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开办轿车行
作者:我是跟风狗 更新:2022-02-09 12:49
军事方面不成问题,政治方面就比较困难了。掰着指头算来算去,就只有黛拉和王忠宝能做一做这方面的事情。对了,还加上一个沐儿。不过在这方面,沐儿也只能算“半个官员”,独当一面还是比较为难的。
可是摆在眼前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且别说达到市区的标准,就算只是简单理顺,也有好几件必须做的事情。律法要颁布和执行,户籍要登记和造册,粮食需要人进行统筹管理,“国库”需要建立和管理。
无奈之下,于奇正本人也不得不做事了。
四人商量了一阵,先把这四件事情一人一件分着做再说。经过讨论,于奇正负责律法执行,沐儿负责户籍事务,粮食由黛拉管理,王忠宝解决银库的问题。
这么分工也是根据各人的“强项”。所谓的“强项”,也只是相对自己来说。
不管是军饷,还是整个城市的建设和运作,银钱是最基本的。搞钱嘛,即便是在市区也没几个人能和宝哥相媲美的。让王忠宝来做这件事,至少有一个方面无忧。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也是个根本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需要沟通、交流和协调的事项最多,因此只能由黛拉来处理。
剩下就是两件事情,律法的实施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让沐儿去做实在是不太合适,就只能于奇正自己做了。所以最后一件户籍的事情也就落到沐儿头上了。
定下来之后,四人就开始忙了。
没有意外,事情开展得最顺利的就是王忠宝。
不得不说,宝哥就是一个商业天才,凭借一己之力,不到半个时辰就规划出奎达城的商业体系。
王忠宝把奎达的商业按照“内”、“中”、“外”三个分支进行了区分。
先说说“内”。在宝哥的定义中,这个“内”指的是“本区域”,也就是奎达城。
商业,不管你怎么变来变去,都有一个内核是不变的,那就是“银币流通”。
银钱,本身并不是一件商品。银钱的出现,也正是因为商业的需要。从其本质来说,可以说和原始的“以物易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商业的繁华取决于银钱的流通速度,而不是铸造银币的数量。在社会中运转得越活跃,市场就越活跃,商业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简单点说,商业越旺盛,这个地方就越“有钱”,而且是“硬有钱”。
什么叫“硬有钱”呢?这又和货币购买力和通货膨胀相关了。
物价低,相对而言货币就“值钱”;物价高,相对而言货币就“不值钱”。
因此,一个地方是否富足,不能用“有多少货币”来计算,而应该是以这个地方物资的丰富程度,以及本区域货币与外界货币的兑换率相关。而这个兑换率,又和货币的稳定性挂钩。
言而总之,发展商业的目的,并不是能有多少货币,而是能增加多少物品。
于是就有人说了,那很多基础物资都是恒定不变的,你这么倒买倒卖,并没有增加出什么物品出来啊。
这句话就非常无知了,完全没能理解到“金钱的作用”。
虽然金钱是“万恶”的,但它对社会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商业行为就是将金钱对社会的推进作用发挥到最大。
举个例子来说明。有一群一无所有的人到了一个荒岛上,商业是否活跃会对整个群体产生什么样的不同结果呢?
先说完全没有商业活动的A族群。大家每天就聚在一起去打鱼采摘,有得吃的东西之后,有空就去搭个窝棚什么的住,再有空了就去摘点树叶做个裙子什么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中,永远过着这种生活。
再来说说商业从建立到发达的B族群。
B族群流落到荒岛之后,最早也是也A族群过着一样的生活。然后就有人发现,因为体力智力的不同,每个具体的个人做不同的事情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张三去打鱼,一天只能打到一条鱼,但是他去摘野果的话就能摘到很大一部分;而李四呢虽然打鱼厉害,但却爬不了树,每次去采的果子都很少。
于是后来他们就进行了分工,有些人就去打鱼,有些人就去摘果子,这样大家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这种分工模式,对单独的个体来说付出的劳动是一样的,但对整个群体来说,就极大的扩大了物资的来源。
再往后面,就是用鱼来换果子,这就是最初的商业——以物易物。
果子在荒岛上的数量是有限的,于是就有人想到了去种植。我不去找果子了,就是种田。这样我就能用粮食换到果子和鱼。对我个人来说,比和一群人挤在一起找果子要划算。
于是就又分出了一批人去种田。对社会整体来说,又丰富了物资。
再往后,就分出了更多的行业,荒岛上东西的种类越来越多。以物换物已经不能满足交换的需求了,随之出现了货币。
一直到这里,都还是处于比较原始的自给自足状态。
真正让商业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是“商人”的出现。
有些又懒又聪明的人,发现了一个过好日子的捷径。我也不去打鱼,我也不去种田,我就去海边收鱼,卖给种田的人;然后再从种田的人手中收到粮食卖给打鱼的人。依靠其中的差价,赚取一定的鱼和粮。
随着社会商品的越来越多,人的欲望也就越来越高。
比如同样是渔夫,A族群的渔夫只要能打到够吃的鱼就行了,而B族群的渔夫需求就大不相同了。打到了够吃的鱼,如果再多打一条,我就能去买点米,这样就有饭和鱼吃,比单吃鱼舒服多了。如果还打到多的,我就可以买衣服,可以买这个那个。
在欲望的驱使下,B族群的渔夫就会开动脑筋去想,怎么样才能打到更加多的鱼。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从事某个具体行业的人经验越来越丰富,渔夫也是一样。经验加上苦思冥想,以及不懈的努力试验,最后发明出了渔网,让渔业产量大大提升。
和渔夫一样,各个行业都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物资也就越来越高。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商业不仅是催化剂,有时候也是驱动力。
这些道理王忠宝不一定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心里却非常明白。
因此,关于内循环方面,他要做的就是先把这里现有的钱币尽可能的流通起来。
这就又有个问题了,怎么才能把钱给流通起来呢?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不是靠穷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原因很简单,穷人本来就没有钱,仅有的那点钱只够买最基本的生存所需。哪怕你有百万千万的穷人,也没有多的钱拿出来流通。
因此,王忠宝把目光落到了富人身上。虽然,对富人加税是一种办法,但却不是唯一也不是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赚富人的钱,让穷人得到更多的钱。
举个例子:在波斯开的赌石店,能赚的就是富人的钱。
在通常的社会结构中,这些钱只是从富人(赌石者)手中,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富人(赌石店老板)的手里,穷人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五星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优秀办法。那就是:创造大利润的企业老板不是个人,而是集体。
就拿赌石店来说,每个员工都能得到不错的薪水,成为了“中产”,多的利润上交给区里,进行财富再分配。这种再分配的模式就是基础建设、民生工程等等。虽然不是直接把钱发到穷人手里,但却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间接性地“提高”了穷人收入。另外一点就是,这些基础建设会给穷人带来更多就业和创造财富的机会。
从整体上来看,中产阶层所占的比例越高,社会构造越合理,人们也越富足。
鉴于这个思路,王忠宝挑选了几个具备立即可操作的方案。
第一个就是开设赌石店,这个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第二个就是老本行,开高档娱乐场所。这方面宝哥可是具备丰富的经验的。
第三个就是开一家轿子店。根据王忠宝的观察,从西域到波斯,民间还没有轿子这个好东西。唉,这些人实在太不会享受了。那么有钱了,还骑马骑骆驼的,让人抬着走不舒服吗?不光是身体上舒坦,心理上更舒坦啊。
只要把轿子业务开展起来,不但能赚那些有钱人一大笔,还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何乐而不为?
不仅如此,宝哥又出了一个天才的构思。
有钱人买东西最看重的是什么?既然有钱了,钱就不是问题。这个时候要的就是——面子!
只要能有面子,出多少钱都不是问题。
王忠宝决定推出一个“轿子系列”。从低到高,分别为“经济适用轿”、“中级轿”、“豪华轿”,每一种轿又根据内饰分为简约版、标准版和顶配版。
当然这三种轿型都还之属于普通型,在此之上还有更牛鼻的存在——“跑轿”和“房轿”。
跑轿中,又有“少年得志款”、“香车美人款”、“极速风云版”。
房轿中,又有“事业有成版”、“怀念青春版”、“步步高升版”。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不不不。
跑轿和房轿除了以上那几款之外,还有“顶级限量款”,总量分别只生产3台。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太小瞧宝哥的商业头脑了。
在限量级的房轿之上,还有“太阳之子至尊无敌天龙摆尾巅峰轿”。
本轿配置18名轿夫,全奎达城只有三个。其中一个是太阳之子于奇正的座轿,换句话说,就是“太阳之子同款”。当然,同款归同款,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差异,就是于奇正座轿上插着旗帜另外两个没有,以避免“僭越”之嫌。
宝哥兴冲冲地跑去找于奇正,说出了自己这个天才的思路,被于奇正痛骂了一通:“要坐你坐,老子不坐。不说别的,坐着我不自在。”
王忠宝无奈,就去找到沐儿,请她帮忙去说服于奇正。理由是这不是为了他个人,主要还是为了把经济搞上去。
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向对政事不操心的沐儿听了这话后连连摇头:“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我绝对不会去和夫君说。不说别的,这得浪费多少人力啊?”
王忠宝灰溜溜地告辞,但并没有死这个心。回去想了一阵,发现了自己这个计划确实存在沐儿说的这个硬伤。做轿子的那些木材什么的倒不算什么,主要是这样确实很费人力。
苦思冥想好一阵之后,重新又修改了规划。这次在轿子上装上轮子,改成“轿车”。这么一来,就不需要过多的人力了嘛。
想好修改方案之后,再次去找于奇正。
这次于奇正的想法也不一样了。宝哥这是在让我“穷奢极欲”,这可是戏台子上天天唱的奸臣做的事啊。虽然说不想坐这个什么乱七八糟的轿车,但为了鼓励奸臣,必须得同意啊。
于是乎,“轿车行”正式成立。
轿车行成立之后,王忠宝就又想到一件事:这事怎么宣传出去呢?不宣传的话,猴年马月那些有钱人才知道?再说了,那些人本来要的就是面子,如果百姓们都不知道轿车有多牛鼻,他买着又有什么本来要的就是面子,如果百姓们都不知道轿车有多牛鼻,他买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于是王忠宝就想到了人视台,如果有人视台帮着宣传一下,该有多好啊。
不过一时半会之间在这边建人视台不太可行。一方面建设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嘛,人视台最重要的不是硬件,而是有那么一支队伍以及好的剧本。哎,有了,咱建不了人视台,先搞个说书馆也行啊。
至于说书的内容嘛也很好办,找几个喜欢吹牛的亲卫队员口述,再找几个波斯人记录整理,然后在说书馆里一顿猛吹。既能提高于奇正的威望,又能宣传相关的政策,还可以做广告。简直是一举四得的美事啊!
可是摆在眼前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且别说达到市区的标准,就算只是简单理顺,也有好几件必须做的事情。律法要颁布和执行,户籍要登记和造册,粮食需要人进行统筹管理,“国库”需要建立和管理。
无奈之下,于奇正本人也不得不做事了。
四人商量了一阵,先把这四件事情一人一件分着做再说。经过讨论,于奇正负责律法执行,沐儿负责户籍事务,粮食由黛拉管理,王忠宝解决银库的问题。
这么分工也是根据各人的“强项”。所谓的“强项”,也只是相对自己来说。
不管是军饷,还是整个城市的建设和运作,银钱是最基本的。搞钱嘛,即便是在市区也没几个人能和宝哥相媲美的。让王忠宝来做这件事,至少有一个方面无忧。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也是个根本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需要沟通、交流和协调的事项最多,因此只能由黛拉来处理。
剩下就是两件事情,律法的实施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让沐儿去做实在是不太合适,就只能于奇正自己做了。所以最后一件户籍的事情也就落到沐儿头上了。
定下来之后,四人就开始忙了。
没有意外,事情开展得最顺利的就是王忠宝。
不得不说,宝哥就是一个商业天才,凭借一己之力,不到半个时辰就规划出奎达城的商业体系。
王忠宝把奎达的商业按照“内”、“中”、“外”三个分支进行了区分。
先说说“内”。在宝哥的定义中,这个“内”指的是“本区域”,也就是奎达城。
商业,不管你怎么变来变去,都有一个内核是不变的,那就是“银币流通”。
银钱,本身并不是一件商品。银钱的出现,也正是因为商业的需要。从其本质来说,可以说和原始的“以物易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商业的繁华取决于银钱的流通速度,而不是铸造银币的数量。在社会中运转得越活跃,市场就越活跃,商业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简单点说,商业越旺盛,这个地方就越“有钱”,而且是“硬有钱”。
什么叫“硬有钱”呢?这又和货币购买力和通货膨胀相关了。
物价低,相对而言货币就“值钱”;物价高,相对而言货币就“不值钱”。
因此,一个地方是否富足,不能用“有多少货币”来计算,而应该是以这个地方物资的丰富程度,以及本区域货币与外界货币的兑换率相关。而这个兑换率,又和货币的稳定性挂钩。
言而总之,发展商业的目的,并不是能有多少货币,而是能增加多少物品。
于是就有人说了,那很多基础物资都是恒定不变的,你这么倒买倒卖,并没有增加出什么物品出来啊。
这句话就非常无知了,完全没能理解到“金钱的作用”。
虽然金钱是“万恶”的,但它对社会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商业行为就是将金钱对社会的推进作用发挥到最大。
举个例子来说明。有一群一无所有的人到了一个荒岛上,商业是否活跃会对整个群体产生什么样的不同结果呢?
先说完全没有商业活动的A族群。大家每天就聚在一起去打鱼采摘,有得吃的东西之后,有空就去搭个窝棚什么的住,再有空了就去摘点树叶做个裙子什么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中,永远过着这种生活。
再来说说商业从建立到发达的B族群。
B族群流落到荒岛之后,最早也是也A族群过着一样的生活。然后就有人发现,因为体力智力的不同,每个具体的个人做不同的事情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张三去打鱼,一天只能打到一条鱼,但是他去摘野果的话就能摘到很大一部分;而李四呢虽然打鱼厉害,但却爬不了树,每次去采的果子都很少。
于是后来他们就进行了分工,有些人就去打鱼,有些人就去摘果子,这样大家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这种分工模式,对单独的个体来说付出的劳动是一样的,但对整个群体来说,就极大的扩大了物资的来源。
再往后面,就是用鱼来换果子,这就是最初的商业——以物易物。
果子在荒岛上的数量是有限的,于是就有人想到了去种植。我不去找果子了,就是种田。这样我就能用粮食换到果子和鱼。对我个人来说,比和一群人挤在一起找果子要划算。
于是就又分出了一批人去种田。对社会整体来说,又丰富了物资。
再往后,就分出了更多的行业,荒岛上东西的种类越来越多。以物换物已经不能满足交换的需求了,随之出现了货币。
一直到这里,都还是处于比较原始的自给自足状态。
真正让商业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是“商人”的出现。
有些又懒又聪明的人,发现了一个过好日子的捷径。我也不去打鱼,我也不去种田,我就去海边收鱼,卖给种田的人;然后再从种田的人手中收到粮食卖给打鱼的人。依靠其中的差价,赚取一定的鱼和粮。
随着社会商品的越来越多,人的欲望也就越来越高。
比如同样是渔夫,A族群的渔夫只要能打到够吃的鱼就行了,而B族群的渔夫需求就大不相同了。打到了够吃的鱼,如果再多打一条,我就能去买点米,这样就有饭和鱼吃,比单吃鱼舒服多了。如果还打到多的,我就可以买衣服,可以买这个那个。
在欲望的驱使下,B族群的渔夫就会开动脑筋去想,怎么样才能打到更加多的鱼。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从事某个具体行业的人经验越来越丰富,渔夫也是一样。经验加上苦思冥想,以及不懈的努力试验,最后发明出了渔网,让渔业产量大大提升。
和渔夫一样,各个行业都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物资也就越来越高。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商业不仅是催化剂,有时候也是驱动力。
这些道理王忠宝不一定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心里却非常明白。
因此,关于内循环方面,他要做的就是先把这里现有的钱币尽可能的流通起来。
这就又有个问题了,怎么才能把钱给流通起来呢?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不是靠穷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原因很简单,穷人本来就没有钱,仅有的那点钱只够买最基本的生存所需。哪怕你有百万千万的穷人,也没有多的钱拿出来流通。
因此,王忠宝把目光落到了富人身上。虽然,对富人加税是一种办法,但却不是唯一也不是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赚富人的钱,让穷人得到更多的钱。
举个例子:在波斯开的赌石店,能赚的就是富人的钱。
在通常的社会结构中,这些钱只是从富人(赌石者)手中,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富人(赌石店老板)的手里,穷人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五星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优秀办法。那就是:创造大利润的企业老板不是个人,而是集体。
就拿赌石店来说,每个员工都能得到不错的薪水,成为了“中产”,多的利润上交给区里,进行财富再分配。这种再分配的模式就是基础建设、民生工程等等。虽然不是直接把钱发到穷人手里,但却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间接性地“提高”了穷人收入。另外一点就是,这些基础建设会给穷人带来更多就业和创造财富的机会。
从整体上来看,中产阶层所占的比例越高,社会构造越合理,人们也越富足。
鉴于这个思路,王忠宝挑选了几个具备立即可操作的方案。
第一个就是开设赌石店,这个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第二个就是老本行,开高档娱乐场所。这方面宝哥可是具备丰富的经验的。
第三个就是开一家轿子店。根据王忠宝的观察,从西域到波斯,民间还没有轿子这个好东西。唉,这些人实在太不会享受了。那么有钱了,还骑马骑骆驼的,让人抬着走不舒服吗?不光是身体上舒坦,心理上更舒坦啊。
只要把轿子业务开展起来,不但能赚那些有钱人一大笔,还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何乐而不为?
不仅如此,宝哥又出了一个天才的构思。
有钱人买东西最看重的是什么?既然有钱了,钱就不是问题。这个时候要的就是——面子!
只要能有面子,出多少钱都不是问题。
王忠宝决定推出一个“轿子系列”。从低到高,分别为“经济适用轿”、“中级轿”、“豪华轿”,每一种轿又根据内饰分为简约版、标准版和顶配版。
当然这三种轿型都还之属于普通型,在此之上还有更牛鼻的存在——“跑轿”和“房轿”。
跑轿中,又有“少年得志款”、“香车美人款”、“极速风云版”。
房轿中,又有“事业有成版”、“怀念青春版”、“步步高升版”。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不不不。
跑轿和房轿除了以上那几款之外,还有“顶级限量款”,总量分别只生产3台。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太小瞧宝哥的商业头脑了。
在限量级的房轿之上,还有“太阳之子至尊无敌天龙摆尾巅峰轿”。
本轿配置18名轿夫,全奎达城只有三个。其中一个是太阳之子于奇正的座轿,换句话说,就是“太阳之子同款”。当然,同款归同款,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差异,就是于奇正座轿上插着旗帜另外两个没有,以避免“僭越”之嫌。
宝哥兴冲冲地跑去找于奇正,说出了自己这个天才的思路,被于奇正痛骂了一通:“要坐你坐,老子不坐。不说别的,坐着我不自在。”
王忠宝无奈,就去找到沐儿,请她帮忙去说服于奇正。理由是这不是为了他个人,主要还是为了把经济搞上去。
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向对政事不操心的沐儿听了这话后连连摇头:“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我绝对不会去和夫君说。不说别的,这得浪费多少人力啊?”
王忠宝灰溜溜地告辞,但并没有死这个心。回去想了一阵,发现了自己这个计划确实存在沐儿说的这个硬伤。做轿子的那些木材什么的倒不算什么,主要是这样确实很费人力。
苦思冥想好一阵之后,重新又修改了规划。这次在轿子上装上轮子,改成“轿车”。这么一来,就不需要过多的人力了嘛。
想好修改方案之后,再次去找于奇正。
这次于奇正的想法也不一样了。宝哥这是在让我“穷奢极欲”,这可是戏台子上天天唱的奸臣做的事啊。虽然说不想坐这个什么乱七八糟的轿车,但为了鼓励奸臣,必须得同意啊。
于是乎,“轿车行”正式成立。
轿车行成立之后,王忠宝就又想到一件事:这事怎么宣传出去呢?不宣传的话,猴年马月那些有钱人才知道?再说了,那些人本来要的就是面子,如果百姓们都不知道轿车有多牛鼻,他买着又有什么本来要的就是面子,如果百姓们都不知道轿车有多牛鼻,他买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于是王忠宝就想到了人视台,如果有人视台帮着宣传一下,该有多好啊。
不过一时半会之间在这边建人视台不太可行。一方面建设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嘛,人视台最重要的不是硬件,而是有那么一支队伍以及好的剧本。哎,有了,咱建不了人视台,先搞个说书馆也行啊。
至于说书的内容嘛也很好办,找几个喜欢吹牛的亲卫队员口述,再找几个波斯人记录整理,然后在说书馆里一顿猛吹。既能提高于奇正的威望,又能宣传相关的政策,还可以做广告。简直是一举四得的美事啊!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