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神国终结
作者:冷泡茶加冰 更新:2024-08-10 03:22
汴梁殿中,刚重新躺在躺椅上的赵匡胤被那金岛之产出惊了一下。
对后世的这个重量单位他并不陌生,只是没想到有朝一日能见到这个单位是缀在金银后面的。
按照此前赵普所说,禁军当中的精兵覆满甲,一什合重约一吨。
七十八吨那边是七百八十个满甲壮汉,再在脑海当中将这些军卒换为黄金……
赵匡胤的呼吸也难免粗重了两分。
开宋以来,勿说唐时帝王,哪怕相较于朱温石敬瑭李存勖等妄称帝者,他赵宋官家的生活都堪称简朴。
但另一方面,无论是汴梁当中兴建的礼贤宅,还是被后世诟病的与民杂税,亦或是从开国时设立的封桩库,皆为聚财。
聚财不为己用,而是欲以用兵而平天下归一统。
虽然最后皆败于弟弟之手……想到这儿赵匡胤也难免有些牙痒痒。
十五年来一点点练出来的精兵良将有多少他再清楚不过。
封桩库当中攒下来的余财有几何他也门清。
结果呢?精兵良将,两役而殁。封桩余财,两世而枯。
河北未平,燕云未复,内乱四起,外战不利,十五年之积蓄,尽给弟弟对文人借花献佛之用,于那真宗去泰山刻写丢人之名。
仰着头的赵光义感觉到了一股莫名的杀气,一扭头对上兄长那漆黑的脸给吓了一跳,小心道:
“兄长……那倭国无耻,于吾当是无罪才是。”
“呵……”
赵匡胤也懒得说详细述说心中所想,只是冷笑:
“朕倒是想将你送入倭国弘扬佛法。”
“以你之能,说不得等我送海船临岛,便可不战而下,令其纳土归降。”
空炅法师张了张嘴巴,一时间不好判断兄长这是在夸自己呢?还是在损谪于他。
赵匡胤目光重新回到光幕上,此时心中所想唯有一事:
将封桩库物尽其用令华夏一统,随后开海路取金山治民,摘掉“弱宋”这个称呼。
【当时的刀伊入寇以及宋朝皇帝频频写信入倭,加速了倭国的时代进程。
北宋时期的倭国的政治体制被称作摄关政治,即摄政和关白的合称。
摄政的意思自不用说,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的“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一语,就是说当时任何事情都要先给霍光陈述或者告知,然后才能奏请皇帝。
唐朝时这個词引入倭国,设一辅助总理倭王总理朝政之职,大约可比拟丞相一职。
而摄关政治说白了就是倭王失势,国事尽委大姓,当时的大姓是藤原家,也称摄关家。
彼时倭国整体类似西欧的封建庄园,大庄园套小庄园,上面又有官员、寺社层层庇护,藤原家站在这一套关系的顶点,倭国中央收入的一半都要进藤原家的腰包,是真真正正的富可敌国。
而藤原家的权力正统性来自于和皇室的姻亲关系。
这套权利结构当中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旦藤原家诞生的女儿减少,或者族女和倭王之间生不出皇子,权利结构就会动摇。
结果就是大概在王安石变法的同时,藤原家的女儿迟迟无法诞下皇子,于是与藤原家没有血缘关系的后三条倭王登基,在面对外部宋朝联络以及刀伊入寇的的情况下,开始了与藤原氏的激烈斗争。
这也是当时倭国朝廷面对宋朝来信回信都要讨论数年的原因,双方打的脑门上都要冒火星子了。
而以上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最终的获胜者既不是大姓,也不是倭王,而是倭王为了与大姓斗争而提拔起来的武士阶层。
差不多就是南宋岳飞被冤杀之后五年,倭国相继爆发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倭人平清盛集结武士阶层大胜源氏建立平氏政权,垄断所有高级职务。
武士阶层最初来源于倭国因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以及面对新罗依靠唐朝崛起的情况下,恐惧倭岛被入侵故而效仿隋唐府兵制推行的军团兵士制,但随着土地兼并严重,这些军团兵士很快无以为继,逐渐演变成庄园主招募子弟、郎党成立的私人武装,是摄关政治的金字塔下比较基层的一环。
但随着倭王和大姓的大打出手,这些最初的武士阶层得到了倭王的橄榄枝,与大姓的从属关系减弱。
这些最初的武士阶层每个都是小庄园主,但又不像大姓那样能够在土地上攫取巨大的利益,同时有点小钱的情况下又异常需要更加平价的海外瓷器香料等来标榜自身,故而对开海贸易具有非常大的热情。
于是最终以武士身份掌权的平清盛以强硬的姿态解除海禁,并推动宋倭之间贸易。
而在平清盛死后朝政再归源氏,当时的源氏吸收了武士阶层在镰仓建幕府,此时的倭国已经察觉到了海洋贸易当中的巨大利益,一以贯之的推行了海贸政策。
后来的事情其实就简单了,元朝虽然没能征服日本,但也使得镰仓幕府元气大伤无力支付武士们的赏赐,破产的武士成了倭国不稳定因素,而因战争发财的武士又与幕府没有从属关系,最终迎来了战国时代,中国的倭寇之患也就此开始。
这其中有一个小事。
元朝征倭遇台风失败,使得倭国的神国思想大兴。
简而言之就是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不管干什么都有上天庇佑。
与永乐帝同时期的室町幕府认为倭寇掠华乃是理所当然;明摆宗时期的丰臣秀吉认为倭国理所当然是万国领袖;以及后来由此抱着理所当然的态度去侵朝鲜侵华夏。
以上皆来源于这个神国思想。
而这种思想最终一直到胖子和小男孩相继在倭国本土爆炸,才终于结束。】
明天子的脸上原本是满不在乎的。
就如此前读元史觉得那蒙元名拗口一般,这倭国什么体制家族阶层之类的,听起来也很是费力。
但除此之外,大略意思还是能懂的,就如说那武士崛起导致的战国时代——
“不就是五代十国藩镇之乱?”
“撮尔小国也敢称战国?”
明天子无语。
而再听到那什么神国思想后简直就要拍案而起:
“咱还以为那倭人频频遣使是贪图我华夏物产,感其孤悬海外之贫瘠。”
“结果竟是认为这倭寇行事乃理所当然?”
“禽兽也就这样子了!从我华夏学到的廉耻呢?那摆宗就任凭禽兽如此嚣然?”
其中时间关系也很好梳理,那永乐帝标儿与咱相差至多也就二三十年。
在标儿执政时如此认为,那便是说在他洪武帝时这些倭人便是秉持如此想法了。
“与禽兽为邻而不知,难怪此辈竟敢入华夏行侵略之举,咱必不留此祸于子孙,让这贼寇看看谁才是万国领袖!”
“不过这胖子小男孩……”
如蘑菰蕈似的阴云在无垠大地上翻腾而起,打消了洪武帝的所有疑问。
(本章完)
对后世的这个重量单位他并不陌生,只是没想到有朝一日能见到这个单位是缀在金银后面的。
按照此前赵普所说,禁军当中的精兵覆满甲,一什合重约一吨。
七十八吨那边是七百八十个满甲壮汉,再在脑海当中将这些军卒换为黄金……
赵匡胤的呼吸也难免粗重了两分。
开宋以来,勿说唐时帝王,哪怕相较于朱温石敬瑭李存勖等妄称帝者,他赵宋官家的生活都堪称简朴。
但另一方面,无论是汴梁当中兴建的礼贤宅,还是被后世诟病的与民杂税,亦或是从开国时设立的封桩库,皆为聚财。
聚财不为己用,而是欲以用兵而平天下归一统。
虽然最后皆败于弟弟之手……想到这儿赵匡胤也难免有些牙痒痒。
十五年来一点点练出来的精兵良将有多少他再清楚不过。
封桩库当中攒下来的余财有几何他也门清。
结果呢?精兵良将,两役而殁。封桩余财,两世而枯。
河北未平,燕云未复,内乱四起,外战不利,十五年之积蓄,尽给弟弟对文人借花献佛之用,于那真宗去泰山刻写丢人之名。
仰着头的赵光义感觉到了一股莫名的杀气,一扭头对上兄长那漆黑的脸给吓了一跳,小心道:
“兄长……那倭国无耻,于吾当是无罪才是。”
“呵……”
赵匡胤也懒得说详细述说心中所想,只是冷笑:
“朕倒是想将你送入倭国弘扬佛法。”
“以你之能,说不得等我送海船临岛,便可不战而下,令其纳土归降。”
空炅法师张了张嘴巴,一时间不好判断兄长这是在夸自己呢?还是在损谪于他。
赵匡胤目光重新回到光幕上,此时心中所想唯有一事:
将封桩库物尽其用令华夏一统,随后开海路取金山治民,摘掉“弱宋”这个称呼。
【当时的刀伊入寇以及宋朝皇帝频频写信入倭,加速了倭国的时代进程。
北宋时期的倭国的政治体制被称作摄关政治,即摄政和关白的合称。
摄政的意思自不用说,关白一词出自《汉书》的“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一语,就是说当时任何事情都要先给霍光陈述或者告知,然后才能奏请皇帝。
唐朝时这個词引入倭国,设一辅助总理倭王总理朝政之职,大约可比拟丞相一职。
而摄关政治说白了就是倭王失势,国事尽委大姓,当时的大姓是藤原家,也称摄关家。
彼时倭国整体类似西欧的封建庄园,大庄园套小庄园,上面又有官员、寺社层层庇护,藤原家站在这一套关系的顶点,倭国中央收入的一半都要进藤原家的腰包,是真真正正的富可敌国。
而藤原家的权力正统性来自于和皇室的姻亲关系。
这套权利结构当中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旦藤原家诞生的女儿减少,或者族女和倭王之间生不出皇子,权利结构就会动摇。
结果就是大概在王安石变法的同时,藤原家的女儿迟迟无法诞下皇子,于是与藤原家没有血缘关系的后三条倭王登基,在面对外部宋朝联络以及刀伊入寇的的情况下,开始了与藤原氏的激烈斗争。
这也是当时倭国朝廷面对宋朝来信回信都要讨论数年的原因,双方打的脑门上都要冒火星子了。
而以上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最终的获胜者既不是大姓,也不是倭王,而是倭王为了与大姓斗争而提拔起来的武士阶层。
差不多就是南宋岳飞被冤杀之后五年,倭国相继爆发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倭人平清盛集结武士阶层大胜源氏建立平氏政权,垄断所有高级职务。
武士阶层最初来源于倭国因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以及面对新罗依靠唐朝崛起的情况下,恐惧倭岛被入侵故而效仿隋唐府兵制推行的军团兵士制,但随着土地兼并严重,这些军团兵士很快无以为继,逐渐演变成庄园主招募子弟、郎党成立的私人武装,是摄关政治的金字塔下比较基层的一环。
但随着倭王和大姓的大打出手,这些最初的武士阶层得到了倭王的橄榄枝,与大姓的从属关系减弱。
这些最初的武士阶层每个都是小庄园主,但又不像大姓那样能够在土地上攫取巨大的利益,同时有点小钱的情况下又异常需要更加平价的海外瓷器香料等来标榜自身,故而对开海贸易具有非常大的热情。
于是最终以武士身份掌权的平清盛以强硬的姿态解除海禁,并推动宋倭之间贸易。
而在平清盛死后朝政再归源氏,当时的源氏吸收了武士阶层在镰仓建幕府,此时的倭国已经察觉到了海洋贸易当中的巨大利益,一以贯之的推行了海贸政策。
后来的事情其实就简单了,元朝虽然没能征服日本,但也使得镰仓幕府元气大伤无力支付武士们的赏赐,破产的武士成了倭国不稳定因素,而因战争发财的武士又与幕府没有从属关系,最终迎来了战国时代,中国的倭寇之患也就此开始。
这其中有一个小事。
元朝征倭遇台风失败,使得倭国的神国思想大兴。
简而言之就是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不管干什么都有上天庇佑。
与永乐帝同时期的室町幕府认为倭寇掠华乃是理所当然;明摆宗时期的丰臣秀吉认为倭国理所当然是万国领袖;以及后来由此抱着理所当然的态度去侵朝鲜侵华夏。
以上皆来源于这个神国思想。
而这种思想最终一直到胖子和小男孩相继在倭国本土爆炸,才终于结束。】
明天子的脸上原本是满不在乎的。
就如此前读元史觉得那蒙元名拗口一般,这倭国什么体制家族阶层之类的,听起来也很是费力。
但除此之外,大略意思还是能懂的,就如说那武士崛起导致的战国时代——
“不就是五代十国藩镇之乱?”
“撮尔小国也敢称战国?”
明天子无语。
而再听到那什么神国思想后简直就要拍案而起:
“咱还以为那倭人频频遣使是贪图我华夏物产,感其孤悬海外之贫瘠。”
“结果竟是认为这倭寇行事乃理所当然?”
“禽兽也就这样子了!从我华夏学到的廉耻呢?那摆宗就任凭禽兽如此嚣然?”
其中时间关系也很好梳理,那永乐帝标儿与咱相差至多也就二三十年。
在标儿执政时如此认为,那便是说在他洪武帝时这些倭人便是秉持如此想法了。
“与禽兽为邻而不知,难怪此辈竟敢入华夏行侵略之举,咱必不留此祸于子孙,让这贼寇看看谁才是万国领袖!”
“不过这胖子小男孩……”
如蘑菰蕈似的阴云在无垠大地上翻腾而起,打消了洪武帝的所有疑问。
(本章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