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目标:山岛联队!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    更新:2024-05-05 21:13
  “全歼山岛联队····”
  旅长目光凝重。
  去年,李云龙就带领新一团七百多号人,以七倍兵力的优势,全歼了一个火力占据优势的,近百人的鬼子中队。
  而如今的三八六旅。
  兵力上。
  算上基干团,民兵部队,能拉出来超过两万部队。
  也是山岛联队的七倍。
  武器装备上。
  他手里的这三十多挺捷克式,以及旅部仓库里的捷克式,在不计算独立团的情况下,全旅主力部队已经能做到机枪普及到排。
  子弹一百五十万发,也足够打一场激烈的消耗战。
  虽然重武器上,三八六旅处于全面劣势。
  但和新一团一样,借助地形,削弱鬼子的重火力优势,抵近发挥兵力优势,还有冲锋手枪的火力优势,以及三八六旅是可以歼灭一个鬼子联队的。
  但是,
  大规模作战,和小规模作战完全不同。
  小规模作战,
  战场范围就那么大,一个鬼子百人中队,兵力也少,可以全放进一個狭窄地形的口袋里。
  然后就很简单了,
  先爆发性火力压制鬼子,阻断鬼子火力,进攻部队趁机拉近距离,以绝对兵力优势刺刀见红,就能迅速而且全部的歼灭。
  但别说鬼子联队,如果是鬼子大队,哪怕是五百人的鬼子非满编大队,以密集阵型行军,也只有极少地形能够装下。
  鬼子进入这种地形,必然会警戒,派出搜索队。
  鬼子是狂妄,但不是傻子。
  而且,即便是重机枪的射程,也无法做到覆盖一个鬼子大队的行军范围,完全火力压制鬼子部队,给进攻部队抵近冲锋的机会。
  枪械的射程和威力,注定了,在大规模战场上,压制效果不佳。
  火炮是战争之神,可不是一句口号。
  除非,鬼子傻到,以单列队排列整齐,进入一个峡谷地形,而且还没有发现埋伏在周围的部队,否则,伏击一个鬼子大队,鬼子必然能组织起来强力反击,战斗最后肯定会被拖入僵持。
  这也是平型关主战场,打了整整一天的原因。
  当时部队缺乏重武器,连迫击炮都没有多少,炮弹也极少,根本压制不住鬼子,最后只能硬碰硬,选择硬吃掉一股股鬼子。
  而且,鬼子大队级别的部队就有电台,能随时随地呼叫支援。
  至于联队,那就更别说了。
  伏击一个鬼子步兵联队,就一定要做好和鬼子硬碰硬的准备,没有一副好牙口,最后只能是自己崩掉一口牙,猎物逃走了。
  甚至反咬一口。
  所以,如果想要全歼山岛联队,三八六旅需要更多的武器弹药,最好能有充足的火炮力量,以及,需要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
  “李云龙肯定还能搞来更多的武器弹药。”
  想到李云龙的表情和语气,旅长心里笃定:
  “一百多万发子弹,只是开始!”
  “慢慢来!”
  仓库里的机枪弹药,和李云龙的富裕买卖,让旅长心里萌生了全歼山岛联队的想法。
  但目前只是个想法。
  “先去一趟总部。”
  比起全歼山岛联队,旅长现在有一个更加急迫的想法。
  ····
  “405吨玉米或者白面,用于1800名战士们的粮食。
  “27吨猪板油,用于炊事班加工粮食。”
  “300吨玉米或者白面,用于独立团马匹和骡子的饲料。”
  “合情合理,通过。”
  独立团团部,李云龙听到陆仁贾说出这一句,心里顿时大松了一口气。
  他最担心的,就是陆老弟不承认五百匹骡子和军马的饲料申请,毕竟,三百五十匹军马中,有三百二十匹过几天要送到旅部去的。
  看来,
  陆老弟对粮食的审核,很宽松嘛。
  下次还能再加点?
  虽然才两次申请物资的流程,但李云龙依旧感觉出了其中道道。
  “7200套冬军装,7200双军鞋。”
  “为什么要人均四套冬军装,四双鞋子?”
  陆仁贾代替系统大爷问道。
  并且按照系统要求,语气十分平静,毫无起伏和波动。
  “陆老弟啊,你想必也知道。”
  李云龙眼珠子一转,道:
  “咱们八路军啊,要和鬼子作战,但武器装备又远不如鬼子。”
  “小鬼子可不仅仅有机枪、掷弹筒,还有飞机、大炮、坦克。”
  “但总不能因为鬼子装备好,就不打鬼子了?所以,只能加强部队训练,并且一切向实战靠拢,不然,连和鬼子一命换一命的机会都没有。”
  “一切训练向实战靠拢,匍匐前进,跃进翻滚,刺刀拼刺,这些战术动作,不但容易弄脏军装,很容易划破军装。”
  “这晋地少雨,洗衣服不太方便。”
  “而且现在虽然是三月了,但依旧是天寒地冻的,就算了洗了,也得好几天才能干。”
  “所以,就只能多申请点军装和鞋子了。”
  “行,合情合理,通过。”
  陆仁贾继续点头。
  “多谢陆老弟··”
  李云龙连忙感谢。
  李大团长还以为会被扣掉一件的,甚至两件的。
  毕竟,一个月四套军装,四双鞋子,怎么听,也有些不合理了,就算再怎么损耗大,也能修补不是,结果,他稍微一掰扯狡辩,居然直接批准了。
  看来,不仅仅是粮食,陆老弟对衣物这种物资的报销和申请,也非常宽松。
  或者说··
  故意给漏洞?
  下个月再加点!
  “独立团一千八百人,申请包括全员装备,以及备用的武器在内,合计800支二十响驳壳枪,165挺捷克式,85挺掷弹筒,500支三八大盖,十门60迫击炮。
  “机枪多了点,每个班两挺,你有那么多合格机枪手么?”
  这句话,让李云龙皱起了眉头。
  缺乏合格机枪手,不仅仅是独立团,也是三八六旅目前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合格机枪手四个要点。
  枪法好,能打的快打的准;心理素质好,能在战火横飞的战场冷静射击;战术素养好,得在战场上活下来,小鬼子的掷弹筒,可是专挑机枪手打;还有体力还好,能抱着十几公斤重的机枪和子弹战地高速机动。
  同时满足四点的,可不多。
  其中,心理素质好,是最难得,也是最难训练的能力。
  一个合格的机枪手,少说也要小半年的训练和几场实战磨砺,即便是老兵,也要一两个月的训练。
  除非,那种天生的战士,
  但这种人少的可怜。
  “所以才多要点机枪啊。”
  虽然皱起了眉头,但李大团长眼珠子一转,当即解释道:
  “独立团缺乏合格机枪手,就只能多装备点机枪,弥补合格机枪手不足。”
  “嗯,合情合理!”
  这个解释,是陆仁贾没想到的,但系统认了。
  “人均子弹一千发、非常合理,申请通过。”
  “十发手榴弹,二十发掷弹筒榴弹,十发迫击炮炮弹,这些数量呢,全部合情合理,其实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意思是还能加,甚至,使劲加也没问题······李云龙敏锐的把握住了这句话的意思。
  此时此刻,他有些理解旅长的感受了。
  你以为自己在狮子大开口,结果人家看来,你就这点出息。
  “但这些爆炸弹药加起来,算上包装,重量接近九十吨,已经远超过了独立团的运输能力了。”
  陆仁贾继续说道:
  “甚至储存能力,加上前面的几百吨粮食和饲料,你们有地方放么?”
  “这些物资,可是一次性发放的。”
  “确实。”
  李云龙点了点头。
  之前的一百五十万发子弹,三百挺捷克式的存放,都让孔捷愁坏了头,如今加起来过千吨的物资,杨村周边都找不到这么多地方来放。
  适合作为仓库的老百姓房屋也不多,还容易被敌人发现,引来鬼子的破坏和轰炸。
  独立团需要专门的仓库。
  隐蔽,安全的仓库。
  以及,需要加强运输能力。
  “所以,这次就先通过了。”
  在李云龙打算找理由掰扯的时候,陆仁贾突然说道。
  “那就多谢陆老弟了!”
  李云龙当即大喜。
  他还以为,要缩减一些的,等今后独立团规模继续扩大了,才能加上来。
  如今看来,只要他解决独立团运输能力,存储能力,就能继续加?
  果然是财神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