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金手指——签到系统
作者:暮云年华    更新:2024-05-11 20:14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连续签到了两个地方,面前的面板已经发生了改变。
  〔宿主信息:沈建设〕
  〔签到点:3〕
  〔背包:初级咏春拳,一只男士布鞋〕
  点开脑中的小地图,刚才连签到的两个地方正在显示着〔签到地:重置中……〕
  看到这个面板,他大概就知道了,这应该是类似的游戏一样的东西。
  在一个地方签到到过一次之后,就会有一个更新(冷却)的时间。
  沈建设就在想,那如果他去百货商店或者是供销社,国营饭店,银行,邮递局这些的地方,那他是不是就能免费的得到里面的物品了呢。
  这样也太爽了吧,只要去银行的门前签到。
  那他就可以免费的获得钱,那直接不就躺平了吗。
  完全就不用做任何的努力了。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签到系统可比其他主角穿越所带的金手指牛批多了。
  沈建设兴冲冲的就在这大门前逛了起来。
  所谓的四九城就是老北京的别称,而这‘四九城’的由来,就要牵扯到一句话了。
  在老北京的城门钱,有一句老话叫“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九城指内城的九座城门,前门就是九城的正门,正阳门。
  (所说的大栅栏就在前门。)
  上头的那句话,说的就是老北京的整体构成。
  这‘内九’和‘皇城四’就是四九城这名儿的由来。
  北京城分:内城和外城。
  (内九:指的就是这内城里面的九个门,分别是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朝阳门,阜成门,西直门,东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在古代的时候啊,这内城的九道门是这北京城里面最重要的几个门。
  它们各自的用途都不一样,用老北京的话来说。
  就是‘九门走九车’,当地人形象的将这些门描述为——‘朝阳门走粮车,崇文门走酒车。
  宣武门走囚车,阜成门走煤车,西直门走水车,正阳门走龙车。
  德胜门走兵车,安定门走收兵车和粪车,东直门走砖瓦,木材车’……)
  而外城被称为‘外七’,分别就是八个方位,先从南面说,就有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
  再到东侧的广渠门,西侧的广安门,东北的东便门,西北的西便门。
  在清兵入关之后,居住在城内的汉官和汉民就一个一个迁往了外城。
  内城就留给了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兵是指以左翼为首的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
  而以右翼的是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
  两翼,一左一右,一北一南,各自为政。
  正因为当时八旗兵居住在皇城四门之外,内城九门之内。
  所以当时的旗人就以居住在四九城内为傲。)
  这时候的四九城,指的就是朝阳,宣武,崇文等中心的城市。
  正阳门又称大前门,是最大的城门。
  好说起这老北京,所有人就会想到北京四合院和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可以说是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胡同。
  它分别是前海,后海,南锣鼓巷,德胜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东四北大街,牛街和广安门内的大街。
  〔发现大前门粮油站签到地,是否花费1点经验进行签到?〕
  〔发现大前门邮局签到地,是否花费1点经验进行签到?〕
  〔发现大前门大众洗浴池签到地,是否花费1点经验进行签到?〕
  〔发现大前门电影院……〕
  〔发现大前门储蓄银行……〕
  〔发现大前门废品回收站……〕
  从胡同里出来之后上了大街。
  这一个个的签到点就直接跳了出来,浮现眼底。
  看都看不过来,隔着一个地迁到地就不断地跳露出来。
  可他的签到经验只剩三点了……
  这么多的签到点,真是让人看花眼。
  沈建设最后选了三个出来。
  银行,粮油站,供销社。
  〔在大前门银行门口签到成功,获得十元钱。〕
  〔在大前门粮油站签到成功,获得白面*3。〕(一袋五斤)
  (在大前门供销社签到成功,获得棉布10尺。)
  ……
  签到完,沈建设看了一眼背包,一张大团结拿在手里,有一种白嫖……感。
  不要太爽了。
  不过,在这个票据通行的年代,你光有钱没有票,是行不通的。
  有钱也没地儿花。
  除非去黑市,现在风头紧,去黑市就是顶风作案。
  太危险了。
  15斤的白面啊,我天!
  上面还写着富强粉三个字,用一个白色的棉袋给装着的,除了表面‘富强粉’三个字。
  没有别的字了。
  回去的路上,沈建设的心情非常的不错。
  这大前门下的签到点就如此众多了,那换作是其他地方的……
  如果别的地方的签到点跟大前门下是一样的。
  那他就完全不用担心之后下乡后的生活了。
  中午,一到饭点沈母就回来了。
  沈建设回到家里的时候,还没推开门呢。
  在院子外面就听到了屋里面有说话的声。
  推开门就看见了,他妈,屋里还有一个手上戴着红袖章的中年妇女。
  应该是街道办事处的大妈,沈建设跟大妈打了一声招呼。
  蔡大妈看见一眼时间,觉得差不多了就站起身。
  临走之前还跟沈母说了一句,“我跟你说的这事儿,你们得抓紧时间啊,别耽误了时间。
  现在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你要是不想让建设下乡啊,那你们两口子就得赶紧找关系……”
  沈母点着头,送走了街道办事处的蔡大妈。
  “妈,咋了?”沈建设看着桌上的冒着热气的茶水杯,问了一句。
  怎么感觉沈母的心情不太好呢。
  “等回头你爸跟你几个哥哥姐姐回来了,我再说这事儿。
  出去了?”
  “出去转了转。”从他母亲的脸上就已经看出来,刚才那街道大妈登门来是为了什么事。
  八成是来通知下乡这件事了,果然如沈建设所猜想。
  这中午坐上饭桌的时候,沈母就开口说了这事。
  家里人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垂着头,一声不吭。
  家里面的人都知道这下乡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
  如今国家整体都不太富裕,主抓这重工业,而农轻工业就变得不那么的重要。
  各个都是地方的农业反哺工业,更何况现在的生产并不是机械化。
  这一块儿比较的落后,乡下这每年种出来的粮食也并不多。
  这知青下乡啊,大多都融入不进当地的村子。
  还会受到当地人的排挤。
  知青下乡也就是说着好听了一些,一个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有几个会做农活。
  这一下刚开始的一两年,肯定是这村里面养着这批闲人的。
  说是下乡去助农的,但是能帮助老乡的能有几个呀。
  原本不富裕的村子,那碰上这帮知青,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间接的导致了现在大部分的村子都排斥知青。
  下乡的知青就很难融入到当地农村。
  说的也是,你看这城里面的孩子那个个都都都是细皮嫩肉的。
  在家也没干什么活,这学校更是只教授给他们理论上的东西。
  什么劳动课,那根本就没有怎么上啊。
  他们要是下乡了,那压根就吃不了这个苦。
  关键是这地里面的活耽误不了,这知青下乡之后干不动活就算了。
  而且还特别的拖拉,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
  这一年四季下来,那都是跟天赛跑。
  加上一些另外的原因吧,可想而知,这青年想要融入到当地,是有多么的困难了。
  这家庭条件好一点的知青那他们是不用担心,家里面会经常给他们汇钱,或者是寄东西。
  让他们生活不至于那么的难过。
  但是你让那些家庭贫困一般的知青怎么办呢。
  他们在家原本就不受待见,这下乡之后吧,又吃不了苦头,这就产生了很多问题。
  长时间忍受不了辛苦的农村生活,难免就会产生和当地村民结婚的想法。
  在当地,你人生地不熟的,要是有了婆家人,就能帮衬你一些。
  可当选择跟当地的人结婚之后,那就意味着你不能回城了。
  你放弃了城市的户口,就算你到时候弄到了回城的名额,再审查这方面,你也是过不去的。
  这就自断了你回城的路,很多人就选择咬牙,一年又一年,熬到回城的时候。
  沈建设虽然不怎么会干农活儿,那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小伙子。
  在加上他现在有一个穿越的金手指。
  也知道这历史的大致的走向,要想着这个年代活下去,应该并不是难事。
  他也并不是那种很卷的人。
  过好自己的生活应该并不难。
  下乡的这几年,没必要争没必要抢。
  过些年,将近80年的时候就可以想办法下海去香江那一边,利用他这超前的预知大搞特搞。
  自己没有能力,所以直接躺平就是最好的选择。
  内心也有一个包租公的梦想,可是房屋自由买卖就等92年以后了。
  大环境之下,但凡有意识的,私底下就会偷偷交易了。
  开放之后的房价并不贵,哪怕是三进的四合院,那也就卖个几千块钱。
  可要想一想,这时候的钱有多难赚,平均的工资一个月就才五六十,你要存到个大几千,那一家几口人就得不吃不喝,那也得要个十多年。
  房子可不会等着你升职加薪之类的,那是一天一个价,凑凑蹭蹭蹭的往上涨。
  别说那些小说里面写的什么大买特买,这个年代的四合院,你手里能有多少的启动资金?
  当然,只能通过他们对于市场的敏锐程度,靠自己的能力成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这个过程会很累。
  他咸鱼的性格就不适合靠自己一步一步的打拼。
  思索片刻,沈建设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父母。
  “爸妈,哥姐,你们也不用纠结了,就让我下乡去吧。
  除了让我下乡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哥哥姐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我不能那么自私,为了自己呆在城里,就让哥哥姐姐把工作让给我。
  我毕业也一年了,在城里面也挺无聊的。
  我一个大男人,什么苦是吃不了的。
  妈,你就到街道办事处那边跟蔡阿姨沟通沟通。
  让我插队到一个相对比较轻松一点的地方。”
  很多人要是有关系的话,那直接就在这四九城的郊外就直接插队了。
  隔上个四五天就可以回家看一看。
  现在四姐五姐都定亲了,要是把工作给了他,指不定这婚事也就毁了,成不了。
  沈家父母就不得不从做出决定了。
  沈建设从小就被他们养在身边,可以说是他们家的小祖宗,真让他下乡?
  现在找一份工作多么难,那就不说了。
  可让子女让出工作来,是让沈家父母最头疼的事情。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沈建设一说这话,沈家的人都非常的惊讶。
  他们都没想到沈建设这么一个娇生惯养的少爷,会自己提出下乡的这个建议。<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