有什么寒暄。
  开门就见山!
  上来就开讲!
  “不错!”
  “不错!”
  江边柳见状,愈发喜欢这个后辈。
  他认真听——
  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阎闯开篇明义——
  将拳法分为‘内家拳’与‘外家拳’。
  “古人观察天地万物,一代代下来,对人体结构任何细微的部位都了如指掌,研究透了。无数人、无数代、千百年的发展,创出了各种各样的养生之术。”
  “这些养生之术和战场上的搏击杀人技巧融合,就成了无数内家拳。”
  “‘内家拳’的任何招式都是以用意领先,拳脚随后,更讲究以柔克刚,料敌在先。”
  “例如广陵学府的十八家广传拳法,就都是内家拳。”
  “我程家拳也是。”
  “至于外家拳——”
  “练筋骨皮重于练气的拳法,就叫做外家拳法,外家拳须先强筋壮骨,增加打击力度和抗击打能力,它更讲究以力量和速度克敌,以招式为先。”
  “在如今,纯粹的外家拳法很少见,大多数都是由内而外,亦或是内外兼修。”
  “譬如‘六门砂掌’,铁砂掌至刚至阳,却也要内炼一口气,进而再去外练筋骨皮。”
  内家拳!
  外家拳!
  这种划分,其实对于现在,对于新派的高手而言,没什么必要,因为各大学府教授的几乎都是内家拳,再要么就是内外兼修,再要么就是外家拳入门然后迅速转内家拳。
  总之,到最后,都是内家!
  毕竟,唯有内炼、内养,才能在武道一途走的更长更远。
  而且以往的内家拳,内养内炼的部分粗浅、有限,比如习练程家拳,哪怕大成,到了四五十岁,气血衰败,仍然要走下坡路。
  这是时代的局限!
  也是法门的限制!
  但现在,有了山海界中得来的高深法门,又有里面的各种瑰宝,不断精深武学,内炼内养的效率越来越高,一次次打破极限,衰败、下坡路的期限就被无限推迟、拖延。
  强者恒强!
  譬如江边柳,至少七十岁高龄,却还能一掌拍碎石磙,鹤发童颜,看不出老态、颓势,这就是内炼内养到一定层次的表现。
  说到底,还是‘内’压过‘外’!
  时代不同!
  内家拳,大有可为!
  ……
  “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现今。”
  “在广陵学府,弟子入府后,修习拳法,修习内功,拳法中,站桩以内炼,壮气血的同时,也在蕴养筋骨皮,再配合拳脚招式,气血、筋骨皮,以及击技,都没落下,很全面。”
  “再加上纯粹的内功作为补充,学府弟子的底子绝对是要远比旧时的武人更加深厚的。”
  阎闯承认新派强过旧派。
  事实上。
  他现在走的也正是新派的路子——
  在‘程家拳’的基础上,阎闯还修习了《混元功》。
  前者内家拳,内外兼修!
  后者内功心法,虽不循常理,由外而内,但归根究底,还是纯正内功。
  其实,原本就不分什么新派旧派——
  想要谋求更高发展,走出这一步,是必然。
  新派只不过是倚仗山海界,弯道超车,抢先一步而已。
  旧派没有山海界,自然比不过。
  而阎闯有‘紫霄宫’,有《衍法》,于是能迎头赶上。
  “路子都是一样。”
  “但是,内功心法,这是另一个领域,暂时不提。”
  “单就拳法而言,就内家拳而言,我认为,眼下的程家拳也好,广陵学府十八家广传拳法也罢,都远远没有达到极限,它们还有提升的空间。”
  阎闯论武,弯弯绕绕,最终还是绕回【任务二:形意拳】。
  ‘形意拳’正是在百家拳术的基础上,要去芜存菁,要缔造最强内家拳!
  江边柳让阎闯论拳法,纯粹是瞌睡来了送枕头,阎闯兴致高昂,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
  “内家拳。”
  “外家拳。”
  “象形。”
  “五行。”
  “桩功。”
  江边柳听着阎闯剖析拳法,听得入神,不断思考,时而沉吟,时而喜悦。他对广陵郡的百家拳术都有了解。
  巧了,阎闯也是。
  因此,阎闯讲的道理,举的例子,江边柳一听就懂,一点就透。
  阎闯不断讲。
  江老认真听。
  第一层又有数十名藏武司广陵所的典簿、博士、检讨、编修在听讲——
  “手随身动,步随身换,逢转必沉,这是‘大成拳’。”
  “蹬脚不过膝,分脚不过腰,这是‘胡氏戳脚’。”
  “腰似蛇形腿似钻,周身运动走螺旋,这是‘缠丝拳’。”
  “远拳,近肘,贴身靠。”
  “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
  阎闯总结一句句拳谚,对应一门门拳法,又从一门门拳法中,挑选出共同之处,正应在一句句拳谚上。
  拳谚朗朗上口。
  拳理清晰明澈。
  钟慧听得入神,她虽然专修‘伏家拳’,但在阎闯讲解的百家拳术中,或拳或脚,或肘或靠,总能找到与‘伏家拳’对应,与自身相对应的点,进而理解,进而吸收,最终收获。
  欢欣!
  愉悦!
  钟慧沉浸其中,只觉每一句都能听到,阎闯讲的透彻,鞭辟入里太好理解。
  不断听讲。
  不断思考。
  不断进步。
  这种感觉太美妙!
  “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脚赛钻。”
  “行如风,站如钉。”
  “缩、小、绵、软、巧、挫、速、硬、脆、滑!”
  “伏拳十字要诀!”
  “原来不仅是伏拳,在伏拳之外,百家拳术中,都能找到十字要诀相似诀窍。”
  “还有伏拳五形:龙,虎,蛇,鹤、猴!象形象形,万变不离其宗!”
  “升降自如,能隐能现,蜿蜒缭绕,变化万千,这是‘龙’。”
  “勇猛善扑,伏坐纵跃,目光如电,不动自威,这是‘虎’。”
  “无足善窜,见孔即入,折叠盘转,曲伸自然,这是‘蛇’。”
  “动中有静,动静互换,只身独立,耐久稳健,这是‘鹤’。”
  “攀登跳跃,灵活轻便,机警性敏,窜蹦闪展,这是‘猴’。”
  “起落进退有度,阴阳虚实有法,好似蛟龙游行于大川,燕子穿行林松林。”
  “原来如此!”
  “穿林剑!”
  “穿林剑!”
  “自五形中,亦见真章!”
  钟慧听的入神,眼睛明亮,她将百家拳术与伏拳对应,又将拳法与剑法印证,在阎闯的讲解下,居然融会贯通——
  “穿林剑!”
  “我悟了!”
  钟慧彻悟,有大喜悦。
  ……
  “阎师傅,我悟了!”
  “我也悟了!”
  不止钟慧。
  这第一层,不少人惊喜出声,明悟通透,或是拳法造诣更上层楼,或是理论基础又有进步,总之,个个都有收获,各自都生欢喜。
  原本,藏武司中,这些人个个都是理论方面的人才,身手未必强,但理论必定扎实。在听讲之前,他们大多数人倒也认可阎闯的实力,认可他能自创秘武,这很厉害。
  但正如‘文人相轻’。
  习武的,搞理论的,同样也不服气人比我强、我比人差。
  他们带着好奇、带着审视的心态而来。
  但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是不是真材实料,只一开讲,只一听讲,就再清楚不过。
  众人折服!
  众人沉浸!
  他们承认:“这阎闯,果然有真本事!”
  认可之后,听讲自然更加专注。
  于是——
  无数思考!
  无数领悟!
  无数反馈!
  滚滚而来——
  【你的‘程家拳’得到提升,熟练度+5。】
  【你的‘巫家拳’得到提升,熟练度+8。】
  【你的‘伏家拳’得到提升,熟练度+10。】
  【你的‘高家拳’得到提升,熟练度+13。】
  ……
  阎闯欣喜不已。
  一门门拳法,造诣都在提升。
  而随着这些拳法的提升,【任务二】的进度也在疯长——
  【任务二:灵感+5】
  【任务二:灵感+2】
  【任务二:灵感+3】
  ……
  自十天前创建【任务二:形意拳】以来,阎闯自行琢磨,十天时间,‘形意拳’的进度才只9点,一天不足一点。
  但现在。
  才一天。
  才不到一个时辰,飞速增长的灵感就已经超过前面十日。
  各种思考!
  各种反馈!
  藏武司中太多的博学者,他们对各家拳法也有了解,或广博,或精深,而且精通钻研,善于思考。
  《教学相长》最喜欢的,就是这些善于思考的‘听讲者’!
  看着拳法提升。
  看着灵感增长。
  阎闯论武愈发起劲,他将自己这些年对程家拳、这几月对百家拳术的认识,特别是后者,毫无保留的讲出来。
  随着他的讲解深入,难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听讲者头晕脑胀,听不懂,听不进去,一时半会儿难以思考,于是没了反馈。
  唯有极少数,例如江边柳。
  一直听。
  一直思考。
  这样持续很久,不知过去多久,不是江边柳先退场,反而是阎闯先一步被掏空,他对广陵郡百家拳术的理解跟认知,都已经倒出来,前期一直是阎闯在讲,到了后面,就是他跟江边柳以及往下几位编修在讨论,再到后面,干脆就是江边柳更多输出,阎闯反而懵懵懂懂,听不太懂。
  也就是这种时候,阎闯才最直观的体会到——
  “我的积累还不够!”
  “我的知识还不足!”
  如何增长?
  唯有看书!
  ……
  (本章完)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